论文网
首页 职业教育教育管理学正文

以《资本论》为视角对技术的哲学思考

  • 投稿
  • 更新时间2018-05-22
  • 阅读量168次
  • 评分0
  • 0
  • 0

  (江苏沭阳县委党校,江苏宿迁223600)


  【摘要】:本文分析了《资本论》技术思考中对历史与逻辑统一方法的运用、对社会形态理论的新发展以及对资本主义现实生产和生活实践所倚重所凸显的哲学宗旨,考察了技术革命、技术本质观和技术价值的哲学意蕴。


  【关键词】:《资本论》;技术;哲学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与此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进行了详细的考察。在这个过程中,马克思始终以“技术”作为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重要工具。从哲学的这一整体视野出发,对技术思想及其真实意蕴进行考察。


  一、《资本论》对工业技术的哲学思考


  马克思的对工业技术的哲学思考是通过《资本论》中一系列思想和方法得以实现的。早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就指出,判断一种考察方法是否正确的前提就是看它是从意识出发,还是从现实有生命的个体本身出发。在《资本论》中,马克思重视历史研究方法,并且把历史的方法和逻辑的方法统一起来。用来揭示出这些经济关系在资产阶级社会中的地位及其内在联系。《资本论》本身也是马克思从生产方式入手,考察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特征以及技术在这一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资本论》对社会形态理论做出了新的发展和阐释。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提出了一种划分社会形态的新观点:“人的依赖关系是最初的社会形式,在这种形式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小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式,在这种形式下,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资变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要。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共同的、社会的生产能力成为从属于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个阶段。”马克思通过对人与物相互关系,将人类社会划分出了三个阶段,更为清晰的凸显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独特的性质和价值,使得技术成为他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独特视角。


  《资本论》将资本主义生产和生活实践作为技术批判的立足点。为了揭示资本主义大机器生产的本质及其发展趋势,马克思仔细的考察了机器的本质、特征、历史发展及其被资本主义所应用的前提和后果等问题,对这些问题的分析构成了《资本论》丰富的技术哲学思想。马克思认为,机器在生产中的应用促进了分工协作的发展,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创造了大量的产品和财富,但工人受剥削的程度反而加强了。马克思认为,正是技术的大规模的运用引发了生产竞争、经济过剩和经济危机。


  二、《资本论》中技术的哲学主题


  马克思认为,作为人类生产方式巨大变革的资本主义工业生产,是建立在技术革命的基础上的,而机器的发明和应用则是资本主义技术革命的关键:“现代工业的技术基础是革命的,而所有以往的生产方式的技术基础本质上是保守的。现代工业通过机器、化学过程和其他方法,使工人的职能和劳动过程的社会结合不断的随着生产的技术基础发生变革。”马克思区分了机器和工具,指出应深入到技术现象背后去把握其在人的历史发展中所起的作用。马克思始终抓住“在历史上曾经是转折点的东西”,特别是在工业革命中起关键作用的技术,而机器就是资本主义工业技术体系的“关键”。


  在馬克思看来,机器系统的形成是人类历史上最重大的技术革命,它必然引起生产方式的巨大变革。马克思揭示了工业技术在生产力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主要分为两个方面:其一,技术革命对商品生产的影响。其二,技术革命对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影响。


  马克思同时揭示了工业技术革命所引发的生产关系变革。资本主义使用机器的目的,不是生产使用价值,更不是为了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而是为了永无止境的追求剩余价值。机器的应用降低商品的价值因而提高劳动生产效率的同时,也提高了工人的劳动强度,使得劳动关系变的紧张,激化了资本家和工人之间的矛盾冲突。随着冲突的不断激化,一种新的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就会诞生:“用适用于不断变动的劳动需求而可以随意支配的人,来代替那些适用于资本的不断变动的剥削需要而处于后备状态的、可供支配的、大量的贫困工人人口。”而这种新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关系恰恰孕育在现有的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之中。


  三、《资本论》技术观的哲学意蕴


  所谓技术观,是关于技术的总体性看法或根本观点。《资本论》丰富的技术哲学思想折射出对马克思对技术的根本理解。在此,仅从技术本质观和技术价值观两个方面对《资本论》的技术观机器哲学意蕴予以阐释。


  马克思从未对技术予以界定,但他关于劳动、生产、工艺、分工、机器等思考和论述中蕴含对技术的理解,特别是对技术本质的理解。技术使人的物资世界得以生成并成为包括理性思维活动在内的人的全部精神生活的现实基础。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从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一人类文化创造的逻辑点出发,思考并揭示了技术作为“人类最基本的感性活动形式”的本质内涵,批判了将技术视为“手段”、只强调技术“效用性”的技术本质观。工业技术史不是自然史,而是人类史,就应该按照人类自己的方式、方法来研究它、认识它。同样,技术不仅仅蕴含人与自然的关系,也蕴含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是“社会组织的物质基础”。


  《资本论》技术思想的深化还表现在:马克思对技术理性的关注,并对技术的“理性”有所揭示。西方的技术理性批判自马克斯·韦伯开始,在西方马克思主义特别是法兰克福和海德格尔等人那里以最为耀眼的方式呈现出来。其中,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最为系统所以最有代表性。在他们看来,工业技术作为一种理性规则贯穿于人的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一种新的统治方式。在马克思的时代,技术的威力还没有表现出如法兰克福所批判的程度,但作为一种规则和机制的巨大渗透力已经被马克思所觉察。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分析了技术与资本的融合互动“创造出一个普遍利用自然属性和人的属性的体系”,这一体系制约着人的生产和生活。


  马克思对技术的物资价值、现实价值予以关注。毫无疑问的是,工业技术带来了生产力的发展、社会财富的增加和生活资料的丰富等等一系列积极的变化,而这些变化都是建立在技术进步推动资本增值的基础上的。按照马克思主义观点,机器作为不变资本的组成部分,并不创造价值,只是把自身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上。那么,机器如何实现资本增值的目的呢?这主要是通过使用机器节约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来实现的,具体表现为:一是尽管机器本身的价值与工具相比大得多但因其使用时间较长,且能遵照严格的科学规律而更能节约消费资料的消耗,因而定期转移到产品的价值部分小。二是机器由于更好的实现了“协作”,即生产条件和工作机、发动机和传动机的共同消费而实现了节约。三是使用机械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机器生产率的高低,不是由机器本身的价值和它所代替的工具的价值之间的差额决定的,而是由它所代替人类劳动力的程度来衡量的。


  技术作为人的创造方式,不仅具有物资的、现实的价值,更应具有精神的、理想的价值。而在资本主义世界中,技术的物资价值与精神价值、现实价值与理想价值发生了分离。马克思基于资本主义条件下人所面临的最深刻的现实境遇,也是马克思所揭示的关于资本主义的最大真相。资本的本质在于最大限度的榨取剩余价值,而剩余价值恰恰是工人劳动所创造的,却被资本家无偿占有。当技术沦为资本的附庸,技术便服务与资本增值的唯一目的,不再关注和满足劳动这的生存价值。资本越是借助技术榨取更多剩余价值,资本和劳动的矛盾的对立越是激化,也只能是工人通过革命改变自身生存境遇的实践之路。


  总之,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工业技术予以大量思考,这些思考是在哲学的视角中进行的。立足于哲学,才能更为真切的把握马克思技术思想的实质,也有利于实现用马克思技术观指导当代技术的实践价值。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 

  [3]潘鹏宇.从《资本论》看马克思学说的性质[J].学术论坛,2009(2). 

    作者:丁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