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职业教育学前教育正文

陈衡哲的儿童教育观对我们的启示

  • 投稿
  • 更新时间2021-09-14
  • 阅读量153次
  • 评分0

  摘 要:陈衡哲是民国时期著名的历史学家和文学家, 同时也是一位热衷儿童教育的学者。她在《衡哲散文集》等作品中, 对教育内容、教育环境、教育方法、女子教育等进行了阐释, 形成了自己的儿童教育观。她的儿童教育观的形成, 可以从其成长经历中找到根源。陈衡哲的儿童教育观启示我们, 要注重儿童良好成长环境的营造, 同时要尊重儿童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

  

  关键词:陈衡哲;儿童教育观;成长环境;主体地位;

  

  作者简介:肖建秀 (1985-) , 女, 江苏江都人, 幼儿园二级教师。;石玉昌 (1985-) , 男, 内蒙古克什克腾旗人, 龙岩学院讲师, 华侨大学博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为教育学理论。;

  

  基金:2017年度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 (FJ2017C045);

  

  陈衡哲 (1890-1976) 是我国第一位官派留美女学生, 我国第一位女硕士, 也是北京大学的第一位女教授。她在历史、文学等方面颇有成就, 曾经出版过《文艺复兴史》《文艺复兴小史》《西洋史》 (上、下册) 等专著。在出版业亦有建树, 曾创办《独立评论》。同时, 她还是一位很有名气的作家, 曾一度是《新青年》《东方杂志》《小说月报》等当时在社会上影响力很大的刊物的主要撰稿者之一。阅读陈衡哲先生的文章, 我们发现, 她除了在历史、文学等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外, 对教育, 尤其在儿童教育方面也有一系列独到的见解和主张。她的儿童教育观的形成既离不开其家庭环境的熏陶, 也与其个人热心教育事业、积极探索儿童教育方法密不可分。重新审视陈衡哲的儿童教育观, 对当前的儿童教育事业仍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一、陈衡哲儿童教育观的构成

  

  陈衡哲从教育内容、教育环境、教育方法、女子教育等角度诠释了自己的儿童教育观, 具体表现如下:

  

  (一) 教育内容

  

  1. 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要均衡发展

  

  陈衡哲生活的年代, 经历了晚清、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 晚清和民国时期民生凋零, 国破民弱。她亲眼目睹了在积贫积弱的国家里人们的困苦生活。如果说只是看到了健康的身体对个人和国家的重要性, 或许算不上什么远见卓识, 但是把国人尤其是儿童的"身心健康"尤其是"心理健康"纳入思考的范围, 则体现了她深刻的洞察力。她把儿童的身心健康置于关乎国家发展的地位, 认为:"身心康健是保存民力的最大目标, 也是人才的基础。"1与同时代的很多学者一样, 陈衡哲重视读书对儿童成长的重要作用, 同时她呼吁人们不要忽视身体素质的重要性。她认为:"儿童教育的根本, 不但在书本的呓唔, 而更在身体的锻炼。"1这是因为她目睹了所处时代青年人的生活状况, 认为当时的中华民族缺乏应有的活力。她说:"我国的中年人士, 却已是十之七八成为病魔麾下的降卒。"1陈衡哲这一观点是否经过缜密的考证和分析, 我们不得而知, 但是从这一数字, 可以窥见当时国民的身体状况。

  

  2. 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要均衡发展

  

  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是教育内容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 对于两者的内涵、关系、培养途径等方面的研究可谓汗牛充栋。尤其是对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在人的成长中的重要性的认识, 在学术界早已达成共识。但是, 建议将两者结合起来共同发展的主张则是新世纪以来学术界的研究内容2.陈衡哲主张两者要均衡发展, 这对儿童的成长极为有利。她很赞赏居里夫人的儿童教育主张, 认为居里夫人除了关注儿童的阅读外, 更注重儿童的科学观察力和文艺等兴趣爱好的培养, 即主张儿童要在文艺与科学两方面平衡发展。

  

  3. 重视学习"活知识", 重视知识的灵活运用

  

  书本上的知识固然重要, 但这些知识如果不加以消化、吸收和运用, 只能是"死的知识".陈衡哲认为, 仅仅学习书本上的知识, 只是做到了"装书入肚", 如果不能灵活运用, 与旧社会的考"八股"没有什么两样。她对"死记硬背"的行为极其反感, 她曾举例, 在一次考试中, 一个学生按照书本一字不漏地进行作答, 她只给了70分。她的理由是"不愿意教我的学生做一个鹦鹉!"1陈衡哲认为, 在对知识学习的基础上, 培养对天然实物的观察能力, 并对日常现象形成自己的判断, 这样的知识才是"活知识", 对一个儿童来说才是更重要的。而儿童时期是培养观察力和判断能力的敏感期, 教育者要抓住这一关键时期施以教育。她认为, "知识是不限于纸上的", 从学习者的角度来说, 更重要的是学以致用;"教育是不限于知识的", 对教育者来说, 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把"死知识"转化成"活知识".

  

  (二) 教育方法

  

  对于教育方法的评价, 我们不能简单地按照二分法的思维模式, 将其分为"好"或者"不好", 比较严谨的说法应该是"适合"或者"不适合".适合儿童的教育方法, 则有利于儿童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运用;不适合儿童的教育方法, 会对儿童产生误导, 影响儿童的学习兴趣, 甚至会让他们对某一门学科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陈衡哲曾经回忆, 在她小的时候, 舅舅请了一位教师教她学习算数, 她仅用了4个星期便掌握了其他男孩子几个月才学会的内容。这位老师认为, 这主要是因为陈衡哲没有受到过错误教学方法的影响, 而那些男孩子则受到了其他教师的错误教学方法的影响, 要纠正这些错误影响, 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这个例子大有洛克的"白板说"的意味, 当然也不排除陈衡哲本人确实很聪明, 或者有其他方面的原因。这也可说明教育方法对儿童学习知识的重要作用。这一事例也启示我们, 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 教育者要经常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是否得当, 要避免打击儿童学习的热情。

  

  其实, 不当的教学方法不仅对儿童的发展不利, 它甚至会让年轻人学习时产生极度的反感。陈衡哲在女子医院读书时非常反感学校的教学方法。据她回忆, 她们上化学课时, 根本没有实验器材, 老师只要求她们背诵化学元素的中文名称以及特性。上医药学课程时, 老师只是要求她们死记硬背医药学的知识。在学习"人体构造学"的时候, 除了书中的几张简图外, 居然没有一张人体图, 更谈不上人体的结构模型了。这种教学方法让陈衡哲深恶痛绝, "心里脑海中很快完全没有了任何学医的欲望就不足为奇了"3.陈衡哲以自己的亲身经历, 大声疾呼:"别教孩子不适合的学科或用错误的方法教合适的学科。"3

  

  (三) 教育环境

  

  教育环境对儿童的成长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良好的环境有利于儿童身心健康的发展。这里讲的环境既包括自然环境, 也包括家庭环境。一方面, 陈衡哲提倡儿童要亲近自然。她认为乡下优美的自然环境有利于儿童天性的发展。理由有三: (1) 乡下的环境可以让儿童生活朴素化, 有利于身体和人格的健康发展; (2) 儿童在这一环境中能够有更多接触平民的机会, 能够了解平民的生活, 同情平民, 这样的生活经历能够为他们将来承担社会责任、改造社会打下基础; (3) 城市儿童在乡下生活, 接触农村儿童, 彼此互动, 也有利于农村儿童学到知识、增长见识, 进而达到改良生活的目的1.陈衡哲甚至认为, 同乡村比起来, 城市具有"腐败化和弱化"的特点, 而这一特点非常不利于儿童成长。她甚至呼吁, 让儿童到乡下去居住, "为他们建设一个工作与游戏的学园"1.她倡导的"学园"注重体育, 注重进行人生观教育, 更注重培养儿童的个性, "因材施教"."总而言之, 她对于这个学园的希望, 不在于它的'制造'许多的领袖与学者, 而在于它的训练无数无数的健全国民。"1也就是说, 训练出无数的按照人的本性发展的自由自在的真正的"人".她的"学园"实践, 大有古雅典的学园"阿卡德米" (Academy) 的意境。

  

  另一方面, 要注重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陈衡哲认为, 不论是儿童的身体的锻炼、知识的获取与积累, 还是人格的熏陶, 均与"康健优良的环境, 以及父母师长人格的感化"息息相关1.其实, 她讲的"父母的人格感化"也是"康健优良的环境"的一部分。她崇尚居里夫人的家庭环境, 尤其是其良好的人文环境, 她认为居里夫人除了完成繁重的科研任务, 还能把两个孩子教育得非常优秀, 主要源于其"超越的见解""深刻的责任心"以及"她在科学上的知识与能力"1.

  

  (四) 女子教育

  

  陈衡哲的儿童教育观, 还体现在女子教育上。"女子无才便是德", 这是封建社会阻拦女子接受教育的借口之一。在封建社会, 女性社会地位普遍较低, 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这是旧社会女性的悲剧。正是看到了这一客观事实, 陈衡哲提出男女平等的主张更显得可贵。她认为, 从情理上讲, 男女都应该有发展个性的机会, 都要发挥自己的专长做事情。她从知识的"实用性"的视角出发, 主张女子也要学知识、长才能, 认为学知识是一个人的最根本的要求。退一步说, "即便是为造成贤母良妻起见, 一个女子也是需要一点起码的知识与才能, 来作为她的做人的工具"1.陈衡哲把女子教育置于国家和民族的高度进行深刻思考, 她认为, 女子教育是家庭教育的中心, 家庭又是国家和民族的中心。"没有一个家庭的程度是能高出于它的主妇的, 也没有一个国家与民族的程度是能高出于它的家庭的。"1她本人也积极践行自己的教育主张, 在教学过程中一视同仁, "有教无类".据她的儿子回忆, 每当有学生来拜访她的时候, 不论男女, 陈衡哲都能做到"一律看待, 毫无亲疏之别"3.陈衡哲主张并践行了"男女平等"的教育观, 远超过那个时代的大多数人, 这一点是极为难得的。

  

  二、陈衡哲儿童教育观的成因

  

  陈衡哲在《对于儿童教育的一个意见》 (1934年) 中坦言, 自己的儿童教育的观点不是从书本和实验室中得到的, 而是完全依赖于经验。"这些经验的来源有两种, 其一是自己做儿童的种种经验, 其二是现在在教育自己的儿童时所得到的种种经验。"1

  

  (一) 自身的成长环境

  

  陈衡哲出生在一个经济条件较优越、人文环境极好的大家庭。她的祖母是一个艺术家, 母亲是杰出的女画家。祖父和外祖父是官场同僚, 父亲是举人出身, 曾在地方任职。姑妈和阿姨们均在艺术方面表现出极高的天分。事实也证明这种环境对陈衡哲的成长是极为有利的。

  

  一方面是父母对她的影响, 这一点最为直接。陈衡哲成长在一个非常民主、充满爱意的大家庭。在家庭生活中, "父母亲的生活中从来不曾有过任何虚假不诚实的阴影"3.她反对母亲给她缠足, 在她的极力抗争下得到了母亲的许可, 最终得以摆脱了同时代众多女性无法摆脱的"悲剧";她承认父亲脾气暴躁, 但是这丝毫不影响父亲待人真诚的优秀品质。父亲经常在书房里读书到很晚, 有时她还没有起床便听到父亲的读书声, 这在她的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把看母亲作画当成自己的一大乐趣, 并从中学到了如何辨别花草树木……这些场景在陈衡哲的文章中比比皆是。我们可以感受到她的生活环境给她带来的重要影响。可以说, 她家庭生活里的点点滴滴, 都充满积极向上、催人上进的"正能量".

  

  另一方面则是舅舅和姑姑对她的影响, 他们开拓了她的眼界。舅舅送她到上海读书, 在3年时间里, 她的英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为日后能顺利通过清华组织的留美考试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当她把自己考取的消息告诉舅舅的时候, 舅舅对其给予了极大的鼓励。如果说舅舅对她的影响有一定的偶然因素的话 (按照舅舅的想法, 计划送她到蔡元培先生创办的爱国女校去读书, 不料因为蔡先生离开了上海, 女校关闭, 于是便去了另外一所女校) , 那么, 姑姑对她的影响就有很大的必然性。在上海读书期间, 父亲给陈衡哲包办了婚事, 遭到了她的大胆回绝。当她把自己的想法告诉给姑姑时, 姑姑很支持她, 并赞扬她是"一块值得雕琢的玉", 这对她而言是极大的鼓励。可以看出, 姑姑给她的更多是精神上的鼓励。

  

  (二) 自身对儿童教育问题的思考

  

  陈衡哲对儿童教育的感悟固然离不开自己良好家庭环境的影响, 但更多与她自身对教育问题的深刻思考密切相关。这从她的《一个小小调查表的缘起》 (1935年) 和《调查小学儿童健康的结果》 (1935年) 两篇文章也可反映出来。陈衡哲撰写这两篇文章确实有一定的偶然因素, 因为她的一个朋友曾向她抱怨"小学的课业负担重极了", 并多次向她"吐苦水".她出于关心儿童健康这一考虑, 希望社会人士也重视儿童教育, 所以决定做一个调查。于是便在当时较有影响力的《大公报》和《独立评论》上同时刊登了一个调查表, 对儿童的"基本信息""课业时长""放假与上课期间孩子的身体表现"等方面做了调查。几个月后便收到了读者的反馈, 她对问卷进行了整理, 写了调查文章。该文章共分为4个部分, 分别从"引言""各表的简略统计""家长呼声的代表"和"认为最严重的情形"等方面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具体的分析过程和内容, 本文不再赘述。单从她从教育现象着手, 深入调查、严谨分析这件事来看, 就足以看出陈衡哲对儿童教育的重视。事实上, 她的调查"有理有据", 她的身体力行体现了一个学者严谨和负责的治学态度。

  

  三、陈衡哲儿童教育观的现代启示

  

  今天, 重新审视陈衡哲的儿童教育观, 我们仍能得到很多启发。它启示我们特别要注意营造儿童良好的成长环境, 尊重儿童的主体地位。

  

  (一) 营造良好的儿童成长环境

  

  环境对儿童的成长极为重要, 儿童无法选择自己的父母, 更无法改变自己的成长环境。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儿童身心发展受损的报道, 非常令人痛心。仔细研究可以发现, 这些儿童大都有一个不良的成长环境。儿童的成长环境既包括物质方面的, 也包括人文方面的, 而且二者是融合在一起的。当前,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物质资料匮乏的情况得到了根本的好转, 这是陈衡哲生活的年代无法比拟的。但是, 在人文环境方面, 我们又很难说每个人都能比得上她的成长环境, 尤其是她的家庭环境。因此, 家庭环境的营造就显得尤为重要。父母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儿童的教育, 明确自身在儿童成长过程中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父母在儿童的教育中绝对不能"缺位", 同时父母在儿童教育中也不要"越位".父母要谨言慎行, 做儿童积极成长的榜样;不在孩子面前争吵, 要营造和睦的家庭成长环境;少在孩子面前长时间玩手机等电子产品, 多给孩子创造自然环境而不是电子环境;孝敬长辈, 待人和善, 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引导孩子择善交友, 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 发挥"重要他人"的积极影响……总之, 父母要以身作则, 给儿童树立榜样, 真正做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当然, 良好的儿童成长环境的营造也离不开其他方面的作用。如学校要关爱每一个儿童的健康成长, 要有科学的教育方法, 坚决杜绝体罚甚至虐待儿童的现象发生;家长委员会要及时与学校沟通, 共同商讨家长和儿童最为关心的事情, 为儿童的成长保驾护航;整个社会都要行动起来, 营造关爱儿童健康成长的浓厚氛围。总之, 关爱儿童的健康成长, 就是关爱未来, 关爱孩子的未来, 就要从当下做起, 积极为孩子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二) 突出儿童的主体地位

  

  儿童是教育的主体, 教育内容是否符合儿童的意愿, 教育的成效如何, 最终都要由儿童予以体现。在教育内容的选择上, 父母要善于发现孩子的兴趣并尊重其意愿。当前, 很多父母热衷于给孩子报各种兴趣班, 甚至出现"5岁孩子参加7个培训班"的案例4.究其原因, 一是父母望子成龙心切, 二是盲目攀比, 三是各种社会培训机构的大肆宣传。家长如果不加以辨析, 就会使孩子参加的兴趣班越来越多, 孩子的负担越来越重, 这不但影响孩子的身体发育, 也会影响其心理健康。其实, 父母这样做恰恰没有考虑孩子的感受, 结果往往适得其反。因此, 一方面, 家长要善于发现儿童的兴趣爱好, 通过观察, 在请教有经验的专家的基础上, 有选择地让孩子参加一两个培训班, 在报班学习的过程中, 以学习技能为主, 同时要鼓励孩子多与同学交往, 这样, 既能激发孩子的兴趣, 也能让孩子与同龄人一起成长和进步;另一方面, 要学会倾听, 家长要定期与孩子交流学习感受, 鼓励孩子大胆表达, 家长要对孩子的行为进行分析, 及时与老师沟通, 让孩子的想法得到回应, 这样孩子的学习兴趣才会更加浓厚, 学习效果也会事半功倍, 从而达到快乐学习、健康成长的目的。

  

  四、结语

  

  分析陈衡哲的儿童教育观, 要从她个人生活背景的"小视角"和历史发展的"大尺度"两个方面进行审视。一方面, 审视陈衡哲的教育观, 既能看到她自身成长的影子, 也能知道这与她根据社会实际进行调查得出的基本结论密切相关。她的教育观, 如注重环境 (包括家庭环境, 又不拘于家庭环境) 对儿童的影响并非其首创, 她的"注重儿童身心均衡发展"的主张也被同时期的很多学者意识到并被提及, 特别是随着心理学被引入我国后, 心理问题日益被学者所关注。但是她的"儿童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均衡发展"的观点, 在她生活的时代则较少进入人们的研究视野。另一方面, 实事求是地说, 陈衡哲算不上一个严格意义上的教育家, 她对教育的主张散见于她的散文和随笔里, 反映了她对所处时代的儿童教育的思考。但是, 从这些零散的资料里, 我们可以窥见陈衡哲对儿童教育的关注。陈衡哲作为一个女性, 因其自身成长环境优越, 没有成为旧社会的牺牲品, 对于她而言是极其幸运的。她从旧社会的环境中成长起来, 结合自身的成长经历对教育问题特别是儿童教育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调查, 并形成自己的儿童教育观, 展示了一个知识分子对社会问题的密切关注, 展示了一个学者对国家未来的认真思考和积极的人文关怀, 这值得我们今天的教育工作者乃至所有人认真学习和仔细研究。

  

  今天, 重新发掘陈衡哲的儿童教育观, 就是既要看到她和同时代人的观点的共同之处以体现其观点的时代性, 也要看到她独特的教育主张以体现其观点的超越性, 她的儿童教育观对我们今天的儿童教育具有借鉴意义。

  

  注释

  

  1 (2) (3) (5) (8) (9) (10) (11) (12) (13) (14) (16) 陈衡哲:《衡哲散文集》, 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5年, 第165页, 第87页, 第176页, 第236页, 第88页, 第88页, 第178页, 第87页, 第72页, 第71页, 第74页, 第171页。

  

  2 (4) 关于这方面研究的代表文章主要有:安淑春、郭立场:《人文素养与科学文化同等重要》, 《教育与职业》, 2012年第10期, 第88-89页;王永红:《以科学理性为基点---论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的统一》, 《教育研究与实验》, 2001年第11期, 第18-21页;赵明仁:《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教育分离与整合的历史过程及其必然性》, 《贵州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0年第9期, 第1-7页。

  

  3 (6) (7) (15) (17) 陈衡哲著, 冯进译:《陈衡哲早年自传》, 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6年, 第109页, 第79页, 第245页, 第30页。

  

  4 (18) 郑天虹、肖思思、胡林果:《5岁娃报7个兴趣班---谁在催生家长的"起跑线焦虑"》, 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7-12/13/c_1122104113.htm, 访问日期2017年12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