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职业教育学前教育正文

学前教育创新方法以及误区研究论文(共3篇)

  • 投稿
  • 更新时间2019-12-21
  • 阅读量172次
  • 评分0
  • 0
  • 0

  教育一直以来都是国家的一个长治久安,民族和谐发展当中的根本大计,而学前教育则是我国现代化教育体系当中最基础的一环,是孩子学习生涯的启蒙阶段。本文就整理了关于学前教育的论文来供大家借鉴参考。


  第1篇:浅析儿童学前教育的误区


  刘月兰(临潭县新城镇中心幼儿园,甘肃甘南)


  摘要:经济的发展也推动了现今教育事业的蓬勃兴起,从小方面反应在家庭经济水平提高让家长对儿童的教育格外重视。因此学前教育应运而生。学前智育是一个多方面的培养过程,它对学前儿童的心理健康的作用也不可小觑。但是,家长对学前教育的过度重视导致了学前教育陷入了怪圈误区当中。“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是家长对孩子进行学前教育的动力因素,是幼师规劝家长对孩子进行学前教育的有力话语。本文分析了当今学前教育的主要误区,系统阐述如何走出学前教育误区。


  关键词:儿童;学前教育;误区


  学前教育是指由家长及幼师利用各种方法刺激儿童大脑,使儿童大脑各部分功能增长儿童智力的教育。儿童是人生智力发展的基础阶段,采用适当、正确的学前教育对幼儿智力有很大影响。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家长对孩子的学前教育越来越重视。但是大部分家长由于文化水平有限,对学前教育认识不足,导致出现了错误的学前教育方法。


  一如今儿童学前教育的误区


  (一)对儿童进行过早的兴趣定向教育


  现在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再加上现在家庭经济水平的提高,家长们有经济能力供子女学习课外兴趣班。家长总是希望孩子可以拥有一技之长,希望自家孩子比别人家的孩子强。像是书法班、绘画班、英语班等。事实上,兴趣定向教育并不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儿童时期大脑并不成熟,想法幼稚单纯,兴趣定向发展从简单到复杂,处于不定性发展期。他们对这些定向兴趣是混沌、朦胧的,所以过早定向兴趣学习会阻碍儿童兴趣的发展,会使儿童形成不良的个性。家长单纯的按自身意愿对孩子选择兴趣爱好,对孩子的发展极其有害。大部分家长为了自己的心愿,不顾孩子的意愿对孩子进行兴趣定向教育,家长忽略了儿童的心智水平以及学习能力,对儿童抱有太高的期望,给孩子制定太高的标准,导致儿童进行学前教育时,导致儿童学习压力过大,反而阻碍了儿童的智力发展。


  (二)学前教育小学化


  造成现今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的主要成因是社会对学前教育缺乏正确的教育理念。小学化的学前教育方式和教育内容都超过儿童身心可以接受的程度。而且很多幼师并没有接触过幼儿教育,非常缺乏专业知识,对学前教育并没有专业化的训练,所以导致其在教育过程中并没有“以幼儿为本”,“促进幼儿健康成长”的教育理念,而是硬性地以传播知识作为学前教学的目标。而且现在家长对学前教育的认识存在偏颇,很多家长单纯认为给孩子文化知识就是教育,其实这种错误的认知对幼儿思维的培养、对世界的理解、对生活的感知以及对儿童健康的成长非常不利。家长不愿意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每个家长都这样想,所以就造成了跟风潮流,再加上幼师们的“煽风点火”,使得学前教育小学化在社会上流行。强硬机械地给幼儿灌输一些的知识,会导致儿童觉得学习很困难,学不好,并由此产生厌学情绪,甚至自卑心理,最终导致幼儿对学习产生厌烦,对生活充满害怕。这对儿童以后的学习生活是有害的,非常不利于儿童小学以后的知识学习,限制儿童的思维发展。


  (三)对儿童的发展过分保护


  由于我国当今制度的原因,现在很多家庭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这就造成了,家长对孩子过分保护和溺爱。对孩子的过分保护与溺爱并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发展,这是非常不明智的做法。家长都以孩子为中心,对孩子百依百顺,无论孩子的什么要求,父母们都会积极满足,不拒绝孩子,这是当今社会的普遍现象。这样是家长过分包容孩子的缺陷,造成孩子的人格性格的不健全。孩子总觉得自己是主要的,别人都要屈服于我,他们的任性,意志力薄弱,对他们今后的发展极其危险。自私自利会让孩子拒绝一切不符合自己意愿的人或事。不尊重他人,不知道尊老爱幼,不明事理,这让孩子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无法立足。所以家长对孩子不能过分溺爱。


  二如何走出学前教育的怪圈中


  (一)让儿童自由发展兴趣


  儿童在学前教育时期拥有强烈的好奇心,儿童在这个时期是学习的形成期,所以这个时候的儿童非常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他们对外界的事务特别敏感。这个时期他们的可塑性非常好,对事物的发展和变化非常容易接受,特别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所以家长需要对尊重并引导孩子的兴趣。兴趣对孩子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每个儿童的兴趣爱好都不一样,有很大的差异。儿童在学习兴趣中应该需要自主选择对自己兴趣爱好的选择权。家长对孩子的兴趣爱好不应该强加干涉,对儿童的兴趣爱好不要强加干涉,不能对儿童讲会伤其自尊心的话语,家长需要尊重儿童的兴趣爱好的选择,不然会阻碍儿童的兴趣发展,对儿童形成不健康的性格。为了让孩子健康发展,家长需要正确引导孩子的兴趣选择。家长在平时生活中可以对还在进行表扬,增强孩子的兴趣热情,让孩子对兴趣有信心,有动力。


  (二)打破小学化教育方式


  如今的学前教育方式偏于小学化,往往以牺牲孩子的情感、社会性以及长远发展为代价,让儿童失去了自主性,这是得不偿失的,作为家长幼师应该及早刹住学前教育小学化的风气。学前教育应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本着以科学发展学前教育的教学理念,促进儿童在自由快乐的环境下学习成长。学前教育应该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在游戏中加入德、智、体、美、劳教育,促进每个儿童综合素质和富有个性的发展。在学前教育阶段,能力的培养比知识技能的掌握更有利于儿童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应该更加重视儿童的能力发展,提高儿童的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儿童的想象力。家长和幼师更应该注意对孩子良好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培养,而不是以知识学习为主。在生活中以实际行动告诉和教育孩子行为举止应得体得体大方。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要从家长自身做起,以家长影响儿童,在潜移默化中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家长和幼师要抵制小学化的知识塞入式教育,学前教育需要家长和幼师对儿童循循善诱,引导儿童对学习感兴趣。


  (三)培养儿童的好奇心


  好奇好问是儿童的天性。好奇心是促使个体对新的事物去观察、探索而获得经验的一种原始内在冲动,是人类最宝贵的品质是幼儿情绪情感发展的重要标志,好奇、好问在儿童身上的出现,标志着儿童的高级神经活动已经有了较高的发展,儿童的分析综合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开始发展。家长要让孩子多接触广大的世界;培养孩子探索的兴趣;多给孩子提供知识性的读物。让孩子观察一些自然现象,调动孩子的记忆信息,促使大脑思考,产生问题,引起孩子的好奇心。家长要从小培养孩子独立生活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可以给孩子讲一些科学家、发明家成长的故事,以激励孩子从小立志,培养孩子对学习新知识、探索新问题的兴趣。家长可以和儿童参加一些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儿童的科学探索能力,让儿童有机会亲历探究自然奥秘的过程,使他们在探究活动过程中,体验探索的乐趣。


  三结语


  现在的孩子很多都是独生子女,自我意识很强,缺乏对他人的关心,不懂得分享,因此,作为家长和幼师,应积极引导孩子学会关心他人、学会分享、乐于分享。儿童健康发展,学前教育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困扰。如何正确定位学前教育,避免学前教育进入误区,成为当下学前教育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要解决学前教育陷入的误区的问题,要从其根本原因入手,科学合理地制定出有效措施,方能纠正学前教育错误,进而引导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良性发展。


  第2篇:如何开展学前教育的方法


  潘婷,贵州省凯里市旁海镇翁项幼儿园


  摘要:学前教育是启蒙孩子的第一阶段,此阶段的教育对于之后的起到重要的基生活、学习具有奠定基础的作用。学前教育注重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关注学生健康的心理发展,构建学生的思维空间,锻炼学生的智力、动手能力等。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学前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教学要求和水平相应的提高。


  关键词:学前教育;教学方法;开展方法


  一、开发智力,培养能力


  开发智力,也就是培养幼儿的语言和非语言能力,包括观察力、记忆力、词汇量、理解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抽象推理能力、视觉驱动能力等等。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首先应着手听,美国当代心理学家劳伦斯·沙皮罗认为,故事是影响幼儿思维的最好方式。多听有三点好处:(1)在反复听的过程中,可以不断加深对语句和语境的理解,迅速提高阅读能力。(2)扩大幼儿的词汇量,一切智慧的根源都在于记忆,每天重复相同的词汇和句型,不断刺激幼儿大脑里的词汇库,可以使幼儿的记忆力迅速发展,同时也有助于掌握准确而规范的表达方式。长期坚持不懈,幼儿的语言能力,记忆力,词汇量,理解问题的能力,思维能力都会提高。(3)熏陶高尚的道德情操,故事要多选名著,因为人类各种美好的思想感情,会在潜移默化中塑造他们的灵魂,从中吸取精神营养。儿童教育学家们说,多度多听生动有趣、语言优美的故事,可以使幼儿的语言优美流畅。


  二、打好性格基础,努力提高情商


  美国作家丹尼尔·古尔曼的《情感智力》一书1995年出版以来,“情商(EQ)”的概念已经深入人心,稍懂一点教育的人都知道,“情商”才是决定人生成功与否的关键。所谓“情商”指的是:良好的道德情操,乐观幽默的品性,面对克服困难的勇气,自我激励,持之以恒的韧性,关心他人的善良,善良与人相处,把握自己与他们的情感等等。它是人的情感和社会技能,是智力因素以外的一切内容。情商高可以使智力平平的幼儿最终创建辉煌的人生,情商高低也可以使智力超常的幼儿变成一个平庸的人,性格基础是早期生活奠定的,最初几年的生活习惯,父母态度,家庭气氛,以后都会慢慢形成幼儿的性格特点,每一个习惯在其形成的前几天特别重要,因此,每件事一开头就坚持按要求做,不该做的事一开头就坚决不去做,从不迁就,慢慢习惯就会形成。


  培养意志,发展自制力,意志是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支配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困难,从而实现目的心理过程,坚强的意志,是人们达到目的,获取胜利的重要条件,幼儿期儿童意志行为还很差,不能较长时间控制自己,幼儿行动的目的性也较差,行动缺乏明确的目标,往往与直接兴趣或需要,个人愿望相联系。例如:做好事为了得到一朵小红花或是为了得到教师的表扬。因此,要培养幼儿是先有目的,努力实现目的,自觉服从于一定的目的,并为实现目的而克服困难的良好意志品质。


  三、建立一支高素质、懂业务的幼儿教师队伍


  就现在幼儿教育存在师资状况而言,光有先进的教学设备是不够的。必须有一支受过专门培训的、懂教育、掌握儿童心理的教师队伍。才能使孩子受到良好的教育,才能做到不误人子弟,才能保证在二十一世纪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永远的立于世界的前列。定期搞好幼儿教师培训工作,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不断提高教师业务基本能力及职业道德修养水平。要求幼儿教师养成讲普通话、写规范字的好习惯,同时在琴法、音乐、舞蹈、绘画等技能等方面不断提高水平。在教师职业道德方面,树立良好的为人师表形象,不穿奇装异服,禁止奇特发型。待人接物要热情,注重礼仪。


  四、严格把关教材的使用,加大对教材的管理力度


  被送到幼儿园的孩子,学的全是与自己的年龄不协调的知识,用教育上学孩子的方法来管理教育孩子。课堂内容非常单调,孩子们害怕这种严厉的学习方式,使多数的孩子都讨厌幼儿园的生活,害怕去幼儿园。严重违背儿童认识事物的规律,伤害孩子天真好动的天性。孩子获取知识的途径是在游戏或娱乐中无意获得的,他们有意注意的时间最长不得超过十分钟。如果违背了这一规律就会适得其反。要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坚持以幼儿为本,关注个别差异;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教育活动围绕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大领域组织开展。幼儿园不能随意增设英语、写字、珠心算等课程,严禁给幼儿布置书面家庭作业,不得有"小学化"和"学科化"倾向。禁止在幼儿园从事违背教育规律的实验和活动。幼儿园确因教育教学改革实验需要,开设实验班、兴趣班和特色班,须经县以上教育行政部门同意。


  五、科学引导


  幼儿教育中常有这样的现象,有些教师或者家长很想教育好孩子,养成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但往往事与愿违,这与教育方法不当有关。例如,有一位父母很想教育孩子孝敬老人,但由于爱子心切,吃任孩子挑,钱任孩子花,结果导致孩子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唯我独尊,自私任性的坏习惯,对老人却不够孝敬。因此,坚持科学的教育方法,对于培养良好行为习惯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幼儿喜欢听有趣味的故事,而充分利用故事教育的载体,对幼儿进行行为习惯的培养可以产生较好的效果。为培养幼儿爱惜粮食,我们向幼儿讲述了《大公鸡和漏嘴巴》的故事,再组织幼儿讨论故事中的不同角色,启发幼儿爱惜粮食。在故事教育之后的进餐中,扔饭菜的行为明显减少了。


  学前教育对于儿童自身的发展十分重要,需要国家教育部门和办学机构深入对学前教育体系的研究,抓住学前教育儿童的心理和生理特征,不断完善学前教育的培养目标体系,为后期的教育做好准备。


  第3篇:学前教育课程创生研究


  文/徐睿谦


  摘要:近几年来,我国教育部门有序地开展了课程改革工作,并且也在不断地深化当中。“课堂创生”是源于国外的一种关于课程改革的取向,为新课程改革的实践工作带来很大的积极作用。对于我国学前教育的课程改革,其中就具有丰富的创生成分,但是到目前为止,“课堂创生”在我国学前教育中被运用的时间还较短。“课程创生”对学前教育极具现实意义,所以在我国当前的学前教育中,怎样将“课程创生”与学前教育有效结合起来非常的关键。


  关键词:学前教育;课程创生;问题;策略


  课程创生是当前世界课程改革的重要主题之一,契合社会发展对高素质人才规格的需要,适合学前儿童的发展和学前教育的特征,符合我国的学前课程管理政策和国情,因此成为近几年来我国学前教育改革领域十分关注的重要问题。学前教育中融合课程创生是幼儿园教师基于幼儿价值取向和兴趣需求提出的教学新理念,能有效的整合幼儿园的内外各类资源,通过开发、实施、评价课程过程,在反思和批判中创造适应幼儿课程发展的教学计划


  一、什么是“课程创生”


  我国有相关研究人员认为,教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为保证课堂持续进行,通常会进行批判反思,这种情况就叫做“课堂创生”,并且这种概念也在学界得到了广泛的使用。早在1992年,有美国学者提出“课堂创生”这一课程改革取向,其主张所谓良好的教育经验离不开课程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即是教师与学生一起打造的。并且,课程教学的实质其实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从而创生出新的教学经验。现有的所有课程教学计划都是这个新的教学经验得以创生的基本条件。


  通常情况下,对于学前教育而言,实行“课程创生”这一课程改革取向需要幼儿园教师从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幼儿的兴趣特点,对幼儿园内部以及外部的相关资源进行优化,并且在学前教育课程的研发、实行以及评价等各个环节进行独到的批判和反思,从而不断地为学前幼儿得到全面发展而建立具有创造性的教学课程。对于学前幼儿教学课程的建立,还必须充分考虑到要满足幼儿的个性化发展需求,从而体现出学前教育课程创生的内涵。由于学前教育课程创生会有不一样的程度,所以体现的层面也可能不一样,有教师对国家以及教师对地方学前教育课程的建立等。由于学前教育课程创生的结果不一样,其也包括独特的学前教育课程教学设计以及新的课程实施模式和策略的建立等。学前教育课程创生不仅有利于幼儿园教师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还促进了幼儿以及课程的发展。


  二、学前教育课程创生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国课程改革工作得到积极的推进,“课程创生”这一课程改革取向也在学前教育中被广泛地使用,但由于当前实行学前教育课程创生的时间尚短,所以不免存在一些问题,造成学前教育课程创生形式的单一。


  (一)对课本和配套资料过度依赖


  在当前学前教育课程创生中,大部分幼儿园教师存在对课本和配套资料过度依赖的现象,促使学前教育课程创生的难度加大。另外,相关人员也没有积极开发学前课程教学资源,从而导致学前教育课程教学资源短缺,相关的配套资源也不完善。在这种情况下,很不利于学前教育工作的开展。


  (二)只注重固定的课程创生资源


  变化的课程创生资源对学前教育课程创生同样非常重要,但是在学前教育课程创生的实际情况中,变化的课程创生资源往往被幼儿园的教师忽视。通常情况下,大部分教师关注的是对成人课程创生资源的开发,而对于幼儿学前教育课程创生资源的开发就关注得极少,这也是学前教育课程创生存在的一个弊端。处于学前教育阶段的幼儿需要与环境有充分的互动,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幼儿对新事物的兴趣,并且也是幼儿智力发展的需要,这也是学前教育课程创生的体现。然而,大部分幼儿园教师都不注重动态变化中的课程创生资源,从而影响了学前教育课程创生价值的实现。


  三、如何进行学前教育课程创生


  (一)要注重利用校外的课程创生资源


  在学前教育中实行“课程创生”这一课程改革取向,除了校内的课程创生资源外,教师也应该把校外的课程资源充分利用起来,比如幼儿的家长以及幼儿所处社区等对实行学前教育课程创生有益的资源。在校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家长的意愿,相关教师要对各家长的职业特点以及对幼儿的教育方式有大致的了解,从而才能更有效地进行学前教育课程创生设计。幼儿园的教师要多利用校外的环境实施学前教育课程创生,这样才能促使幼儿获得实践经验。另外,在学前教育课程创生过程中,要想校外的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幼儿园可以将幼儿所在社区的专业人员聘请来进行现场讲课,以达到学前教育课程创生的优化。


  (二)将儿童活动视为课程设计的通道


  活动作为儿童的天性与本能,同时也是他们最基本的生活方式。儿童在生活中通过感知、体验、交往等多种活动来获得直接经验,进而获得多方面的发展。唯有通过不断的实践活动,他们才能够把内在的东西逐渐外露,并通过长时间地和外界接触,改造他们的生命,丰富他们的心灵。所以,学前课程实施的重点绝非是教师的“讲”,更多的应该是学生的“做”。教师通过引导儿童在现实世界或现实情境中不断感受、体验、尝试,使儿童在积累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体会所学知识的意义。游戏是最符合儿童天性的活动。在游戏中,幼儿是积极主动、自主自发、自由自在、不受束缚的,他可以自由地探索、自由地创造。


  (三)课程实施以创生取向为原则


  目前我国幼儿园由于种种原因,课程内容依然主要来源于各种版本的教材,并且在课程进行中,绝大多数教师也仍旧坚持教材的忠实取向。这一取向使得课程实施成了程序化、技术化的过程,课堂上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幼儿是知识的接受者,这就使儿童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被抹杀,是完全不符合当前学前教育理念的。当前形势下所倡导的儿童主体地位,强调儿童不但是课程实施的对象,而且更应该是课程的创造者。在这一课程理念的要求下,学前教育课程应当坚持课程实施的创生取向。课程是师生亲身体会、领悟到的经验,而事先计划的课程方案仅是师生共同创造的教育经验,因而教师应更加注重创造性、反思性教学实践。


  (四)与现代信息化课程相结合


  对于学前教育,幼儿园要想课程创生的有效性得到充分发挥,可以与现代信息化课程有效结合。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也在教育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实行学前教育课程创生,可以将信息化课程这一有益资源充分利用起来,为幼儿园教师、家长以及相关专家建立一个新型的经验交流与资源搜索平台。


  结语


  总而言之,在课程改革背景下,对于我国学前教育而言,实行“课程创生”这一课程改革取向,在很大程度上为学前教育的幼儿创建了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幼儿园教师的视野也得到开阔,并且专业化的幼儿园师资队伍正在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