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职业教育学前教育正文

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研究

  • 投稿
  • 更新时间2019-07-05
  • 阅读量154次
  • 评分0
  • 0
  • 0

  摘要:民俗文化是人民大众中最普遍最通俗的生活文化,是炎黄子孙传承了无数年的、最古老的演化出灵魂的活态文化,是文化中的活化石。民俗文化是人类文明的根源,是人类的精神寄托所在,可以陶冶情操,发展人类本身。“人民生活在民俗当中,就像鱼类生活在水里一样”,孩子就是人类文明的将来,孩子融入进具体的民俗文化生活中,民俗文化以丰富多彩之姿展现在孩子的生活当中,两者相互融合,孩子的生活当中的人物、事物、情感、空间、气氛等全方位的都可以感受到民俗文化的气氛,使得民俗文化业可以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展。


  作者:曾珠


  关键词:学前教育;民俗文化;传承;发展


  中图分类号:G610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2-384-01


  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研究通过查找文献、市场调查和案例分析等方法,对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的内容、代表性、价值性、优势和弊端进行了粗浅的研究。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是考虑到学前儿童的真实需求,以学前孩子们最常接触到的感兴趣的优秀民俗文化为主,并且兼顾到其他值得研究的优秀民俗文化,顺应孩子们在学前教育中应获得的知识与体验的要求,在合理、恰当的选择下,把两者进行有机、有组织的融合再作用于孩子的教育。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具有自身的内部特征与外部特征,内部特征主要表现为生活性、传承性、融合性、共生性、开放性;外部特征表现为民族性、地方性、情境性、动态性、多样性。其中,生活性与传承性是内部本质特征,民族性与地方性是外部显著特征。


  一、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的价值性


  主要是促进社会、文化的发展。在孩子自身来说,可以培养孩子的价值观,多接触民俗文化、现代文化以及外来文化可以培养出孩子的全方位的价值观,充分的发展处孩子的包容意识、拓宽眼界、发展创造性的多样化思维、增强孩子的民族团聚精神、更加认同我国的传统文化、更好的体验生活、感受生活的魅力与生命的意义。在社会来说,孩子即是未来,学前教育民俗文化研究可以帮助发展价值,让民族精神得到弘扬与传承、发展,可以保持文化的多样性、促进社会和谐、发扬中国文化、提高国际地位、达到可持续发展。


  二、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的内容


  为了实现孩子在身心、智力、情感、意志、价值观等方面的全方位的和谐发展,我们可以从哲学、教育学、心理学、人类学、社会学等多个层面来制定学前教育民俗文化的课程,大致可以分为口头语言、衣食住行、人际关系、游戏竞技、自然地理、音乐美术、节日庆典等七个方面的课程。在课程实施方面,因为中国的传统文化即是“仁”的思想,讲究的是“和而不同”、“因材施教”的思想,针对每个孩子的属性和特性、根据环境、人员因素的影响制定出不同的课程,遵循安全使用、和谐一致、共同参与、灵活运用的原则。可以全方位、多层次的逐渐深入孩子的生活,并不局限于教学,可以采取教学、游戏、生活三管齐下的方式设计活动。在课程评价方面,对实施的课程进行定期的评价,结果可以从孩子、家长、教师、社会等多方面产生。针对课程的信息导向功能、诊断鉴定功能、管理监督功能和教育发展功能进行评价,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三、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的代表性


  秉承在学前教育中,以孩子的将来发展为主旨,以孩子的文化背景为依据,在孩子的生活中,通过孩子自身在参与课程的体验中获得的有益的教育经验,促进孩子的整体、全面的发展。教育民俗文化课程体现了教育对现实生活的重视,取代了一味的填鸭式教育,将孩子从普遍的、抽象的、价值无涉的教育方式中解放出来,转向特定的、具象的、关涉价值的教育体验中来,让孩子能够在特定的自然与文化环境中,结合自身的情况,有机的结合抽象和具象的知识,增强主观能动性,对生活的世界有更加全面深刻的认识,在学科世界、生活世界、科技世界与人文世界中翱翔。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不仅把孩子作为其中重要的的发展个体,尊重孩子在自身发展中积极作用的发挥,把孩子作为主动的探索者和建构者,在身心、智力、情感、意志、价值观等方面实现全面的和谐发展。同时,也尊重教师的知识和智慧,充分发挥教师在课程中的积极作用,使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得到良性循环与发展。在教师成为主动、积极的参与者的过程中,教师也成为了儿童发展的积极引导者、促进者和帮助者,除了实现了教师自身的发展与超越外,还可以促进两者相辅相成的发展。


  我们应重视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培训、提升课程理论研究水平、重视对课程运行环境的研究、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加强课程实施的对策研究、建立健全课程评价体系、注重幼小课程的衔接、发挥行政的作用支持课程功能,致力于构建以政府为向导,以学前教育机构为中心,以孩子的良好发展为核心,联合社区、家庭和孩子自身促进孩子不断优化的共育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