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定远县教育局 武红
摘 要
定远县地处江淮之间,四季分明,自然资源较为丰富,农村幼儿园相对条件比较简陋,资金投入较少。如何创造性地依据农村现有自然资源,开展废物利用,是我县学前教育因地制宜、开拓创新的重要举措;是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勤俭节约办教育建设节约型校园的通知》精神,建设节约型校园,营造良好育人环境的大胆尝试;是推进科学保教、科学育人的有效途径。
充分利用农村自然环境中的有利条件来开展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充分利用废旧物品创设活动环境;充分利用废旧物品制作玩教具;经常带幼儿接触大自然,激发其好奇心与探究欲望,创造性地挖掘农村自然环境中的一切可利用资源,将其融入幼儿的生活学习,智慧办园。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农村 自然资源 废物利用 园本特色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幼儿园工作规程》《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都明确指出:要充分利用周围环境中的有利条件来开展幼儿园的教学活动;教师应指导幼儿利用废旧材料自制玩具和手工艺品来美化环境或开展其他活动;经常带幼儿接触大自然,激发其好奇心与探究欲望,多为幼儿选择一些能操作、多变化、多功能的玩具材料或废旧物品。
定远县地处江淮之间,是农业大县,四季分明,自然资源丰富。有效利用农村一切自然资源,创造性地将其融入幼儿园园本课程之中,是因地制宜,实施科学保教的重要途径。 2013年8月,我县下发了《关于在全县幼儿园开展废物利用、勤俭办园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各级各类农村幼儿园以此为准绳,创造性地开展科学保教工作。
一、因地制宜——充分挖掘农村自然环境中的一切资源
定远县农村地大物博,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资源,根据农村现有自然条件,本着以幼儿为本、勤俭办园、科学保教的原则,充分利用当地自然环境中的资源优势,将农村的河、石、土、水、竹、木、沙等自然资源和风土人情纳入到园本课程之中。如池河镇有着丰富的水资源,特别是这里的“梅白鱼”远近闻名,池河镇幼儿园每年6月份结合“梅白鱼文化节”开展系列活动,如让孩子从观察记录梅白鱼的生长过程和习性到品尝梅白鱼的各种烹饪口味,再参与“梅白鱼文化节”的各种表演活动,让孩子丰富了经验、体验了情感、享受了快乐,并增强了他们对家乡的热爱;再如,藕塘镇是革命老区,既有烈士陵园,又有一处风光优美的令狐塔,每年农历的三月十五庙会,都会有10多万人赶庙会,这时幼儿园结合庙会前后的风俗人情、历史文化开展主题活动,让幼儿有观察、有参与、有收获;再如炉桥镇利用盐化产业开展科学活动、张桥镇利用留守儿童之家开展社会活动等等;这些课程的设置,都充分体现了农村特色和园本特色。
二、探索创新——让农村自然资源成为园本特色
(一)利用自然环境开展教学活动
1.在自然环境中开展生动有趣的科学活动。
农村有着广阔的天地,孩子们熟悉的田野、果园、菜地,为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提供了便利。农作物一年四季的生长过程是幼儿认识自然界规律的最好教材,如组织幼儿到大自然中去观察,教给幼儿观察和比较的方法,从而正确理解事物的特点;带领幼儿到田间地头、水塘边进行观察、记录、讲解、交流,认识各种植物和淡水动物等;组织幼儿到田野中去捕捉蝴蝶、蜻蜓等昆虫,教幼儿制作生物标本等。这样的教学活动生动有趣,能充分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探究欲望,发挥幼儿学习的主动性。
2.在自然环境中丰富幼儿的美工活动。
(1)采集各种各样的树叶和种子。我县农村四季分明,带领幼儿到大自然中去,根据不同季节,采集各种各样的树叶和种子,通过幼儿自己的想象,粘贴成各种图画,如用柳树叶、银杏叶贴成蝴蝶,用枫树叶和柳树叶贴出孔雀,用各色豆子贴出各种人物、动植物造型等。
(2)野外写生。让幼儿融入大自然中,观察大自然中的景物,在土地上画下自己所看见的,既培养了幼儿的绘画能力,也能让幼儿体会到绘画方式的多样性;还可以组织幼儿进行野外写生活动,田野里一年四季不断变化的美丽景色,就是幼儿感受大自然的最好教材,拓宽了幼儿的学习空间。
(3)泥塑活动。土是农家之宝,除了探究土壤,玩泥也是幼儿感兴趣的活动。教师和幼儿一起到大自然中去玩泥,或带一些泥土到幼儿园来,让幼儿通过捏、团、搓等“工艺”制作一些游戏用的食品、水果、蔬菜等,通过玩泥,提高幼儿的绘画、粘贴、塑型等能力,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动手能力。
3.利用自然环境中的有利地形,丰富幼儿户外体育活动。
农村幼儿园条件相对简陋,大、小型体育器材相对缺乏,但是农村有田野、山坡、草地、小河、树林,这些都是进行体育活动的好地方。如在安全开阔的草地上、树林中让幼儿练习跑步;利用田埂、小山坡让幼儿练习攀爬平衡类;利用小河、小沟让幼儿练习投掷跨跃。还可以根据季节变化,开展玩水、玩雪、玩沙的游戏。充分利用这些自然条件来发展幼儿的基本动作,锻炼幼儿的身体。
4.利用农村环境资源进行情感教育。
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组织幼儿参加力所能及的田间劳动,进行情感教育。如开展和成人一起收花生、拾大豆、掰玉米、拾稻穗等活动,不仅能使幼儿的骨骼、肌肉、神经系统等各部分都得到锻炼,动作得到发展,而且还能让幼儿看到劳动成果,体验到劳动的快乐,体会到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从而懂得尊敬劳动人民、爱护劳动成果。劳动中,还有利于培养幼儿克服困难、吃苦耐劳、合作友爱的精神和坚强的意志品质。
三、废旧利用——让孩子与环境互动
1.变废为宝,投放区域活动材料。
充分利用农村的自然资源材料,如:利用稻草、麦秆、棉花、树皮、树叶、胡萝卜、黄瓜、土豆、瓜子壳、各类种子等,制成简单的区域小玩具或陈列品;利用大纸盒、旧箱子制作活动区域;如在游戏区投放向日葵盘、黄泥、稻草秆、麦秸草、玉米皮等,供幼儿自制玩具;在表演区,用废旧袋子、报纸、废旧光碟片等做成各种服装、头饰,供幼儿尽情表演;在自然角中用塑料瓶饲养小虾、小鱼、小蝌蚪、小泥鳅等;在户外利用农村幼儿园土质好、地面大的特点,种花植树,开辟沙池、水池等。
2.师幼互动,共创主题墙。
环境创设要与教育内容息息相关,主体墙的创设随着季节与教育内容的变化而变化。充分利用农村一年四季动植物生长的特点,带领幼儿寻找身边的有用资源,共同制作创设主题墙。如:用树叶、碎布、花生壳等粘贴成各种主题画面;用树木边角料、废旧光盘制作猫头鹰、小瓢虫、毛毛虫、大老虎等;用玉米皮编织各种动物、植物、海底生物等;用小空瓶、荷叶、玉米须做吊饰等。这样环境创设孩子参与度高,生动有趣,充满智慧。
3.指导合作,制作玩教具。
玩具是幼儿最亲密的伙伴,也是幼儿学习的重要资源。通过自制玩教具,可以培养幼儿的动手、动脑能力。教师要引导幼儿主动参与,激发兴趣,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模仿制作到创造发明。
(1)制作体育活动器材。利用各种废旧物品做成小型体育器械,如用易拉罐制作“高跷”,用废旧轮胎进行滚、爬、跳、投等活动,用碎布做成布球、毽子,用瓶子做成保龄球,用报纸做成纸球,用布条做成长龙……幼儿利用这些自制的体育器械锻炼身体,身心愉悦,积极性、主动性高。
(2)制作角色游戏材料。幼儿喜爱角色游戏活动,利用各种废旧物品制作成多种生活用品,并利用这些物品进行角色游戏,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这样既发展了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又培养了幼儿社会交往能力和创造力。
(3)制作音乐游戏材料。不同的物体发出不同的声音。如启发幼儿将自然界的石子、沙子、纽扣、玉米等装入空饮料瓶,制作成声音轻重不同的沙锤;启发幼儿通过敲打竹筒、石头、碗碟等不同物品发出的各种声音,制作成简单的打击乐器,演奏他们喜爱的歌曲。既发展了幼儿的听力和对音乐的感受力,又培养了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以及对音乐的兴趣。
(4)制作操作材料。启发并带领幼儿收集空烟盒、纽扣、碎布、绳子、一次性杯子、纸板、药瓶等制成供幼儿操作的不同功能的桌面玩具。如收集旧纽扣逢到剪成各种造型的碎布上,让幼儿练习扣纽扣;用纸板做成鞋样并打上小孔,让幼儿练习系鞋带;收集彩色的小球、筷子供幼儿练习夹物品。根据幼儿年龄的不同制作不同的操作材料,不仅发展了幼儿的精细动作,培养了幼儿的耐心与细心,还培养了他们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活的乡村教育要用活的环境。大自然是幼儿快乐成长的乐园。田野、树林、湖泊、山头、果园、菜地都是幼儿探索、观察、学习的对象,是幼儿广阔的大课堂。我们将努力拓展农村幼儿的视野,让他们回归大自然,走进大自然,在大自然中健康快乐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