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职业教育学前教育正文

区域游戏空间创设的个案调查及分析

  • 投稿Arth
  • 更新时间2015-09-07
  • 阅读量317次
  • 评分4
  • 77
  • 0

黄显军**

(淮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淮北,235000)

【摘要】本研究采用现场观察和录像记录的方法对某幼儿园小中班区域游戏空间创设进行了个案调查,结果显示:(1)游戏区域个数较多,但区域界线不清晰。(2)游戏区域的种类偏少。(3)游戏区域的空间面积较小、密度较低。(4)小班游戏区域场地趋于集中,中班较为分散。(5)区域间相互干扰,游戏环境较为单调。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区域游戏;游戏区域;空间设置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15)01/02-0026-04

幼儿往往会根据教师创设的区域游戏环境开展各种游戏活动,因此,区域游戏的空间创设是区域游戏环境创设的重要内容。本研究选取安徽省淮北市某幼儿园小中班的区域游戏空间创设情况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观察和录像记录,分析该园小中班区域游戏空间创设情况,并据此提出相关建议,以期更好地促进幼儿通过区域游戏获得发展。

一、研究设计

1.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取安徽省淮北市某幼儿园为研究对象,抽取了该园小中班各3个班级开展调查,其中小班3个班级幼儿人数分别为39、41、38;中班3个班级幼儿人数分别为41、39、39。

调查内容包括班级游戏区域个数、游戏区域分类情况、游戏区域空间大小和密度、游戏区域场地结构等。

2.研究工具

研究者使用数码相机和DV摄像机收集有关游戏区域的资料,使用皮尺丈量每个游戏区域的面积,并填写自编的游戏区域空间创设观察表。

二、研究结果

1.游戏区域个数

由表1可见,6个班级共有26个游戏区域。其中中2班最多(6个),小2班最少(2个)。从游戏区域标识来看,有标识的游戏区域只有6个,这表明6个班级的大多数游戏区域标志不明显。从区域划分界限来看,两面或三面围合的游戏区域有8个,不围合且没有隔断物的游戏区域有8个,只有储物柜,活动时需借助桌椅摆放隔出游戏区域的有10个。从中可以看出,6个班级中,有独立游戏区域的仅占三成,绝大多数游戏区域界限不清晰。不过,有教师认为,有固定储物空间的美工区、益智区、建构区和图书区都应该算是游戏区域。

2.游戏区域种类

华爱华把游戏区域分成四类,即表现性游戏区域、探索性游戏区域、运动性游戏区域(户外)和欣赏性游戏区域。〔1〕表现性游戏区域主要有装扮区、表演区、建构区、美工区等;探索性游戏区域主要有益智区、科学区、沙水区、种植饲养区等;欣赏性游戏区域主要有图书区和展示区。参照这一分类方法,研究者对6个班级的游戏区域进行了如下的分类统计(见表2)。

由表2可知,就表现性游戏区域而言,每班都有装扮区、建构区,5个班有美工区,但所有班级都没有表演区。其中,中1班创设了一个娃娃房,中2班创设了两个装扮区,一个是迷你小厨房,另一个是医院。这是6个班级中唯一一个创设了两个装扮区的班级,且两个区域位置相邻。就探索性游戏区域而言,只有2个班设有益智区,所有班级都没有科学区、沙水区和种植饲养区。就欣赏性游戏区而言,5个班有图书区,其中小2班没有图书区,但有图书。所有班级都没有展示区。

3.游戏区域空间大小与密度

由表3可知,所有班级都为幼儿提供了角色游戏的空间,面积最大的为7.28㎡,最小的为2.88㎡。分别有5个和4个班级为幼儿创设了固定的建构区和图书区。美工区和益智区各班都只有储物空间,需利用桌椅摆放隔出游戏区域开展游戏。此外,观察发现,各班的活动室面积约在50~60㎡左右,每班最少有38名幼儿,人均活动面积仅为1㎡左右。这表明,区域游戏活动空间面积较小,密度较高,幼儿游戏时容易发生拥挤现象。

4.游戏区域场地结构

由表4可知,小1班、小2班的游戏区域都在活动室内。其他4个班级则利用了教师办公室、阳台走廊和卧室等空间。这表明,小班游戏区域位置较为集中,中班开始趋于分散。美工区、益智区基本都在活动室内,小3班的装扮区和建构区设在教师办公室内。结合表3可知,小3班的装扮区和建构区的面积十分狭小(见图1)。中1班的装扮区和大建构区分别设在阳台两侧。中1班的图书区设在卧室,虽然安静,但采光不好。中2班和中3班分别在卧室创设了3个游戏区域,其中,中3班创设的宝宝乐园和小建筑属于较为活跃的游戏区域,而宝贝书屋则是较为安静的游戏区域,区域之间可能相互干扰。

就游戏区域的环境创设而言,6个班级的游戏区域大多是依墙而设的,但墙饰大多较为简单。以中1班的阅读区为例,除了有一张贴画,没有其他墙饰(如图2)。

三、讨论与分析

1.游戏区域数量

区域游戏最显著的特点是有区域的划分。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兴趣、经验以及发展目标创设适宜的游戏空间,帮助幼儿通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获得发展。〔2〕调查结果显示,6个班级共有26个游戏区域,其中10个只是储物柜。一般来讲,游戏区域宜有界限或隔断物,且宜制订合适的区域游戏规则。

当然,游戏区域的数量也并非越多越好。如果班级面积较大,幼儿人数适当,游戏区域的数量可适当增加。班级空间有限,幼儿人数比较多,若过多地创设游戏区域,就可能会影响区域游戏的质量。

2.游戏区域种类

调查表明,该园6个班级的游戏区域种类还不够丰富,例如欣赏性游戏区域,大多只有图书类材料可供选择,幼儿容易产生厌倦。为此,教师要提高对区域游戏的认识,丰富区域游戏的种类。

3.游戏区域空间大小与密度

调查表明,该园6个班级的游戏区域空间都较小,密度也较低。有研究表明,幼儿园每位幼儿的活动面积以2.4m2为宜。史密斯和科纳利(1980)的一项研究表明,当游戏空间密度由2.4m2/人降至1.2m2/人时,幼儿的攻击性行为会明显增强,可见空间大小和密度对游戏的开展有显著的影响。

4.游戏区域场地结构

调查表明,该园的小班游戏区域场地相对集中,中班趋于分散。中班游戏区域趋于分散的特点突出表现在中1班的装扮区和建构区上,由建构区到装扮区必须经过活动室,穿过卫生间和卧室才能到达,这不符合游戏区域就近创设的原则。此外,相邻的游戏区域不宜相互干扰。然而,中3班的“宝贝书屋”与“宝宝乐园”和建构区相邻,区域之间容易相互干扰。调查还发现,该园区域游戏环境的创设过于简单,基本体现不出游戏区域的特点。多数教师仅视墙面为游戏区域的界线,没做任何墙饰设计。

四、教育建议

1.完善游戏区域的划分

划分出明显的游戏区域是游戏区域创设最基本的要求。首先,要设置储物空间,以供摆放区域游戏材料。其次,可制作吊饰作为游戏区域的界限,以此将活动室空间划分为不同的游戏区域。再次,可使用隔断物作为区域划分界限。创设界限分明的游戏区域有利于教师准确投放游戏材料,也有利于增强幼儿的区域意识,深入开展各类区域游戏。

在完善游戏区域划分的基础上,还应丰富各个游戏区域的游戏内容。如在欣赏性游戏区域内,除了图书区,还可开设展示区,如动植物标本展示、民间工艺品展示等,以期丰富幼儿的游戏内容,满足幼儿不同的游戏兴趣,为幼儿提供更多的自主游戏机会。

2.调整空间大小及密度

一方面,幼儿园应努力控制每个班级幼儿的人数,保证幼儿有充裕的活动空间。另一方面,幼儿园还可充分利用走廊、阳台、楼梯口等公共空间作为区域游戏的活动场所。此外,可多采用分组游戏等形式,鼓励幼儿轮流进入游戏区域,以缓和空间不足的矛盾。

3.丰富游戏区域环境

幼儿园宜根据不同游戏区域的特征创设不同的环境,既帮助幼儿明确区域的划分,同时也借此提高幼儿游戏的兴趣。教师应该让幼儿参与到游戏环境的创设中来,例如,鼓励幼儿动手制作并展示自己的作品,等等。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华爱华.幼儿园活动区活动的功能定位〔J〕.幼儿教育,2012,557(9).

〔2〕汪劲秋.创设满足幼儿需要的活动区空间〔J〕.幼儿教育,2008,407/408(7/8):7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