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基础教育信息技术教学正文

劳动与技术课堂教学也需要慢节奏

  • 投稿首席
  • 更新时间2015-09-02
  • 阅读量278次
  • 评分4
  • 20
  • 0

杨建伟

(浙江省桐乡市茅盾实验小学,314500)

摘要:有效课堂需要将关注的视角从教师转到学生身上,关注学生思维的培养、情感的熏陶、体验的获得,而这些都需要慢节奏的课堂来保障。教学中要通过内容调整、手段改进、分层指导、合作学习、拓展反思等方式,使课堂多一份从容,多一些等待,多一丝回味。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慢节奏 从容 等待 回味

听了很多高效课堂的示范课,大部分是快节奏、大容量、多环节、高效率,全员参与,热闹而紧张的。学生没有浪费一点时间,按着教师预设的环节一步一步地进行学习,给人的感觉是“行色匆匆”。

快节奏的课堂是否真的高效呢?我看未必。学生思考、辨别、尝试、质疑、解惑、探究等均需要时间,需要反复琢磨;有些知识和技能不可能是一堂课就能解决的。否则,教师就听不到学生精彩绝妙的发言,学生也说不出入木三分的体会,做不出令人赞叹的作品。有效课堂的标准,不在于课堂上教师投入了多少,讲了多少,而要看学生接受了多少,理解了多少。这些都需要慢节奏的课堂来保障。

一、慢节奏的课堂需要多一份从容

慢才能给教师一种从容不迫的心态,在师生充分的交流中捕捉创新的灵感,消除紧张感,减少课堂失误。为了保证教学内容的落实,课堂教学容量要因时、因人而设,减少不必要的教学环节和繁冗的内容,注重实效性。

(一)任务调整中显从容

课堂探究需要一定的时间保证。教师要留出学生研读材料、沉思默想的时间;留出整理思路、组织语言的时间;留出“偶犯错误”,不断修正错误的时间;还要留出开展讨论、争论和尝试的时间。因此,教师要在课前对教学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组织、筛选和安排,对教材作出创新处理,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例如,教学浙教版三年级下册主题一“纸塑花篮”一课时,教材编排的是先练习对称花篮的制作,再制作纸编花篮,最后组合、装饰花篮。我根据课堂时间和学生学情对学习内容作了一些调整:第一课时了解“对折剪”,练习草、花、叶的制作;第二课时设计和制作对称花篮,并进行组合装饰;第三课时则引导学生设计和制作纸编花篮,进行组合装饰。这样,花篮装饰的材料提前进行了准备,充分保证了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对称花篮和纸编花篮的探究学习,且三堂课均有学习成果体现,效果更佳。

(二)手段改进中显从容

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能充分发挥其辅助功能,使探究的各个环节紧凑衔接,减少不必要的时间浪费,从而用尽可能少的时间有效地完成教学内容。

例如,教学浙教版四年级下册主题一“小布袋的缝制”一课时,教师以视频的方式播放学生课间玩沙包的场面。一个不到2分钟的片段,快速激起了学生对沙包的兴趣和缝制欲望。随后,在学生自主探究制作材料和方法后,针对学生遇到的困难及本堂课的难点,教师又借助实物投影,请了一位会缝制的女生上台演示“回针法”。这样,不仅直观形象地展示了技巧,而且有效地突破了本堂课的教学难点,学生创作出许多不同形状的沙包。

二、慢节奏的课堂需要多一些等待

教育家波利亚说:“学习知识的最佳途径是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内在的规律、性质和联系。”在劳动与技术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参与到实践活动中,注重教学过程和策略;要为学生提供动手实践的平台,让学生在实践中探索、发现、研究。虽然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会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也有可能会遇到困难和挫折,但是对每位学生来说,这一过程却是独特的,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所以,教师要学会等待。

(一)分层指导需要等待

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以及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在探究学习中会导致不同的学习结果。特别是一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如果也采取难度较大的探究方式,不但探究能力得不到发展,连基本的技术知识、技术操作的掌握也会有困难。因此,为了避免探究学习带来的负面影响,消除两极分化,使探究学习真正探出实效,我们在实践中要充分考虑学生之间认知基础、思维能力的差异,耐心等待,精心设计问题,给不同水平的学生以不同的“脚手架”,尽可能为他们提供不同的探究材料,并对探究活动进行分层指导。

例如,在教学“纸杯小创意”一课时,我为学生提供了不同层次的探究材料和任务(如下表):

学生根据自己(或小组)的实际能力,选择相应的探究材料进行学习。大多数学生都在下课前完成任务,探有所得,体验到了探究学习的过程、方法,品尝到了探究学习的乐趣。

(二)合作学习需要等待

在劳动与技术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提供探究材料,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有计划地组织他们进行合作学习,给予他们交流分享的时间和空间,展示各自的探究成果,从而使他们在彼此交流中有效整合,培养合作精神,提升集体智慧。

在培养学生合作与互动能力方面,可以采用独立与合作并重的小组合作方式。尤其是对一些较复杂、大型作品的设计,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如教学“活动小屋模型的设计与制作”项目时,让学生用切割好的KT板合作组装前墙、后墙和山墙;在教学“编织平结”时,一人固定绳子,一人练习编织,然后交换进行;在教学“风筝的设计与制作”时,两人共同完成骨架的绑扎和系线……这些主题采用小组合作、组内分工的方式让学生参与探究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另外,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认知习惯的不同,使他们有着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设计思路,对同一个问题往往会有不同的想法和构思。通过小组的合作探究,可以集思广益、交流互补、分享智慧,在互动中培养学生的交流与自主探究能力。

三、慢节奏的课堂需要多一丝回味

在追求生成的课堂上,更要给学生“反刍”的时间和回味的空间,让学生品味到课堂的幸福和求知的快乐。

(一)反思中回味

作品或成果是劳动的体现,也是学生进行反思和改进的主要载体。学生在经历探究、设计、制作的过程后,往往会有许多体验和感受。当具体的作品呈现时,也往往会暴露出某些缺陷。教师要对每位学生的劳动成果给予充分的尊重和肯定,并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回味和反思。通过失败原因的分析和成功经验的总结及对不同作品的观察、探究,发现他人的闪光点,理解、吸收他人的设计思路和创意,进一步延伸学生自主探究的内容。

如在教学“纸塑花篮”项目时,展示学生课内制作的各种立体花,让学生直观形象地体会到制作中剪、卷、折、拉等制作方式所带来的独特的立体效果,并针对一些作品的不足之处让学生进行互动探究,并讨论:怎样将花瓣折得更立体?可以采用揉的方法吗?如何将“花”有层次有创意地放人花篮中?除了卡纸、蜡光纸、皱纹纸,还可以用哪些材料来代替?对作品的鉴赏、反思与讨论,进一步打开了学生的设计思路,并在一定程度上延伸了他们自主探究的内容;在“漂亮的相框”作品展示之后,让学生评选“相框创意之星”,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对作品进行评析,达到相互借鉴、共同提高的目的;在教学“可爱的挂件”项目时,事先设计一个五星展板,在学生作品展示环节中,让他们共同探究、分析小挂件哪些编得紧凑、哪些编得松垮、哪些编得有创意,并评出一定的星级。

(二)拓展中回味

劳动与技术教材中涉及许多知识,内容十分丰富和广泛,教师和学生须深度质疑、不断探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提出一些研究性、拓展性的问题,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延伸学生自主探究的内容,增加学生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拓展中回味。

例如,在教学“回力车的设计与制作”一课时,让学生利用课内所学的橡皮筋动力原理,在课外选用其他材料进行动力车的设计与制作;在教学“绳编花卉”一课时,让学生课外去探究其他基本结(中国结等)的编制;在教学“好玩的纸飞机”一课时,让学生试飞纸飞机之后,进一步探究飞行原理;在教学“小布袋的缝制”一课时,让学生课外缝制更有创意的小布袋,并作为小礼物赠给同学或长辈……

当然,慢节奏不是毫无意义的慢耗与等待。要想让学生主动地学、快乐地学,教师要调整教育心态,制订合理的教学进度,整合教学内容,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营造和谐、平等的课堂氛围。将属于学生的时间还给学生,将属于学生的权利还给学生。以一时的“慢”求长足的“实”,以现在的“慢”求今后的“快”,让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