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基础教育信息技术教学正文

回归生活理念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

  • 投稿锅锅
  • 更新时间2015-09-02
  • 阅读量220次
  • 评分4
  • 31
  • 0

舒春平

无论是新课程标准还是社会大坏境,都要求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回归生活,让每一位学生主动参与生命体验,帮助学生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并让学生认识到学有所用,从而认同所学的内容。基于此,教师必须通过构建简约实效的课堂,改变教学行为,从而提升自身的教学理念与教学实效。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存在的问题

回归生活的教学理念不仅是信息技术教学的要求,也是学生发展的要求。在这一理念指引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不断改进,成果颇丰,但也存在许多问题。

1.对回归生活的教学理念认识不深

目前,大部分信息技术教师都认可教学回归生活的理念,却没有认识到它与创设教学情境、教学内容等之间的关系,没有真正从回归生活的角度设计与实施教学,没有全面把握教材和学生实际,对如何把教学与生活联系起来仍然困惑。

2.对学生的身心特点把握不到位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必须在教学中做好对学习者的分析,把握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学习状态。但很多教师总是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来教学,认为没必要分析学习者的身心特点。这就导致教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期望把握不到位,也就无法了解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文化背景。

3.教学内容单调死板

回归生活的理念要求教师充分挖掘生活中的思想和素材,结合教学内容进行教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然而,很多教师认为教给学生知识是最重要的,挖掘生活中的信息技术思想和文化并不紧迫,从而容易导致课堂教学死板,学生毫无兴趣,浪费教学资源。此外,高中信息技术教材不够立体化,过于注重理论,忽视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不能满足实际需要。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回归生活的途径

如何使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回归生活呢?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笔者从教材、教师、课堂等方面给出方法。

1.完善教材内容

鉴于教学内容单一、不够生活化,教师可以从现有教材出发,在教学中不断改进和完善教材内容。

(1)走进学生生活

生活的丰富性要求教材内容不单纯是教科书,而是多种形式的综合。教师应整合教科书、课件、光盘等媒介形式,建立课程资源包,把学习资源和教学资源收集起来,不断更新,优胜劣汰。在教学过程中则适当运用、各有侧重。如利用课件展示学习资料,就更容易贴近生活情境,帮助学生运用生活经验掌握知识。

在此基础上,教师应强调生活世界与知识的联系,把学生的生活体验与概念原理等内容联系在一起,多角度地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教材也可以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介绍社会生活中的科学技术,在打开学生眼界的同时培养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对于信息技术教材中的实践操作主题,可以从学生的生活体验转化而来,从生活事件中选择有价值的例子,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为了学生生活

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就是为学生的生活服务,必然要在教材目标中体现学生的现实生活。也就是说,教学目标要让学生学以致用,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去解释社会现象,解决实际问题。即知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明确哪些知识适用于学生,哪些知识不适用,从而选取生活化的学习主题,让学生亲自感受信息技术的实际运用,真正掌握知识。

案例:解决生活问题

创设情境:运用Wo rd文档为自己制订一份详尽的“五一”自助游计划。

要求:目的地不限,写一份计划书。

内容:具体交通工具和时间、餐饮和住宿安排、景点简介、当地文化等,并列出搜索引擎、网站等资料。

反思:这样的主题会让学生觉得真实有用,帮助学生学习知识,提高信息技术素养。

2.创新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必须回归生活。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不断创新教学设计,使教学设计生活化。

(1)生活化的教学理念

信息技术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对教学能否回归生活起着重要的作用。只有教师先形成生活化的教学理念,教学回归生活才有可能。一方面,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实现教育的生活化,促进学生不断进步。教师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注重学生的身心发展,不断践行回归生活的教学理念。另一方面,教师要积极与学生交流,使师生关系融洽,并不断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2)生活化的教学目标

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是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标,要求学生学会获取、管理信息的能力,养成表达和交流思想的习惯,形成对社会的责任感。信息技术教学要想真正地回归生活,就必须从回归生活的理念出发,使教学目标指向学生的实际,具有现实性。

(3)生活化的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是教学的基本环节,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实现互动,共同学习知识。在这一交流过程中,教师必须打破“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积极投入到教与学的实践中,使教学过程生活化。教师与学生进行平等的沟通,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困惑,不断改变教学方式,因材施教。

3.建设智慧课堂

新课程标准的内在要求是培育学生的智慧,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升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也必然要坚持“智慧育人”的教学理念,提高学生的学习智慧,使得学生能够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实现教学向生活的回归。

(1)明确智慧课堂的本质

智慧课堂的本质是要让每一位学生主动参与生命体验,有效唤醒每一位学生的智慧。即学习内容是学生需要的、有意义的;学习机制是主动的、激励的;学习方式是自主体验的、合作交流的。这样的课堂形态体现着对学生生命的尊重、对学生智慧的唤醒。这样,教学始终围绕学生的学而展开,以学生的共性问题来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实现智慧教育的目的。

(2)实现智慧课堂的策略

要建设智慧课堂,必须选择“自主合作”的学习策略。学生先带着学习指导自读文本,带着自学成果尝试解决问题,结合自学指导的问题与尝试解决的过程进行合作互议。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的学习能力不断提高,信息素养得到培养,从而全面发展。

4.提升教师专业水平

回归生活的理念想要真正实践,离不开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只有信息技术教师队伍专业化、精英化,才能在教学中实现课堂的有效性,把握好学生学习的真实基础,运用科学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投入学习、自主探索、深入思考。

(1)坚定崇高的教育信念

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中面对自己的工作和学生时,必须坚定“只要努力过、付出过,自己就会有成为优秀教师的那一天”的信念。教师只有有一种奋进的信念,有一颗追求的心,才能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实现“教育即生活”的目标。

(2)提升教学技能

新时期,信息技术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技能。对课堂,除了宏观上的把握,更需要在细节上下工夫。教师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中捕捉到生活信息,才能把握学生的生活实际,使生活问题信息化,实现信息技术教学的生活回归。

回归生活的理念一方面要求教师以学生为教育目的,以学生生活经验为教学内容,帮助学生体验生活。另一方面,要加强学生生活与教学的联系,让学生重视生活经历。这需要教师不断改革创新,学生不断实践反思,从而教学相长,实现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陈艾华.新时期高中信息技术课创新教学的研究[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3(6).

吴军其.新理念信息技术教学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陈丽娟.中学回归生活地理教学的策略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胡秀琴.走进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现场[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杨兆华.例谈创设教学情境,使信息技术教学回归生活[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0.

(作者单位:浙江温州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