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基础教育体育教学正文

中小学体育教师应坚守自己的职业价值观

  • 投稿七睬
  • 更新时间2015-09-02
  • 阅读量1013次
  • 评分4
  • 39
  • 0

尚文进

体育教师的职业价值观,简单的说就是体育教师本人对其职业的认知和态度,说的高雅点就是体育教师对其职业目标的追求与向往。但是就当下而言,体育教师的追求与向往还是千差万别的,来自一线体育教师的心声是令人纠结的:坦率的说有坚定职业信念的,但似乎更多的还是无奈与抱怨!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宏观上来说是体育教师这一职业没被社会给以应有的“关注”,从微观上来说是不被学校领导与同事认可,认为体育学科无所谓,体育教师职业价值不高。我们在理解这些无奈与抱怨的同时,又必须清醒的看到,随着党和国家对学校体育工作的高度重视——党的十八大报告中的有关学校体育工作“二十六个字”的论述,就是最好的证明。这些似乎又让我们学校体育工作者看到了黎明前的曙光不是丝丝,而是缕缕,我们应该感到欣喜与自豪,我们更应该对学校体育工作充满信心!

退一步来说,即便这些都是泡沫,都是海市蜃楼,我们又能怎样呢?有句话说的好,我们认为很有辩证意义:改变不了别人,那就改变自己!但改变自己不是破罐子破摔,而是用自身的素质向他人展示,直至实现自我,乃至超越自我。即便经过努力未达成我们预期的目标,体育教师一样可以人生精彩。

一、本职工作是根本

本职工作是学校既定的任务,是学校的一种分工,倘若因某种原因不能接受,我们应该坦然提出申请或是回绝,我们一旦接受了,必须尽心尽力,保质保量去完成,不要想去打折扣,更不要去敷衍了事。因为这也是一个人品质的表现,确切的说是代表体育教师的素质与形象。如果我们连本职工作都做不好,有何理由让学校领导与同事相信我们还能做好些什么?做好本职工作,才有可能打破学生喜欢体育却不喜欢体育课的魔咒,才有可能让体育课堂成为孩子们一生的念想。

二、拓展延伸是基础

所谓拓展延伸说的是课务以外的体育工作,比如运动队的训练,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校运动会的组织,大课间的管理,教育科研的探究等,这些工作与课务相比,似乎不是那么让人关注,但是这的确是一所学校体育文化不可缺少的稀有元素。以体育大课间为例,往往是一所学校的窗口,最能体现一所学校的文化与内涵,像我们南通地区有了很多的诸如号称苏中第一操(平潮中学的广播操),苏中第一拳(栟茶中学的课间拳)等有一定影响力的校园体育大课间;再比如体育教师的教研能力,更是让体育教师成为学校体育天地中的明星达人,如广东的邓若锋老师、吉林武长河老师、浙江的王兴发老师等等,这些学校的体育教师让领导同事们是刮目相看的,而且是那种敬重的眼神!

三、有理有据是关键

客观的说,我们在工作中难免会出现一些困难与问题,对待这些,首先建议我们自己尝试去解决,这也是对体育教师个人素质的一种挑战,同时也是个人能力的体现,我们不要大事小事地去“骚扰”领导们。对于那些我们的确不能解决的问题,即便类似于“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问题以及看似不客观公正的事情,如课务安排问题、工作量的认定以及绩效的考核等等,需要学校(领导)来支持与协调,更需要我们“冷处理”,通过正当的渠道去沟通与交流,切忌使用“大嗓门”、“挥挥手”,给人传统意义上的“大脑简单,四肢发达”的印象。我们应该用相关的法规、文件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即便一次没有成功,我们可以坚持下去,直到成功。事实告诉我们,粗劣的行为只能让我们处于不利的地位,甚至造成彼此关系的尴尬与紧张,有理有据地处理问题更是我们体育教师大智若愚的有力体现。

四、有为有位是必然

成绩是干出来,不是等出来的,作为体育教师必须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不要期待别人凭空去恭维你,即便如此也只能是昙花一现的!众所周知,在清华大学的校园内,有数尊雕像,很多是教育达人,但其中有一位就是体育教师马约翰。一名体育教师能流芳百世,得到世人对其如此尊重与敬仰,其中的缘故我想大家是心知肚明的。尽管我们不能成为马约翰,但是我们可以传承他的那种体育人的精神,效仿那种体育人的做法,即便我们成不了名人,但是我们一定会赢得他人应有的尊重,得到我们应该有的地位。在笔者所在的南通地区,这些已经不是鲜闻,很多一线的体育教师走上了领导的岗位,甚至成为特级教师或将成为特级教师,像江苏省栟茶高级中学(省四星级高中)的陆军校长;如皋外国语学校的杨浩老师成为我们南通乃至江苏地区最年轻的特级教师……这些杰出体育教师的代表就是对“有为才有位是必然”最好的诠释。

诚然,每种职业都有其各自的特性,职业价值观决定了他们对职业的期望,影响着他们对职业方向和职业目标的选择,决定着他的就业工作态度和劳动绩效水平。在此,我们真切地呼吁体育教师一定要正确看待职业倦怠问题,克服那些浮躁的工作作风,用我们体育人独有的精神来支撑我们的信仰与价值观。相信,体育教师未来的路值得期待!

江苏省如东县教育局教师发展中心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