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基础教育美术教学正文

朱仙镇年画的艺术魅力

  • 投稿晏耀
  • 更新时间2015-09-02
  • 阅读量764次
  • 评分4
  • 75
  • 0

河南开封朱仙镇是中国木版年画的发祥地之一,在中国四大年画中(天津的杨柳青、河北的武强、山东潍坊),朱仙镇年画处鼻祖地位。明清两代,是朱仙镇年画的鼎盛时期,作坊最多时达300 余家。朱仙镇年画形象夸张、色彩艳丽,且用色讲究,构图饱满匀称,线条简练粗犷,人物无媚态,造型古朴夸张,具有自己独特的艺术魅力。

一、独特的艺术风格

朱仙镇年画在中国传统文化和独特的地理文化、民风民俗的长期熏陶下,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特点。它是一种雅俗共赏的艺术形式,深深根植于民间土壤,贴近劳动人民的审美要求并适应民风民俗;是劳动人民世世代代智慧与艺术的结晶,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在中原人文环境影响下,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其有五大特点:一是线条粗犷,多采用直线,趋向于方形,强调有棱角和力度,粗细相间;二是形象夸张、豪放,凸显朴实的北方性格;三是构图饱满、左右对称,富有乡土味,充分表现中原人民粗犷淳朴、豪爽奔放的性格特征和审美情趣;四是色彩艳丽,以暖色为主,坚持只选用黑、红、紫、绿、黄五种颜色,没有杂色,其他年画都使用了间色,而在朱仙镇年画中几乎找不到蓝色的存在,但对紫色特别偏爱,自行手工磨制的颜料色彩纯净,印制的年画明快鲜艳,加上数次水色套印的印制工艺水准,久不褪色;五是门神、神马多,严肃端庄,人物脸部多采用白脸、红眼皮。有的年画画面多少留有空白,空白处往往饰以商号名称、画题、云纹、动物、花卉等,突出了朱仙镇年画的独特艺术风格。

二、特有的题材内容

民间年画最初是以驱凶避邪、祈福纳祥为目的,在发展过程中逐渐世俗化,出现了戏曲传说、喜庆装饰等表现内容,呈现出百花争艳的面貌。根据图形的不同,其题材可以分为神像、人物、戏文、吉祥图案等。

(一)神像门神

神像题材是民间年画的重要组成部分,题材除佛教、道教、儒家诸神及民间俗神以外,还有各行各业的祖师神,如鲁班、药王、黄道婆等。

朱仙镇年画的题材中最多的是门神、财神、灶神、天地全神,这些年画上寄托了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在过小年的时候,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祭灶,老百姓们希望灶神“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而过年的时候家家户户都要贴门神,在门神中以秦琼、尉迟恭两位武将为主(如图1-1);钟馗专制人间鬼怪,生的豹头环眼、铁面虬鬓,虽然容貌奇异但是待人正直、为人浩然正气、刚正不阿、嫉恶如仇,被封为“赐福镇宅圣君”,也是朱仙镇年画中经常出现的形象;有的地方还有秦琼、尉迟恭把前门,钟馗、魏征守后门之说、作为保护百姓居家幸福、驱鬼辟邪的门神,其形象皆庄重大方、正义威严。在朱仙镇年画中,还有各种文武门神。文门神有五子、九莲灯、福禄寿等;武门神常是戏曲中的忠臣义士和各类英雄好汉。不同人的房门常贴不同内容的门神,已婚子女房门贴“天仙送子”、“连生贵子”、“三娘教子”;中年人房门贴“加官进禄”、“步步莲生”;老年人房门贴“松鹤延年”和寿星之类;少年儿童房门则喜贴“五子夺魁”、“刘海戏金蟾”等,题材丰富,人物形象简洁生动、不俗不媚。

(二)戏文故事

在传统的门神年画之外,还有以民间戏曲和民间传说故事为题材的年画,多是《木兰从军》《九龙山》《长坂坡》《蝴蝶杯》《八腊庙》等广为人知的传统曲目和《麒麟送子》《牛郎织女天河配》《赵云救主》等民间传说故事。有宜扬孝道取自《打金枝》的“带子上朝”,还有忠巨护主的《二进宫》,宣扬道义的《对花枪》等(如图1-2)。这些故事都来源于生活,也通过木版花的大量印制起到宣传和教化的作用。

(三)吉祥图案

有很多身边的事物也被年画艺人刻画在木版上,取其谐音,寓意美好的希望。花瓶、如意代表“平安如意”,莲花、鲤鱼取其“连年有余”,莲子、桂花、石榴寓意“连生贵子”、“多子多福”,等等。这些身边的事物都被寄托了美好的情感和希望。

三、丰富的民俗文化

朱仙镇年画是一种独特的民间艺术形式,是由社会普遍劳动大众创造的一种艺术形式,是人类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社会实践中,以美术的形式自然形成的,具有地域特点和民族标示的一种本源文化,是一切民族艺术形式的万川之源。

(一)地域性

地域性是朱仙镇年画的首要特征,这也是区别其他民俗事物和其他年画的重要特征,是朱仙镇年画存在的前提,是当地集体意识与行为的显现。朱仙镇地处中原腹地,距离古都开封不远,自然深受古都思想的影响,它的年画显得雍容、大气、敦厚,颇具有宋都遗风。宋文化遗留下来的遗传因子沉淀在朱仙镇年画的灵魂里,主要表现在内容、造型和色彩等方面。

(二)集体性

集体性是朱仙镇年画的另一重要特征,集体性表现在其创作者是多数的,其消费者也是大多数的,广大民众的消费和欣赏是年画存在和繁荣的基础和必要条件。朱仙镇年画自从产生以来,集体性是个必不可少的最基础和重要的条件,其以后要想生存和发展,也必须依靠这个条件和特征,否则,就变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只有依靠集体,才能在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下来。

(三)民族性

民族性是朱仙镇年画的又一突出特征,民族性的第一个特征是独特性。朱仙镇年画从形成至今,就以自身的稳定性和持久的生命力贯穿于民族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它的相对稳定性使其不因时代的变迁、社会形态的更替而演变着自己的面貌。如神荼郁垒,秦琼、尉迟恭等年画的形式和内容一直没有多大变化。

(四)寓意性

朱仙镇年画的题材众多,寄托了人们不同的愿望。从所包含的内容来分,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敬神尊祖,对神仙和祖先的敬仰,希望得到庇佑,如《神农氏》;2.祈福避灾,如《五谷丰登》《富裕发财》《延年益寿》《加官进爵》等;3.婚姻美满幸福,如《天仙配》等;4.生殖繁衍的愿望,如《麒麟送子》等。中国自古认为多子多孙是最大的福气,古有“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说法。朱仙镇木板年画寄托了人民的美好愿望。

(五)传承性

传承性是朱仙镇年画存在和发展的重要保证。任何人类文明都是依靠多种形式的传承存在下来的,朱仙镇年画作为一种独特的民间艺术形式,基本上是依靠组内传承,师傅带徒弟的传统方式发展下来的,朱仙镇在内容和思想上的一致性,就是传承性的重要体现。

朱仙镇年画造型风格受到地域与人文环境的影响,从艺术风格上讲,风格粗犷,造型夸张,色彩艳丽,构图上一般不讲究纵深空间,而注重平面构成,以形象的组合,线条和色彩的节奏,铸成画面的装饰美感。由于受印刷工艺的局限,艺人们一般把画稿画得比较满,这样可以使拓印以后的画面比较整洁。朱仙镇年画经过民间艺人长年累月在继承的基础上创造与完善,从民间发展,在民俗中逐渐演变成为民众审美所公认的样式。它是劳动人民世代相传、继承发展的结果,是有着较高的审美价值的艺术形式,是在传承中集体审美意识形成的产物,充分体现了中原劳动人民憨厚、热情、刚强、豪放的性格和纯朴、实在的审美情趣,深受社会各阶层人士的喜爱。

【赵莹琳,河南工程学院】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