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基础教育美术教学正文

试论广东水彩画的地域审美特征

  • 投稿全球
  • 更新时间2015-09-02
  • 阅读量694次
  • 评分4
  • 25
  • 0

纵观当今中国水彩画领域,广东水彩画独树一帜,广东水彩画家屡屡在全国展览中亮相获奖,俨然是水彩画大省,作品无论在题材上、技法语言和审美价值上,在全国都有重要地位,具有明显的“广东特色”。可以说,广东水彩画的创作已经形成一种鲜明的地域特征。

一、包容、创新和变革的岭南文化底蕴的地域特征

岭南文化,是华夏文化系统下的一个重要分支,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有学者研究指出:岭南文化是土著文化、各个时期的移民文化以及海外文化大融汇。这样的大融汇,必然以包容精神为前提,是兼收并蓄的结果。近代较早的通商和上世纪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使得岭南文化在这种大融汇中,始终保持着对各种文化形态的灵敏触角,时常处于一种极具兼容性的动态之中,更兼具有创新和变革的因素在内。在艺术领域,岭南画派就是岭南文化的杰出代表。从早年的岭南画派创始人: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到居廉、居巢二兄弟,他们的作品积极反映时代精神,在技法上则追求师法自然,既吸取西欧水彩画的光影特色,又追溯东方绘画的神意,包容中西。而以关山月、黎雄才等为代表的第二代岭南画家,无论在题材与技法上又都有了新的突破,更凸显出在中国传统绘画上的创新和变革。作为广东近代艺术史上的重要人物,李铁夫和王肇民在水彩画方面对岭南文化的精神作了新继承和发扬,他们的艺术探索也深受到岭南文化影响,极具岭南地域的时代特征,是当代广东水彩画发展的重要时期。李铁夫是我国第一个比较全面而熟练地掌握了英国水彩画技法而进行创作与写生的画家,但他的作品中融入中国传统艺术的精神,他的画具有书法的笔意、油画的深厚和水彩画的痛快淋漓,具有浓重的中国民族绘画艺术的风格,是中国近百年水彩画领域融合中西的杰出代表人物。而王肇民在水彩画领域的变革与探索中,融合中西,大胆创新,成为享誉世界的水彩大师,直接影响广州美术学院乃至广东地区水彩画的后继力量,成为绘画界开拓创新的代名词。由于岭南文化能对异质文化保持较为开放的态度,敢于和善于吸收各种文化的养分以丰富自己,所以得到不断的充实和发展。以广州美术学院为中心,广东水彩画既有一脉相承的发展,人才辈出,又形成了繁荣多元的整体面貌。包容、创新、变革,是岭南文化的精髓,也是广东水彩画百年发展的精神指向。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包容、创新和变革是广东水彩画的生命所在,也是它的魅力所在。

二、静物和人物题材风格的地域特征

作为绘画承载的形式和内容,作品的风格和题材是艺术家独特的识记符号。在中国传统山水画里就有“南北宗”之分,而在中国近代水彩画领域,也有学者提出“北李南王”的说法,指的是北方水彩以李剑晨为代表,南方(广东)以王肇民为代表。这固然有一定的道理,但也指出了中国水彩画的南北差异。王肇民作为南方(广东)水彩画的代表,他的作品题材包含静物、人物和风景,但让他享誉世界的却是他的水彩静物画。王肇民的水彩静物画,吸取中国花鸟画的精华,以物喻人,咏物托志,“物当人画”,赋静物以生命,提升了水彩静物画的格调,其笔下的水彩静物画由于有深厚的素描根基、中国画的笔力、油画的色彩表现力和独特的艺术品格,使得作品丰富凝重,大气脱俗,震撼人心,一扫以往水彩画轻巧、单薄、细弱的表现方法,树立了一种大气磅礴的风格。这种题材和艺术形式的选择,深刻地影响了后辈广东水彩画家在题材上的表现,如陈朝生、陈海宁、黄增炎、许以冠、周惠康等,他们早年几乎都是以水彩静物作品“成名起家”。如:陈朝生从1994 年至1998 年屡次获得全国水彩画大展奖项的作品几乎都是静物画,而在第五届全国水彩粉画展上,陈海宁凭借静物作品《俗物散记》获得本届展览金奖,黄增炎获得银奖的是静物作品《山竹》。受王肇民静物画创作的影响,广东水彩静物画已从习作练习提升到更高的品格高度。在近几年的全国展览中,广东水彩画仍有许多静物题材作品入选和获奖,水彩静物画作品已成为广东水彩画的“品牌”。在人物画方面,广东水彩画同样成就非凡,形成比较鲜明的“广东特色”,广东地区活跃的中青年水彩画家,几乎都有深厚的学院造型基础,同时深受到王肇民水彩画风格影响,造型和色彩都具有非常明显的“广美风格”,造型严谨扎实,色彩浑厚,在写实的基础上更注重水彩语言的个性探索和对生活的极大关注。如陈朝生的作品《出游》获得第十一届全国美展获奖提名,而在较早的第九届全国美展上,黄增炎的作品《同心协力》和叶献民的作品《行进中的大凉山人》双双获奖。在历届全国大展中,广东水彩画最突出的作品是静物和人物,表现自然风景题材的作品则较少或者不够突出,这不得不说是一个比较有趣的现象。

三、注重造型、色彩与技法创新的地域特征

广东水彩画在近20 年的大发展当中,逐渐形成一种比较整体的地域语言面貌,已具有很强的易识性,在广大观众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受王肇民的影响,重形、重色和技法创新是广东当代水彩画一个比较整体的语言特征。在造型和色彩上,王肇民强调“形是一切”,造型要做到深刻、有力、真实,注重色彩的厚重和对比,去除传统水彩画因注重水性而弱化色彩和造型的不足。秉承这一理念,广东水彩画家对材料技法语言作了大胆的探索和实践,各种新的材料和技法被借鉴到水彩画创作中,成功地拓展了水彩画的表现可能。以中青年画家为例,可谓卓有建树,在整体革新中又独具各自的个性风格,对王肇民影响下的广东水彩画作了继承和发扬。如龙虎,可以说是王肇民水彩画传统最好的继承者,他的作品表现性很强,其物象造型严谨兼具夸张,把西方油画中的抽象表现主义精神融入到了水彩画艺术中去,其艺术语言特色已经超越了传统水彩画所没有的厚重,色彩的主观性与强烈的对比性具有更强的时代特色,有技法语言的研究也有形式语言的新样式,被称为是当代的“硬水彩”;而陈朝生的水彩画则在坚实造型的基础上强化色块对比,不追求过度分解色彩,很好地诠释了广东水彩画“真实、有力”的造型语言;黄增炎的水彩画强调含蓄性,早期注重画面肌理和水色的完美结合,近期人物画则追求优质水彩纸粗糙纹理与水色的融合,成功地探索了水彩画材料肌理与色彩完美融合的技术性画面效果;李凯煌的作品则关注宏大的社会叙事,坚持写实方向,造型凝重,用色沉稳。总体而言,广东水彩画不拘泥于水彩画本体语言的“玩味”,而是积极探索新的语言和表现可能,讲究色彩的张力和造型的力度美感。

四、创作群体多元融合的地域特征

从全国的水彩画领域来看,广州美术学院具有完整系统的水彩画人才培养体系,这极大地繁荣了华南地区的水彩画创作。但广东水彩画并没有因此“圈地自封、固守僵化”,而是以更开放更包容的态度容纳当代的各种艺术思潮和理念。广东是全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发达的经济条件和包容的文化语境使广东成为吸引各种人才的地方,各地优秀的水彩画艺术家不断聚集广东,如今,这些外来的水彩画家现都已成为广东地区的主要水彩画创作者或学科带头人,如陈士修、张小刚、汪晓曙、宣新明、孙黎等。他们带来各地不同的学院背景、艺术风格和形式理念,积极融合进广东本土的创作环境中,极大地增强了广东地区水彩画的队伍力量,促进了广东水彩画多元化面貌的形成,使广东水彩画有了更加旺盛的生命力。

【郑洪明,仲恺农业工程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