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基础教育音乐教学正文

浅谈中学音乐课堂中的欣赏教学

  • 投稿
  • 更新时间2023-02-09
  • 阅读量26次
  • 评分0

摘    要:进入21世纪的中国,为了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已经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为了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美育”也被赋予了相应的地位。随着时代的变化以及教育的改革,人们越来越重视音乐教育。音乐教育的方法很多,笔者认为,中学音乐课堂中的欣赏教学起着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中学音乐课堂现状的分析发现,在“以美育人”的背景下,中学音乐课堂缺少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因此,本文对这方面进行研究和分析,并总结出相应的方法。全文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简单介绍音乐课堂中的欣赏教学。第二部分根据中学音乐课堂的现状,结合《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和笔者在实习时的教学实践以及文献资料等,谈谈在中学音乐课堂中如何运用欣赏教学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第三部分主要阐述欣赏教学在课堂上的应用方法,以及如何在提升学生对音乐的兴趣、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关键词:欣赏教学;音乐课堂;审美能力;提升;


历史上有许多教育家都非常注重学生艺术素养和文化素质的培养,并强调美育的重要性。要想做好美育工作,笔者认为,利用好欣赏教学是关键,通过在课堂上给学生播放一些优秀的音乐作品,可以对学生的音乐审美进行提升,引导学生走入音乐的世界,激起学生对音乐知识的学习热情,也可以使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得到提升,提高音乐课堂的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独立自主的思考能力的发展。笔者经过调查、实践、研究等,针对中学音乐课堂的现状,提出一些建议,以更好地提高欣赏教学的效果,让学生更好地感受音乐的美。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方法,如用叙述故事的方式让学生了解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让学生产生好奇,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浓厚,进而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水平,提升音乐课堂的教学效率。


一、什么是欣赏教学

(一)音乐欣赏的意义

音乐是一种充满魅力又能刺激人的听觉的艺术。如果一个人懂得欣赏音乐,那么,音乐就可以陶冶他的情操。在欣赏不同的音乐时,我们的情绪也会随着音乐风格的变化而变化。音乐旋律的风格迥异,能使人产生欢乐、激情、低落、振奋等不同的情绪。在原始社会,打击乐器——鼓就满足了祭祀、战争、娱乐、歌舞、传递信息等各种需求。发展到后世,管弦乐、弹拨乐等各种乐器又对人的听觉器官起到了刺激作用,同时,也能愉悦身心、舒缓情绪。随着时间的推移,各种音乐风格随之出现,我们也越来越能从音乐、歌曲中感受到作者情绪的波动。比如,我们在听到国歌《义勇军进行曲》时,爱国热情油然而生,我们会不自觉地联想到勇敢顽强的义勇军形象,雄壮的旋律、整齐的节奏可以让我们感受到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勇于向邪恶势力斗争、为了祖国可以奉献全部的精神。笔者认为,音乐欣赏具有教育意义,欣赏优秀的音乐作品可以让我们懂得生活的来之不易,进而去勇敢奋斗,并且,音乐可以教育我们不管走到哪里都要有一颗爱国之心,时刻准备着为祖国奉献全部。


(二)音乐欣赏的由来

在原始社会时期,打击乐在乐器中占据主体地位,原始社会的人们只能用敲击简单的节奏来传递信息或者集体娱乐,所以,这一时期的音乐以节奏为主。夏代的奴隶主的娱乐活动不再是集体共同欢愉,而是观赏表演,奴隶主主要从观赏他人的表演中获得愉悦,随着人们对感官刺激的需要的发展,人们的音乐审美能力也逐渐增强,人们的音乐表现力逐渐提高,音乐节奏变得越来越复杂。这一时期,旋律上升为音乐的重要因素。旋律性乐器的地位日益突出,随着人们审美能力的进一步提高,音乐的种类逐渐增多。“雅乐”产生于周朝,是统治者用于祭祀的音乐,雅乐有严格的使用规定,“天子八佾、诸侯六佾、大夫四佾、士二佾”,这充分体现了各个阶级欣赏音乐的权利。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贵族阶级的人每天都要接受不同音乐的熏陶,从两千四百多年前出土的曾侯乙墓编钟可以发现,当时的音乐欣赏活动只存在于贵族阶层中,平民阶层较少进行音乐欣赏活动。以至于在当时音乐欣赏活动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人们的音乐审美水平差距很大,音乐欣赏的普及度不高,这导致大众的音乐欣赏水平比较低。随着礼崩乐坏的社会形势,赏析音乐不仅仅是贵族的特权,随着雅乐的下沉,民间音乐得到了蓬勃发展,平民阶级的审美能力也逐渐提高,发展到近现代,赏析音乐已经是许多人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了。


(三)欣赏教学的起源

在遥远的春秋末期,孔子就提出了“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观点。孔子提出,人要有艺术的修养;当一个人想在社会上立足发展时,必须懂得法律和礼节,具有音乐修养,懂得审美,才能成就一番事业。孔子看到了音乐的教育意义,他认为人的音乐审美能力很重要。到了隋唐时期,出现了音乐教育机构,但这些教育机构大多是为了训练宫廷里的乐工,因为受到了专业的训练,所以,唐代音乐的特点便是专门化、高端化,这样既提高了唐代音乐的水平,也提高了唐人的审美能力。虽然中国古代音乐教育没有严格的音乐欣赏教学,但是,古人在音乐教育方面一直都在渗透音乐审美能力的重要作用。到了近代,音乐教育的发展促进了中国现代音乐教育的繁荣,在20世纪初期,出现了学堂乐歌。学堂乐歌在1925年被改为音乐课。后来,人们认为单纯的唱歌课不能够满足人们的需求,并且,随着音乐课程标准的改革,美育的比重也越来越高,欣赏教学也起到了提升学生的音乐修养的作用。


二、中学音乐课堂中欣赏教学的应用

(一)潜移默化地改变学生对传统音乐课的看法

音乐课堂是中学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中学音乐教师应该主动承担起提高学生的修养、陶冶学生的情操以及提升中学生的综合素质等责任。同时,在初中音乐课的教学计划中,赏析课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把音乐欣赏课更好地融入中学音乐教育,可以提高同学们学习音乐的积极性。音乐教师要尽量用学生感兴趣的方式,把中外音乐结合在一起,通过播放视频、纪录片或者是叙述故事的方法,帮助同学们了解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让音乐课不再是单纯的唱歌课。同时,教师要让学生发表对音乐的看法,让音乐课堂变成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音乐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学生学习和成长中的压力,教师要更好地利用音乐欣赏课堂来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促进学生对审美的感知

对中学生来说,适当学习一些艺术对提升审美能力有帮助,比如学习美术、音乐、书法等课程。根据专家的相关研究,音乐是能够刺激人的听觉的艺术,人们可以通过声音和语言来感知音乐,它比我们用行为和视觉获得的感知和印象更为深刻,所以,音乐在提升个人的审美能力方面有独特优势。在美育中,音乐教学占据重要地位。而音乐教学中的音乐欣赏教学更能促进学生对美的感知。


(三)音乐欣赏教学进入初中课堂的教学实践

在中学音乐欣赏课中,我们既要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也要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可以通过设置一些需要小组合作完成的任务,如创编等来培养学生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学生要通过不断地赏析音乐作品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并且要在欣赏的过程中带着教师提出的问题边欣赏边思考,还要在欣赏完毕之后向教师提问。这样可以让自己带着目的聆听乐曲,使自己在感受乐曲的情绪、节奏或旋律走向时,印象更加深刻,而不是像传统的音乐课那样,简单听过一遍音乐作品后就直接进入后面的环节,这样既浪费时间又没有效果。


三、在课堂上开展音乐欣赏教学的方法

(一)注重引导学生,帮助学生理解音乐

中学生的年龄一般都在11岁到15岁之间,这些孩子的思维能力还没有完全发育成熟,人生经验也很少,并且,每个学生的学习基础、成长经历以及家庭背景都不一样,这会导致不同的学生对同一首音乐产生的感觉和受到的心灵感触都不一样,不同学生的审美感受也不一样,教师应该注意到这一点,学会倾听不同的思想,学会感受不同的感受,学会尊重学生的差异,进而拉近学生与作品之间的距离。教师要发挥教育引导者的作用,使学生对音乐的理解更加准确,使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情感产生共鸣,进而主动理解作品的主题思想,我们要把我们对音乐作品的热爱传递给学生,让学生正确地与作品的情感进行连接,对作品形成自己的独立思考,真正地对音乐产生发自内心的热爱。


(二)激起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

教师可以通过适当的方法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并为学生营造优秀的文化氛围,教师可以在课上播放一些当下流行的音乐主题的电影,或者播放中外优秀的歌曲以及一些世界名曲,让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这样一来,学生才会产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热情,教师还要积极地鼓励学生进行音乐展示,组织学生进行课堂音乐竞赛,从而激发学生的表演欲望,教师也可以把一些常见的乐器带进课堂,比如青少年喜欢的吉他、钢琴、架子鼓等,让学生触摸感受产生音乐的乐器,这样会让学生对音乐产生不一样的感受,老师还要积极地鼓励学生,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音乐审美,使学生明白,学习音乐对我们的身心健康有积极的作用。这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还可以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这样才能够让学生真正近距离地接触音乐。


(三)适当引入流行音乐

初中生的年龄普遍都在十几岁,加上现在的孩子比较早熟,受互联网的影响比较大,许多学生对网络上的流行音乐比较痴迷,相对于古典音乐来讲,一些网络流行歌曲和一些流行电子音乐更能吸引孩子的注意,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考虑在音乐课堂上引入一些流行音乐,在引入歌曲的同时,一定要用心鉴别这些音乐的品质,在网络发达的当今社会,音乐风格五花八门,老师应该在课上引入一些阳光、健康、有正能量的流行音乐,并告诉孩子们,世界上的音乐有很多种类,只要自己喜欢,并为之努力,也可以创作属于自己的音乐,教师还可以引入一些中国风的歌曲,比如周杰伦的歌曲的歌词文化内涵丰富,教师可以将其作为范例给学生讲解,其歌曲的曲子也写得非常工整流畅,不仅有很好的思想教育意义,还有很好的音乐教育意义,这样既能使学生了解到音乐的美,也能让学生在课堂上找到兴趣和学习目标。


四、结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新时代的教育中,音乐素质教育的占比越来越高。在一些地区,初级中学到高级中学的升学考试中也加入了音乐考试,音乐教育越来越影响到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笔者认为,要想提高中学音乐课堂的教育效果,采用欣赏教学法是关键。教师要针对中学孩子的生理特点以及心理特点,在音乐课堂上采用独特的教育方法,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老师还可以在课堂上分享一些古典音乐作品,开阔学生的音乐思路和音乐视野,也可以引入一些流行音乐,通过各种不同风格的作品,例如爵士、R&B等来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让孩子形成正确的音乐审美,塑造孩子们阳光、积极、健康的人格。


总之,音乐教学方法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教师要不断完善教学方法,满足当今时代的教育需求。教师要努力给学生最好的课堂氛围、最先进的音乐理念、最健康的音乐思想,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 李和平.音乐欣赏[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33-59.

[2] 齐易,张文川.音乐艺术教育[M].人民出版社,2002.

[3] 周柱铨,孙继南.中国音乐史[M].山东教育出版社,2012,(01):3-31.

[4] 王耀华.中国民族民间音乐[M].福建教育出版社,2011.230-232.

[5] 张前,王次炤.音乐美学基础[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

[6] 江毓和.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简编[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9.

[7] 汤树森.畅享聆听的乐趣[M].冶金工业出版社,2009.51-55.

[8]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