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基础教育科学教学正文

从“豆芽”说起

  • 投稿天蝎
  • 更新时间2015-10-11
  • 阅读量966次
  • 评分4
  • 97
  • 0

张洪鸣

“黄豆芽”“绿豆芽”“发芽豆”,这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称呼,似乎没有人对这样的称呼质疑过。

一群孩子拿来些黄豆、绿豆、蚕豆,再在几个培养皿中放上纱布,浸润一点水,将种子放在纱布上。

一天、二天,种子胀了,种皮开裂,钻出尖尖的、嫩嫩白白的一点。

“嫩尖、嫩芽,发芽了!”孩子们兴奋极了。

三四天过去了,白白的、嫩嫩的、尖尖的“芽”越长越长,钻进纱布里,并出现了一层绒绒的细毛,“芽”变成了“根”。

一个星期过去了,一个真正的嫩绿芽从相反方向冒了出来,还背着子叶。

通过这样的实践,孩子们可以理直气壮地将千百年流传下来的“黄豆芽”“绿豆芽”“发芽豆”的称呼纠正为“黄豆根”“绿豆根”“发根豆”。生根发芽,先生根再发芽!

我国小学科学教育的先驱刘默耕老师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明确指出:“小学科学教育,就是要在老师的精心指导下,在正确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干预下,让孩子们在40分钟内跨越人类几千年、几百年的科学进程。我们要让他们自己去经历、去探索,而不是单纯灌输给他前人积累的现成的知识,要让他们在这个过程中爱上科学,迷上科学。”科学学科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让孩子们在“真实”的活动中,不断发现新矛盾,提出新问题,在解决问题的经历中体验感悟,获得“直接经验”的积累,走的是“实践育人”之路。

“科学”是由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组成的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体。科学知识是对自然界客观规律的真实反映,并以概念、定律、学说等通过严密的逻辑规则组成理论体系。一个人通过学习科学知识,一方面获得了从事更高级认识活动所需要的材料,另一方面也在复演、组合运用这些材料的智力操作。科学方法是人认识的有效手段和工具,是人在认识的实践活动中总结出来的正确思维方式和操作方式。科学精神是人们在科学实践过程中逐渐积累形成的持久的心理和行为的倾向性,是由科学本质所要求的各种价值观念、思想品质、行为准则及职业道德的整合起来的,是科学活动的活的灵魂。这些,都得从实践中来。

我们的科学课仿佛是一座桥梁,它的一头搭建在教室里,而另外一头通向了学生的人生、通向了社会。如果这座桥梁搭建的很长,基础很厚实,桥梁的桥面很宽广,就会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多种可能性。如提供长长的撬棒和砖块(支点)组织学生开展“撬棒角力比赛”,让他们在实践过程中自己发现杠杆的省力的奥秘、解释杠杆的原理,再广泛地寻找日常生活中各种各样的杠杆的应用,从而使他们对人类的创造力感受至深。

我们的科学课还像一块起跳板,这个比喻是苏霍姆林斯基说的 苏霍姆林斯基在他的一篇文章里引用了列宁父亲的话,列宁的父亲说:“如果看到一个教师,他在教室里捧着一本教科书就在那么教,而且教得非常认真,我可以说,这个老师不是优秀的教师。”为什么列宁的父亲说“捧着一本教科书”教学的老师不是一个优秀的教师呢?因为他并不知道那本教科书是只不过是随时准备让学生起跳的一块跳板而已。说的多么的深刻,教材只是一个工具,其功能是让学生找到一块起跳板,踏上去,跳的更高更远,这样的教材才是好教材。我们的课堂也应该是一块起跳板,如“树干为什么圆得不均匀?”“白菜心是怎样卷起来的?”“保温瓶有什么秘密?”等问题,孩子们完全可以从课堂研究走向校内校外。这些探究对学生而言,都是前所未有的崭新的亲历,是经过实践活动获得的“直接经验”。

当学生动手做了、亲身实践了,科学离他们就不遥远了。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中小学生

综合实践学校( 215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