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基础教育科学教学正文

把握儿童科学学习的深度

  • 投稿南瓜
  • 更新时间2015-10-11
  • 阅读量292次
  • 评分4
  • 34
  • 0

姚伟国

平时与一线科学教师交流时,会听到这样的说法:教材上就几张图片,文字很少,内容比较简单,儿童毕竟是儿童,如果挖得深了可能“消化”不了,所谓的探究实际上是“浅入浅出”。可是,在一些研究课上,我们却能见到另一番景象:做课的老师为了上出“想法”,使课更有“厚度”,会在内容的深度上大做文章,较少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换位思考,走向了“深入深出”的误区。如何把握儿童科学学习的深度,确实值得我们好好思考。

从科学课来看,学习的深度主要指所获得的科学知识的多少和深浅、逼近科学概念的水平和程度。本文试以《种类繁多的动物》一课为例,谈谈如何把握儿童科学学习深度的策略。

一、从前概念与科学概念的差异比较中,找准目标定位

如果把建构科学概念当作需要实现的任务,那么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就是现实起点。从两者的比较中,可以发现学生现在在哪里,将要到哪里去,两者的差异也正是学生发展的价值区间。

如《种类繁多的动物》一课,以分类作为学习线索,让学生尝试根据一定的特征对动物进行分类,既体验科学分类的方法,又认识动物类群的主要特征,指向于地球上的动物是多种多样的科学概念。

学生对动物分类的过程其实反映了人类探索的影子,体现了朴素的想法。课前调查了解到,学生的分类依据更多地集中于“生活环境、吃的食物、繁殖方式”等他们熟悉的特征,对教材上给出的科学家的分类标准和分类方法较难理解,‘尤其是“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等新概念,需要教师给予有效支持才能理解和建构。但不管是学生的分类,还是科学家的分类,对动物特征和生命活动特点的了解是基础。因此,教学时应强调从学生熟悉的动物切入,或是学生观察研究过的动物,或是学生有一定了解的动物,这是本课教学的逻辑起点。在学生尝试分类阶段,以对常见的动物进行分类来典型引路,感悟分类的意义和方法,再逐步拓展到对更多的不熟悉的动物进行分类,感受动物种类的多种多样,体现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

基于对学生前概念的分析,本课可以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知道动物的种类很多,可以用分类的方法进行研究;

根据身体内有无脊柱可以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根据动物的身体构造和生命活动特征,还可以继续对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进行分类;

动物还有更多的分类,不同的动物有各自不同的特征。

过程与方法

能按一定的标准对常见的动物进行分类。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给动物分类的过程中体会到动物的多样性,体验分类研究的成就感。

二、从教材内容和资源拓展的价值权衡中,确定教学容量

一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是照搬教材活动还是适当拓展课程资源,考验着教师对教学内容价值的判断力。实际教学中,教学内容的取舍需要在目标指引下,立足学生的已有基础,着眼学生可能的发展潜力,合理增减教学内容,匡定教学容量,确定教学深度。从教学容量上说,要保证一定的“深度”,知识内容宜少而精,宜在深度上适当拓展课程资源,即所谓的“一英寸宽,一英里深”。

在《种类繁多的动物》一课中,用科学家的标准对熟悉的动物分类,是第二个环节的主要内容。教学时,作为分类研究的动物数量不宜多,面不宜广,类别控制在八类以内,重点研究四类,其余四类作为拓展。重点研究时主要选取四类动物(鸟类、鱼类、哺乳类和昆虫类),每一类都以典型的动物作为参照,先呈现描述性的概念,将概念内涵的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与参照物对应起来呈现,不按严格的知识体系呈现,这样比较适合孩子们的学习水平,也是超越经验的学习。

当然,我们的教学不必止于此,还可以向纵深方向发展。除了教材上的四类动物外,如蜗牛、蚯蚓、乌龟、青蛙等动物也是学生所熟悉的,这些动物又是什么类呢?有什么特征呢?六年级学生经过近四年的学习,已经积累了对十多种动物的观察和研究经验,对这些常见动物进行分类是有基础的。如果增加学习材料(比如环节动物、软体动物、爬行类、两栖类等图文资料),安排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交流活动,对身边常见的其他动物继续分类,也是切实可行的。在课的结束,还可以继续设问:动物界不可能只有这么几类吧?还有哪些类别呢?我们怎么去了解呢?这为学生课外的科学阅读活动埋下了“伏笔”,积蓄了“动力”。

由此,本课的教学内容可以从“教材内容”向“拓展内容”方向迈出一步:

教材内容:根据身体内有无脊柱可以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根据动物的身体构造和生命活动特征,还可以继续对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进行分类;鸟类、鱼类、昆虫、哺乳动物等都具有各自的身体特征。

拓展内容:除了教材上的四类动物,还有爬行类、两栖类、环节类、软体类等动物,它们也有各自的身体特征。

三、从认知能力和认知难度的理性考量中,设计学习梯度

当知识向纵深方向发展的时候,学习会呈现怎样的状态?以往教师讲授占据了课堂的大部分时间,这样的教法,灌输的味道变重了,学生自主参与的机会少了,其实课的“深度”反而变浅了。只有想办法让学生主动参与进来,课的“深度”才有意义。学生主体参与要解决三个问题:动机、能力、成效。动机是让学生想学,能力是让学生能学,成效是让学生会学和学好。在概念转变的几个关键点上,教师要依据学生认知水平,设计好关键问题,向着概念本质方向推进,并适时介入到学生的学习进程之中。

如《种类繁多的动物》一课,学生在以下环节会出现不同的困难,教师的指导要顺其需求,用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指向不同的学习“深度”。

情境一:自由分类。学生发现分类其实并不简单。找一个什么分类标准?分成几类比较合适(既不能漏了,也不能相互重叠)?分类时对某个动物的特点不了解怎么办……

情境二:自主阅读。学生对科学家提出的这些新名词背后是什么意思不太明白,如身体中有脊柱的动物为什么叫脊椎动物,而不叫脊柱动物?科学家对鸟类、哺乳类、鱼类、昆虫等分类的标准与我们平时的想法有哪些不同?

情境三:有序分类。学生发现有些常见动物归不到书本上提到的类别,比如,三年级观察过的蜗牛、蚯蚓,平时饲养过的小乌龟等,它们又属于什么类别呢?动物的类别到底有多少种呢?

当抽象的科学知识呈现在孩子们面前时,用材料和问题来有序推进是一个好办法。教学实践中,可以设计如下活动梯度,引领学生向“更深处”探究:

导入活动:自由分类,发现问题,引出科学家分类的标准。

主体活动:自主阅读,科学分类,理解科学家的分类方法。

延伸活动:资料拓展,继续分类,了解更多的动物种类。

这样有梯度的活动安排,体现了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熟悉到不熟悉的认知过程。引入活动观照了学生的原有水平,暴露了他们在动物分类方面的问题,引发分类学习的需求;主体活动让学生经历一个有意义的接受过程,理解科学家分类的标准,保证了教材学习任务的有效落实;延伸活动作为“加餐”,深度上适当挖掘,供学有兴趣、学有余力的学生深化研究之用。

综上所述,科学学习的“深度”蕴含着“少就是多”的哲理,也体现了“一英寸宽,一英里深”的教学理念。在实际教学时,我们要立足学情,找准目标定位,合理设定教学容量和深度,用有结构的问题引领学生从前概念走向科学概念,从课堂走向更广阔的学习空间,以适度的“深度”实现“跳一跳摘到桃子”的教学目标。

浙江省海宁市实验小学(314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