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基础教育地理教学正文

问题情境教学在高中地理中的应用研究

  • 投稿文兄
  • 更新时间2015-09-04
  • 阅读量532次
  • 评分4
  • 53
  • 0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王晓溪 林惠花

【摘要】现代教育越来越重视“人的价值”,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运用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需要更新教育理念,改变教学方法,而问题情境教学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模式。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地理教学;问题情境;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5)21-0041-02

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特殊的情境,该情境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并在交流合作中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拓宽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一、什么是问题情境

心理学家马丘什金将问题情境定义为:问题情境是主体与客体思维上相互作用的一种特殊类型,它的特点首先是当主体完成要求发现(揭示或掌握)新的、主体所尚未具备的知识或动作方式的作业时产生的一种心理状态。“问题情境”是一种特殊意义的教学环境,不仅具有内在意义还有其外部意义。内在意义是指它具有刺激学生主体探索内隐于地理现象背后的知识、成因,从而快乐地学习,而不是成为一种负担。外部意义是指其具有客观性,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实事热点、其他学科知识等都可以作为教学背景。

笔者认为,问题情境就是指在教学环境中,作用于学习主体,使之产生一定情感反应并激活其情感思维的客观环境。这种客观环境所蕴含的问题具有一定困难,需要学生努力去克服,而又在学生能力范围内。

二、有效问题情境的特征

1.情境性和针对性。情境性,是指教师要在应用和实践的背景下,利用多媒体、生活案例、故事典故、实验、诗词、新闻热点等多种方式来创设的问题情境。有效学习的一般条件是教师要创设有效的外部环境,在外部环境中激发学生的内部条件,内部条件又包括通过设定预期,激化原有知识,从而调动元认知能力对学习和记忆过程进行调控。针对性一方面是指在深挖教材的基础上,对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设计问题,避免大而空。另一方面是指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问题,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例如,在学习“热力环流”时,首先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都会注意到的壁式空调往往挂在离天花板很近的墙上,而暖气片一般安装在离地面很近的地方导入,激发兴趣,引发思考,根据学生已经掌握的地理知识不难得出,接着假设地面受热均匀,提出在同一水平面上大气会不会产生运动,再假设地表受热不均时,垂直方向上大气怎样运动?大气垂直运动又会造成同一水平面上气压差异,气压的差异会造成水平方向上大气怎样运动?将大气环流的问题细化,考虑到不同学生的思维、知识和能力的差异。

2.探索性和创造性。问题解决的过程是一系列探索和发现的过程,个体要搜集各种资料之后,分析、归纳、理解、辨析各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调动原有认知结构,将已有知识和待解决问题进行类比,最后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只有在探索过程中,才能真正实现学生的主动性,探索中获得的情感体验使得创造性得以挖掘。正如心理学家赞科夫所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这样的教学法就会起到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城市热岛效应是一个探究性很强的问题,因此学习这部分知识时,将班级分为四个兴趣小组,分别探究什么是城市热岛效应?城市热岛效应的成因是什么?城市热岛效应对人类健康、环境、生产生活会带来哪些影响?我们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来避免这种影响?最后将研究成果做成PPT上台展示,教师要对其进行及时地补充和点评,要注意使用鼓励性的语言。

3.趣味性和启发性。纯粹地传授知识是枯燥的,课堂氛围沉闷没有生机,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设置有趣的问题情境,引发学生好奇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带着兴趣去学习,营造活泼生动的课堂,让学生乐有所思,思有所感,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意思是说:“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状也;悱者,口语言而未能之貌也;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在学生进行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对其进行启发和诱导,进而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知识迁移能力。例如,在学习洋流对气候的影响时,PPT展示赤道附近的科隆群岛,让学生获得科隆群岛靠近赤道气候炎热的感性认识,接着展示科隆群岛上企鹅分布的图片,企鹅生长在寒冷南极,为什么这里会有企鹅的踪影呢?学生产生认知冲突,当其产生疑惑,心生“愤”和“悱”时,教师可以做出适当地引导,引领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向。教师接着出示一幅洋流分布图,让学生找出流经科隆群岛附近的洋流是寒流还是暖流?进一步细化问题,这样问题就迎刃而解。

三、问题情境教学模式

1.创设和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情境,引发认知冲突。教育理论指出:“学生的发展是在真实的生活中实现的,教育要关注学生真实的生活活动和需要。”生活中蕴藏着丰富多彩的地理现象和景观差异:昼夜的交替、四季的更替、海水的运动、地震、火山、热带雨林、城市中土地利用方式不同等,学生在生活中是可以感知的,形成了感性认识,为创设问题情境提供了多种多样的素材,利用生活中的事物来创设问题情境,引发认知冲突,搭建了由感性到理性、由现象到原理的思维桥梁。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引发学生进行探究的欲望。当学生主动构建知识结构时,能力的提升就显现出来了。

2.提出问题,引发思考。认知冲突产生之后,引发学生浓厚的兴趣,对于问题的解决有着迫切的需求,学生通过研读书本知识、查找资料和调动原认知,结合教师补充利于问题解决的材料和信息,构建新旧知识间的桥梁,创设开放、互动、活跃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3.小组交流合作,献计献策,解决问题。新课程标准提倡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合作学习,培养团队意识,因此,在小组中要进行明确的分工,可以有小组发言者、记录者、献计献策者,智囊团、后备员等,让每个学生都有事情可做,避免学生游离于课堂之外,每个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式和视角不同,这样学生思维发生碰撞,智慧的火花在跳跃,在集思广益中实现自我的价值,为了学生能够更好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可以适当地提出若干个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子问题。

4.学生归纳总结,教师及时作出评价。交流合作之后,各小组派代表陈述本组讨论出的结论,教师循序渐进地进行引导,学生自己发现现象背后的成因比教师直接灌输、记忆更加深刻,运用归纳对比的方法将新旧知识进行对比,找出共性和差异,发现知识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

5.知识迁移扩展,实现融会贯通。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只有学生的心理积极作用于环境,其认知发展才能顺利进行,只有当学生对环境的刺激进行同化和顺应时,其认知结构的发展才能得到保障。”教学的最终目的不是获得知识,而是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知识迁移扩展尤为重要,及时通过问题情境再创造,使学生受到启发而实现知识的有效迁移,实现融会贯通。

本文对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问题情境的相关定义、有效问题情境具有哪些特点、问题情境教学模式等问题进行了简单地讨论和研究,对高中地理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陈琦,刘德儒.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2]高文.情境认知中情境与内容的作用[J].外国教育资料,1997,(4).

[3]肖谷清.化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途径[J].天津教育,2003,(7~8).

[4]张海涛.高中物理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3.

(编辑:易继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