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艳华 汪杰 黄治华
(崇阳县城关中学 湖北 崇阳 437599)
【摘要】本文从课堂教学的视角,阐述了中学生历史学习能力的培养途径和方法。要求教师引导学生用所学历史知识观察现实问题,力求做到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引导学生养成善于发现问题和探究问题的习惯,鼓励学生自主探求新知,培养学生主体意识的创新能力;引导学生联系各学科相关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建立教学相长、交往互动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融会贯通的能力。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课堂教学;历史学习;能力培养
培养学生的能力,是历史教学的三项任务之一。新课程实施以来,历史教师围绕新理念、新标准组织教学,历史课堂中出现了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然而,仍有的教师对知识的获取过程不够重视,仍有的学生死记硬背和被动接收知识的学习方式未彻底摈弃。那么,究竟怎样才能成为一名历史新课程改革的积极推进者呢?现就如何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几点粗浅的体会,以期抛砖引玉。
一、引导学生用所学历史知识观察现实问题,力求做到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新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进而使学生学会辨证地观察、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加深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世界的了解,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养成现代公民应具备的人文素质,以应对新世纪的挑战。
唐太宗曾告诫大臣:以铜为镜,可整衣冠;以人为镜,可明得失;以史为镜,可知兴衰。可见”历史是一面镜子。”总结提炼前人的经验、教训,与当今社会生活相结合,使历史在现实中发挥指导、借鉴的作用,做到历史与现实的统一,这是历史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懂得如何获取自己需要的知识,掌握获取知识的工具,以及学会如何根据知识的需要去处理各种信息的方法,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辅导者,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如何促进学生的“学”上。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引导学生观察这样一个历史现象:不管哪一个朝代,举凡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都有一个共同的原因,即社会安定。让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到“稳定压倒一切”、“发展才是硬道理”,不仅过去如此,现在也不例外。另外,历史上各朝各代的治国方略和举措各不相同,其结果却大相径庭,如夏桀、商纣、隋炀帝等暴君狂妄自大、横征暴敛,采取强权政治,弄得民不聊生,结果国破人亡;而汉文帝、汉景帝、唐太宗等明君推行休养生息的宽舒政策,则使国家繁荣昌盛,成为佳话。在课堂上,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分析这些反面的历史题材,使学生认识到其中所蕴含的辩证原理,即”得民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进一步联系到今天我们祖国繁荣富强的局面,就是因为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和党所制定的方针政策得到了全国人民的衷心拥护,这一事实更加坚定了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同时让学生用历史知识来观察、分析当前社会的热点、焦点,如我国现行的“三农”政策、“一国两制”的构想和台湾问题等等,弄清这些问题的来龙去脉,从中得出正确的答案,让学生切身感受到历史的实用功能,这对于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以史为鉴,古为今用,让学生了解历史、应用历史,在学以致用的过程中,逐步提升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二、引导学生养成善于发现问题和探究问题的习惯,鼓励学生自主探求新知,培养学生主体意识的创新能力
新课程标准指出:注重学生学习历史的过程和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鼓励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交流合作学习历史,培养发现历史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探究式学习的习惯。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没有问题,谈不上学习和探究;历史教学的真谛是使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历史是过去社会的记录,又联接着未来,培养学生多角度、全方位地探究、认识历史问题的习惯和能力,能使学生通过问题探究形成正确的历史意识、价值取向和良好的个性品质,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学生迎接现实社会的挑战。为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创设情景,质疑释疑,引导学生探究学习。如:”我们有灿烂的历史和文化,现在为何还较落后?”“为什么有些国家历史比我国短得多,而现在又比较发达?”“为什么要实行改革开放?”等等学生提出的疑惑,教师首先不要急于给学生现成的答案,而要引导学生去查阅资料、分析对比、充分思考、展开讨论、各抒己见,便可水到渠成地得出结论:只有改革开放,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能使祖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从而坚定不移地拥护国家实行的改革开放方针。此外,人们对历史的正确认识,需要有客观的、全面的、辨证的、发展的视野,引导学生看到国家先进的科技和生产力,看到其他国家历史文化中科学合理的东西,尊重多元化的价值,尊重各国发展的历史。在认识其它国家的同时,也更好地认识自我,更好地发展自我。反之,如果囿于某一观点和思维定势,对不同历史、不同文化实行排斥,容易使学生限于狭隘的偏见和产生错误的理解。封闭式的视野既不适应现代社会国际化的趋势,也会阻碍自身的发展和提高。这样做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又使学生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确立科学的历史观和世界观。
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让学生在发现中探究,在探究中创新,用历史的观点和开拓的视野去学习、去研究,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在学习中培养创新精神。
三、引导学生联系各学科相关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建立教学相长、交往互动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融会贯通的能力
新课程标准指出:形成丰富的历史想象力和知识迁移能力,逐步了解一定的归纳、分析和判断的逻辑方法,初步形成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得出结论的能力。
被称为“通向二十一世纪的个人护照”的《学习的革命》一书中指出:“学校最重要的任务是让学生学习怎样学习和学习怎样思考。”历史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有其独特的“兼容性”特点。新的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历史》不仅图文并茂,而且设计了动脑筋、活动与探究和练一练等很多新的东西,为教师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如地理课上的地图知识,就可以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恰当、灵活地运用,对历史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战国七雄》一课中,要求学生掌握七国的地理位置,利用课文中的“战国形势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上册P30),把七国的位置编成顺口溜“齐楚秦赵魏韩,东西南北到中央”,这样结合插图一说明,学生轻而易举地就把战国七雄的地理位置记住了。又如在学习《大运河的开通》一节时,先指导学生看课本插图”隋朝大运河”(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下册P4),然后设置问题情境:“请对照《中国政区图》和《中国地形图》,仔细看《大运河图》,从这幅图中找出一个中心、两个端点、三个点线、四段运河、五条河流、六个省份。”这样,学生在看图时就不至于无所适从,而是随着老师的点拨看图分析,或分组讨论,或仔细推敲,很轻松地从地图中找出:洛阳(一个中心);北抵琢郡、南至余杭(二个端点);洛阳、琢郡、余杭(三个点线);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四段运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条河流);江苏、山东、河南、河北、浙江、安徽(六个省份),然后再对照现在的大运河地图,找出流经的省市。这样做了古今对照后,学生对大运河基本上有了全面的了解。不仅使学生掌握了历史知识和比较识图能力,从而找出了学习的规律和提高记忆力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触类旁通的学习意识。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深刻地认识到:其他学科的知识和历史学科内容是相辅相成的有机知识的整体。教师应充分利用历史学科的广泛兼容性,把其他学科的知识有机的融合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相互渗透,相互补充,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把历史学活,把知识学活,让学生在历史教学的殿堂中自由徜徉,从而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在学科间的联系中和在知识海洋的穿梭中,逐步培养起融会贯通的能力。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l] 李敏,”导”要因时而作[j],湖北教育,2013,10:58;
[2]杨梅,找”回”时间中的历史[j],中小学德育,2011,11:18;
[3] 刘霞,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历史教学探索[j],新课程研究,2011,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