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基础教育政治教学正文

创设寓教于无形的文化生活课堂

  • 投稿Miss
  • 更新时间2015-08-31
  • 阅读量494次
  • 评分4
  • 98
  • 0

牛风荣

摘 要:高中思想政治必修Z《文化生活》模块由于高考分值少、不是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内容的双重原因,教学中面临着被授课时间压缩、地位低下、不受重视的困境。破解这一难题需要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增加《文化生活》教学的文化品味,突出文化本身所具有的文学味、历史味、时代味和思辨味,才能起到强化育人功能的效果,增强青年学生的文化自信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提升审美鉴赏能力,促进思维发展,实现文化生活的三维目标。

关键词:文化生活 文化味 历史味 时代味 思辨味

牛风荣,女,河南省新乡市第一中学,中学高级教师,河南省学科技术带头人。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指出:《文化生活》旨在帮助学生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认同社会主义文化;懂得文化传承、文化交融和文化创新的意义,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正确对待各种文化现象,辨识落后文化,抵制腐朽文化,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投身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由此可见,课程标准赋予《文化生活》重大的教化功能,实现这一功能必须还原《文化生活》独特的文化魅力。为此,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提升课堂的文化品位。

一、文化味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延续至今。文学艺术、诗词歌赋、宗教哲学、礼乐制度,浩瀚广阔、博大精深。所以《文化生活》不仅要突出它的科学性、知识性和体系性,更要展示它作为文化的独特属性即文化味。

借鉴图腾文化,增强民族认同。图腾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华民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们是龙的传人,龙图腾的起源和历史发展进程如何,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了解这一文化现象对于青年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使命感无疑具有现实意义。

中华民族的图腾经历了远古时期四大动物图腾:犬灵、虎灵、鸟灵(凤凰)、龙灵演化为南北凤、龙两大图腾,至北方成为政治中心后龙图腾一统天下的过程。在这一发展过程中还伴随着中外文化的交流,不同时期,西方对中国龙文化由争议、崇拜、向往、诋毁再到重新接纳充满了不同的解读。

“文化与经济、政治”是人教版教材高二政治必修三第一单元第一课第二个框题。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明晰文化与经济、政治之间的关系,增强学生的辩证分析能力。把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和龙图腾文化发展的历史结合起来,在明理善辩的基础上增强文化认同。四大动物图腾产生的原因是不同的经济发展模式,犬灵代表的是山地的驯养经济,鸟灵代表的是南方的稻作文明,龙灵代表的是北方的游牧经济,虎灵则是山地的狩猎经济,这背后的力量是经济对文化的决定作用。龙成为皇权的象征则是在北方成为政治中心之后,这说明政治对文化的决定作用。封建统治者自称真龙天子则完成了文化对政治的反作用。西方对中国龙文化不同时期的不同解读也是经济政治和文化关系的剪影。至此可以顺理成章地推导出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作用,它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穿插文学艺术,增强文化浸润。我国的文学艺术,以其辉煌而悠久的历史、丰富而绚烂的内涵、鲜明而独特的风格,显示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才智,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瑰宝。《红楼梦》更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熠熠生辉的明珠。《红楼梦》是一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伟大作品,举世公认的中国古典小说巅峰之作。不同于语文课的解读方式既有助于增强青年人对古典文化的理解,也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文化自豪感。

元妃省亲、黛玉葬花、湘云醉卧、探春理家、三姐自刎一个个经典的场景背后展现了文化怎样的影响?元妃省亲时,她说一句,哭一句,把皇宫大内说成是“终无意趣”的“不得见人的去处”。父母亲人不得相见,相见还要行叩拜大礼,自己的亲弟弟宝玉因是“外男,无旨不得擅入”,封建的伦理纲常决定了他们之间的交往方式,表现在语言、行为举止和器物上。

“感受文化影响”是人教版教材高二政治必修三第一单元第二课第一个框题。本课是从人的发展角度看文化,需要学生结合自身体验展开探究,探究活动的目的重要的是体验探究过程,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寻求社会意义的奉献精神。教学实践中以《红楼梦》为主线,让具体的事例说话,让曹雪芹优美的文学语言说话,让学生深切感受文化影响人的交往方式、认识活动、实践活动、思维方式,让大观园里雅致的空间设计和奇妙的场景,让刘姥姥的下里巴人和金陵十二钗的阳春白雪形成的鲜明对比说话,让学生深刻体会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潜移默化的。让青年学生感受中国古典文学的魅力,体味中文文字的百回千转是《文化生活》的永恒追求。

一、历史味

中国被称为文明古国,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汲取历史长河的营养可以丰富我们的文化课堂。大家熟知的北魏孝文帝改革,历史课堂上也是重点讲解内容。但是历史课堂侧重点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时代背景、改革措施、改革影响等内容。它没有解决学生的疑问:一度因改革而强盛的北魏王朝,在孝文帝死后仅30余年便迅速地分崩离析,走向灭亡了。这很自然地会引起热爱历史的学生对孝文帝改革(尤其是他的汉化措施)的作用与意义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并形成不同的看法。与之相对应的是清朝统治者面对比自己先进的汉族文化所采取的不同措施。清朝同样作为少数民族入主中原政权,却采取了剃发易服的极端政策,为了推行这一政策甚至不惜屠城,嘉定三屠三万人受害。一面是说汉语、着汉服,和汉族通婚,带来是自己民族鲜卑族的销声匿迹,一边是强硬措施保留自己民族的服饰和特点,强迫汉族适应自己的民族特点,带来了清朝二百六十多年的统一政权。现在旗袍仍然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服饰,在我国的服饰史上占据重要地位。

在“文化创新的途径”课堂上把这两段历史作为对比,带给青年人的震撼是强烈的。在这种强烈的狭小空间的对比中,我们很容易读出结论:对待传统文化应该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对待外来文化应该交流、借鉴和融合,反对全盘西化和守旧主义,

新文化运动是中国历史长河中不可磨灭的一笔,新文化运动的闯将鲁迅身上体现了一个新旧时代交替的中国文化人的缩影。视频《朱安:鲁迅生命不能承受之重》把鲁迅在新旧时代的纠结和彷徨展露无遗。视频观赏完毕,合作探究:1.造成鲁迅生命不能承受之重的社会根源是什么?与之对应的鲁迅倡导的是什么新观念?2.新文化运动新在哪?旧文化运动旧在哪?3.新和旧之间是什么关系?怎么看待打到孔家店?4.结合新文化运动的背景、成就谈谈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有哪些?5.新文化运动中提出了平民教育思想,它带来哪些影响?

对历史事件的重新解构,让青年人不仅仅学会记忆历史知识,更打开一扇新的看世界、看历史的窗口,带给他们不同的视角和体验。我相信,这种体验下成长的孩子,思考会伴随他们成长的每一时刻。

三、时代味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指出:要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感、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高中政治要贴近社会、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脱离了现实社会的高中政治课堂违背了政治课时代性、现实性的特征。

2014年北京APEC会议上主席和彭丽媛夫人身着新中装亮相。所谓“新中装”,其根为中,其魂为“礼”,其形为“新”。它的设计挖掘、抢救了大量中国传统服饰文化优秀元素,传承、创新了大量世界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又增加了大量的西方元素和时代元素,传达了“多元美好、开放包容”的理念。当习主席和夫人的图像出现在《文化生活》第四课第二框题《文化在继承中发展》的课堂上时,他们不仅仅代表了国家形象,也向世界展示了我国的时代风貌,更是对青年学生最好的爱国主义教育。继承和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中为根”体现了继承,“新为形”体现了发展。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我们才能做出正确的文化选择。“多元美好、开放包容”的理念也是尊重文化多样性,支持文化交流,传播中华文化的载体。

2014年我国举行首次南京大屠杀公祭活动、《我是演说家》梁植致敬邓稼轩,琼瑶状告于正抄袭……生活中这样的事例随手可得,遍地皆是。只要我们做一个有心人,细心收集编织,加入我们自己的理解,发挥典型事例的教育功能,就能让学生在文化生活的课堂上感受到时代的呼唤!

四、思辨味

高中学生正处于辩证思维迅速发展的阶段,基本上能理解特殊与一般、归纳与演绎、理论与实践等的辩证关系,能用全面的、发展的、联系的观点去分析和解决问题。高中思想政治课堂应该迎合并且引导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体现出鲜明的思辨性。

文化课堂应设计思辨的场景。如:2014年12月24日,湖南省长沙市一高校学生身着汉服来到长沙太平街的圣诞活动现场,手举“抵制圣诞节”等标语,旗帜鲜明地抵制圣诞节。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洋节热”和中国传统节日的衰微,这个问题既涉及到如何看待外来文化和传统文化,又涉及到传统文化的弘扬问题。再如过度娱乐化、美国关闭孔子学院等热点问题都可以成为辩论的议题。

其次,文化课堂应设计思辨的舞台。对于“抵制圣诞节”可以让学生分成正反双方进行辩论,赞成抵制和不赞成的可以各抒己见,在争论中明白洋节热背后的实质是民族文化吸引力衰减。这也是培养高中生论证和探讨问题能力的必然要求。同时要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辩论技巧和规则。丰富的课堂形式无形中增加了文化课堂的魅力。

文化的魅力在于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应让我们的学生在文化生活课堂的点滴浸润中培育出强烈的民族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只有这样,作为一名高中思想政治教师才能不辱使命。

(责任编辑:王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