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理清说明要点
课文后有这样一道题: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音乐之都维也纳的?这道题提醒我们要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依据文体特征把握说明的要点。课文开门见山,总体介绍了维也纳的历史地位和地理位置。这是这一类文章独特而通常的介绍方法,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比较阅读。因为,《莫高窟》和《秦兵马俑》在文章开头都是先交代它们的历史地位和地理位置。
“奥地利首都维也纳是世界著名的音乐之都。它坐落在阿尔卑斯山北麓一个山清水秀、风景如画的小盆地里,波光粼粼的多瑙河穿城而过。”
——《音乐之都维也纳》
“敦煌莫高窟是祖国西北的一颗明珠。她坐落在甘肃省三危山和鸣沙山的怀抱中,四周布满沙丘,492个洞窟像蜂窝似的排列在断崖绝壁上。”
——《莫高窟》
“举世无双的秦兵马俑是我国享誉世界的珍贵历史文物。它出土于西安以东30多千米的临潼。”
——《秦兵马俑》
课文接着是分哪几方面为我们介绍说明的呢?通常教师都会引导学生寻找课文第2、第3、第4自然段开头的中心句:
“维也纳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
“维也纳是一座用音乐装饰起来的城市。”
“维也纳几乎一天也离不开音乐。”
然后,以此类推,组织学生迅速概括各段主要内容,并把握段落总分结构。对于课文的第5~7自然段,学生不能立即找到中心句,就要求学会概括、提炼课文最后一部分介绍维也纳歌剧院和金色大厅的样子、作用和地位。课文共7个自然段,是从几个方面介绍的呢?如果不基于文体样式,很多教师会认为是四个方面。然后,整堂课就是带领学生了解课文写了几方面的内容,从哪些地方看出维也纳是音乐之都。最后,再让学生用朗读告诉大家。
基于我们的阅读教学主张“关注文体,聚焦表达”,我们看课的视角彻底发生了转变。既然是说明性文章,为读者或游客介绍著名的景观或景点,作者必然力求简洁明了,客观准确。我们认为,课文可以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即第1自然段,总体介绍维也纳的历史地位和地理位置;第二部分,课文第2~4自然段,概括介绍维也纳的历史文化,城市建筑装饰和人民生活与音乐的关系,从不同侧面说明维也纳是音乐之都;第三部分,课文第5~7自然段,具体介绍(举了两个典型例子)歌剧院和金色大厅,充分说明维也纳是音乐之都。这很关键,先总体定位,再概括介绍,然后举例具体介绍。文章层次清晰,内在逻辑性极强。
二、明了说明方法
到了高年级,我们要和学生探讨的方法很多,如“掺和”的通感手法,“摇篮”的打比方,还有举例子(歌剧院和金色大厅)、列数字等说明方法。我们不仅要知道作者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更要知道这种说明方法对于表现说明对象的作用。因此,基于文体,指向表达,我们发现,课文的核心教学价值并不在这儿,在于作者介绍维也纳时,使用“大多、许多、大部分、几乎、多用”等词语进行准确表达的妙处,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详细介绍维也纳歌剧院和金色大厅,以及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对于表现维也纳是音乐之都的作用。很多教师会关注列数字的方法,但是,这篇说明性的状物文章,最为典型的表达方法还不是列数字,而是使用“大多、许多、大部分、几乎、多用”等词语进行科学精准的表达,让读者充分相信维也纳是音乐之都。这才是本课具有核心教学价值的地方。
三、核心教学环节
知道了教什么,怎么教就显得格外重要。教学时,可以采取变序的方式。首先了解列数字的方法对于表现歌剧院作为“世界歌剧中心”的作用。具体步骤如下:一是圈画出所有数字,读一读,整体感知和体会数字带给我们的感受。二是把数字分为两类。一类表示时间,从“1869年”可以看出歌剧院历史悠久,底蕴深厚;一类则表现歌剧院的宏伟壮观,气势非凡。由此,可以真切感受到歌剧院的重要地位。剩下的数字,不需要面面俱到、逐个体会,只需抓住重点。如抓住“舞台1500平方米”做足文章,让学生真切感受舞台之大、地位之高。三是仔细品读,体会歌剧院和金色大厅的重要象征意义。适时指出举例子是为了使大家真实可信,形象直观,记忆深刻,列出详实的数字更有说服力。
至于教学的核心环节,我们可以根据课后习题要求展开教学。习题如下:
“为了纪念乐坛大师,维也纳的许多街道、公园、礼堂、剧院、会议大厅等,也多用音乐家的名字命名。就连王宫花园的草坪上,也用鲜花组成了一个巨大的音乐符号作为装饰。”这段话中的“许多”“多用”能不能去掉?为什么?
1.比较体会。让学生默读、对比,读中体会“许多”和“多用”的好处是既突出了维也纳的建筑和音乐家的密切联系,不愧为音乐之都,又表达得真实、客观、准确。不是每一个公园、每一条街道和每一个剧院、礼堂和会议大厅都用音乐家的名字命名的,但绝大部分是的。
2.指导朗读。读中注意突出“许多”“多用”和“就连……也……”等词语,感受音乐装饰起来的城市魅力。
3.拓展迁移。前后两段内容中还有诸如“大部分”和“几乎”等一类词语。教学流程是默读—比较—体会—交流—朗读。这两部分中这类词语很多,有“许多、大部分、许多、几乎、许多、几乎”等。教学不必逐个体会,可以引导学生抓住“大部分”体会海顿、莫扎特、施特劳斯、舒伯特、贝多芬等著名古典音乐家把一生中绝大部分最美好的时光,创作最辉煌的年华都奉献给了维也纳,难怪维也纳能成为古典音乐的摇篮。同时,也要理解每个音乐家留在维也纳的时间是不一致的,有长有短,有早有迟,一个“大部分”准确表达,科学合理。
“几乎”一词去掉之后,句子变成“维也纳一天也离不开音乐”。显然,这样表达有夸大其词、虚假不实之嫌。相反,有了“几乎”,更能使人感受到音乐已经成了维也纳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内容,已经根植于人们内心深处。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在说明性的文章中,这类表示程度、数量的副词,有的教师觉得无法准确表述,尤其是带到学生面前时,有的说这是“描述性语言”,也有的说是“模糊性语言”,“准确”或“精准”表达则是大家的共识。我觉得,课堂上不必纠结,不必界定这是哪一类词语,可以列举出具体的词语板书在黑板上,告诉学生,这一类表示时间、数量、程度、范围等的词语,虽然不能列出准确的数字,但是能更精准地介绍说明对象。以后,我们写文章不知道具体数字时,也可以选择这一类词语,尤其是在概括介绍某种事物时。
说明性文章是生活中最为实用的文体。只要把握住了基本原则,至于每篇课文怎么教,应该不是什么难题。
(作者单位:江苏句容市华阳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