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职业教育大学教育正文

大学生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

  • 投稿
  • 更新时间2018-04-23
  • 阅读量147次
  • 评分0
  • 0
  • 0

  摘要综合国内有关文献,就大学生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结果证明:体育锻炼能够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预防心理疾病,增加学生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品质。


  关键词大学生体育锻炼心理健康关系


  一、前言


  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各种环境中能保持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大学生属于文化素质较高的群体,肩负着历史和人民赋予的使命,他们的心理健康与否,不仅直接影响自己的健康成长,而且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兴衰。大学生的社会地位和文化层次决定了他们在现实生活中会不断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通过调查发现,目前,大学生心理不健康所引起和产生的问题已危及我国人才素质,引发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成为我国学校教育改革的焦点问题。本文就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与学生心理健康的内在联系做进一步的探索,试图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学校进行体育规划和决策。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当前大学生总体心态虽然是健康的,但很多学生心理压力增大,特别是近年来大学生中途休学、退学等现象在很多学校呈上升趋势,而一些由心理问题或由心理因素引发的自杀、凶杀等恶性事件、极端行为屡见不鲜。这些现象表明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通过调查发现,大学生心理压力加大,特别是大学生环境适应、自我管理、学习成才、人际交往、理想现实、交友恋爱、求职择业、人格发展和情绪调节等方面反映出来的心理困惑和问题日总人口突出。此外一些高校近几年来也接连发生大学生跳楼、上吊自杀事件。从这些事实中,不难发现,对处在激励竞争中的大学生而言,他们多数都存在或多或少的心理问题,大多数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当压力加大并由此加重其心理负荷时,一些悲剧会不可避免的发生。鉴于此,作为具有重要教育功能的学校,应充分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并要采取切实措施,加大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力度。


  三、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1、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


  心理品质是心理现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个体的认识、情感、意志、兴趣、性格等素质。培养大学生的心理品质,首先必须坚定在学生崇高的理想和信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正确地认识社会,认识自我,把握人生。其次,要培养学生热爱学习,热爱专业,积极进取,不断完善的精神,既使遇到困难和挫折,也要有承受能力,以宽广的胸怀,保持积极向上,豁达大度的情绪。再次,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各种有益的活动,扩大生活领域和知识领域,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


  2、完善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是指个体对自己的认识和态度。自我意识的发展对人的能力、性格、兴趣、情感、意志、道德行为等等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和制约。自我意识同时还受外界因素的作用,这就是大学生更为注重外界因素特别是同伴群体的首肯,注重自我在同伴群体中的地位.同伴群体常会被看作一面镜子,来反射自己是如何被他人看待的,并且几乎每个大学生都会因他人对自己的反应而尽力对自我意识进行完善。因此,如何帮助大学生有效地调节自我意识的健康发展,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在体育锻炼中充分地实现角色,得到他人认同,可使平日有自卑、胆怯、从众心理的大学生获得成就感和自信心;体育锻炼中集体项目所需要的互相配合,协同努力,可帮助有个人主义思想的大学生克服以我为中心的自私心态;体育活动的竞技性、群体性还有助于大学生获得权力感,消除孤独寂寞,培养对同伴群体的友善心,使集体主义观点和道德意识得以增强人际关系是在社会生活实践过程中,个体所形成的对其他个体的一种倾向及其相应的行为。人际关系实际上反映着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体育锻炼有助于发展与他人富有成效的亲密关系。一方面,体育活动本身就是人际关系建立和改善的一个基本活动,为人际交往提供许多机会。它可以把两个或更多个或许是素不相识的大学生吸引到运动场上来一起运动、娱乐,在相互配合中建立起友谊,在相互竟技中得到理解和沟通,因而缩短了日常交往的距离和时间。在体育锻炼中他们的意志品质会得到很好的锻炼,心理负荷量也比较高,一些如自卑、害羞等阻碍人际交往的心理因素在体育锻炼中能够有效地控制和克服。所以,体育锻炼特殊性所培养的开朗、勇敢、顽强、团结、互助、宽容、乐于助人等心理品质和个性特征更有利于促进人们相互理解,增加情感和团结协作。


  3、体育锻炼能培养学生的进取精神及意志力


  体育常常意味着竞争,意味着达到某一级运动水平或锻炼标准,而这一过程则要求学生付出努力与汗水。体育活动的激烈与艰辛,使参与者必须承受一定的生理负荷和心理负荷,能磨练人的意志,锻炼人的毅力。在从事体育锻炼和进行体育运动竞赛的过程中,参与者必定会遇到失败、困难、挫折、疲劳、受伤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学校体育活动中,由于受到上述各种不同的考验,可以培养学生积极进取、勇于探索和克服困难的精神,并能有效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坚韧不拔、果断勇敢、持之以恒的优良意志品质,以达到挑战自我、磨练意志的目的。


  4、体育锻炼有助于缓解学生精神压力而消除其心理紧张情绪


  众所周知,现代的青年学生面对紧张的学习和来自多方面的压力,普遍感到厌倦和压抑,易引起个体心理上的不平衡,从而导致心理疾病的产生。而体育运动有助于缓解肌肉紧张和学习、生活的紧张情绪。我国著名心理学家已发现的可以降低个体生活中心理压力的因素中,有两个因素最为突出:即社会支持和身体锻炼。而参加体育锻炼,增加了社会交往,而易于获得社会支持。因此,学生参加学校体育活动,有利于缓解学生精神压力,消除学生的心理紧张。


  四、结论


  集体的球类运动、慢跑、健美、游泳等锻炼形式对于有心理问题的大学生的心理状态都有不同程度的调节作用。其中,焦虑、抑郁、神经衰弱、孤独、怪癖等症状的人群比较适合集体的球类运动慢跑、健美等,这些活动要求人们不断克服各种胆怯心理,以勇敢、无畏的精神去战胜困难,越过障碍。对不同的心理症状具有明显改善作用,优柔寡断症、缺乏信心以及遇事过分紧张等都可以选择选择乒乓球、网球、羽毛球、拳击、摩托、跨栏、跳高、跳远等体育活动。久练能帮助你增强果断的个性,从而给学习、工作带来益处。


  参考文献: 

  [1]刘彦.体育锻炼促进心理健康的研究综述[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6(1). 

  [2]戴祖明.“全民健身计划”与培养身心健康观[J].体育与科学,2005,16(6). 

  周政(作者单位:内蒙古呼伦贝尔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