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临床生物化学属于基础医学的范畴,与各个学科存在密切的关联,承担着“桥梁”的作用。医学检验专业由5年改为4年,导致教学质量出现严重的偏差,表现如下:(1)课程内容的严重压缩、框架结构不完整;(2)教师和学生都备感教学的压力;(3)学生丧失激发学习的热情。微课程是在新世纪教学改革发展下的“产物”。微课程具有容量小、用时短、传播方式多样化的优点,通过微课程的推广和革新,促进教学改革,提升教学水平。
关键词: 微课; 临床生物化学; 应用;
2019年国务院颁发《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文中明确指出,引导教师潜心育人,切实落实教授为本科生上课等要求。高校教师应以“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作为终生目标,去探索适应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教学模式。2013年以后,国家教育部将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由五年改为四年,导致学时数骤减;教师在教学课时减少,内容不变的情况下,为达标只能选择缩减相关内容,导致学生知识点的盲区、知识结构体系不完整等问题日益突出。临床生物化学是一门发展迅速的独立学科,主要任务是利用物理学、化学、生物学、遗传学病理学等理论和技术,探讨疾病的发病机制,研究其病理过程中出现的特异性生物化学标志物或体内特定成分的改变[1]。临床生物化学是以化学为基础,多门课相互交叉性学科[2],其理论和实践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的依据。临床生物化学具有内容多,范围广、知识点松散、连贯性差等特点,最终被检验学生认为难以掌握学科之一[3]。临床生物化学实验教学的难点在于:生化的检验指标和疾病的关联性强,需要学生去考虑,用何种试剂去进行诊断,为何用于这种疾病的诊断?比如进行检测酶活性的实验中,检测方法包括血清丙氨酸氨基酶(ALT))和血清碱性磷酸酶检验(ALP)两种方法。
“微课”教学模式是一种比较符合当下时代的教学“产物”,它具有自己的优势,然而在实践教学中也存在一些不足。教师为探索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趋势刻不容缓。“微课”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出现,对医学检验专业中教学改革起到一定作用。
一、当前医学检验专业的教学现状
(一)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滞后
医学院校的学生都普遍存在课程课时长、时间紧迫、任务繁重、学习的相对比较枯燥等突出的现象[4],教师习惯性地采用面授“灌输式”教学方式,导致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及理解力的不足。国家教育部颁布学校线上教育的指令,目的是让学生自我“解放”,主动参与教学,重点是打破“以知识传递为目标、教师为主导、教材为中心、课堂为阵地”以结果为导向的传统教学模式。传统教学教师都是用多媒体设备和板书相结合方式进行教学,不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动态。教师通常只能在课中提问测试,课后通过课堂作业等方式获取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分析。教学内容缺少对行业背景及发展前沿的实时把控性和准确性,没能将最新理论、新知识、新方法等及时展现在教学内容中。
(二)学生在课堂中求知欲表现萎靡
一方面,过时、陈旧的教学内容,很难引起学生吸引力和求知的激情。另一方面,学生的课程学时数的压缩、专业课不熟悉,导致学生理论知识上的不连贯,出现思维迟钝。学生对知识点似懂非懂,知识扩展性差、动手能力不足,对实验只能进行机械的重复性操作。因此,参与教学活动、执行相应的任务时表现:不愿意、不自信、害羞等情绪低迷现象。这正是高校教学模式存在比较突出的问题,与当前的教学体制存在相当大的关联。
二、微课程的技术优势
(一)适合当代学生的学习特点
“微课”是运用信息技术按照认知规律,呈现碎片化学习内容过程及扩展素材的结构化数字资源[5]。微课主要通过教学视频片段的形式,将教学设计、教学素材、教学课件等相关资源结合,进行综合展现以突出课件的重点、难点,弥补教学课堂上知识点的遗漏[5]。它集视频、音频、图片一体,教师在微课这一新媒体技术辅助下,展现给学生视觉、听觉不同的感受与传统教育模式相差甚远,引起学生的高度关注。
(二)创新了课堂教学模式
在课前,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明确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将重点特别指出制成微视频。课中,教师对学生观看微课中产生的一系列的问题,可以采取分组讨论、互动教学等结合模式解决。课后,教师在对上课的问题的分析,还有学生的作品等通过微视频上传到班级网络中,提供学生学习和开阔学生的视野,促进整体教学效果的提升。教师依托手机拍摄或“PPT+录屏”的方式制作微课,借助授课平台包括超星、雨课堂等途径开展实验课的线上为教学。实现“微课程学习、微圈层互动、微视频体验”等方式保障和提升教学质量和实效[6]。
三、微课程在临床生物化学教学中实施的意义
(一)微课的制作
微课的制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授课主体的确定;(2)确定选题;(3)设计调查问卷;(4)教学分析和设计;(5)选择网络传播平台;(6)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7)后期拍摄剪辑等工作。微课具有容量小、用时短、传播方式多样化(网上视频、手机传播、微博论坛等),同时,具有知识点少而精、反复观看等特征;还可以方便下载到多媒体终端设备。微课教育作为当前网络教育模式的新“宠儿”。微课程线上教育学习模式是符合微时代网络学习的潮流;不仅降低了学生的认知负担,而且使课程内容精细化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微课程与传统教学模式读、写、记等学习心理和行为方式形成巨大的对比。例如教师在授课《糖代谢紊乱》这一章中,教师通过微课以通过动画的形式展现出来,改变压抑的课堂学习氛围,增进师生的互动。教师可以利用微信平台在课前发送图片、文字、语言、视频材料的形式发到学生微信群提供学生预习,引导学生查找相关资料;课后进行学术的交流、微测试、微测评,教师探讨反馈延伸总结改进与数据的分析。
(二)微课程教育模式的认可度
1.认可度调查
2.理论实践考核
利用微课程平台开展临床生化设计比赛,以班级为单位分为若干小组,教研老师划定比赛范围。首先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比赛;其次班级中前8位再进入决赛;最后由教研老师组成评审团评审,奖项: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个人优秀奖。活动结束对各组进行评论、分析各自的优缺点。通过开展学术活动,锻炼学生自主学习和团队合作精神,并且有利于老师分析授课质量的好坏,查漏补缺。
“微课”的教学模式普遍受到学生的认可,不仅提高学生独自思考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同时锻炼学生查阅相关知识、归纳总结、语言表达等能力;开阔知识面,培养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新模式的教学打破了传统学习的概念和界限,改变了信息的获取方式途径,引起学生对新媒体的高度关注,使得传统的教学模式逐步淡化人们的视野。
四、存在问题
首先是时间和精力投入较大(课前、课中、课后),对于教师而言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查阅资料、设计方案和制作视频等方面工作量大。其次对学生而言:(1)微课的时间限制,基础理论知识的完整性不足,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2)学生知识面由于较窄,花费的时间更多去查阅资料、互相讨论和学习相关内容,影响其他课程的投入时间;(3)对学生是否参与学习的监督性不强,很难达到预期教学目标。
五、结语
医学检验学生只有通过不断的实践巩固医学基础知识,掌握技能并积累经验,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检验师[7]。临床生物化学在检验学科中理论和实践同样重要。一名教育工作者,应该具有敢于割旧、勇于创新的魄力;摒弃传统老思想、旧观念“死读书、读死书”教育模式,探寻一条适合学生教育个性化发展的新道路。随着医学与检验技术方法的创新,面对当前教育体制的现实背景,医学检验专业的教学改革应该顺应时代变迁改革,研究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教师以开阔新视野、全方位的分析教学模式的优缺点[8],以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效率顺利完成学生学业为己任。微课程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手段和学习方法,这种新教学模式将有效地提升医学检验专业课堂质量及学习的效果;同时教学改革应注重学生全方位素质培养,为临床医学实验室输送合格的贮备人才,为检验工作的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黄桦,李玉云,梅传忠,等.从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教学角度论专业调整背景下检验医学教育的“变与不变”[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8,34(12):113-116.
[2]陆慧,王建民,陈峰.“慕课”风潮下我国医学教育网络化发展的思考[J].高教研究,2014,32(4):160-163.
[3]石玉荣,耿建,周继红,等.转化医学理念下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教学改革的探讨[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9,35(01):100-101.
[4]寇晓霞,吴爱武,徐德意,等.论慕课应用于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传统教学的互补优势[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9,40(7):887-889.
[5]刘斌,何晓华.微课在食品专业分子生物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9(15):202-203.
[6]王永章,叶维明.三微融合_提升疫情防控时期思想政治理论课线上教学实效[J].学科与课程建设,2020.
[7]江淑芬,王珂,姜一农.医学临床实践教学的现状与对策[J].医学与哲学(B),2015,36:95-97.
[8]徐军纪.论新媒体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J].陕西教育(高教),2019(04):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