胥正宪
(贵州盘县珠东乡十里中学553500)
探究式教学是进行科学教育的有效途径,也是中学生物课程的一种重要教学方式。开展探究式教学有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全面发展,与其他教学方式相比较,它具有综合优势。本章将引导大家认识什么是探究式教学,了解探究式教学的基本特征,理解探究式教学与其他教学方式的关系,熟悉生物课程中探究式教学的主要类型和特点,学习开展探究式教学的重要方法和策略。
1探究式教学的特征
探究性教学的实质就是将科学领域的探究引入课堂,使学生通过积极参与科学探究过程,模拟科学家解决问题的方式,使学生体会科学家如何面对疑难情境,学会收集和加工需要的新信息,最终达到问题解决的探究过程。它是培养科学探究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
探究式教学以其未知性与问题性、发现性与探索性、过程性与开放性、主动性与互动性而有利于学生掌握与应用科学知识,建构与发展科学概念,理解科学本质与科学过程;有利于学生形成较强的问题意识,掌握学习策略、探究方法和实验技能,锻炼实践能力;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科学的浓厚兴趣和对科学学习的积极动机,培育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有利于真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更加有效地改变师生关系。由于探究式学习方式是以问题和科学活动过程为本的,所以它与合作学习和建构式学习、问题解决式教学乃至启发式、讲授法等其他学习或教学方式都具有很强的融合性,有利于促使教学方式多样化。
2探究式教学的主要类型
在学校环境下的生物学科的探究性学习或探究式教学可以有非常丰富的类型。例如,(1)按照探究的任务和问题的性质分有:认识物质的性质及其变化的探究性学习,认识物质的组成与结构的探究性学习,认识生物反应规律和原理的探究性学习,以及应用生物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探究性学习等。(2)按照探究环节的多少分:有比较完整的探究和局部的探究。(3)按照探究的自主和开放程度分:有自主探究性学习和指导探究性学习,教师的讲授、启发、指导、演示等都可以根据需要融合其中。(4)按照探究所依托的经验类型分:有概念理论型探究、元素化合物型探究、方法策略技能型探究以及综合性探究等,这些既指探究活动所依赖的已有知识技能经验的类型,又指通过探究活动将要获得的新的知识技能经验的类型。(5)按照探究活动的形式、途径和方法分:实验探究、调查探究、讨论探究等。(6)按照探究开展的教学时间和空间分:课内探究、课外探究以及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探究;单课时的探究、连堂课的探究以及单元的探究等。 (7)按照学生进行探究的组织形式分:学生个体探究与小组合作探究等。
3探究式教学的构成要素
探究式教学一般有5个基本的构成要素:(1)提出问题:学生围绕科学性问题展开探究活动;(2)收集证据:学生获取可以帮助他们解释和评价科学性问题的证据。创设可探讨的情景或环境;(3)形成解释:学习者要根据事实证据形成解释,对科学性问题作出回答;(4)评价结果:学习者通过比较其他可能的解释,来评价他们自己的解释;(5)交流发表:学习者要交流和论证他们所提出的解释。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探究环节可多可少,不能机械地照搬。
促进学生有效探究的基本条件是:(1)必须将学生置于有意义的情境中,并引导他们提出问题,或者向他们提出恰当的探究任务;(2)必须为学生开展探究提供必要的时间和空间,并在资料、材料、设备和指导方面提供恰当的支持;(3)必须组织有效的表达和交流,帮助学生在自己探究的基础上加深认识,达到教学目标。
4探究式教学的设计
中学生物课程标准中所倡导的探究式学习,承载着生物知识的掌握、科学探究技能的发展、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的培养等多重任务。正是这样的任务,决定了生物探究式教学实际上是一种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
中学生物内容适于探究的较多,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和认知规律,充分挖掘教科书中科学探究的内容,进行精心设计。科学探究,可用于教学过程的某一个环节,可以围绕某一研究活动进行整个单元内容的教学,也可以课内与课外相互延伸。例如,“维生素C的还原性”的探究,就可以作为教学过程中的一个环节。
在探究的形式上,尽管生物是一门实验性科学,但探究性学习应不仅限于实验探究。凡是和学生原有的经验相近、相关或存在内在联系却表现不同的内容,都可以应用探究性学习策略。但在教学中,应有所选择。实用性较广、或有利于举一反三的内容应当成为首选,也可以选择具有地方特色或影响较大的事件作为探究的内容。
探究式教学的设计通常具有一定的程序。对于具体的探究课题,教师首先根据对教育理念、教育方针、课程目标,以及科学方法的认识,产生一种整体的概括性的设计思路,即选择、组织怎样的活动才能符合探究方案设计的原则,设计怎样的教学情境、驱动性问题及有效的评价方案才能实现该探究活动的功能。然后,设计者要根据具体的探究条件和实践经验,选择活动类型,确定组织活动的方式以及活动结构,形成一定活动规则的组合。概括地说,探究式教学的设计是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根据探究课题的要求、可以利用的资源、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心理规律而进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