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基础教育生物教学正文

利用鱼鳞装片迅速掌握高倍镜的使用方法

  • 投稿少林
  • 更新时间2015-09-03
  • 阅读量927次
  • 评分4
  • 84
  • 0
   迅速而正确地掌握高倍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对刚进入中学的学生来说,困难比较大。学生常常会因物镜提升过快,忽略了清晰物像,继续无休止地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镜提升过高;有时又小心过分,不敢转动细准焦螺旋,结果也找不到清晰物像。有个别学生还因违反操作规则而压破了载玻片。学生多半是在以后一次次应用显微镜的实验中逐渐熟悉高倍镜的正确使用方法,有的学生甚至到高一还不能熟练地使用高倍镜。七年级生物学的第一个实验是“练习使用显微镜”,能否改进呢?
教育期刊网http://www.jyqkw.com/
   笔者在一次使用显微镜观察鱼鳞生长线的过程中,发现鱼鳞的结构特殊,有助于初学者尽快掌握高倍镜的使用方法。鱼鳞是半透膜,由许多同心的骨质环片组成。随着它的不断生长,一方面呈现疏密相同的环纹,另一方面从圆心到边缘的厚度存在一种递减的梯度。此外,它具有一定的弧度,靠身的内测面为凹面,外侧面为凸面。如将鱼鳞做成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就会发现它具有明显的层次,富有立体感。
   鱼鳞装片可按下法制作:选取直径约为4~5 mm的鱼鳞(鲫鱼鳞或黄鱼鳞均可),放在载玻片上,滴一滴清水,加上盖玻片,就制成了一张鱼鳞临时装片。
   观察时,先使用低倍镜。低倍镜分辨率低,在某一焦距下,用低倍镜能看清鱼鳞上的每一环纹,换上高倍镜就只有少数环纹能看清楚,与之相邻的其他多数环纹却看不清。这是由于鱼鳞呈弧状,且薄厚不均、镜头至鱼鳞各环纹的距离(焦距)不同等原因所致。
   如果载玻片上的鱼鳞凸面向上(图1),A、B、C、D、E分别为鱼鳞上各环纹的点,它们至镜头的距离分别为a、b、c、d、e,则依次e>d>c>b>a。当高倍镜由下而上徐徐提升时,距离e最先达到该镜头的额定焦距,因此,E点最先被看清,然后依次是D、C、B、A。当C被看清时,距离e大于额定焦距,因而E点就转为模糊。同样,当B点清晰时,D点也转变为模糊。……相对每一点来说,在镜头上升过程中,存在着模糊→清晰→模糊的变化过程。从投影面上看,可以看到一个清晰点从鱼鳞边缘向圆心移动。
   如果鱼鳞凹面向上(图2),镜头到鱼鳞上各点A、B、C、D、E的距离亦为a、b、c、d、e,那么当物镜由下而上提升时,其清晰点由鱼鳞的圆心向边缘移动的。如果使细准焦螺旋螺旋在移动幅度内反复转动,就可以看到清晰点在鱼鳞的圆心与边缘之间来回移动。在这样的操作、观察过程中,学生一定会深刻地体会到高倍镜的性能是如何精确,应该如何细心操作。
   如果学生在初一第一次接触显微镜时,就使用鱼鳞装片,一定会使更多的学生较快地、扎实地掌握高倍镜的使用方法。与使用普通装片相比,使用鱼鳞装片有如下优点:
   (1) 对于没有使用过显微镜的初一学生,对现成的装片、切片或涂片中的标本都比较陌生,对鱼鳞则比较熟悉。教师借助显微镜,使学生看到鱼鳞上精细的生长线(年轮),会大大提高其学习兴趣。而且,动手制作鱼鳞装片也是极简单的。
   (2) 如果使用普通的装片或切片,只有在某一固定的焦距下才能看到清晰的物像。而鱼鳞装片由于环纹清楚,层次分明,在一定焦距范围内容易在视野中找到清晰点,有利于初学者对高倍镜的性能建立较深刻的认识,从而比较顺利地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3) 在观察鱼鳞装片时,可从清晰点的移动方向来判断鱼鳞是凹面向上还是凸面向上。教师可以由此来衡量学生使用高倍镜的熟练程度。
   因此,七年级生物学的第一个实验“练习使用显微镜”中的材料可采用鱼鳞装片。并对实验指导中怎样使用高倍镜的有关叙述也作相应的修改,以使学生更快、更牢固地掌握高倍镜的使用方法。
   但是,经多次试验证明,鱼鳞得的永久装片不如临时装片好用。因为做永久装片时封片用的树胶会把盖玻片与载玻片粘贴得很紧,把具有弧度的鳞片压平了,观察效果反而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