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是我们一个民族进步的主要灵魂,同时它也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表现。所以现在国家都特别重视科技创新的工作,而且通过这几年的改革也有了很大成效,本文就整理了关于科技创新的论文,来供大家欣赏。
第1篇:我国科技创新智库建设的机制研究
袁海瑛(江西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南昌330013)
摘要:[目的/意义]针对新时期下科技创新智库建设中存在的创新需求侧和供给侧的能力机制问题,通过对科技创新智库的机制研究,全民提升智库的建设治理水平。[方法/过程]通过文献归纳分析了科技创新智库的内涵、运行机理以及建设特征及机制,在此基础上采用文献统计分析对我国科技创新智库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同时开展提升科技创新智库建设水平的机制研究。[结果/结论]研究发现,当前我国科技创新智库建设主要存在两大问题,分别是创新需求侧缺乏科学的引导机制以及创新供给侧的基础能力缺位等。基于以上问题,从资源共享、多元治理、网络结构一致性、智库团队组织的激励、信任及培训等方面提升了科技创新智库的整体治理水平,契合新时代发展的多重需求。
关键词:运行机理,保障机制,科技创新智库,路径设计
0引言
随着全球经济化的全方位发展,国家之间的竞争程度将不断提升,智库的建设水平已经成为影响国家综合国力、经济发展水平、社会进步程度的重要因素,是新时期下彰显国家软实力的关键组要素。顺应时代的发展,党中央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该文件的下发表明,为更好的提高决策咨询运行机制的效率,需要全面加强新型特色智库的建设,充分挖掘和发挥新常态经济发展时期,智库的作用[1]。国务院在2015年初下发了《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此意见的发布标明智库的建设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是民主政治制度的关键组成部分。作为科技决策的关键构成部分,科技创新智库首次提出,它以创新驱动为内核,在推动整体现代化发展水平的提高,科技创新力的挖掘和提升方面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发展的新时期,科技创新智库是进行全球化治理、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思维源泉,也是我国解决未来全球化科技及经济问题的大脑引擎,因此以创新为内驱力,完善科技创新智库的建设是时代发展的趋势[2]。
笔者基于文献调研,相对于科技创新智库而言,智库在研究上的关注程度存在明显优势,以知网数据库展开文献调研,输入“科技创新智库”共计包含参考文献420条,且大多来源为报纸、普刊等渠道,缺乏研究深度[3]。基于此,笔者采用定性分析的研究方法,从内涵、构建机理、治理三层视角展开科技创新智库的分析,旨在提升科技创新智库的建设水平,解决现性科技智库存在的发展局限性,为国际化形势下科技创新智库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参考价值。
1科技创新智库的内涵与运行机理研究
1.1科技创新智库的内涵当前学术界,智库与“智囊团(ThinkTank)”所表述的内涵一致。智库主要是以社会公众及政策制定方为研究主体,以公共政策为研究聚焦点,其研究旨在对公共政策的执行、舆论的推广产生影响效应,是一种非营利性的自适应组织。因此在当前新常态的发展态势下,如果以“大脑”来比喻政府官方决策,则智库则可被形象地称之为“外脑”。一般而言,根据智库的组成性质,智库可分为官方智库、半官方智库和民间智库[4-5]。官方智库主要是由各级政府通过财政拨款建立,属于政府发展的战略性部门,为舆情分析、区域化政策解析、成果研判提供可靠的帮助;民间智库主要依托于民间机构进行筹资而成,主要对公众关注的聚焦点展开研判,在近些年的发展中获得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科技智库主要以国内高校及科研院校为依托,主要由政府官方机构进行筹资,通常具有良好的学术氛围、多元化的学科配置及雄厚的师资力量,可不断向社会公众及学术界进行成果数据的输送,从而体现其作用价值[6]。
互联网时代下,新技术是推动产业变革,打破现有经济架构的核心力,这对当前的竞争格局产生深远的影响。自2015年以来,科技创新智库作为创新驱动的典型,在官方文件中正式亮相。随后国内外学者从国家化形势、智库建设、发展机制、政策建议、先进发展经验等视角围绕科技创新智库展开一系列的研究分析,但是细究科技创新智库的内涵,没有形成广泛的认知,目前一种相对主流的内涵阐述为:智库是以科学技术为切入点,以全球的重大问题为研究对象,从科技运行规律来对世界科技发展进行趋势分析,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估机制,并展开预测分析,从而对当前经济发展中遇到的重大经济问题提出富有建设性的指导建议,提升国家在进行整体规划、战略部署、政策制定及优化布局中的重要性[7]。基于概念理解发现,科技创新智库是运用先进的科技工具及系统专业知识为依托,集中多学科、多领域的研究特点,旨在实现“思想创新”、“成果创新”、“人才培养”的多重目标,从而实现为经济的发展和战略的实施提供系统性意见的作用。
1.2科技创新智库的运行机理分析在探讨内核驱动力层面,基于科技创新智库的内涵可以得知,它是在特定历史阶段下发展的必然产物,作为一个实体性的组织,契合了当今时代的发展步伐,与国家新形势呈现出一脉相承的发展特性,其出现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两个维度。一方面是政策的推动有效助力了科技创新智库的发展。当今世界经济处于整体收缩态势,我国经济目前正进入新常态的发展阶段,自2013年以来,国内GDP增速回归至个位数的增速范畴,财富新增的骤减加剧了存量的矛盾产生,产业结构改革及经济结构体系改革正全面展开,新技术在革新体系中的作用将日益凸显,以核心技术为支撑的新型经济体在全球范围内不断呈现,因此需要有强大的科技创新智库来为经济发展提供可靠源源不断的动力支撑。另一方面是在创新驱动发展体系下,科技元素成为发挥战略核心作用的源泉,是推动全方位改革的现实需求,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及经济发展顺利转变的重要举措,将实现多种资源要素的优化配置,因此未可以创新智库的建设及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8]。
在探讨科技创新智库的影响因素层面,科技创新智库主要是三种要素叠加作用的结果,分别为组织架构、主体、规则及其执行制度。其中组织架构主要体现在科技创新智库对于组织形式的选取,一般而言,主要包含矩形架构、网络形态、科层机制等,笔者结合自身研究,选取网络形态来展开科技创新智库的建设,其主要根源是科技创新是一个关键的网络节点,可以对主体的各种行为进行有效引导,降低其在策略制定及治理建设中的不确定性,强化信息的完整性和透明性,实现高性价比的组织搭建;主体涉及的范围较广,可以是与科技创新智库建设利益相关的既得群体,如经营者、投资集团及智库搭建的技术人员等,可以是科技创新智库在实施过程中行动人群;规则及执行制度主要是通过对要素进行统筹,提出与之匹配的运行机制,来最大程度的保障科技创新智库的平稳发展。除此之外,科技创新智库的建设还受人才聚集、资本注入、环境影响等多重因素的制约结果。科技创新智库是一种实体性的工艺组织,并不以在市场经济中获取利润为出发点,因此资本的注入是确保是建设水平得以顺利开展的关键所在;人才质量的优劣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科技创新智库的建设水平,最终反馈至研究成果的质量层面;互联网时代下,科技环境呈现出实时动态的变化规律,因此如何根据变化做出适应性调整,是考验科技创新智库持续发展的一大因素。然而基于其对我国当前经济的发展态势及基本国情,人才聚集、资本注入、环境影响所产生的影响作用较小,在此不展开研究分析[9-10]。
2科技创新智库的建设特征与机制分析
2.1科技创新智库的建设特征根据前述章节给出的科技创新智库的内涵以及运行机理,本文通过归纳分析给出科技创新智库的建设特征,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弱控制性及权威性。科技创新智库打破传统科层制组织模式的强控制及关注权威的特性,采用的是新型的网络组织,具有开放自由的特点,这与时代的发展需求一脉相承。弱控制及弱权威是有利于科技创新团队在进行研发时具备一定的自主权,是一种分权的体现。以权利彰显的契约治理模式,在科技创新智库中的治理作用将日益淡化。综合分析,科技创新智库存在的该特性具有良好的运行优势,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11-12]:
a.大大提升了组织运行的活性,使其在竞争中的灵活性不断增强,良好的自适应特性提升了运行效率,增强了科技创新智库在环境中的调整能力。
b.自由开放的组织运行环境将成为发展的新常态,其产生的创新激励效应将得到有效的增强。
c.弱控制及弱权威的开展,提升了科技创新成员的责任意识,对于自我实现的需求表现的日趋明显,使得其担当意识及使命感显著增强,良好调动了生产积极性。
第二,弱层级及等级特性。创新是建设科技创新智库的核心要义。笔者之所以在进行组织形式选取时,舍弃科层制的形式,其主要原因是它在运行机制上偏重于按照既定程序展开操作执行,没有体现出创新效应。因此从该视角分析,科技创新智库在结构特征上呈现出弱层级及等级性。弱层级主要是指科技创新智库在管理结构上呈现扁平化特征,中间环节较少,从而提高了一定的传递效率,实现了各部分的无缝沟通;弱等级主要是指科技创新智库在不同运行主体上平等运行,这可以充分发挥不同运行主体的能力,从而实现科技创新价值的最大化[13]。科技创新智库存在的该特性具有良好的运行优势,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
a.科技创新内部的运行费用降低,在一定程度上使得科技产业绩效实现增升,科技成果的激励效应明显增强,与传统等级发展的负激励体制形成鲜明对比,从而形成了良性循环的发展模式。
b.有效调动了科技创新团队的工作积极性,由于提供了均衡发展的地位保障,在一定程度上对传统运行机制实现“破冰”,采用绩效高低作为科技创新能力评估的关键指标,可以最大程度激发个人潜能,提升科技创新成果的质量。
c.扁平化的发展特点有利于协同创新机制的推行,使得部门之间的利益羁绊逐步淡化,以高产高效来带动整体的协同发展,形成命运发展共同体。
第三,目标导向性。创新是衡量科技创新智库的关键所在,主要以理论成果、知识运用成果即软件成果为载体,通过明晰产业发展的运行趋势,来提出富有建设性、价值性的解决方案。软件创新需要良好的硬件为支撑,这与制度的实施、组织架构的搭建及技术的更新升级存在密不可分的关联,因此目标导向性成为构建科技创新智库的典型特征。只有在进行创新发展中确定了目标,才可以保障创新绩效结果,凸显创新地位,保障目标按照既定设计路线有序推进。新时期下,采用目标导向及创新相互融合的激励发展机制,将成为国际形势下的主旋律。
第四,强弱并蓄的联结性。科技创新智库采用网络化的组织形态,在节点联结层面体现出强弱并蓄的发展特征。其中强联结主要是指资源的共享特性、利益的有效性及目标的共享性,加强了彼此节点的有效衔接;弱联结则在节点搭建上的影响作用相对较小,可以满足某些特殊需求。强弱并蓄的联结性是构建科技创新智库的基本结构形态,不仅可以通过强联结效应来保障整体功能的有效实施,同时在瞬息万变的发展环境下,弱联结效应可以有效匹配与外部之间的关联,保障科技创新智库的完整性及系统性,两者的合作搭配增加了运行的流畅性,在实践运行层面彰显了良好的运行优势[14]。
科技创新智库通过网络节点之间的高强度连接,来逐步迈入命运共同体,增强了发展的聚合力,实现了对知识、资源、信息的有效共享及提升,降低了科技创新的发展,提升了其整体绩效水平。
弱联结通过与外界进行交汇贯通,来向部分节点进行研发成果的数据,不仅可以增强对环境的自适应特性同时其异质性的成果及知识特征也加速了知识体系的更新,提升了运行效率。
2.2科技创新智库建设的制度机制分析稳健可靠的运行架构是确保科技创新智库发展的“主动脉”,完善的机制是确保架构运行的“中枢神经”,不仅可以提升实体组织的运行效率,同时可以有效提升运行组织的性价比。机制通过强制力来约束智库成员的行为,从而促使契约按照既定组织进行执行。主要体现在三个维度:
首先,非正式规则的构建。这种构建被视为软性约束的一类,不具备传统意义上的强制。如常见的传统节日、风俗习惯和惯例等。它们将个体的自我控制和道德修养作为重点,稳定性高,同时具备延续性的特点。在科技创新智库中,其规则的非正式性则表现在文化组织方面,也涵盖了社会道德行为规范与常见惯例渗透进来的内容。事实证明,对科技创新智库的影响因素中,非正式性规则的培育以及成熟度影响最为深远,在文化培养这类因素方面表现更为明显。组织内的人员可以接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文化内容潜移默化地深入心智结构的形成过程,提高人格自我完善程度,积极引导和激励精神层面的发展,使成员对组织产生更强依赖,获得归属感。除此之外,为了达到激励成员善于和乐于人际交往的目的,科技创新智库也可以将非正式关系融合到“心灵”契约的活动中,可以形成无缝衔接的交流模式,基于高频交流来提升成员之间的凝聚力,增强其默契程度,从而促使伙伴关系更加融洽[15]。
其次,正式规则的构建。规则的正式性具有一定程度上的强制性,可视为硬性约束的一种,正如任何人都不可凌驾于法律之上,只要是存在违法性质,都将面临法律的制裁。正式规则无疑是存在于科技创新智库的,涵盖了惩罚与奖励体制、公民行为尺度、行使权力的范围和监察、工作人员的职责和义务、团体纪律和办事章程等内容。显而易见,假如每个节点都自我监管、自我管控和自我行动,局面最终会形成内部分裂、组织分散与各自为政的态势。诚然,可能存在个别优秀人员,他们自律性强,道德高尚,但人数稀少,只能视为个例。具备正常理性的人,往往将得到最大化的利益作为首要目的。规则的正式性可以保证成员在试图获取最大化利益的过程中将自己的行为控制在理性范围内,避免做出负外部性行为,清醒认识每个成员的行为预期,预防信息的沟通发生隐瞒或阻滞现象,能较好的保持成员利益和团体利益的平衡性,在保证组织完成指定目标的基础上,也能为个体获得正当利益提供足够的支撑[16]。
再次,运行机制。科技创新智库的发展离不开完运行机制的保障。上行下效是传统科层机制中的一大特征,上级领导身先示范,在体制中严格遵守制度,发挥榜样效应,通过层层传递,借助于权威的力量,来实现下级的模仿,从而使得整个规范体制得到有序的执行[17]。但是,科技创新智库打破了这一运行模式,采用了网络节点的运行组织,将等级、权威等进行淡化,而在关键强联结节点上仍是以原有领导型的模式进行开展,因此对于规则的遵循也十分重要。实施机制是整个组织框架的核心部分,产生关联带动效应。在实施进程中,包含第三方及自我实施,前者主要指部门的制定方,主要对监督成员的运行状况进行规划、建立、执行及反馈等;后者则主要以自主性行为为依赖,在绩效产出及日常行为中融入组织制度,使其在全生命周期中发挥效应[18]。
2.3科技创新智库建设中结构机制分析科技创新智库的结构设置是保障其价值实现的关键所在。众所周知,传统的科级式官僚机制格外注重控制及权威、有一套详细的层级及等级划分模式,这使得工作流程按照既定程序进行执行。这种运行模式在互联网创新时代已难以契合。科技创新智库集中凸显创新要素,传统机制对创新的紧固已成为制约其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打造自由、公平、开放、多元的创新型组织架构,并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员工主动性的释放和多元思想的交汇,尤其体现在知识外溢及共享效应层面,采用扁平化的结构形态使得各个运行组织主体之间强化自主性学习意识,营造了良好的组织运行环境。结构机制在科技创新智库的应用中,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
a.结构形态的建立。笔者基于实践反馈,单核网络结构形态适用于创新智库的构建。采用核心节点为支撑,来负责将周边节点进行优化整合,成为科技创新智库结构形态在实践中的主要特征,从而实现利益的均衡及目标的有效达成。智库领导决策部门对组织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定位效应,负责整体策略的实施及制定,可以实现各个利益部门之间的有效协调,这种模式通过实践运用分析,发现主要适用于科技创新智库的内部网络;对于外部网络形态,采用多核的结构形态至关重要,是发展的关键时间节点,呈现出紧密关联的特性[19]。
b.结构主体。基于内部视角,科技创新智库多以生产、决策、市场、咨询、研发等为核心部分,而以后勤、财务、HR和采购等为辅助支持部门。基于外部视角,科技创新智库主要涉及相关利益的运行主体,为企业运营组织提供战略定位、政府机构提供决策咨询和政策供给、公民个人提供投资服务和创业咨询等提信息服务[20]。不同的既得组织利用及运行结构构成对于科技创新智库的发展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1]。
c.结构关系的配置。科技创新智库的运行依托于强/弱两种关系。强关系以智库内部的关联点为核心;弱关系聚焦于智库的外部网络节点(如图1),实线为强关系,表明各个节点之间具有可持续、稳健性的运行特征,利于行程互补效应,促使合作紧密;弱关系通过用虚线表示,主要是实现业务上的连接,面向区域是外部网络节点,该业务存在波动性,一旦当外部业务中断时,此时关系也不复存在,不会对整体产生影响。
3我国科技创新智库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探析
笔者通过实践调研发现,最近几年来,我国科技创新智库的建设取得了些许成绩,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创新智库中关于“中国思想”“中国理论”“中国故事”“中国哲学思想”的科研成果较少,尚未在创新智库建设时形成凝聚力、软件力及规模优势。笔者通过文献调研展开根源探析,发现科技创新智库存在自身发展的局限性,缺乏协同创新的引导、资源缺乏优化配置等,主要暴露的问题如下。
3.1创新需求侧缺乏科学的引导机制当前,我国虽然构建了以中国国家科学院为主的咨询机构,和以中国国家工程院为主的技术支撑机构来提升科技创新智库的建设,但在制度构建层面仍存在诸多问题:缺乏高效运行的科技咨询机制;没有从法律视角来完善智库体系建设,缺乏对于义务及权利关系的影响制约;对于智库建设的决策体系较为单一,缺乏民间研究机构、社会力量的参与。纵观全球科技创新智库的建设,发达国家均已经建立了多渠道、多层面的科技咨询支撑机构,并为智库、决策者和公众搭建了可以无缝衔接的桥梁,实线了多方的常态化沟通,有效推动了公众及政策决策者的交流,使得信息传递更加流畅。而由于科技创新智库在我国的建设进程上较为缓慢,需要在引导侧构建多元保障机制,进一步规范智库的发展。
3.2创新供给侧的基础能力缺位与国家现代化治理的战略决策及软实力的综合要求相对比,我国在科技创新智库建设上仍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笔者调研发现,科技创新智库在我国构建层面,缺乏长期的战略支撑性,运行层面也缺乏科学考究,使其运行呈现出独立特性,无法充分利用资源实现优化布置,导致资源无法最大程度地得到共享,从而使得科技创新智库的综合水平及基础核心能力较为薄弱。虽然当前众多科技机构提出以构建技术主导的科技创新智库为目标,通过展开行业调研,来打造以创新驱动为动力引擎的智库,就如何优化创新机制、提升研究水准、优化组织结构运行、聚集高端要素、拓展品牌管理及渠道等展开研究,但是研究尚处于理论层面,缺乏实践指导价值及可行性,因此后续应不断进行完善。
除此之外,我国在进行科技创新智库建设时,也存在着国际视野掌控不足、缺乏议题的设置综合能力;缺乏对于问题的持续调研,在投资、贸易、金融等领域与科技创新难以实现有效对接;在研究方法上相对落后,使得科技创新智库的构建水平相对较低;缺乏阶梯化的人才培养,导致人才队伍无法契合科技创新智库的时代需求等问题。上述问题的叠加最终影响我国科技创新智库的综合水平[22]。
4提升科技创新智库建设水平的机制研究
笔者结合科技创新智库在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从科技创新智库的治理机制方面入手,全面提升科技创新智库的建设水平。治理机制的完善是保障科技创新智库的建设水平的重要保障。结合前述章节的分析可知,科技创新智库的建设机制主要包含制度、组织及结构机制等方面的维度,几个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互相促进,从而形成一个系统的整体,推动科技创新智库目标的优化,促使其最终价值的实现。鉴于此,笔者展开对策制定。
4.1治理资源的共享机制科技创新智库在进行资源构建时,主要包含无形资源及有形资源两种。前者主要是知识产权、创意、文化、信息等层面,后者主要包含品牌、设备、用户、场地等。科技创新智库是多资源的有机结合体,在大数据时代下,应主要做到两个层面。一方面,要实现资源的重构。当前互联网时代下,虽然大大提升了资源的获取,但是也与之带来了资源信息分散化、碎片化的不良现象,因此在进行科技创新智库的建设时,应对其进行重构,提升信息的集成度,从而以尽可能简洁的方式来发挥其整体运行功效;另一方面,要将资源实现共享。主要是指打破资源在传输之间的排他性,打破传统资源传播模式,实现“破冰”,充分发挥各个参与主体之间的协作水平,最大程度避免资源的消耗,发挥资源在使用过程中的潜能。网状结构形态作为新时期下科技创新智库资源的基本运行结构,在发展中应根据内外部环境的变化,来实现对智库资源的优化调整,重视关键性资源的培育及有效供给,注重创意、知识、文化等无形资产的价值[23]。
4.2多方主体共同参与治理的机制科技创新智库的建设中,治理主体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主体之间注重横向的合作及协调,而淡化层级管理。笔者主要从两个层面展开多元治理模式的设计。一方面,从内部视角分析,应优化创新智库的部门设计,凸显治理主体的效应,以公平、协作、平等的理念来实现创新智库各个部门之间的融会贯通,将决策控制权有效释放至各个运行主体层面,均衡分配不同类型主体在科技创新智库中的作用,发挥其战略导向及控制引导作用,承担激励及组织协调的功能,提升智库建设的水平及激励性。另一方面,从外部视角分析,应制定既得利益的关联主体,有的放矢,为智库外部主体构建适用的治理模式。通过内部治理主体来实现信息的有效传导,通过影响行为来提升治理中产生的正能量,例如,政府作为科技创新智库的主要力量,应充分分析国家运行态势,提出总体战略部署,建立智库的服务标准体系,强化咨询产业的发展,推动科技元素在大数据时代的效应;建立信息化的政策研究发展平台,切实发挥政策信息、总体规划及重大组织任务重大关键作用,积极有效的引导不同科技创新智库的有序发展,鼓励跨学科进行沟通交流,对研究方法进行创新设计,鼓励进行政策创新。
4.3网络结构的一致性机制网络结构是科技创新智库的基本形态。基于研究发现,应淡化运行中网络节点之间的差异性及多元化态势,提倡模块化的一致性发展路径,各个节点之间协作分工明确,不同节点资源通过价值释放来聚集组合,以推动科技创新智库整体目标的优化实现。两者呈现出相辅相成的发展关系,因此只有在发展中明确各个目标节点的无缝衔接运行,促使其功能效应的融合,才可以实现组织目标,彰显组织价值,使得智库主体在行动上呈现出高度的一致性,从而利于组织环境的降低,提升科技创新智库的运行效率及信息传递水平,促使绩效的不断提升。
4.4智库团队的激励和信任体制当前,我国在进行科技创新智库建设时,要注重智库团队的激励和信任机制建设,一方面要完善科技创新智库团队的激励体制,最大程度调动人员的积极性及潜能。首先,应明确晋升的渠道及标准[24]。在制定成员的晋升渠道时,需要充分考虑员工的工作能力及自身的兴趣,以科技创新智库运行战略为指导,协同制定员工的岗位生涯发展规划,打通职称和职务晋升渠道,使得员工拥有对自身发展的自主权限。基层卫生服务机构要结合岗位的具体要求及工作职责,明晰岗位晋升的工作标准及相关要求,使得研发工作对号入座,强化自我学习的驱动力,增强自学意识,努力意识到自身发展的局限性,进一步发挥职业晋升的相关激励效应。其次,要优化精神激励的效应。相对于物质激励而言,精神激励对创新智库成员的需求更加持久,是一种可持续的动力源泉。虽然根据现行创新智库成员的待遇水平,物质激励对于成员格外重要,也是目前函待解决的重要课题。然而,创新智库成员个性特征迥异,多元化的激励方式是促成最终效果达成的关键所在。因此,应建立精神激励与物质激励相融合的机制。针对于科技创新智库运行而言,可采用评选优秀工作者、先进工作者、业务能力及最佳绩效奖等方式,面向全库展开奖励大会,颁发相关证书进行奖励,将工作人员的先进事迹或成绩采用荣誉墙、宣传栏及内部刊物等方式进行全领域宣传。同时,考虑到智库成员对于物质激励的需求较为关注,因此在制定精神激励时,可采用于年终奖、个人发展等相互结合的目标来进行关联实施。最后,需要对考核的目标有清晰的导向。绩效通过采用一种考察的方式,运用收入与绩效相互挂钩的理念来完成对机构人员之间的认可及评定,在很大程度可提升智库工作人员的工作主观能动性及工作热情,同时也使智库工作人员进行绩效职称评定及继续教育的核心依据所在。科技创新智库成员通过采用绩效考核,可以提升自身工作的活力及机构运转的效率,实现功能上的相互定位,从而最大程度发挥科技创新智库的价值。
另一方面,应构建彼此信任的新型治理模式。笔者研究发现,可从三个层面来进行路径设计。首先,应强化沟通效应,促使智库团队成员关系更加稳固。值得一提的是,针对于科技创新智库而言,由于强弱联结效应,应拓展关系的发展范畴,使得关系网络逐步发展,形成透明、稳定、平衡、协作的长期发展模式,基于资源共享来实现互补效应;第二应建立常态化的惩罚机制,对机会主义进行必要的惩罚,无论是组织内外成员均适用,对由于侵权、抄袭等获得的机会主义行为进行打压,淘汰此类成员,从而稳固科技创新智库在发展中的信任平衡状态;最后,应凸显情感承诺的功能价值,主要是指对价值目标的认同、创新智库组织的归属感及组织发展的前景等,通过开展一系列活动来增强团队成员的交易成本,维护成员之间的权益,促使信任治理与情感承诺相互促进。
4.5智库组织的培训机制智库团队的激励和信任机制的在科技创新智库建设时固然重要,对组织持续稳健运用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科技创新智库组织的日常培训机制,对提升科技创新智库的建设水平至关重要,增强了智库在实践运用中的自适应特性。
对于智库组织的培训机制的建设,首先应积极开展培训,强化创新智库组织的整体学习意识,研究结果发现,创新知识的产生很大一部分是源于持续性学习,对于智库建设而言,经验及理论知识的学习均必不可少,应着力提升生产的效用及作用密度;其次,应打造知识重构及资源共享的信息化网络。该网络体系需要呈现出开放性,无论在组织外部还是运行内部均应得到共享及有效转移,促使知识在不同群体之间实现思想碰撞、产生自适应特性,同时需要对部分专有知识设定保密期限,确保其知识产权的价值;最后,应提出知识循环的淘汰运行机制,提出危机意识,使得科技创新智库成员形成正向的激励效应,增强自身对科技运营领域的敏感特性,通过不断地学习,实线知识结构的优化和专业素养的提升,从而达到资源的统筹分配。
第2篇:科技创新支撑乡村振兴战略
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科技创新;科技服务业;农技推广
对科技支撑乡村振兴战略的几点思考
王书华(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农村与区域发展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第一,对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解要从我国城镇化、工业化和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角度来理解。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度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在面向未来的新形势下,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即是对我国长期以来快速工业化、城市化发展理念和道路的反思,更是我国城乡区域发展理念发生重大变化的标志性拐点。长期以来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城市以“虹吸效应”方式源源不断地汇聚劳动力人口、资金、技术等各类经济要素,长期以来城乡发展速度和发展质量产生巨大落差,导致城乡差距和社会发展等不平衡问题的产生,不仅越来越多的特大城市“城市病”日益严重,而且以乡村产业竞争力低、乡村生态环境恶化、乡村文化渐渐消失等乡村衰落为特征的“乡村病”越来越成为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大“短板”。基于此,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恰逢其时,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第二,科技支撑乡村振兴战略的研究思考与工作部署要紧紧以国家创新体系理论为指导。创新与知识的产生和扩散都有密切的关系,创新就是将有关知识转化为新产品和生产工序的过程,党的十九大报告在谈到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时,强调指出要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因此依靠科技创新培育乡村发展新动能,就要注重知识的生产、知识的流动和知识的配置等几个关键环节,从发挥政府和市场机制的力量,促进涉农科技创新要素从城市向乡村流动和配置。
第三,科技创新支撑乡村振兴还要注重如下三个方面:①支持以本地农户为核心的包容性发展。乡村振兴要依靠农户、农民及其本土化的经济实体或社会化服务组织。在当前农村劳动力结构、生产组织方式等发生非常大变化的形势下,可通过组织创新推动面向农村发展的各类先进适用技术、工艺、模式的应用、产业兴旺和农民致富。避免工商资本下乡所带来的外来经营主体对本地农户的排挤,支持以本地农户为核心的包容性发展。②国家研发资源配置上,要从长期以来注重生产环节向科技服务、绿色、生态、宜居等技术环节转变,并注重适用技术、傻瓜技术、低成本技术的推广与适用,避免单一的对高精尖涉农前沿技术的研发投入。③大力支持融入科技创新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科技创新是通过一系列市场化、专业化的服务体系、服务性机构服务三农发展的,要体现生产—服务—市场的全链条设计,市场化引导隔离科技服务类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这既包括开展技术支持、技术转移、技术咨询、技术中介、技术服务、技术孵化、创新融资和创业管理的科技中介机构,中介组织是知识流动的重要桥梁;也包括各类提供生产性农技服务的营利性的服务业实体经济。
科技创新要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展开
郑风田(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院长、教授)
科技创新支撑乡村振兴,要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等展开。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产业兴旺,比如未来粮食要继续增产,面临很大的约束,包括气候变暖、资源约束等,而突破这些瓶颈,根本途径应该是科技创新。一粒种子可以产生一场革命;一台机器可以将生产效率提高十倍甚至百倍。我国目前人均大概只有1.38亩耕地,地少人多,要实现粮食连增,乃至农民变富,非农业科技创新不可。但是,我国的农业科技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差距很大,主要表现在创新成果供给不足。除了大宗粮棉油等主要农作物育种外,品种自主供给不足,我国蔬菜、瓜果、养殖等产业半数以上品种需要进口。我国50%以上的生猪、蛋肉鸡、奶牛良种以及90%以上的高端蔬菜花卉品种依赖进口;大多数国产农机产品仅相当于发达国家20世纪70年代水平,70%以上的先进农产品加工成套设备依赖进口。绿色农业投入品严重短缺,农业资源高效利用、防灾减灾、农产品加工增值等重点领域的技术成果明显不足。只有通过农业科技创新,加大国家投入,才能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使农业科技能够成为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支撑,成为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发展现代农业的决定性力量。
二是在支撑村庄建设上,包括生态治理和人居环境两个方面,主要涉及:农村垃圾处理,要根据农村生产生活的特点提供技术支持;农村污水处理,解决目前各地区农村污水处理设施价格和质量相差较大的问题。此外还涉及农村厕所的改造等问题。
我国目前的农业技术主要来源于科研院所与大专院校,涉农公司大都比较弱小,能够直接进行研发、真正有自主创新技术的企业极少,终端农户规模也很小。在这一格局下,如何通过体制改革,使产学研真正结合起来,转化为有生产力的产品就成为关键。过去科研院所的考核,不少是以获得专利或发表论文多少来进行,对成果运用没有硬性要求,不少科研成果停留在纸面上。
围绕科技创新机制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应该出台相关政策措施,解决目前我国科技为乡村振兴服务的能力,要打破界限,有效整合资源,建立协同创新机制,完善农业科研立项机制和农业科研评价机制,深化科研院所改革等重要措施,努力为科研人员潜心研究营造更加自主自由、宽松活跃的创新环境。要切实加强各方面的协作配合,推进农科教、产学研紧密结合,建立部门之间、区域之间和学科之间的联合与协作机制。解决产学研联结松散、农科教结合不紧,科技与产业需求脱节的问题。
科技创新为乡村经济振兴注入新动能
胡向东(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科研处副处长、副研究员)
以乡村振兴为主题,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为根本原则,以保障农民增收为目标,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三农问题上的具体体现。解决新时期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切实实现全面决胜小康,关键在三农,核心在于乡村经济振兴。近年来,三农领域对现代科技的吸收并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极大地带动了现代农业进而乡村经济的发展。新时期,科技创新将为乡村经济振兴注入新的关键动能。
一是知识创新为乡村经济振兴提供理论指导。实现乡村经济振兴,要做好顶层设计。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结合广大农村地区实际、用创新的知识充实政策和制度设计,以促进乡村地区人口结构优化和人力资本质量提高,保障乡村经济振兴基本用地、完善道路交通与教育科研等基础设施建设、引入乡村经济振兴的必要资金,等等,以在全社会形成各行各业支撑农村农业发展的良好局面,切实实现广大农村地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和生活富裕。知识创新的结果作为一种宏微观理论指导,将为乡村经济振兴提供新思路,谱写农村农业发展新篇章。
二是技术创新为乡村经济振兴奠定物质基础。技术创新的核心内容是科学技术的发明和创造的价值实现,其直接结果是推动科学技术进步与应用创新的良性互动。现阶段,中国在农业产业先进科学技术的应用上远不及国际先进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较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如何突破这一瓶颈,关乎乡村经济整体,关乎国计民生。农产品存储、初加工与深加工以及销售领域的技术支持将会极大地提高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对于改善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特别是主要依靠农业生产的欠发达地区经济环境、延长农业产业链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实现质量兴农,保障农民增收、乡村经济振兴。
三是机制创新为乡村经济振兴提供根本保障。新型科技引领的管理变革,有利于引导农业资源的有效配置,激发人们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创新的人才培养体制机制,有利于加快转变人才流向模式,防止农村地区人才缺失。同时,适应于农业现代化进程与乡村经济振兴战略的高素质人才的出现,反过来又极大地推动了科技创新进程。乡村经济振兴,涉及产业兴旺、生态环境改善、农村经济结构优化等各个方面、各种要素,其共性则是都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的带动。机制创新带动下,财政支农投入机制改革、农村金融创新、社会资本参与乡村经济振兴的鼓励和引导也将迈入新的台阶。乡村经济振兴用地保障机制的建立,对于推动广大农村地区现有撂荒土地等资源的充分利用,城乡建设用地的合理分配,农村宅基地利用和农业农村发展基础设施、配套设施用地进一步合理化有重要意义。在转变小农意识基础上,农村土地流转体系的完善,也将加速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经营进程,延伸农业产业经营链条。
复位不良4例,1例行开放手术翻修,其余患者延迟下床锻炼时间,术后支具辅助固定6个月,症状均缓解满意,骨折愈合可,短期内无明显相关并发症出现。
走中国特色乡村经济振兴道路,努力建设农业科技大国,以科技创新引领乡村经济振兴。首先,更深层次推动制度变迁。以制度变革引领农村农业领域科技变革,进一步促进三农产业与现代科技融合,同时发挥好政府事中事后监管作用;其次,完善我国人才培养体系。以科教兴国战略为导向,以各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人才培养中心等设施为平台,以建立适合人才成长的学术环境为目标,在全社会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科研氛围,培育高素质新型劳动人才。同时,遵循人才成长规律,用共同的理想和事业追求激励人才、凝聚人才、稳定人才。再者,提高吸收国外技术能力,积极探索总结发达国家发展经验,为自身发展提供有益借鉴。最后,加大自主创新力度。由政府引导,适当增加R&D经费投入,增强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能力。
发挥农技推广在经济作物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
冷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高级农艺师)
农技推广是现代农业技术支撑体系的重要一环。新时代的农技推广将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更重要的支撑作用,尤其是在主要矛盾已经转化的背景下,亟待推动经济作物技术推广以实现农产品的高质量发展。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们更加关注质量安全,更加注重绿色生产带来的质量感受,农业生产者更加渴望绿色生产带来的品牌溢价。推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实现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兴农,是当前以及今后一段时期农业农村工作的主旋律。
经济作物一头连着亿万消费者,一头连着上亿种植农户,其产业发展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作物技术推广在推进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中的主要任务包括:一是支撑经济作物产业发展,为经济作物产业重大政策、法规、规划、计划起草编制和推进落实提供技术支撑,规划全国经济作物技术推广服务发展及具体实施计划;二是组织开展全国性或区域性经济作物重大、关键、共性技术的试验示范、集成熟化、评价指导、宣传推广,组织开展经济作物重大课题研究,推进经济作物生产标准化;三是拟定经济作物生产技术措施、防灾减灾及灾后生产恢复技术措施,组织实施重大技术推广项目;四是参与农技推广服务体系改革建设,推动经济作物产业技术队伍知识更新培训,教育指导相关社会化服务组织技术进步及发展壮大,指导培育经济作物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
目前我国经济作物技术推广已经有一定的基础。一是示范基础。近年来,无公害行动计划、园艺作物标准园建设、植保工程、种子工程等重大财政项目,在全国各地建设了一大批高标准示范基地。二是科研基础。近年实施的化肥农药减施增效重大科研专项等科研项目,夯实了经济作物生产技术基础,丰富了技术储备,形成了技术模式。三是人才基础。农业农村部先后建立了蔬菜、果树、茶叶、棉花、糖料等专家指导组和各作物产业技术体系;各级推广部门的经济作物技术推广队伍基本完整,能够承担推广任务。四是社会基础。围绕经济作物生产形成一批社会化服务企业和社会组织,扶持产生了各种类型的技术物资开发生产企业。
但经济作物技术推广也面临着两个制约因素。一是手段弱。全国经济作物推广体系长期缺乏共同开展重大技术推广的手段,缺少经济作物生产重大技术推广项目,致使绿色生产技术模式集成推广等急需开展的工作不能大规模推进。二是队伍弱。经济作物基层推广体系人员老化、专业人员比例不高、推广专业技术能力不强。
建议以强化推广,推动经济作物产业高质量发展。一是参照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分作物建立现代农业产业技术推广体系,落实经费、固定人员,与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相互配合,解决技术最后一公里问题,使技术能真正发挥效果,提高经济作物产业技术水平。二是针对急需推广的经济作物重大技术,设立重大技术推广专项,形成全国一盘棋的经济作物技术推广局面,重点推广绿色、机械化、标准化生产技术,构建环境友好、质量可靠、成本可控的产业技术体系。三是从机制上保证基层推广机构能引入专业人才,启动全国经济作物技术推广体系知识更新工程,强化全国经济作物产业技术人才培训培养。四是建设现代经济作物技术推广模式,加强建设经济作物产业大数据,加快建设基于移动互联网的经济作物产业技术推广平台,加快应用现代推广方法和工具。
技术支撑变劣势为优势服务带动农户融入现代化生产
程郁(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乡村振兴战略摆在首位的是产业兴旺,科技创新是推动农业向高质、高效的现代化生产方式转型的重要推动力。科技创新首先可以有效缓解农业发展中的资源环境约束问题,支持实现区域生产劣势向生产优势的转变。地形、土壤、水源、天气等自然条件是农业生产面临首要资源约束。我国各地的土地、水、资源气候条件差别很大,一些地区因为自然条件的约束使农业生产受到限制,甚至还存在着“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的问题。科技创新可以创新资源利用方式、创造新的生产发展条件和开辟新的发展路径,针对区域的特殊资源禀赋开发适应性农业生产技术,可以将自然资源劣势转变为农业发展的新优势。比如,四川攀西地区属于干热河谷地带,气候炎热少雨,水土流失严重,生态十分脆弱,植被覆盖率低,恶劣的自然条件极大制约了农业生产发展。攀枝花市政府投资建设了31万亩高效节水灌溉设施、推进热作标准化示范园建设,结合品种改良和控制成熟技术,并辅之以“农民”夜校推广新技术,培育出了晚熟芒果、早熟枇杷等反季节特色优势农产品,优质果蔬的亩均效益达到3万元,有效促进了农业产业发展、带动了农民增收。
农业技术是综合集成的技术体系,需要系统布局、全面推动农业产业链各环节的技术创新。现代农业的发展不仅需要品种、植保、水肥、耕作、土壤、设施等生产技术的创新,也需要采摘、挑选、分级、清洗、保鲜、储藏、催熟、包装、运销等产后处理技术的创新,才能保证安全、优质的农产品产出和送到消费者手中,实现优质优价的发展。而目前,我国各环节农业技术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对耕作、栽培技术的重视程度远不如品种技术,产后技术发展大大滞后于生产技术的发展,这已明显制约了我国农产品品质的提升和产销的有效衔接。因此,加强农业综合技术的整合集成创新,针对不同品种、不同地区的生产特征推进,从设施保障、品种选育到全生育期、全产业链的高产高效综合集成技术开发应用,构建良种良法、农机农艺、产前产后有机结合的农业产业技术体系。
小农户采纳新技术、实现向现代技术新生产方式的转型,需要农业生产技术服务体系的有效支撑。我国相当一部分农业生产技术已经跻身世界前列,但大量“高大上”的技术缺乏接地气的转化应用机制,难以为广大小农户所采纳应用,只能成为“样板”和“摆设”。以小农户家庭生产模式为主的农业生产模式在我国将长期存在,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客观现实。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带动小农户应用新技术、融入现代生产方式。通过对加强小农户的技术培训和推进职业农民教育,可以有效推进新技术应用和向新生产方式的转型,但可能需要一代或几代人的时间。目前,更为现实的路径是加强农业生产服务体系的建设,由专业化的农业生产服务组织在部分环节或全流程的生产服务中将先进技术应用到农业生产中,使农户的生产变得更加方便、节力和经济,并且统一的生产服务有利于生产过程和产品品质的标准化控制,确保生产出更优质的农产品。现行公立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存在着人力不足、技术更新跟不上市场需求变化等问题,仅靠“自上而下”的技术推广方式难以实现支撑农业生产体系的技术升级。应当以市场化的企业为主体推进农业生产服务体系的发展,采取“自下而上”的生产组织合作和市场利益联结机制,通过企业组织提供技术与标准、生产设施改造、投入品统一供应、关键环节的统一防控作业、产后检测、商品化处理、品牌包装等生产服务,基于优质优价产品增值收益与农户的共同分享,带动先进生产技术向广大小农户的自然扩散。
编者按: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自2004年起,中央一号文件一直聚焦三农问题,反映出其重要性和难度。根据新时期中国主要矛盾的变化,2017年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018年初又发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将在支撑乡村振兴战略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本期笔谈即围绕此内容展开。
第3篇:文化产业科技创新能力亟待提升
马雪荣,刘建刚
【摘要】文化产业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但目前仍存在因文化资源原始开发创新能力不足,文化产业决策管理理念不科学、发展方式单一等问题。提高文化产业科技创新能力,需提升文化产业创新的内涵价值,构建符合新时代发展要求的文化产业创新管理体系。
【关键词】文化产业科技创新能力提升
当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正步入改革的深水区,原有的数量创新方式已难以满足发展的需求,亟待提升文化产业科技创新能力,构建符合新时代发展要求的文化产业创新体系。
文化产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内涵与价值
科技创新是科学技术创新的简称,包含科学的创新和技术的创新两层含义。就文化产业而言,科技创新能力主要是指融合文化理念创新、科学技术创新及其他多元主体创新的作用,与文化产业生态及产品相互融合的一种能力。现阶段,重视提升文化产业科技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文化产业科技创新能力提升是文化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创新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动力源泉,文化产业发展的过程就是一个在继承中不断进行创新的过程。我国文化产业起步较晚,发展的规模、质量、国际影响力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而我国人民对优质文化产品的需求却十分强烈,文化产业市场发展空间巨大。提升文化产业科技创新能力,走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文化产业发展之路,对优化民族文化层次和结构,推动文化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以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升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文化产业科技创新能力提升是全球化时代文化产业保持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文化产业具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条件是突出特色、具备市场竞争力。目前,虽然我国文化产业的增加值逐年上升,但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仍然十分明显,在世界文化市场总额中的占有率还比较低。同时,我国文化产业在发展中遭受部分西方发达国家贸易霸凌主义的冲击。因此,新时代提升文化产业科技创新能力,是全球化时代保持我国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的迫切需要。
文化产业科技创新能力提升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现实需要。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对美好生活的需要特别是对文化产品的消费也越来越强烈,这对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提升文化产业科技创新能力,可以为人民群众提供愈加丰富的精神文化产品,也可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同时,提升国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
文化产业科技创新能力提升面临的困境
文化产业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但文化产业发展仍存在因文化资源原始开发创新能力不足,文化产业决策管理理念不科学、发展方式单一等问题。
文化资源原始开发创新能力不足,文化资源优势难以发挥。文化资源是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原基场域。文化资源原始开发创新能力是指深度挖掘民族原始文化资源,实现民族原始文化资源创造性转换和创新性发展的能力。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灿烂的文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少数民族优秀文化资源等文化种类繁多、内容丰富、分布广泛。以我国红色文化资源为例,目前全国登记有近五万个革命遗址,但我们对文化资源的原始开发创新能力明显不足,有人甚至错误地认为,只要拥有文化资源就会拥有文化产业和文化市场。部分地区对文化资源的开发仍然停留在宣传层面,特别是对红色资源的传播普及仍停留在一张床、一个橱窗、一根扁担等静态方式,致使教育方式单一、效果差,文化资源优势难以有效发挥。
文化产业决策管理理念不科学,产品文化价值和内涵亟待提升。虽然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规模日益壮大,但品牌创新意识和优质发展能力仍有待增强。一些地区存在文化产业开发定位不准确、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不重视、文化产业园区重复建设等问题和现象,造成了资源的巨大浪费及对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资源的毁灭性破坏。究其原因,主要是部分管理人员不尊重文化产业发展规律,文化产业决策管理理念不科学,最终导致既有文化资源内涵与价值开发深度不够、传播广度不到位。而文化产品对人们价值观和生活方式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这也是西方国家进行意识形态渗透的原因所在。一个国家的国民如果长期消费他国的产品,特别是文化产品,就会使本国民众对产品制造国产生一种依赖感和亲近感,长此以往必然带来价值观念的改变。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德国、英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文化商品出口国,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文化产业及文化价值观形成强烈的冲击。这种强大的品牌效应,使文化商品背后裹胁的西方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文化态度对我国民众日常生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这种情况已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严峻现实。
文化产业发展方式单一,优质文化产品供给能力不强。部分地区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发展方式较为粗放,使得一些文化产品和服务一味迎合受众“口味”,出现了低俗化和庸俗化倾向。相对于西方国家成熟的文化产品、知识技术而言,我国的文化产业尚难满足大众的文化消费需求,而以灌输和说教为主的主流文化传播方式又往往给人一种枯燥乏味的感觉,使得优质文化产品的供给能力不强。从《中国文化产业年度发展报告》可以看出,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较低,2016年首次超过4%。以电影产业为例,2016年进口影片贡献了我国电影市场42%的票房。这凸显了我国国产电影的核心创作力不强。文化产业发展的这种弱势地位,对我国主流价值观传播和凝聚力发挥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十分严重的。
文化产业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实践路径
深度挖掘整合文化资源,提升文化产业创新的内涵价值。文化创新的前提是文化守护,没有对历史文化资源的守护,文化创新就会失去方向感。要提升文化产业科技创新能力,必须继续深度挖掘整合文化资源,提升文化产业的内涵价值,守住中华文化之根。一要加强同各级文化历史研究部门的深度合作,对优秀历史文化资源开展全面深入的挖掘与整合工作,即做好整理、鉴定和保护历史文化资源的工作。二要在全面深入挖掘整合优秀历史文化资源的过程中,进一步推陈出新,创造出青年群体喜闻乐见的新的文化内容。如在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之际开展的“中美大学生联合体验长征之旅”“四渡赤水快闪活动”、建军90周年“我的军装照”等活动,以新方式传递红色文化的深刻内涵。
深入推进文化产业科技创新能力管理体制改革,构建与文化产业发展规律相契合的创新管理体系。应重点做好以下方面:一是注重文化管理创新与科学技术有机融合,充分发挥互联网信息技术、大数据、新媒体等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作用,推动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同向发展。二是着力构建高效科学、人性化的管理方式,特别注意文化资源分析体系的科学性、知识产权保护机制的建立、员工激励体制的发展等内容。三是形成文化产业科技创新发展的集聚管理效应。政府部门要充分发挥服务和管理职能,为文化企业发展提供适宜的环境、相对健全的制度和人才保障机制;文化企业要结合自身发展优势、行业特点、地区和资源优势,加强创新能力建设,实现差异化发展,从根本上扭转文化产业发展“科研成果转率低”的问题。
第4篇:构建现代科技创新治理体系全面提升科技创新供给能力
白春礼,中国科学院党组书记、院长
总书记在5月28日召开的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大会上指出,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科技创新进入空前密集活跃的时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国家前途命运,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人民生活福祉。面对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国家安全等各领域对科技创新的新要求,我们要坚持以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思想为指引,以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为牵引,加快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培养引进高端创新人才,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厚植创新发展土壤,构建完善的现代科技创新治理体系,全面提升科技供给能力,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引擎作用,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做出应有贡献。
一、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实现历史性跨越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在薄弱的科技条件和基础上,充分发挥体制机制优势,不断激发创新活力,经过短短几十年的艰苦奋斗,已发展成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世界科技创新大国,科技创新能力实现了历史性跨越,科技创新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
科技创新战略不断发展完善,体制机制改革取得重要进展。改革开放后,我们党根据不同发展阶段的要求,不断完善发展国家科技创新发展战略,引领我国科技创新事业不断取得新成就。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重大决策,我国科技创新发生了整体性、全局性、历史性重大变革。国家创新体系和创新格局出现重大变化,高水平创新载体全面布局。北京、上海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和上海张江、安徽合肥、北京怀柔国家综合性科学中心建设快速推进,雄安新区和粤港澳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完成顶层设计和规划,全面创新改革示范区取得一批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着力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启动国家实验室建设,国家科技创新基地和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形成新格局,逐步构建起重大创新的策源地。科技体制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创新发展活力不断增强。中央财政支持的科技计划项目优化整合,科技计划管理改革取得决定性进展。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体系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进一步明确科技创新成果处置权、收益权,简化成果转化流程,充分调动了科研人员积极性。科技创新治理体系的结构和功能更加优化。
科技创新投入产出高速增长,科技创新综合实力迅速提升。改革开放后,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科技创新的投入规模快速增长。从投入来看,2017年,全社会R&D支出预计达到1.76万亿元,接近2000年的20倍。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上升到2.12%,达到中等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研发人员全时当量达388万人/年,居世界第一。高强度投入推动我国科技创新能力正在从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向系统能力提升转变。2017年,我国高质量论文和自然科学指数均居世界第二位。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均居世界第一,PCT专利居世界第二位。移动支付、网购、网约车、在线教育、移动医疗等新科技、新模式正在让生活变得更便捷、更美好。全社会创新创业的热情空前高涨,企业创新能力快速提升。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57.5%。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不断凸显。
重大创新成果持续涌现,科技创新能力迈上新台阶。在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的基础研究领域产出了铁基高温超导、量子反常霍尔效应、中微子振荡、外尔费米子、暗物质探测、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等一批重要原创成果。在载人航天、空间科学、深海深地探测、超级计算、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等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的战略高技术领域持续取得重大突破;高速铁路、第四代核电、新一代无线通信、大型客机、超高压输变电等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的产业关键技术迅速发展成熟。科研基础条件大幅改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上海光源、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干细胞诱导培养设备、散裂中子源等一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已建成投入使用;硬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综合极端条件试验装置、子午工程二期等已开工建设,为推动重大科学突破奠定了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
二、准确理解和把握我国科技创新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
党的十九大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作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的战略部署。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到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创新成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科技创新总体能力和治理水平与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目标要求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科技创新在视野格局、创新能力、资源配置、体制政策等方面存在诸多不适应的地方。
我国科技创新整体实力已接近世界第一方阵,但仍存在一些不足和短板。芯片、操作系统、航空发动机、精密仪器与设备、重要药品等事关国家安全和人民生命健康的关键核心技术研发能力还比较薄弱。部分高端制造业基础工艺比较落后,市场竞争力还不够强。基础研究能力还需要进一步强化,引领领域发展、开拓学科方向的原创性成果不够多。科技人才队伍的水平和结构需要进一步优化,高水平科技创新人才,尤其是能改变领域国际格局的战略科学家和能实现颠覆性创新的人才相对不足。
科技体制改革中的“硬骨头”有待进一步突破。科技创新体系中不同主体的定位有一定的重叠,重复布局、资源分散等现象还不同程度存在。资源配置模式有待优化,学术团体、行政决策、市场机制在科技资源配置中的作用需要进一步厘清。社会公众和企业对知识产权的认知度和保护意识需要进一步提高。全社会崇尚科学、鼓励创新的氛围还不太浓厚。
新一轮科技革命孕育兴起为我们实现变道超车提供了历史机遇。科技创新的重大突破和快速应用将重塑全球经济体系和产业结构,使产业和经济竞争的赛场发生转换。当前,全球科技创新进入空前活跃期,基础研究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周期大大缩短。人工智能、脑科学、基因编辑、新材料等前沿领域的突破,将使社会生产和人类生活方式发生根本改变。我们绝不能再重蹈历史上与科技革命失之交臂的覆辙,要加强前瞻布局,抢占科技制高点,在无人区实现变道超车。
三、加快构建适应世界科技强国建设需要的科技创新治理体系
当前,世情、国情深刻变化,世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创新驱动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以构建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为目标,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推进科技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牢牢把握创新驱动发展的根本要求,坚持问题导向,增强创新自信,加快构建符合科技创新规律、适应世界科技强国建设需要的科技创新治理体系,紧密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明确战略重点和主攻方向,着力在关键领域、“卡脖子”的地方下功夫,推动自主创新不断取得新突破。
一是坚持走自主创新道路,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总书记指出,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是最大的隐患,而核心技术靠化缘是要不来的,大国重器必须掌握在自己手里。只有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其他安全。他还强调,坚持走自主创新道路并不意味着闭门造车,而是要以我为主推动全球创新体系优化,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总书记的这些重要论述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前瞻性。近期,中美贸易摩擦给我们以深刻启示,真正的关键核心技术单纯靠市场是买不来的,必须要走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道路。要下定决心、保持恒心、找准重心,切实发挥好举国体制作用。政产学研要形成合力,持续协同攻关。要从国家层面超前谋划,前瞻布局重大专项。要努力把市场优势转化为创新优势,不断提高对全球创新资源的配置力,掌握未来技术竞争新赛场的规则制定权和主导权。要遵循技术发展规律,做好体系化技术布局,支持不同技术路线、技术架构的研发,培育多类型的优质高效创新生态系统。只有综合施策才能切实解决我国核心技术的自主创新发展问题。
二是以科创中心和国家实验室建设为牵引,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不断完善国家创新体系。总书记强调,科技创新的战略导向十分紧要,要强化战略科技力量,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要在若干重大创新领域组建一批国家实验室,发挥骨干引领作用,带动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优化强化。要重视国家科技资源和力量的战略空间布局,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强化科技创新的集聚放大效应和示范带动作用。科创中心和国家实验室建设要充分体现国家意志,聚焦重大战略需求,打造全球原始创新策源地,形成全球开放创新示范核心区,提高我国在世界科技发展和全球创新治理中的影响力。国家创新体系中各创新主体要围绕创新链,明晰定位,找准方向,发挥好各自优势,形成创新合力。2013年7月17日,总书记在视察中国科学院时,充分肯定中科院是一支党、国家、人民可以依靠可以信赖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我们将牢牢把握科技创新中心和国家实验室建设的战略机遇,积极发挥科技和人才优势,按照“高起点、大格局、全链条、新机制”的思路,整合全院相关研究力量,统筹部署基础前沿科学研究、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和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在科创中心和国家实验室建设中发挥骨干引领作用。
三是完善科技资源配置模式,充分利用各类经济资源,提高科技投入产出效率。我们要加快形成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以重大产出为目标,责权利清晰的资源配置模式。进一步明晰学术团体、行政决策、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不同作用。发挥好专家咨询作用,提升科技资源配置的前瞻性。强化国家决策在战略性科技项目和重大工程中的主导地位。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鼓励引导社会资本深度参与科技创新。加强经济资源统筹,强化科学有效监管,推进预算绩效评价体系建设,提高科研资源的使用效率。发挥好经济资源在推进科技创新中的重要支撑和保障作用,不断激发创新活力。
四是改进人才培养和引进模式,搭建各类人才施展才能的广阔舞台,打造一支结构合理、业务精湛的科技创新人才队伍。人才是创新的根基,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要把科技创新搞上去,就必须改革和完善人才发展机制,建设好创新人才队伍。我们要努力改进人才使用、培养、引进等不同环节中的问题,着力解决制约科技创新发展的人才瓶颈。要注重通过科技融合让青年学生在创新最活跃的领域中学习实践,把握好个人创新的黄金时间段。要完善团队引进政策,加大“领军人才+团队”引进力度。要尊重领军人才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从政策制度、资源配置等方面,支持建立完整工作链条和分工明确的科研组织模式。要依托重大项目和高水平科研基地,锻炼培养能把握世界科技大势、研判创新方向的战略科技人才。
五是实行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和专业主义,营造良好创新氛围,厚植创新土壤。我们要完善知识产权服务体系,加大知识产权执法力度,引入惩罚性赔偿制度,从根本上解决裁判尺度不统一、地域保护、诉讼程序复杂、违法成本过低等制约知识产权保护的突出问题,形成稳定的创新预期,切实保护创新主体的首创精神。要完善鼓励创新的激励机制,从制度倾向、舆论导向上鼓励创新,建立公平竞争氛围,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让敢创新、会创新、能创新的人受尊重、有舞台。要加快构建学术诚信体系,切实做到对学术不端行为零容忍。要充分激发企业家精神,调动全社会创业创新积极性,汇聚起推动创新发展的磅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