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理科毕业科技创新正文

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创新创业推进路径初探——以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为例

  • 投稿答完
  • 更新时间2017-10-31
  • 阅读量227次
  • 评分4
  • 91
  • 0
陈 胡 萍

(湖北民族学院 图书馆,湖北 恩施 445000)

摘要:大学生人群作为社会发展的中间力量,是创新产业的生力军。少数民族地区受地理、历史、经济、社会、宗教等影响,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生态建设还比较滞后,作为贫困地区人才引进难,应从提高认识、构建体制机制、建设平台、开设通道等方面着力,努力营造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良好生态,是促进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举措。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创新创业;推进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7.38 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2-2272.2017.18.019

收稿日期:2017-07-26

大学生人群作为社会发展的中间力量,特点在于自身具备新知识、新技术,有助于提升整个社会在创新创业方面的技术水平。目前在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中,大多是从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建设创新创新平台、扶持创新创业项目等方面开展工作。聚集全社会的力量,大力提升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精神,营造浓烈的创业氛围,培养一代新型劳动者,推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对共同发展和团结稳定将起到重要作用。

1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的现状分析

1.1区域社会重视程度不高

少数民族地区因历史、地理、宗教、教育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当前,面临精准脱贫攻坚、转型发展升级的双重压力,留守儿童、贫困子女义务教育、劳动力转移培训等等已成为政府、社会备受关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对大学生创新创业仅仅停留在一般的部门服务上,几乎还没真正纳入少数民族地区各级政府的议事日程,很难说得到应有的重视。

1.2区域创新创业教育滞后

恩施自治州仅有湖北民族学院一所高校,远离省会、远离繁荣的经济文化中心,高校教育几乎还停留在传统的模式,很少开设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没有专门的部门抓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教师创业经验少,理论与实践“双师型”师资匮乏。可见,民族高校还没跟上高校教育体制改革步伐,区域内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相对滞后。

1.3区域创新创业平台建设水平低

目前,恩施州共有各类创新创业平台149个,科技孵化器5个,没有一家省级以上认定;2个省级认定的众创空间;校企共建的的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125个;被省级认定的企业创新平台15个,仅占总数的12%;创新创业孵化基地12个,区域仅有一所大学,没有建设大学生、教师创新创业园。据统计,这些创新创业平台每年为大学生提供的创新创业岗位不到2 500个,全州每年毕业回乡的大学生大约25 000人,提供的创新创业岗位达不到10%。这样低水平的创新创业平台远远不能满足区域大学生创新创业的需要。

1.4区域社会联动促进机制没有建立

目前,全州涉及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的部门有教育、人社、科技等部门,这些部门几乎是在按照国家一般性政策被动地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一些服务,如一般人事代理、一般创新创业项目的支持等。大学生创新创业系统培训、支持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等工作几乎没有开展。针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特点,结合区域创新人才的培养,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区域民族地区支持政策没有制定,全社会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基本上流于形式。

1.5区域创新创业成功率低

据统计,近5年,恩施州受理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2 300多个,支持资金近5 000多万元。通过创新创业,形成的具有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转化率仅达16%左右,创办的市场主体,成功成长为规模以上企业的几乎没有,企业成长型好的仅为13%左右,实现现金收益的仅为21%左右。可见,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创新创业风险代价较高,同时也挫伤了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积极性。

2推进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创新创业对策探讨

少数民族地区创新创业团队本身就匮缺,人才引进也难,加之对区域大学生创新创业又存在很多疑虑和担心,区域的创新驱动发展与发达地区的差距越来越大,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应该是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战略举措,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着力。

2.1全社会提高认识

创新创业已成为全社会的一种价值导向,一种思维方式、一种生活习惯。支持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应该在全社会蔚然兴起。首先,源头要提高认识,少数民族区域高校,必须按照国家教育部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有关要求,把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真正纳入教育教学内容,明确专门机构常抓落实;其次,政府要提高认识,要把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作为推进区域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发展的战略举措来抓,真正提上议事日程,既要引进一批创新创业精英,又要用关爱去培养一批守得住的创业者;第三,全社会要真正关注大学生创新创业,要通过政策引导、舆论宣传,支持关心大学生创新创业,宽容失败,传递正能量。

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创新创业推进路径初探创业人才与教育

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创新创业推进路径初探

2.2建立健全机制体制

一是建立机制。目前全国少数民族地区,几乎没有结合区域实际的、具有鲜明特点的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系列政策,应尽快制定出台,包括政府扶持、金融支持、社会参与系列完备的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营造大学生热衷创业、敢于创业、放心创业的良好生态;二是建立健全联动体制,如政府牵头协调,高校、部门、企业、金融联合参与配合的联席会议制度,解决大学生创新专业的重点难题。

2.3提升平台建设水平

第一,提高高校创新创业平台建设水平,少数民族地区高校要建立创新创业园区、众创空间和实训、实习基地,不断增加投入,提高水平,让少数民族地区的大学生真正克服心理障碍,放开心胸去创新创业;第二,提高共享创新创业平台建设水平,政府应统一规划布局,建立创新创业资源共享、众创空间、创新创业园等平台,并不断完善功能,弥补短板;第三,提高企业创新创业平台档次。市场化运作的科技孵化器、众创空间档次低,应加快建设步伐,提升功能,争取在“十三五”期内,建设一批省级乃至国家级的创新创业平台,引导大学生提高创新创业水平。

2.4开设绿色通道

针对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创新创业意愿不强、创新创业层次不高等问题,政府以及社会应该由被动支持向主动引导服务方面转化,政府应该开设从学校门到创新创业门一条龙绿色服务通道,达到课堂有学识、实训有体验、创业有引导、困难有支持、失败有退路的民族地区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服务保障。

3结语

大学生创新创业是个永恒的命题,创新创业既是大学生的内在愿望,也是国家和民族所需。但创新创业充满了艰辛,还可能面临失败。少数民族地区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起步较晚,面对脱贫攻坚、转型发展和人才引进培养等压力,政府和大学应该提高认识、亮出实招,为创新创业者构建平台、开设通道,营造创新创业的良好生态,促进区域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海燕.少数民族地区贫困现状及脱贫政策思考[J].政治与社会,2014(9).

2胡月芬.少数民族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现路径初探[J].萍乡学院报,2014(2).

3宋晓东.少数民族大学生创业教育对策研究[J].民族教育研究,2013(5).

4谢志华.关于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思考[J].北京教育,20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