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理科毕业科技创新正文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贝叶斯公式教学

  • 投稿吴域
  • 更新时间2015-09-24
  • 阅读量746次
  • 评分4
  • 21
  • 0

刘国祥,杨永霞,张晓丽,刘 冬,由向平,李玉毛

(赤峰学院 数学与统计学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0)

摘 要:贝叶斯公式是《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中的一个重要公式,同时也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根据笔者的教学经验,谈了对这一教学内容的教学设计和一些体会,探讨改革教学模式,渗透数学文化等措施.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贝叶斯公式;教学设计;人才培养;应用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1-0227-03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改革,文[1]讨论了《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改革探索与实践,文[2]讨论了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现在针对“贝叶斯公式”一堂课,讨论课堂教学.

贝叶斯公式是《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中的最重要公式之一,也是在现实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的公式.它既涉及到全概率公式,又涉及到条件概率,是概率论课程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同时也是教学的一个难点.教学中常常出现以下问题:一是公式复杂,难于理解与记忆;二是应用困难,易与全概率公式混淆;三是对公式的作用认识模糊,不利于解决实际问题.针对上述弊端,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我们对于贝叶斯公式的讲解给出新的尝试,并在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 关于课题的引入

中小学数学教学,几乎每一节课,都需要有导言或者引例,有的学校定有制度,也几乎被人接受.至于高等学校数学教学,是否需要导言、引例等,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认识.有人喜欢用,有人几乎不用.我们认为,要根据课程的特点,适当地选用简单明了的引例.宁缺毋滥,以防冲淡主要教学内容.当然,简单通俗的导言,应该尽量有,但是要精心设计.总结多年的教学,对于“贝叶斯公式”的教学,有效果比较好的两种方式.

1.1 复习三个重要公式,启发导出贝叶斯公式

学生在前面的课堂学习中,已经对条件概率、乘法公式和全概率公式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本次课前先对这三个公式进行复习,板书,以备后用.

乘法公式P(AB)=P(A)P(B|A),P(A)>0

=P(B)P(A|B),P(B)>0(2)

我们知道,全概率公式,简单的说是“已知原因求结果”.那么,在实际当中会不会遇到“已知结果求原因”的情况呢?启发引导学生思考该如何表述,如何解决.

也就是,“事件B发生了”——结果,那么它是由于“事件Ai发生导致的的概率有多大”——究其原因.那么,用严谨的数学式子表示就是:P(Ai|B),如何计算呢?这是条件概率,其中分子P(AiB)用到乘法公式,分母P(B)中用到全概率.写出来就是:

这就是贝叶斯公式,也叫逆概率公式.推导过程,就是基本的证明.简单明了,重点突出.

1.2 通过简单易懂的实例,引入贝叶斯公式

引例一定要简单明了,最好来自于生活,学生易懂.切忌叙述过于复杂,有图有表有视频,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

引例 某学院新生有三班级,其中一班男生20人,女生30人;二班男生30人,女生20人;三班男生25人,女生25人.任意选择一个班级,再从中任意选一名学生做学生会主席,结果他是男生,问他是一班的概率是多少.

学生对这个背景非常熟悉,不需要常识介绍,马上就可以转入对问题的思考.

分析 用Ai表示事件“学生会主席是i班的”,其中i=1,2,3.

用Bi表示事件“学生会主席是男生”.

事件A1,A2,A3是完备事件组,相互独立.

P(A1)=P(A2)=P(A3)=1/3

P(B|A1)=20/50,P(B|A2)=30/50,P(B|A3)=25/50

问题 “任意选择一个班级,再从中任意选一名学生做学生会主席,结果他是男生,他是一班的概率”,就是求概率P(A1|B).根据条件概率、乘法公式和全概率公式,计算:

比较两种引入方法,我们更欣赏第一种.认真看看,第二种只是在第一种的基础上加了一个实际背景,计算、推导都一样,反而增加了对两个条件概率P(Ai|B)和P(B|Ai)理解.我们强调重视应用意识培养,但是比一定必须要“实际——理论——应用”的统一模式.向第一种那样“旧理论——新理论——(新)应用”也未尝不可.

2 贝叶斯公式及其证明

有了前面的导入,下面很容易写出完整的贝叶斯公式.这里要注意,公式一定要完整严谨,前边引出公式不完整、不严谨的地方,一定要详细说明,例如:A1,A2,A3,…,An是完备事件组(样本空间的一个划分).

定理(贝叶斯公式)如果试验E的样本空间为S,事件A1,A2,A3,…,An是完备事件组,B是E的事件,并且P(B)>0,P(Ai)>0,(i=1,2,3,…,n),则有

这一节课最简单的一点就是贝叶斯公式的证明,根据条件概率、乘法公式和全概率公式,可以直接写出.其实(4)就是比较完整的证明.

难点在于公式中对两个条件概率P(Ai|B)和P(B|Ai)=理解在“谁”的条件下,求“谁”的概率?在这里事件B“是结果”,它发生了,它是由于Ai发生“造成的”.根据全概率公式,B的发生由各个Ai发生都可能“造成”.每一个Ai发生而“造成”的可能性多大?这就是P(Ai|B).

3 通过典型例题,加深理解,强调应用

在现实生活中,贝叶斯公式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如在疾病诊断、质量控制、安全监控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怎样科学合理地设置应用案例,将知识性与趣味性相互结合,能够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第一个例题应该比较简单,可以说是公式的直接套用,让学生学会使用这个公式.如果引例不是前边的例子,这里可以作为例题1.否则可以选用一般教材上的“三个工厂生产同一种产品,合格率”问题,第一问应用全概率公式,第二问应用贝叶斯公式.难度不大,容易理解.

第二例可以以不容易理解,甚至可能造成理解错误疾病诊断为例.这个例题在多本教材上出现,但是讲解都不深刻.武汉大学教材用了很长篇幅,但是没有说到重点上.

例题 根据以往的临床记录,某一地区患有某种癌症的发病率为0.005.患者对一种试验反应是阳性的概率为 0.95,正常人对这种试验反应是阳性的概率为0.02.现抽查了一个人,试验反应是阳性,问此人是此病患者的概率有多大?

题目难度不大,设A={抽查者患有癌症},B={抽查者实验反应呈阳性}.那么,A={抽查者不患有癌症}.

根据题目条件,已知P(A)=0.005,P(A)=0.995,P(B|A)=0.95, P(B|A)=0.02.现在要求的是P(A|B).

根据贝叶斯公式:

对于这个结果怎样理解?P(B|A)=0.95说明95%的患者都能够检查出来(漏诊未查出来只有5%);P(B|A)=0.02说明只有2%的误诊(或者说没有病,认为有病).这表明检查水平比较高,但是,P(A|B)=0.1927,也就是,其正确性不足20%?

如果将这个实验用于普查,就是化验呈阳性的人真正患有这种癌症的不足20%.“其正确性不足11%”[5]的结论是不对的.教学中,对这个结果引导学生进一步分析,“某一地区患有某种癌症的发病率为0.005”,就是说这里平均1000人中有5人患这种病.而“P(A|B)=0.1927”说的是,检查呈阳性的人群中,10000人中大约有1927人患有这种癌症.二者比较0.1927÷0.005=38.54.这说明的是,“检查呈阳性的人群患有这种癌症”是“普通人群患有这种癌症”的38.54倍.借用“非典”的说法,“疑似”人群是普通人群的21.32倍.这种检查是有意义的.

再进一步思考,检查呈阳性了,“疑似”了,怎么办?复查呗.对“疑似”人群进行复查.注意,这时候P(A)=0.1927,那么P(A)=1-0.1927=0.8078.P(B|A)=0.95,

P(B|A)=0.04不变.现在的

这就是说,对于“疑似”的人,复查检查仍然呈阳性,那么,他患有这种癌症的概率就从19.27%提高到91.89%,是“疑似”的0.9189÷0.1927=4.77倍,是普通人群的0.9189÷0.005=183.78倍,基本可以“确诊”.

当然,在医疗过程中医师根据经验,只有怀疑有这种癌症的人才做这种检查,也就是先筛查,发病率也远远不是0.005.

4 融入数学建模思想,培养应用意识

高等教育教学中,不但让学生学会数学,最重要的是要会用数学,用数学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也就是应用相应的数学理论知识去建立数学模型的能力.将数学建模思想方法融入数学类主干课程中已经成为教师的共识,但是什么时候融入,什么课程适合融入,怎么样融入,是我们一直在探索的课题.我们认为,贝叶斯公式就是非常适合的一个内容.

案例1:“拼写纠正”问题:在文字输入时,我们发现当用户输入了一个在字典中不存在的单词时,我们就需要去猜测,他到底真正想输入的单词是什么呢?用概率论中我们形式化的语言来叙述就是,我们需要求:P(他真正想输入的单词|他实际输入的单词)这个概率,并且找出那几个使得这个概率最大的猜测单词,甚至于对他们排序.比如用户输入:thew,那么他到底是想输入the,还是想输入thaw?到底哪个猜测可能性更大呢?

案例2:“通讯信号估计”问题:通讯系统由信源、信道、编码、译码和干扰源等几部分组成.信源发出来的消息是随机的,而由于信道中存在干扰,进入信道的某个信号,从信道出来的信号可能就不再是这个信号了.我们的问题是,当接收到一个信号后,进入信道的信号到底是什么?

案例3:“股票行情分析”问题:为了分析预测一支股票未来一定时期内的价格变化,我们可以分析影响股票价格的因素,比如利率的变化.若该支股票上涨了,试分析确实是由于利率下调引起股票上涨的概率.

5 简单介绍数学家,了解数学史,渗透数学文化

在课堂上适当介绍数学史与数学家,特别是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学学家,渗透数学文化[2].一是能够减少课堂枯燥,二是提高学生兴趣,三是使学生初步了解科学发展的基本脉络.

托马斯·贝叶斯(Thomas Bayes,1701—1761)英国牧师,业余数学家.他生前是位受人尊敬英格兰长老会牧师.为了证明上帝的存在,发明了概率统计学原理,非常令人遗憾的是,他的这一愿望至死也未能实现,当然,也不可能实现.贝叶斯在数学方面主要研究概率论,他将归纳推理法用于概率论基础理论,创立了贝叶斯统计理论,对于统计推断、统计决策函数、统计估算等做出了重要贡献.1763年发表了这方面的论著,对于现代概率论和数理统计都有很重要的作用.贝叶斯的另一著作是发表于1758年的《机会的学说概论》.

贝叶斯所采用的许多术语被沿用至今.贝叶斯思想和方法对概率统计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现在,贝叶斯思想和方法在许多领域都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6 结语

任何人,当然包括学生,要善于总结,进行反思.古人讲日三省其身,“省”什么,其中重要方面就是总结与反思.即使不能对事物进行事前准确预测,但是事后必须总结反思,做个“事后诸葛亮”.如果“失了街亭”,要反思其原因,这是因为什么.“一来是马谡无谋少才能,二来是将帅不和”“才失了街亭”.再跟深入地问一句,因素“马谡无谋少才能”和“将帅不和”各自占多大的比例.哪一个是决定性的.这就用到贝叶斯方法.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刘国祥,等.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改革探索与实践[J].赤峰学院学报,2014(11).

〔2〕张晓丽,刘国祥,等.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与探讨[J].赤峰学院学报,2015(4).

〔3〕程小红.贝叶斯公式的几个应用[J].大学数学,2011,27(2).

〔4〕魏宗舒.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5〕盛骤,谢式千,潘承毅.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程(第四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6.

〔4〕李大潜.将数学建模思想融入数学类主干课程[J].工程数学学报,2005(8):2-7.

〔6〕叶其孝.微积分教学中融入数学建模的思想和方法[J].数学通报,2014(3):40-47.

〔7〕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77778.htm?fr=aladdin,2014.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