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理科毕业科技创新正文

如何优化教学过程 构建高效课堂

  • 投稿Syua
  • 更新时间2015-09-23
  • 阅读量385次
  • 评分4
  • 57
  • 0

王 璟

(秦皇岛市海港区迎秋里实验学校,河北 秦皇岛 066000)

【摘 要】优化教学过程,是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小学数学教学过程的几个基本要素是确定教学目标,确定和组织教学内容,选择课堂教学的结构和组织形式,选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效率

优化教学过程,是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小学数学教学过程的几个基本要素是确定教学目标,确定和组织教学内容,选择课堂教学的结构和组织形式,选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优化了这些基本要素和具体操作时的一些细节,如教态、语言、板书、环境等,课堂教学的效率必将提高。那么在教学中如何进行高效课堂教学呢?

1 采用“快乐学习”的方法,提高数学教学效率

小学数学教学可以采用“快乐学习”的方法,通过游戏和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理解新知识,体验从学习中带来的快乐。“动”是儿童的天性,小学生都比较爱动,喜欢参与。因此,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在适当的情况下,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做一做,想一想,看一看,这样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才能够更加牢固。数学教学一定要抓好这一环节,根据数学教学改革进度及教学需要,寻找适当的时机,引导学生主动操作,如摆一摆、画一画、数一数等,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具体化、生活化。这样,学生就可以在操作的过程中理解新的只是,体验参与的快乐,在快乐的氛围中进行快乐学习。同时,在数学教学中,为了提高教学效率,还要创设有意义的问题情景,引导学生继续探究,去激发学生快乐思考。小学生喜欢参与,喜欢发表自己的见解,喜欢思考为什么,针对这些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采用学生自制学具的教学模式,既可以培养学生自己的动手能力,又可以激发学生快乐学习的欲望。如我在教学《体积和体积单位》一课时,我让学生提前自制学具,用学具表达体积单位。课堂上,学生踊跃展示自己的“作品”,我找了几位来到讲台展示,并问道:1立方米怎样展示?这时,许多学生都被难住了,一名学生用低低的声音说:“老师,你是不是搞错了,1立方米体积是很多的,家里的浴缸装满了水也不够1立方米,体积那么大,怎么能带到课堂上来呀?”还有的学生说:“是呀,1立方米就是长、宽、高都是1米,那么大的体积,我们怎么展示呀。”我顺势说:“1立方米确实很大,那么,我们怎样展示呢?谁能表达一下1立方米到底有多大?”这时一个学生站起来:“老师,我有一个好办法展示1立方米的大小,我们可以找一些同学合作展示”。说完,八、九个同学涌上讲台,他们整整齐齐地站在一起,一名同学用讲台上的米尺仔细测量起来。他让同学们蹲下来,蹲到一米高度,长宽不够一米就让同学们站开些,慢慢的,1立方米大的空间展示了出来。同学们给予了热烈掌声,在欢笑声中,同学们掌握了数学知识,在实践中体会到数学的价值。采用快乐学习的方法,不但提高了学生对于数学的兴趣,还提高了学习效率。还可以组织学生分组说,通过互相说给同学听,便于培养学生检查和调节自己思维的能力,从而使思维和言语表达能力得到较快的发展。随着年级的增高,学生抽象思维的发展,可以更多地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互相评价,发表不同意见,活跃思路,并且注意培养学生有条理有根据地思维。总之,教学时要重视学生的思维过程,但是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提出不同的要求,逐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2 教学手段要多样化

教学手段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主要措施。传统的数学教学,从概念到概念,教师单靠粉笔和黑板讲解,势必影响大面积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素质提高。因此,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必须注意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多媒体教学体现了教学手段的多样化。适时恰当地选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以形象具体的 “图、文、声、像”来创造教学的文体化情景,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清晰化,使学生的思维活跃,兴趣盎然地参与教学活动,使其重视实践操作,科学地记忆知识,并且有助于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思考,使教师以教为主变成学生以学为主,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过程,增强教学效果。如我在讲“圆的认识”时,采用动画引入,生动形象的画面,伴以美妙的音乐,很快让学生进入教学过程。这样开头:我想问一下,大家喜欢动画片吗?(喜欢)今天我也给大家带来一段动画片,想看吗?(想)请大家看屏幕,(出示课件)这四个小动物在举行自行车比赛,最后结果怎样呢?请往下看,现在比赛还没有结束,你能猜一下,最后谁能得第一?(小狗)为什么呢?(因为小狗的车轮是圆的)那小白兔的车轮也是圆的,那你为什么不说它得第一呢?(因为小白兔的车轮的车轴没在中间)这时老师停止播放,问:同学们,那为什么车轮做成圆的,车轴装在中间,跑起来就又快又稳呢?同学们想知道吗?(想)学完这节课,你就会明白的。像这样,播放一段录像,倾听一段录音来引入课题,就会使整个课堂顿时活跃,不仅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唤醒学生有意注意,而且使学生的心一直被教师牵引着,教学紧凑,过渡自然,使教学过程顺利进行,还提高了教学效率。同时,运用多媒体练习巩固,可以省去了板书和擦拭的时间,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向学生提供大量的习题,练习容量大大增加。这时可以预先拟好题目运用电脑设置多种题型全方位,多角度、循序渐进的突出重难点。当学生出错后(电脑录音)耐心地劝他不要灰心,好好想想再来一次,这符合小学生争强好胜的过程,再一次复习巩固知识。这样增加训练密度,从而提高教学效果。教师还可以选用学生操作、教师引导、学生发现规律的方法进行教学。讲解例1:60÷3=20时,先让学生分一分小棒,从中领悟到:60根小棒每10根1捆,共6捆,把6捆小棒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捆,就是20根。根据上述操作过程理解60除以3,可以把60看作6个十,除以3,等于2个十,就是20。接着教师引导学生概括:整十数除以一位数,可以把被除数看成几个十,计算出结果就是多少个十。教学例2:69÷3时,让学生摆出6捆(每捆10根)、9根小棒,把它平均分成3份,边分教师边提示:先把什么平均分成3份,再把什么平均分成3份,合起来是多少?分完后让学生说说分的过程,教师示范。在此基础上教师小结:刚才计算60÷3时先把60根小棒看作6捆,平均分成3份,每份有2捆,就是20根。现在计算69÷3,有6捆零9根,也先分整捆的,每份有2捆,再分单根的,每份有3根,这样每一份里都有2捆和3根,就是23根。最后说明69÷3的口算过程,先把69分成6个十和9个一,6个十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个十,9个一平均分成3份,每份3个一,把2个十和3个一合起来是23,就是所求的商。这样教学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通过操作给儿童建立表象和激发学生思考,促进他们对法则的理解。学生包括中差生掌握口算方法的效果相当好。

总之,教师在教学时,教师宜以鼓励为主,指出学生的进步情况,同时指出努力的方向,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避免使学生感到挫折、焦虑。要鼓励学生参加分析,从而增进学生自我了解的能力。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赵冬臣.小学数学优质课堂的特征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2.

[责任编辑:杨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