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理科毕业科技创新正文

论《金刚经》玄奘译本的优越性

  • 投稿淘淘
  • 更新时间2015-09-23
  • 阅读量861次
  • 评分4
  • 36
  • 0

赵 卿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外国语学院,四川 广汉 618307)

【摘 要】《金刚经》在中国历史上一共有六个译本,其中最为著名的是鸠摩罗什的译本,这也是流通得最为广泛的一个译本,以至于人们一提到《金刚经》,自然就会想到鸠摩罗什的这个译本。这当然是有其原因的。事实上,鸠摩罗什的译本确实有其特点或者说是优点。但是,他的译本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一些地方翻译得过于简略模糊,一些佛学义理显得不是很清楚。相比之下,玄奘的译本就比较具体准确。一些在鸠摩罗什的译本中不清楚的问题,只要对照玄奘的译本,马上就会变得很清楚。所以,玄奘的译本对于鸠摩罗什的译本来说是一个很好的补充。玄奘的译文确实有其优越性。本文将举例说明。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鸠摩罗什;玄奘;金刚经;翻译

鸠摩罗什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佛经翻译家。他祖籍天竺,生于西域龟兹,因此他从小就擅长梵语和胡语。他十几岁就因为通达佛教义理而著称于世,因此可见他的佛学修养是非常深厚的。事实上,鸠摩罗什对翻译理论是非常通达的,但可惜的是,现今保留下来的这方面的著述不多。但从保留下来的零星议论和大量的译作来看,他是比较倾向于意译的。据他自己说,在他所翻译的佛教经论中,只有《十诵律》是没有经过任何删减的,而其它的众多经论都是经过他删减的。鸠摩罗什非常重视翻译当中的文采。

玄奘俗名陈祎,唐代洛州(今属河南)人,著名的佛经翻译家,历史上把鸠摩罗什及其以后的译文叫作旧译,而把新译的称号独留给玄奘,可见他在中国佛经翻译史上的重要地位。玄奘的翻译比较倾向于直译,后人总结玄奘的译经时,说他的翻译风格是“既需求真,又需喻俗”。他提出了著名的五不翻理论,所谓秘密不翻,多义不翻,此处无不翻,顺古不翻和生善不翻。玄奘一生中最著名的事件就是西行求法。其实,玄奘在西行求法以前就已经具有深厚的佛学造诣,而到达印度之后,又广学了印度的中观、唯识等佛学理论,佛学造诣更加炉火纯青。作为中国人,并且具有深厚的汉语言佛学功底,他的汉语水平自然没有问题。而留学印度十几年,又使他的梵语有了很高的水平。因此,玄奘是梵语、汉语和佛学三方面的专家,翻译起佛经自然是得心应手。

《金刚经》是大乘佛教般若系的一部重要经典,是中国佛教史上最受国人重视的佛教经典之一。据说禅宗的六祖慧能就是听《金刚经》而开悟的。《金刚经》主要说的是“应无所住,行一切善法”。也就是说,一方面,要体会诸法的空性,做到不著相。而另一方面,又不是说一切就空了,就善也没了,恶也没了,堕入虚无主义,这在佛学上叫作断灭,是一种需要提放的状态,而是还要行一切善法。总之,做到空而妙有,妙有而空,不执著而行善,行善而不执著,就是佛教修行者的最高状态。下文笔者将举例说明《金刚经》玄奘译本的优越性。

在鸠摩罗什的《金刚经》译本中,提到释迦牟尼佛灭度之后众生信仰《金刚经》的情况时,有一句话叫作“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意思是说,在这个时间,能信仰《金刚经》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但这个“后五百岁”历来有三种不同的解释。一是说释迦牟尼灭度于公元前486年,那么后五百岁就是五百年后,也就是公元14年。第二种解释是说如来灭后的一千年中,包含着前五百年和后五百年,那么这个“后五百岁”指的是第二个五百年这整个五百年间。第三种解释是说,如来灭后的1500年间包含着前五百年,中五百年,后五百年,那么这个“后五百岁”指的是第三个五百年这整个五百年间。那么,这个“后五百岁”到底指的是什么时间呢?如果参考玄奘的译本,这个问题就会变得十分清楚。在玄奘的译本中,对应的句子是“后时、后分、后五百岁,正法将灭时、分转时”。在这里,“后时”即是“后分”,也就是“后五百岁”,也就是“正法将灭时”。事实上,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根据佛教理论,正法时期有教说,修行,证悟,像法时期有教说,修行,可是却没有证悟,末法时期只有教说,修行和证悟都没有了。至于正法,像法,末法的时间分界,有这样两种说法:第一,正法有五百年,像法有五百年;第二,正法有五百年,像法有一千年;第三,正法一千年,像法一千年。对于末法的看法基本一致,即认为末法有一万年。根据玄奘的译本,众生信仰《金刚经》的时间要满足两个条件,一个是“五百年”,一个是“正法将灭时”,两个条件综合到一起,可以下结论,“后五百岁”指的是公元14年左右。有人说正法可以是一千年,那么这个“后五百岁”可以指的是这一千年中的第二个五百年,但这是个时间段,而“正法将灭时”是一个时间点,因此可以排除这种可能。

在鸠摩罗什的《金刚经》译本中提到,不是所有的人都会信仰《金刚经》的般若法门。那么,到底是哪些众生不会信奉《金刚经》的教法呢?鸠摩罗什的译本中是这样说的:“若乐小法者,著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则于此经不能听受读诵,为人解说。”根据字面的意思,这样的一群人“乐小法者”,也就是喜欢小乘佛教的人,他们“著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所以不能信仰《金刚经》的般若法门。可问题是,这与佛教义理是矛盾的。因为小乘佛教也是非常反对我见和人见的,认为“我执”是众恶之源,是一切烦恼和谬误的来源。小乘经典《俱舍论》中也说:“由我执力,诸烦恼生,三有轮回,无容解脱。”可见小乘人也是反对我见和人见的。难道《金刚经》中佛说错了吗,佛怎么会和自己的佛理相矛盾呢?如果参考玄奘的译文,这一问题就会变得十分清楚。我们来看看玄奘的译文中是怎么说的。玄奘的译本为:“如是法门,非诸下劣信解有情所能听闻;非诸我见、非诸有情见、非诸命者见、非诸士夫见、非诸补特伽罗见、非诸意生见、非诸摩纳婆见、非诸作者见、非诸受者见所能听闻。此等若能受持读诵,究竟通利及广为他宣说开示,如理作意,无有是处。”原来如此。原来“诸下劣信解有情”(相当于鸠摩罗什译本中的“乐小法者”)和持“诸我见、有情见”的众生(相当于鸠摩罗什译本中的“著我见、人见”的众生)是两类人,“著我见、人见”并非是修饰“乐小法者”的。那么这两类人到底有什么特点呢?一是“诸下劣信解有情”(相当于鸠摩罗什译本中的“乐小法者”),也就是修小乘佛法的众生,他们只能理解“人空”,不能理解“法空”,因此不能理解《金刚经》中的一切皆空之甚深道理。第二类人是持“诸我见、有情见”的众生(相当于鸠摩罗什译本中的“著我见、人见”的众生),这种人其实是佛教讲的外道,比如说婆罗门教,他们都认为实有“我”,实有“人”。这段经文因此就变得非常清楚了。

为了说明一切不实,应无所住的道理,《金刚经》多次以怎样观察如来为例进行阐述,其中以如来身相为观察对象就有五次。在第五次以身相为例进行阐述的时候,鸠摩罗什的译本又出现了问题。鸠摩罗什的译本中是这样说的:“‘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不?’须菩提言:‘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佛言:‘若以三十二相观如来者,转轮圣王即是如来。’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者,不应以三十二相观如来。’”这里须菩提对释迦牟尼佛提出的能否以三十二相观察如来的问题作了肯定的答复。然而,这是与全经义理不相符合的。事实上,在前面出现的四次类似的提问中,每次须菩提都给予否定的回答,并且都得到释迦牟尼的认可。须菩提怎么会在“深解义趣”之后,反倒给出一个错误的答案呢?事实上,在《金刚经》中有一句著名的话,叫作“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又有一句话叫作“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又有一句话叫作“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所有这些都说明不应该以三十二相观如来。须菩提却说:“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难道须菩提真的一时糊涂吗?玄奘译本对于这一问题是十分有帮助的。他的译文中说:“佛告善现:‘于汝意云何,可以诸相具足观如来不?’善现答言:‘如我解佛所说意者,不应以诸相具足观于如来。’佛言:‘善现,善战!善战!如是!如是!如汝所说,不应以诸相具足观于如来。善现,若以诸相具足观于如来者,转轮圣王应是如来。是故,不应以诸相具足观于如来,如是应以诸相非相观于如来。’”原来,和其它几次一样,须菩提对这个问题依然做出的是否定的回答,这就一致了。那么,这是怎么回事呢?难道鸠摩罗什大师翻译错了吗?很可能金刚经有几个不同的梵文原本,而有的原本在流传过程中出现了一些讹谬,而这个原本恰恰成为了鸠摩罗什所用的原本。(下转第230页)

(上接第123页)在鸠摩罗什的译本中,在大乘正宗分第三中有一句话,叫作“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其中“应如是降伏其心”在玄奘的译本中被译成“应当发起如是之心”。一个是“降伏”,一个是“发起”。差两个字,但其中的门道就大了。降伏的是妄心,发起的是真心。按佛教理论,心分为真心和妄心。耽著妄心使我们流浪生死,证悟真心使我们住在涅槃。虽然从胜义谛的角度看,真心、妄心是一体的两面。但从世俗谛来看,真心和妄心区别是很大的。对于妄心应该破,对于真心应该立。《金刚经》是一部以“破”为主的经典。不光是《金刚经》,整个般若系统的经典都是以“破”为主,强调“诸法皆空”。但对于上根的佛教徒来说,他们不会走极端,知道“离一切相”的同时,还要“行一切善法”。但对于下根的修行人来说,听到诸法皆空的道理之后,就会觉得善也空,恶也空,因果也空,西方极乐世界也空,总之什么都空了,什么都没有了,就会堕入佛教所谓的“恶趣空”,也就是世间人所说的虚无主义。所以在破的同时适当地立就显得格外重要。按照佛教理论,宇宙的本体叫作诸法实相,契入诸法实相的状态就叫作体悟到了真心。这个诸法实相还有很多其它的名字,如法界,如如来藏,如大涅槃。真心无形无相,但是可以变化出一切现象和事物。这个真心是存在的。以这个真心为依托,因果规律也可以成立,西方极乐世界也可以成立,森罗万象的现象世界才被变化出来。因此,破的同时适当地立可以确保修行者不会堕入一切皆空的虚无主义。佛教上因此有一句话,叫作宁可执有如须弥山,莫要执空如芥子许。因此,在一部整体上以破为主的《金刚经》中,适当地强调发起真心,对于平衡整部经的侧重点是有着积极的作用的。

结论:

从以上几个例子可以看出,玄奘的译本可以澄清一些鸠摩罗什译本中的一些概念,化解鸠摩罗什译本中的一些矛盾,并且从佛学义理上来讲,玄奘的译本也更加平衡,不会导致读者进入“偏空”的虚无主义。其实,从整体上看,玄奘译本更加具体准确,包含着更加丰富的信息量。因此,我们今天提倡《金刚经》的玄奘译本,无疑是有积极作用的。至少,玄奘译本可以成为鸠摩罗什译本的一个有益的补充。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Nord, C.目的性行为:析功能翻译理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2]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责任编辑:刘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