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论文格式模板参考文献正文

高校勤工助学工作的思考

  • 投稿叶草
  • 更新时间2017-06-25
  • 阅读量596次
  • 评分4
  • 62
  • 0
【摘 要】勤工助学是高校学生资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大学生教育工作的核心内容之一。通过勤工助学,使得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提高了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加强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了大学生的健康心理。积极开拓勤工助学岗位,完善和优化勤工助学体系,凸显勤工助学的育人功能,对于高校学生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高校 勤工助学

一、高校开展勤工助学工作的作用和意义

( 一)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勤工助学的目的不仅在于帮助学生解决经济困难,更在于提升个人能力,首先勤工助学活动增加了学生与“外界”的接触,拓宽了学生视野,充实了学生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其次培养了学生独立自主、自强不息的精神,增强其工作责任心以及对社会对国家的使命感。

( 二) 促进学生心理健康

目前高校里绝大多数心理存在障碍的都是家庭经济贫困的学生,因经济贫困而导致“心理贫困”。形成了自卑心理,与同学缺少交流,不参加集体活动,甚至因为自己是贫困生而怨天尤人。通过勤工助学则能让困难学生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回报,缓解经济压力,更重要的意义在于让学生实现自身价值。

( 三) 增强学生专业技能

家庭贫困学生通过参加适当的勤工助学活动,经济问题得到缓解,学生就可以把更多心思放在学习上,顺利地完成自己的学业,掌握一技之长。一些与专业技能相关的岗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可以巩固所学知识、提高专业技能,查漏补缺尽早将所学知识与社会需要相结合。

二、当前勤工助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 一) 勤工助学岗位缺失

目前我国各高校在校内都设立了勤工助学岗位,但能为学生提供的勤工助学岗位偏少, “僧多粥少”不能满足学生需求。同时,学校提供给贫困生的大多岗位层次相对较低,种类较为单一。

在校外,勤工助学岗位数量也很有限,较稳定的勤工助学岗位主要是家教,偏少的岗位也造成了校外的中介机构泛滥,缺乏统一管理及监督,向学生收取高额介绍费,工作不固定、工作时间长、收入与事先说的不符等现象频出。学生利益难以保障,安全更难以保证。社会参与意识不够,除了国家,政府支持外,其他方面支持力度很小。

( 二) 勤工助学体制有待完善

1、目标群体不明确

当前我国高校对参加勤工助学活动的对象认定模糊。贫困生,特困生的标准相似,评定很模糊,对工作的指导性不强。而且我国家庭经济收入透明度不高,这些都给评价学生及其家庭经济状况带来诸多不确定性。同时勤工助学活动只为困难学生设定,其他学生不在考虑范围之内。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方面,也应为那些有意愿锻炼自己,渴望走出校园,接触社会的学生考虑,这一点美国大学生做得很好。

2、组织管理不完善

目前高校的勤工助学工作普遍缺乏完善的组织管理。勤工助学管理工作大多由学生处老师兼任,这样就导致没有专人对勤工助学基金进行筹措,对勤工助学岗位进行扩充和管理,对学生勤工助学与用人单位提供规范的中介服务。这种没有专门机构的设置,使勤工助学工作缺乏统筹与谋划,让勤工助学工作在学校总体布局上偏向于次要位置上。

(三)激励竞争机制不健全,育人效果不明显

开展勤工助学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困难学生解决经济困难,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同时为学生提供锻炼的机会,提升自身素质。但目前大多数高校只是从缓解学生困难角度出发,没有普遍认识到应当对参加勤工助学的学生进行岗前培训,对参加勤工助学的学生没有相对应的奖惩制度,盲目追求岗位数量,工作质量无人监管,使得部分同学获得了勤工助学岗位后,工作不认真、不负责,缺乏敬业精神。

三、勤工助学体系的优化思路

(一)开拓思路,拓宽渠道

随着勤工助学的内涵不断丰富,高校应开拓思路,积极推进勤工助学的基地化、产业化建设,转变劳务型岗位为智力型岗位。第一,设立勤工助学基地,充分利用并积极整合资源,与校内后勤、餐厅以及校外信誉良好的用人单位展开长期合作,形成规模效益让学生得到更多岗位和收入。第二,勤工助学产业化,通过优惠政策给勤工助学产业以宽松的发展空间,通过运作使其持续发展,不断增值,维持勤工助学的生命力。第三,高校可让勤工助学学生参加助研、助教等具有知识性,实践性的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创新力、组织力。

(二)完善体系,规范制度

勤工助学活动全过程的想关政策,统筹一致,规范有序,制定完善的贫困生认定程序,实行工作岗位责任制、考核量化、跟踪管理体系等一系列的制度。设立专门的勤工助学管理中心,把参加勤工助学的学生的个人信息和工作情况记录在案,使勤工助学工作做到有效化、制度化、规范化。还要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促进勤工助学工作管理手段网络化,为困难学生搭建网上交流招聘平台,也有利于大家进行监督。

(三)转变观念,注重育人

勤工助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随着社会发展和教育体制的改革,社会对综合型人才的需求不断扩大。但很多同学对勤工助学的认识仍然停留在赚钱上面,不利于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这大大降低了勤工助学的意义。因此应树立由单纯的解困向助困与育人并重的发展理念,将大学生勤工助学活动上升到人才培养的高度,使学生看到勤工助学与自身素质提高,实现自我发展的密切联系,助困与育人并重、扶贫与扶志结合、挣钱与成材并举,是当前高校勤工助学工作应该发展的方向。

(作者单位:河南农业大学机电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