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永安
摘要:政治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上的意识形态,而办公室政治则是将政治学意义上的政治在职场上形象化,办公室政治成为职场中人想避而避不开的一种关系。随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如何构建一种和谐的办公室政治成为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如何发挥办公室政治积极、正面的解释也成为重要的课题。积极的办公室政治意识、良善的制度、健康的办公室文化、和谐的人际关系都是构建和谐办公室政治中必不可少的。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办公室;政治;和谐;人际关系
一、何谓“办公室政治”
“人天生是政治动物”,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政治人”假设表明人无时无刻不处于一种政治关系中。
政治,对其概念的阐释因时代的变化、看问题的角度的不同而不同,有“国家说”、“权力说”、“分配说”“管理说”等等,有学者将各种政治理论分为四类:作为政府艺术的政治、作为公共事务的政治、作为妥协和同意的政治、作为权力和资源分配的政治。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政治是人类阶级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是社会生产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一个历史范畴。政治是阶级社会中以经济为基础的上层建筑,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是以政治权力为核心展开的各种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总和。政治关系是一种特定类型的社会关系,是一种客观存在,有人的地方就有政治,“不论他们的价值观和所关注的是什么,人们都不可避免地陷入政治体系的网中,不管他们是否喜欢,甚至是否注意这一事实。”而办公室作为办公室人员工作、学习的主要场所,是人与人之间权力、利益分配的一个基本单位,必然少不了“政治”因素,少不了“办公室政治”。当然,我们不能将“办公室政治”完全等同于政治学意义上的政治,对于国家权力机关及其执行机构来说,办公室政治包括政治学意义上的政治,但国家权力机关及其执行机构之外的办公室人际关系来说,办公室政治更多的是将工作中带有政治心态、政治色彩和政治手法的一切现象的或本质的行为比喻化。在这里,不妨将办公室政治定义为办公室内部成员在权力和利益分配上的一套成文、不成文的规则和机制。办公室政治表面是人际关系的问题,但其实质仍是一种更加深刻全面的利益关系问题。
二、办公室政治关系存在问题的深层原因
形象化比喻的“办公室政治”背负的更多是一种负面的色彩。当前,办公室政治中出现很多不和谐的声音,有其深层次的原因,主要有几个方面原因:
1.利益冲突是办公室政治关系中问题的根本原因
办公室政治从表面看是人际关系问题,但深层次的还是利益问题。马克思说:“人民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由于受资源及空间的有限性,人与人之间必然会在追求自身利益过程中出现利益冲突。为实现自身利益,相互间结成同盟或者攻击对方就成为其中一种利益诉求方式,拉帮结派、不合作、谣言攻击等等行为就容易出现,这些行为必然不利于办公室的和谐稳定。
2.制度的不完善是办公室政治关系中问题的直接诱因
当前,造成办公室政治不和谐的因素中,制度缺失是其中重要方面。选人用人制度、奖惩制度、监督制度、岗位责任制度等的缺失使得办公室人员在工作中出现责任不明确、激励效果不明显、程序混乱、权力滥用等现象,必然带来各种不正当的关系,使得办公室政治出现。
3.人情思想浓厚是当前办公室政治关系问题出现的历史原因
我国自古是人情社会,人情是人们判断和决定自己和周围其他人发生互动交往、建立相互关系的一个重要依据和基准,在评判相关事务上明显具有不确定性和模糊性,这就会出现因人而异、因事而异的现象。人情因素的存在使得原本有的规则和制度会成为一纸空文,同时损坏工作中该有的公平和公正,偏见、个人喜好随处可见,这都影响正常的工作开展。人情消费在办公室政治中也大行其道,这些都是影响和谐办公室政治的重要因素。
三、构建和谐办公室政治的对策分析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的发展时期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社会要和谐,作为政治生态细胞的办公室政治首先要和谐。和谐办公室政治既是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又是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办公室政治生态是清风徐徐还是乌烟瘴气,将直接关系着组织的和谐稳定,关乎组织的发展和形象。和谐社会主义要求我们积极构建一种和谐的办公室政治生态文化。和谐办公室政治是办公室中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相互配合、相互依存,以完成组织目标为主要任务而运转有序、蓬勃发展的体系。
1.树立正确的办公室政治意识
意识决定行动。我们身在办公室中,就离不开办公室政治。有人的地方就有利益冲突,有利益冲突就有政治。政治是一种客观现实,必须承认它存在的合理性和现状。只有我们认可它的存在是正常的,是不可避免的,我们才能很好的面对它。因此,我们需要从理智上、思想上、情感上接受办公室政治,并将自己纳入系统中,努力的去适应办公室政治,积极努力的去改良和发展办公室政治,实现和谐。特别是管理者,更需要积极努力的去构建一个和谐的办公室政治,充分认识到办公室政治表面上是人际关系问题,但更多的是利益的博弈,因此,在改良办公室政治中,需要对原有的利益格局进行调整,将办公室“潜规则”转变为“显规则”,实现公开化。
2.建立健全良善的制度
“制度是个社会的游戏规则,更规范的讲,它们是人们的相互关系而人为设定的一些制约”。制度的好与坏对组织运转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首要问题不是自由,而是建立合法的公共秩序。人类可以无自由而有秩序,但不能无秩序而自由”,“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走向反面”。制度在构建和谐的办公室政治中的作用是无法取代的。中国自古是人情社会,而制度的缺失就成为办公室人情中权力滥用的重要原因。当然,并不是彻底摆脱人情因素,当然这也是不可能的,没有人情的政治是短命的,人情应是制度的填充剂,再好的制度也会存在漏洞,人情可以弥补制度的某些不足。没有制度的人情是混乱的,我们在构建和谐的办公室政治中需要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同时在制度构建中体现人文关怀。
良善的制度应体现制度科学有效,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体现参与性,全员参与,变被动为主动;体现公平性,在制度面前一律平等;体现效率,实现资源最大化的利用;体现奖惩性;体现人文关怀,要以人为本。在构建和谐的办公室政治中,应逐步完善和建立以下制度:一是选人用人机制。为能干事、会干事的员工提供施展才华的机会。二是民主科学决策机制。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以决策民主促进科学决策。三是建立完善岗位责任机制。明确岗位职责、职能,避免出现推诿现象的发生。四是奖惩机制。通过完善奖惩制度,实现奖励先进、鞭策落后的目的。五是建立完善监督机制。加强监督和信息反馈,实行问责制,提高执行力。六是创造性的实行轮岗制度。
3.树立良性、健康的办公室文化,创造学习型组织
组织有机地整合相关要素除了要有一定的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及规章制度之外,其中还需要一种协调力和凝合剂,以无形的“软约束”力量构成组织有效的内在驱动力。这种力量就是组织文化。组织文化是组织成员长期认可的具有本组织特色的价值观念、团体意识、行为规范和思维模式,一个缺乏组织文化的组织将会是一盘散沙。在构建和谐办公室政治中,应着力构建一个团结友爱、相互信任、相互帮助、相互谅解的和睦气氛,增强办公室内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形成共同的理想和目标,将员工目标与办公室整体目标整合,形成统一整体。
知识经济时代,信息和知识成为重要的战略资源,学习型组织的创建就成为一种必要。构建和谐办公室政治中,构筑一种学习型的氛围,所有员工能够不断的实现自我超越、不断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的愿景、实现团体学习。在组织中,大家发自内心的努力工作、努力学习、追求卓越,实现办公室的发展。员工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树立个人品牌,实现组织与个人的共同发展。
4.构建和谐健康的人际关系
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团体的力量大小,决定与团体内人与人之间心理上的关系是否相容;社会成员间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增进团体效率的重要原因之一。人是办公室存续发展中最活跃、最具有能动性的要素,也是必不可少的要素。构建和谐的办公室政治首要的工作是优化政治主体要素——人。人际关系和谐是办公室和谐的基础,也是办公室发展的动力源。
办公室政治中的人际关系,从广义而言,主要是办公室工作人员之间、办公室工作人员与办公室以外的部门、人员及系统外部人员之间,通过正式或非正式的交往活动,发展和建立起来的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从狭义而言,主要是办公室工作人员之间在相互交往过程中产生的相互关系。本文主要从狭义的角度来论述办公室政治中的人际和谐。要想构建和谐办公室政治,就必须注重和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增强办公室人员的团队意识和协作意识,着力构建一种平等、友善、相互尊重、文明健康、诚信、充满人文关怀的人际环境。
在办公室人际交往中,我们要坚持平等性原则、相容性原则、信用性原则和主动性原则。人际关系和谐在构建和谐办公室中的重要作用也就要求办公室领导要身先力行并增强利益整合能力和人际协调能力。办公室人际关系是互动的过程,在其中利益因素往往牵动着办公室人际关系形态的神经,某种利益的需要也调节者办公室工作人员相互间的人际关系,一旦这种利益关系不复存在,为这种利益而发生人际关系也随之淡薄。这就要求办公室领导具有较高的利益整合能力,通过利益整合达成协调的人际关系形态。
在人际关系协调中注重运用各种协调方法,坚持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灵活处理,灵活运用,避免庸俗化、商品化、简单化。
和谐办公室政治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体成员参与。在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中,树立健康、和谐的办公室政治理念、积极参与到办公室政治改良的过程中去,共同构建和谐的办公室政治。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罗伯特·A·达尔.现代政治分析[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2] 杨文杰. 官场沉浮、人际关系、“办公室政治”—《潜伏》暗藏“职场”玄机?[J].北京:发现,2009(5).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