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基础教育中学英语正文

好的开始等于成功的一半———谈高中起始年级的有效教学

  • 投稿菜鸟
  • 更新时间2015-09-02
  • 阅读量591次
  • 评分4
  • 73
  • 0

江苏省海门市四甲中学 厉承凤

经历了中考残酷的选拔,学生步入高中,开始新的学习,英语学科作为影响高考总分不可缺失的一部分,每个学生一进入高中就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不过往往会因为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有些学生一进入高一就会感受到英语学习的不适应感,那么,当前的高一英语教学存在着哪些问题呢?对于这些问题又该如何去解决呢?笔者就这些问题进行思考,谈几点在平时教学中的具体做法。

一、高一新生英语学习现存的问题

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基础,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不难发现当前高一新生在英语学习上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影响了学习的实际效果。

(一)词汇的记忆不得法

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步入高中后仍然沿袭着初中的不良单词记忆方式,孤立的记忆单词,高耗低效,由于没有把单词放置于具体的语言情境或语篇中进行学习和记忆,导致记忆的效果不佳,相比较而言,高中英语的词汇量比初中英语增加很多,这种孤立的记忆方式,缺乏有意义的思维链接,往往是短时间记忆、遗忘、反复,最后花了时间,却得不到相应的学习效果,学生的英语学习自信心受挫,逐渐因为付出没有回报而失去对英语学习的信心,甚至滋生厌学情绪,严重影响了英语学习。

(二)学习目标设计不完善

新课程提出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学的中心应从原有的“教”转向“学”,三维教学目标的侧重点应该在学习目标,与原有单一的知识目标相比有了“质”的变化,增设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为此,我们课前的准备也应该有所转变,不过有相当一部分英语教师在教学设计时仍然过于重知识目标,忽视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两个维度,导致纲领性的教学目标没有做到全面、完整,导致英语课堂教学回到了传统灌输式教学的老路,势必导致学生的课堂参与度的缺失,学习缺乏主动性,被教师牵着鼻子走,进行偏离教学目标的方向。

(三)不重视英语思维

英语作为语言应用类学科,知识固然重要,但是比知识更重要的还有思维和方法,而初入高中的学生之所以英语学习有一定的困难,有一个根本的原因在于学生对英语学习认知存有较大的误区,那就是学好英语是花时间背记出来的,自己没有学好是因为自己的记忆力和记忆习惯不行,其实我们看一看英语学科的学优生,他们学得很轻松,并非是成天抱着英语书、词典记背,这里涉及到一个学优生和学困生在英语学习中有一个重大差别——英语思维。英语学习有其独特的思维和方法,唯有置身于英语情境之中,用英语思维进行思考和训练才能提升语感,笔者认为英语思维和语感的培养不要靠死记硬背,要真正地融入到阅读之中,通过大量的阅读来感悟其中的表达技巧和表达法则。

二、有效教学的策略分析

对于高一学生的英语教学必须要注重三维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尤其是学生的情感目标,同时要渗透英语思维,要让学生感觉到自己能学好英语,具体应做好以下几点:

(一)明确三维教学目标

目标是英语教学的归宿也是英语教学的起点,对于高一英语教学目标一定要明确,具有可实践性和高达成度。

知识目标主要是这一节课,学生在互动和交流讨论中能够掌握哪些词汇、语音、语法、话题等等;技能目标主要是“听、说、读、写”这几个方面的技能,当然也包括分析语境的能力,能力和方法都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主体验获得的;情感目标反映的是学生在英语课堂学习过程中和学习后其动机、兴趣、自信心、意志力和合作意识等诸多对知识学习和能力提升有进一步影响的情感和态度,这一目标看似无法考量,但是却可以在学习过程中外露出来。

(二)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英语学习也不例外。教师要多和学生沟通,班级内部要建立英语角,通过外部环境的建设激发他们喜爱英语学习的热情,同时在知识学习上,必须有效地控制教学的起点,确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有成就感,运用成就动机激发出其英语学习内驱力,推动其英语学习向前发展。

(三)培养记的习惯

笔者认为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记好笔记,学生记笔记的过程是梳理知识,发展英语思维的过程。“好的笔记”具有条理性,做到重点突出、详略得当。同时,学生记笔记时其注意力必然是高度集中的,当然为了提高听课的效率,课堂上记的笔记应该是标注性、提纲性的,以及圈出自己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疑点问题,是课后反思与总结的纲本。

三、结语

高一是初高中衔接的重要阶段,也是学生遇到困难最多的阶段。作为高一教师,我们应及时发现教学过程中的突出问题并积极解决,让学生为未来的英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崔允都.有效教学:理念与策略[J].人民教育,2001,(6).

[2]戴炜栋.外语教学的低效费时现象[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6).

[3]凌雨晨.高一英语有效教学因素分析[J].时代英语报,2006,(8).

(责任编辑:丁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