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文科毕业社会科学正文

论全球化时代下的中国社会科学发展

  • 投稿门徒
  • 更新时间2015-10-21
  • 阅读量290次
  • 评分4
  • 89
  • 0

周琳琳

黑龙江职业学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00

[摘要]纵观中国历史,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1世纪是进入奴隶社会。公元前475年战国时前进入封建社会,出现了私田制。公元前221年,秦朝建立,是封建社会的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国家。现在通行的说法就是在战国时期,直到1912年2月12日宣统退位,封建社会存在了2386年。新全球化的时代,中国的社会科学发展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质的飞跃。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全球化;中国社会科学发展

20世纪人类社会的发展证明,在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进程中,社会科学的成就广泛而深入地对社会的各个领域产生着重要影响。它所具有的敏锐的洞察力和充满智慧的创见,不仅开拓了人们的视野,更以多种形式增强了人们对社会重大问题的感受能力、判断能力、理解能力和驾驭能力,成为社会公众广泛关注并寄予期望的科学。

1.全球化意味着时代变迁

全球化的时代正是一个制度变迁的新时代,将人们心中传统的社会科学更扩张化。传统的田园诗的生活已经或正在被打破,代之以核心家庭结构、高度个人自主的、等价交换形式的、强烈竞争性的、以个人才能和业绩为主要价值衡量的社会体系。全球化正向我们走来,咄咄逼人地走来。跨国公司打进来,中国产品走出去。加入WTO不只是贸易的国际化,而且意味着生活和思维方式的巨大革新,贸易的一体化迟早促成人的观念的国际化,这同样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

2.在全球化的形势下,中国社会科学发展更是展现了它独有的魅力2.1美国人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能够在全世界得到广泛传播和认同中国社会科学发展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目前为止,我国学者对中国社会发展历史分期大致有以下几种:一是以历史事件划分,即戊戌至五四、五四到建国、建国至文革、文革后的新时期,第二种是新中国成立为界限,其中较为重要的是社会科学的中国化(30年代初到1949年),社会科学的中国化日益成为了中国学术各派代表人物的共识。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社会科学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1949-1977年,社会科学经历了非常坎坷的时期。到了文化大革命时期,社会科学的教育研究阻碍了中国的发展,在这个时期教育事业一直处于萎缩状态。1978至今,为第二个时期,中国社会科学发展走出了困境,进入了全面发展的时期。不得不说的就是打破僵局,走向世界的全球化新时代。

2.2年轻人需要承担全球化带来的负面效应

在中国,出生于19 9 0年代的一代年轻人曾经被视为“垮掉的一代”,社会上曾经对这一代人抱有较多的担忧。主要原因是,经过1980年代的十年改革,中国社会家庭的收入状况普遍得到改善,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在技术上基于互联网的兴起和迅速普及。而出生于1990年代的这一代的成长与电脑和互联网普及几乎同步,因此他们在观念上天然地亲近美国的文化价值观。区域发展差距逐步扩大,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贫富差距也同时扩大,这就为政治动荡埋下了伏笔。年轻人渴望的生活是像美国人那样的物质丰富的生活,而这需要稳定的收入来支撑,就业机会减少了,他们过上心目中渴望的那种生活的机会也就减少了。因此,在反服贸运动中,有人公然打出了反对全球化的横幅。在这个意义上说,这一代年轻人可谓“全球化的一代”,既享受到了全球化带来的好处,也要承担全球化带来的负面效应。

2.3全球化作为当代经验的一部分已是无可辩驳的存在

这首先是对经济活动的描述,高科技装备的通讯交往、低廉的运输成本、没有国界的自由贸易等等正在把整个世界融合为一个统一市场,这又不仅仅局限于经济领域,以市场资本主义、民族国家与民主政治为主导的现代制度,以自由、人权和公正为主导的现代价值观已为大多数国家所接受,在不断增长的国际间货币、商品、人员、影像和信息之流日趋强劲的调和下,历史地形成的各种特殊文化以当代传媒技术为支持,借助不断扩张的资本运作,在全球规模上持续、深入地交流与互动,越来越呈现出整体性中国社会科学发展的趋势,相似性在增加,色彩鲜明的差异在消失,文化认同与价值认同越来越有超越本土化的趋势。

2.4全球化的内涵其实是一种‘美国化’的过程

然而,什么是‘中国全球化’呢?这个词其实是有问题的。影响从哪里来,往哪里去,是什么‘力量’在转化谁?谁被谁‘化’掉啊?渗透到我的24小时生活细节里来的,难道是印度的或埃及或阿拉伯的影响吗?不是,仔细看这24小时的内容,代表着‘中国全球化’东西中,其实99%是西方的影响,是西化,然后再细看西化的内容,譬如说物质的品牌,非常高的比例是美国来的东西。所以对于我们而言,所谓全球化的内涵其实是一种‘美国化’的过程。我们则根本不可能在修改未来生活规则的方面做出中国自己独特的贡献,而只能要么拥抱西方的既有规则,要么退回来重谈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和中国的传统。全球化是我们认为合适的全球化等这方面的理想图景。

3.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的中国社会科学的未来趋势

3.1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和一切文明成果的中国化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社会科学又是怎样的未来趋势呢?当代中国社会科学的发展所面临的问题虽然纷繁复杂,但究其根本,是在路径选择上处理好几个关系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与发展中国社会科学。 不能否认,有的人一看到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文章,就认为不是真学问,竭尽贬低排斥之能事,而看到宣传西方资产阶级学术文化的文章,就认为是真学问,将其奉作圭臬,当作至宝,真所谓“蝉翼为重,千钧为轻,黄钟毁弃,瓦釜雷鸣”。全球性本身就是一种对话。全球性的多元对话既保存了各文化样式中的普遍性,又能使不同国家和民族的特殊性得以共存在肯定差异性的前提下,承认不同文化及其价值的合法性,向着共生共创的方向发展,是营造对话语境的价值基础。

3.2秉持中国化的核心理念

文明间就没有对话的余地,而只有模仿、复制和单方面的文化输出。文明之间的平等对话,涵盖了不同文明实体发展机会和发展环境的平等,无视这一根本的平等权利,其直接的后果必然是语境对现实的分离,各文明实体被拒绝从本国的现实出发进行世界交往与对话,实际上就被取消了霸权之外的发展的权利。破解中国学术潜藏的各种危机,必须确立一个核心理念,即“中国化”,包括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和一切文明成果的中国化。“中国化”不是抽象的或象征性的话语,也不是学术史意义上的脉络梳理,而是一种理论的现实途径和实现方式。

3.3全球化要求中国科学站在最前沿

马克思说过,理论在一个国家的实现程度,决定于这个国家对理论的需要程度。当代中国社会科学必须勇敢地站在时代的最前沿,自觉地将探索的目光投向当前最亟须解决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投向党中央以及广大人民群众最关注的重大现实问题,投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必须解决的重大基础性学术课题,为推动社会进步提供科学的解决方案。文明对话的世界语境与社会科学的中国形态。世界文明对话的语境问题,是文明对话得以展开的前提。

4.结语

无论是对中国,还是对中国社会科学的发展来讲,全球化意味着更多的挑战和机遇,对中国社会科学来讲,全球化时代的到来,特别是中国加入WTO等国际组织进入世界体系以后,迎来了学术国际化和中国社会科学发展的新机遇。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使得西方理论对中国的支配关系与现代化时代的那种支配关系方式发生了质的变化,事实上也为中国提供了修改世界结构规则的机遇。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邓正来.全球化时代的中国社会科学发展.社会科学战线,2009

[2]赵景峰,沙汉英,经济全球化时代中国的发展对策研究,重庆工商大学报,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