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文科毕业社会科学正文

现代汉语副词“还”的语义分析

  • 投稿远方
  • 更新时间2015-09-24
  • 阅读量1125次
  • 评分4
  • 22
  • 0

张海鹏

(赤峰学院 学报编辑部,内蒙古 赤峰 024000)

摘 要:在现代汉语中,副词“还”的使用频率较高,语义也比较复杂。本文结合具体句子对副词“还”的语义进行分析描述,指出“还”在具体的语境中具有表示“继续”、“增益”、“归属”、“语气”的作用,并且这几种语义有交叉或融合的现象。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还;继续;增益;归属;语气;交叉

中图分类号:H1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1-0134-03

在现代汉语中,副词“还”的使用频率较高,语义也比较复杂,也可以说是多义的,只有在具体的句子中,它的语义才能比较确定和单一,或比较侧重于某一语义。下面我们结合具体句子对副词“还”的语义进行分析描述,并就教于方家。

一、表示“继续”

在句中,副词“还”表示一种状态继续呈现或一种活动继续进行。

1.如果使用“还”的句子表示事物的一种状态,“还”表示这一状态继续呈现。

①窗外满是如银的月色,离天明还很遥远似的。(鲁迅《颓败线的颤动》)

②明知道身上还很软,可是刻不容缓地想去打扮打扮。(老舍《骆驼祥子》)

③民事主任才写过信,墨盒还没有盖上。(赵树理《登记》)

④破闷葫芦罐还在地上扔着。(老舍《骆驼祥子》)

例①中的“还”表示“离天明”“很遥远”的状态继续呈现;例②中的“还”表示“身上”“很软”的状态继续呈现;例③中的“还”表示“墨盒没有盖上”的状态继续呈现;例④中的“还”表示“破闷葫芦罐在地上扔着”的状态继续呈现。从上例中可以发现两点:其一,表示状态的不只是形容词作谓语的句子,也可以是动词性词语作谓语的句子。其二,“还”虽然在语法结构上是修饰后边的形容性词语或动词性词语,但“还”表示的语义是对整个主谓结构如“身上很软”、“墨盒没有盖上”起作用的。

2.如果使用“还”的句子表示事物的一种活动,“还”表示这一活动继续进行。

①她的手还死死地攥着那张传单。(莫言《蛙》)

②祥子还照常拉车。(老舍《骆驼祥子》)

③古来时常吃人,我也还记得。(鲁迅《狂人日记》)

④为了有些遮隐,他顶好还顺着山走。(老舍《骆驼祥子》)

例①中的“还”表示“她的手死死地攥着那张传单”这一活动继续进行;例②中的“还”表示“祥子照常拉车”这一活动继续进行;例③、例④中的“还”表示“我记得”、“祥子顺着山走”这些活动的继续。有一点值得我们注意,有些句子的动词后带有表示持续的助词“着”,如例①、例④。但用了“还”以后仍然是突出活动继续的意思。

还有一种情况,“还”表示的继续进行的活动可能在前面有过中断。在这时,说“还”表示“接续”进行可能比“继续”进行更准确些。

⑤你要是没在宅门里的话,还上我那儿来吧?(老舍《骆驼祥子》)

⑥还得给我车拉,四爷!(老舍《骆驼祥子》)

例⑤是小说《骆驼祥子》中曹先生问祥子的话。祥子以前曾在曹宅拉包月,现在拉散座,所以曹先生才会那样问祥子。“还”表示祥子上曹先生那儿这一活动的继续。祥子在曹宅拉包月的活动以前有中断。例⑥是祥子丢了车以后去找刘四爷租车拉。祥子在自己有车以前一直租刘四爷的车拉。祥子这句话中的“还”表示“(四爷)给我车拉”这一活动的接续。祥子租刘四爷的车拉,以前有中断。表示状态继续呈现和活动继续进行的“还”,大体上相当于“仍然”的意思。

二、表示“增益”

在句中,“还”表示一事物性质程度的加深或表示同一范畴中的项目增加。

1.如果使用“还”的句子表示事物性质的程度,“还”表示这一程度加深。

①脸面,这时候似乎比命还重要。(老舍《骆驼祥子》)

②空着手走比跑还累得慌。(老舍《骆驼祥子》)

③这彻底的思想就在她的脑里,比我还透彻、坚强得多。(鲁迅《伤逝》)

④仆人根本是狗猫,或者还不如狗猫。(老舍《骆驼祥子》)

⑤小张还没有小李高。

例①,“还”表示“脸面”的重要程度比“命”的重要程度要深,即更加“重要”。例②,“还”表示祥子感到“空着手走”比“(拉着车)跑”“累”的程度更厉害。例③,“还”表示“她”脑里的“这彻底的思想”比“我”的“透彻、坚强”的程度深。这三例都是一般的增益。例④、例⑤是从反方向说的,这也是程度的增益加深。例④说狗猫在主人的眼中已经没有什么地位了,用了“还”的句了表示“仆人”在主人眼中的地位更差,在“差”的程度上加深了。例⑤,“还”表示小李已经不“高”,小张在不高的程度上比小李加深,即更矮。

2.如果使用了“还”的句子表示同范畴的一些事物,“还”表示增加了属于这一范畴中的项目。

①脸盆是要买的,还得来两条毛巾。(老舍《上任》)

②他的眼发着亮光,去盘算怎样省钱,怎样买车,嘴里还不住地嘟嚷。(老舍《骆驼祥子》)

③雨越下越大,还扯着闪电,响着震天震地的雷声。(艾芜《雨》)

④他现在虽是与他们一同受苦,可是受苦的程度到底不完全一样;现在他少受着罪,将来他还可以从这里逃出去。(老舍《骆驼祥子》)

例①,“还”表示在买盥洗用具方面(这一范畴)中,增加了“两条毛巾”这一项目。例②,“还”表示“他”(祥子)在计划琢磨买车的活动(这也是算一个范畴),“眼发着亮光”,“盘算怎样省钱”,“怎样买车”,“还”表示增加上“嘴里不住地嘟嚷”。例③,在“雷雨”这一范畴中,“还”表示除“雨越下越大”外,增加了“扯着闪电”和“响着震天震地的雷声”。例①例②用“还”增加了一项,例③用“还”增加了两项(闪电、雷声)。例④,“还”表示反方向的项目。“他”(祥子)不仅与一般车夫比较,他受的苦轻,“少受着罪”,通过“还”表示将来“可以从这里逃出去”,当然就更少受罪了。这增加的项目与例①、②、③相比是反方向的。但从这一方向说仍是项目的增多。

需要注意的是“同一范畴”比较灵活,如例①指盥洗用具,例②指祥子琢磨买车时的情况(眼睛、脑子、嘴的活动),例③指雷雨天气,例④指车夫们的受苦情况。再举二例:

⑤不但出了钱,他还亲自去吊祭或庆贺。(老舍《骆驼祥子》)

⑥都由了你了,还要说我是跟你呕气。(赵树理《记登》)

例⑤是说祥子脾气性格有了改变——比较合群了。在比较合群这一范畴中,句中的“还”表示遇到朋友家婚丧嫁娶,祥子不但“出了钱”送了礼,又增加了“亲自去吊祭”(或“亲自去庆贺”)。例⑥是作品中的人物燕燕对她妈说的话。燕燕找对象的事都由她妈给包办了,可是燕燕妈现在又说燕燕跟她呕气。燕燕对她妈的所作所为不满,这也算一个范畴。“还”表示“都由了你了”外又增加上“说我是跟你呕气”。

表示“增益”的“还”,在表示程度的加深时大体相当于“更加”,在表示同范畴中项目增加时大体相当于“加上”。

三、表示“归属”

在句中,“还”表示某一事物归入某一类或属于某一水平。

1.如果句子所说的事物在划分类别,“还”表示这一事物应归入某一类。

①他知道这还不十分像拉骆驼的。(老舍《骆驼祥子》)

②“你还不配……”这时候,又仿佛在他头上的是一种高尚光荣的癞头疮,并非平常的癞头疮了。(鲁迅《阿Q正传》)

③难道自己还算个不要强的?(老舍《骆驼祥子》)

④比起一般车夫来,他还不能算很坏。(老舍《骆驼祥子》)

例①,“还”表示当时祥子的打扮应“归入”“不十分像拉骆驼的”这类人。例②,是阿Q反唇相讥那些嘲笑他头上有癞头疮的闲人们的话。“你还不配”中的“还”表示“你”应归入“不配(有癞头疮)”一类人。例③,“还”表示“自己”归入“算个不要强的”这一类。因为是反诘句,“还”结合句意还表示难以承认的意思。例④,“还”表示“他”归入“不能算很坏”的车夫一类。

2.如果句子所说的事物在划分水平,“还”表示这事物属于某种水平。

①这个人说的普通话还可以。

②这字写得还好。

③零钱太少,可是他们对人还不错。(老舍《骆驼祥子》)

④以他们比较另一些四十上下岁的车夫,他们似乎还没有苦到家。(老舍《骆驼祥子》)

例①,“还”在句中表示“这个人说的普通话”基本上属于一般水平。例②,“还”在句中表示这字属于一般说得过去的水平。例③,“还”在句中表示“他们”(指曹宅的人)对“人”(指佣人)的态度属于比较好的(“还不错”)。例④,“还”在句中表示“他们”(一些中年洋车夫)没有达到“苦到了家”的境地,即没有达到这一低下水平。

表示这一语义的“还”,在句中后面常跟一些否定词语,如例③“不错”、例④“没有苦到了家”;也可以跟一些表示一般水平的肯定词语,如例①“可以”,例②“好”。我们可以认为“还可以”、“还好”、“还行”、“还说得过去”等已成为习惯说法,表示某事物属于一般水平。

四、表示“语气”

“还”在句中常表示“出乎意料”的语气,有时只是表示加重语气,有时也表示“不满”、“讥讽”、“赞叹”等语气。

1.表示“出乎意料”的语气。

①小屋还怪干净呢!(老舍《骆驼祥子》)

②还有人羡慕我,我真要笑了!(老舍《月牙儿》)

③他还真有点胆量!

④小王还真考上了!

例①,“还”表示祥子住的“小屋”“怪干净”出乎孙侦探的意料。例②,“还”表示“有人羡慕我(被迫为娼的女子)”出乎“我”的意料。例③、例④,“还”分别表示“他”“真有点胆量”、“小王”“考上了”出乎说话人的意料。这类句子去掉副词“还”后,语意基本不变,是一般的陈述或感叹语气,有“还”表示了出乎意料的语气。

2.表示“加重语气”。

①司令既肯赏饭吃,尤老二还能给脸不兜着。(老舍《上任》)

②青年们到三仙姑那里去,要说是问神,还不如说去看圣像。(赵树理《小二黑结婚》)

③反动派还不就是他们么?(老舍《上任》)

④他还能无因白故地把谁的××咬下来?(老舍《骆驼祥子》)

这几例如果去掉副词“还”,成为“司令既肯赏饭吃,尤老二能给脸不兜着”、“青年们到三仙姑那里去,要说是问神,不如说是去看圣像”、“反动派不就是他们么”、“他能无因白故地把谁的××咬下来”,语意不变,有“还”只是加重了语气。这类句子可以是反诘句,如例③、例④,也可以不是,如例①、例②。

3.表示“不满”、“讥讽”、“赞叹”等语气。

①“唷!王导演还保密呢!”小玲把嘴鼓得圆圆的。(张葆莘《朋友之间》)

②喂,老李,什么时候了?还不开船!(巴金《月夜》)

③合作社掌柜笑着跟他说:“小晚!你们结婚的事情怎么样了?”小晚说:“人家区上还没有调查好哩!”(赵树理《登记》)

④掌柜说:“几时调查好了?”小晚说:“还不得个十年二十年?”(赵树理《登记》)

⑤老李还真不简单!

例①用了“还”表示对“王导演”“保密”不满。例②用了“还”表示对时候已经很晚了“不开船”不满。这两例抽去副词“还”后句子语意会有些变化(如例①),或句子语气会有些变化(如例②)。这说明在这两例中主要是副词“还”表示了不满的语气。例③中的“还”帮助句子对“区上”至今“没有调查好”进行了讥讽。例④中的“还”帮助句子对区上漫长的调查进行了讥讽。说这二例中的“还”帮助句子表示了讥讽语气,是因为这两例抽掉副词“还”后,不但语意基本不变而且语意没有讥讽意味。例⑤中的“还”帮助句子表示了赞叹的语气。此句若不用上副词“还”,语意基本不变而且也是赞叹语气,用了“还”后,赞叹的语气更突出了。

五、交叉或融合

副词“还”的语义比较复杂还表现在它所表示的“继续”、“增益”、“归属”和出乎意料等“语气”往往不是能截然划清界限的,也可以说这几种语义有融合或交叉的现象。

①人与车都有相当的漂亮,所以在要价儿的时候,也还能保持住相当的尊严。(老舍《骆驼祥子》)

②这话还没说完,门外的人进来了。(老舍《骆驼祥子》)

③要是三胜得罪了你,不用理他,他还年轻。(老舍《断魂枪》)

④可是再弄上一辆车不是随便一说就行的事,至少还得几年工夫!(老舍《骆驼祥子》)

例①,句子中的“还”可以说是表示“人与车都有相当的漂亮”的车夫“归属”于在要价儿的时候能保持住相当的尊严的“水平”,也可以说是“归属”于某一“范围”(即属于在要价儿的时候能保持住相当的尊严的一类车夫)。例②,句中的“还”可以说是表示说话活动的“继续”,也可以说是“继续”呈现“话没说完”这一状态。这两例说明虽然表示一种语义如“归属”或“继续”,但有时也不易区分。例③,句中的“还”可以说是表示“三胜”还“归属”于“年轻”这一范围,也可以说“还”表示“年轻”这一状态“继续”呈现。例④句中的“还”表示在以前长期攒钱的基础上再加上“几年的工夫”(即表示“增益”);似乎也可以说“还”表示拚命攒钱这一活动的“继续”。这两例是“还”表示的“归属”与“继续”、“增益”与“继续”语义的交叉融合。

“还”表示“语气”与表示“继续”、“增益”、“归属”更常常是交叉融合的。例如:

①阿Q喝了两碗黄酒,便手舞足蹈地说,这于他也很光采,因为他和赵太爷原来是本家,细细地排起来他还比秀才长三辈呢?(鲁迅《阿Q正传》)

②他们两个人都没有结过婚,和谁也没麻烦!两个人又是真正自愿,还要调查什么呢?(赵树理《登记》)

③那还不是一样?你还是不着家儿!(老舍《骆驼祥子》)

④哟!主任还没讲完哪!

例①,句中的“还”既表示“增益”(阿Q不只是赵太爷的本家,而且比秀才长三辈),也表示夸耀的“语气”。例②,句中的“还”表示“增益”(区上已知道小晚艾艾两人都没结过婚,俩人又自愿结婚,区上还要对他二人进行调查),也表示不满的“语气”。例③,句中的“还”表示“归属”(虎妞认为祥子买车拉,仍是整天不着家——可认为是归属某一范围),也表示不满“语气”。例④句中的“还”表示“继续”(主任仍在讲话),也表示出乎意料的“语气”。

副词“还”的语义除比较复杂比较空灵外,还比较微妙,这表现在有时同一句子因上下文不同语音轻重不同语义便不同,例如:

①(小组里的人都知道了,)你还不知道!

②(你是组长,)你还不知道!

③(这也难怪,)你还不知道!

例①,“还”表示“继续”,表示出乎意料的“语气”。例②,“还”表示不满的“语气”,说话人不相信事实会这样。例③,“还”表示“继续”,不表示语气。例①,逻辑重音在“还”。例②,逻辑重音在“你”。例③,“还”语音较轻。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2)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3)张谊生.现代汉语副词分析[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0.

(4)杨玲.现代汉语副词“还”的语义与语法分析[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

(5)高增霞.副词“还”的基本义[J].世界汉语教学,2002(2).

(责任编辑 徐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