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文科毕业社会科学正文

教育主旨“人性化”

  • 投稿图伦
  • 更新时间2015-09-24
  • 阅读量978次
  • 评分4
  • 72
  • 0

刘艳秋

(赤峰学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0)

摘要: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人是教育活动的中心,教育活动只有坚持人性化的教育理念,才能培养出真正的人、大写的人。本文围绕教育人性化的主题,从学生、管理及良好教育环境和氛围创设的角度,阐释了教育主旨“人性化”的个人观点。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人性化;环境和氛围;民主化

中图分类号:G40-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3-0234-02

所谓“人性化”,本人理解就是要重视是人、尊重人、信任人,充分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创造环境和条件,挖掘人的潜能,实现人的价值最大化。

人是教育活动的中心,理所应当地扛起“人性化”的大旗,提供人成长和发展的机会,实现教育与人互动、助长的良性格局。如此才能使教育效能获得充分开展,完成教育主旨,促进人的健康、完善、合目的性的价值实现。

一、正确地看待学生

(一)遵循学生的发展规律

青少年有自身发展的规律,教育是需要遵循的,违背规律是要受到惩罚的。对于这一点,似乎每个教育者都能说得很顺畅,但在教育过程中却往往会丢到脑后,甚至自行其是。教学中只顾完成教学计划,教学要求也是教学、教师单方面的。即使是提问,学生也总是揣测教师或教科书上的想法和观点,而不是谈自己的理解和认识。大家都知道,学生是不成熟的,处于身心等各方面的成长和发展之中,即使是高中生,社会性发展方面也是有缺陷的。既如此,教学中教师能否就事实性知识教学的基础上,多听一听学生是如何理解的,而不是忙于纠正学生的想法或看法。即使学生的观点不成熟,或是很幼稚,但只要是经过了自己的积极思考,我觉得对于学生来说,也是有益的。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思考问题,避免背书或追逐教师说过的话。所以,我认为,教师在教学中也应该更多地听一听,而不是滔滔不绝地讲个不停。尤其是对于初中以上的教学更应如此。因此,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应该落到实处,这也是教育人性化的体现。

(二)一分为二地对待学生

正确地看待学生,一直是我们教育教学中所强调的。看似简单,做起来却不是很容易的事情。记得有人说过:漂亮的孩子谁都喜欢,而爱难看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要做到这一点很难,这需要教师的责任、包容和对教育工作的使命感。我们知道,每个人的存在都有其合理的价值,每个学生都有其优点和缺点,好的学生优点比较突出(我们通常所认可的),困难的、落后的学生缺点比较突出(也是我们通常所认可的)。即便如此,我们也看到:好的学生并不是全都好。由于好学生受到的关注、表扬和肯定较多,反而会产生娇骄情绪,居高临下,瞧不起其他同学,脱离集体,少于关心他人。相反,困难的、落后的学生却是热爱劳动、关心集体和同学,积极参加集体活动,看重集体的荣誉。所以,教师要客观地、公正地、一分为二地看待学生,发挥出每个学生的优势和特长,并能够依靠每个学生的优势去克服其劣势,最终实现其良好的成长和发展。

二、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

学生能否获得良好的成长和发展,不仅取决于教育者的自身素养和态度,还需要一个充满人性化的平台,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环境和氛围。良好的环境和氛围,是学生展示自身力量、促进自身价值实现的重要支撑和基础。学习是一种精神活动,积极的态度和良好的情绪体验,是学习取得成效的有效保障。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心情苦闷和精神抑郁会对学生的全部脑力劳动打下烙印,会使大脑变得麻木和迟钝起来;只有那种明朗的、乐观的心情,才是滋养着思想的、蓬勃的激流。”师生之间本身就是一种双向交往的关系,其情绪、性格、意志及建立在此基础上的认知活动等都会影响教学效果。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需要从建立积极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开始。教师要发扬教学民主,多倾听学生对教育教学的意见和建议,平等地与学生讨论问题。教师对学生独特、新异的观点,甚至与教师相左的看法要包容,并表示出重视的态度。不仅如此,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彼此之间要相互尊重、相互学习和相互支持,避免因观点或意见不统一而产生相互讥讽、相互排斥以及有损于尊严的人身攻击。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会使学生在争鸣中、在合作中领悟知识,体会到学习的意义。在与环境的互动中,寻找新的发现。教师还要注意学生的内心世界,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身体健康等每一个细微的方面,根据学生的情感的可塑性、倾向性和稳定性等特征去实施教学活动。其核心就是激发学生参与教育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克服学生的消极情感。教师要有幽默感,能够善于解决好课堂上出现的窘迫局面,营造出一个积极向上的、团结紧张的、严肃活泼的具有良好沟通渠道的教育教学的环境和氛围,促进学生健康地成长和发展。

三、实施民主化管理

民主化管理,就是按照一定的教育目标要求,让学生参与教育教学活动,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人翁的责任感,最终能够达到自主管理的高度。如此,学生掌握了学习的权利,懂得教育的真正意义,就会迸发出前所未有的积极性,从而实现自身的成长和发展的最大化。当然这和教师的积极而正确的引导是分不开的。

(一)从实际出发

要做到民主化管理,需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即不管是教育教学内容、方法及教育教学措施,都要遵从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公正、客观。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是教育人性化的基石。

教育教学内容、方法从实际出发,就是需要我们实施的教育影响要以学生理解的方式去进行,避免成人化和一锅煮。学生有其身心发展的规律,其成熟需要一个过程,实事求是地实施教育教学活动,不仅是尊重学生、体现教育的人道主义精神,还是获得有效性教育教学的根本保障。

教育措施是教育制度化管理的重要手段。既然是教育措施,我认为其出发点就应该具有教育性,体现出人性化的特点,而不是仅仅作为惩治学生的工具和手段。不能说学生触犯了制度,就一棍子打死,而应该从教育的角度出发,给学生以改正的机会和空间,最终达到教育的目的,才是教育措施采取的终极意义。我们需要人性化的教育措施,强调制度的严格性,但要合情合理;强调制度的公平、公正,就要面对全体学生,一视同仁;而且教师首先就应是制度执行的典范,如此学生才会很快掌握教育教学的要求,并能做到令行禁止。

(二)差别化对待

差别化地对待学生,是教育人性化的最高体现。首先,学生本身具有个别差异性,需区别对待。爱好数学的学生需要发展其数学才能,爱好音乐的学生需要音乐教育的滋养和熏陶。良好的教育教学,应该使每个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掘,个体的智力和体力获得充分发展。其次,学生由于先天的禀赋不同,所接授的环境和教育的差异,其发展水平就会先后不一。具有人性化教育理念的教育者,都会据此区别对待。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有的教师给一个学生留一道作业题,给另一个学生留两道、或三道题。一个学生做的是比较简单的,另一个学生做的是比较难的。这样做的结果是:每个学生都能完成学习任务,都会不断地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更重要的是学习会给他带来自信,带来动力。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的艺术和技巧就在于使每个学生的力量和可能性都发挥出来,使他尝到脑力劳动成功的乐趣”。教育人性化的魅力大概就在于此,教育教学中差别化地管理对待学生,可以使教育效益持续化,会使学生终身受益。

(三)科学评价

实现教育教学的民主化管理,还需要科学地评价学生。教育教学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活动,处于动态变化之中,教育对象——学生也处于成长过程中,且接受着复杂环境的影响和感染。对于教育教学中的任何问题,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看法,因而有着各自不同的理解。教育教学活动的这种不确定的、模棱两可的特性,导致其中许多问题不能做系统的研究和清楚的解释,因而评价学生不能定性化,也不能定型化。《教学的艺术》的作者海伊特认为,教学是一门艺术,而不是科学,他反对人们运用科学的方法于人类中,因为人际交往关系原不是简单的原因和结果式的操作。他说:“因为我相信教学就是一门艺术,不是科学。对我来说,把科学的目标和方法应用于作为个体的人是很危险的,尽管统计原理常常可以用于解释大群体中的人的行为,用于人的身体结构的科学诊断也是很有价值的。然而,确定人与人之间的‘科学’关系必定是不恰当的,可能会歪曲事实。”由此说明,教育者需要有使命感和悲天悯人的情怀,坚持教育的人性化理念,评价学生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不放弃、不抛弃。教育就是要把不完善、不健全的人培养成完善的、健全的人,把犯有错误的人变成正确的人,这也是教育的目的性所在。

总之,只有尊重人的教育,才是值得称道的教育,才能培养出人格健全的、具有高度文明的人。只有这样的人才是具有社会价值的人,才能成为在更大程度上推动社会发展的人。教育主旨“人性化”,是教育活动永恒的主题。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海伊特.教学的艺术[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2〕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3〕Lynda Fielstein & Patricia Phelps.教师新概念——教师教育理论与实践[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责任编辑 王文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