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文科毕业社会科学正文

民族声乐的多元化发展与流行趋势

  • 投稿丽水
  • 更新时间2015-09-24
  • 阅读量820次
  • 评分4
  • 61
  • 0

王薏萍

(阜阳师范学院,安徽 阜阳 236000)

摘 要:中国现代民族声乐经历了四个发展时期,每一个时期都有其典型的时代特征,从传统到现代,从古典到非主流元素。中国民族声乐的走向关系到中国声乐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民族声乐在高速运转的信息时代,如何创新、如何在坚守中改革,是民族声乐研究的重要课题。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民族声乐;传统民族声乐;新民歌;发展走向

中图分类号:J616-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7-0210-02

一、传统民族声乐时期

如果把新中国民族声乐的发展划分为四个时期的话,传统的民族声乐时期应追溯到上世纪40年代。在延安,歌剧《白毛女》的诞生,标志着中国民族声乐的新起航。传统的民族声乐是在汲取了戏曲、民间民歌、曲艺说唱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一)民族声乐溯源

民歌是人们在劳动、生产活动中逐渐形成的,这一类的民歌归为“劳动号子”以及在山林中为了传递声音而逐渐发展起来的“山歌”、“信天游”、“花儿”等。于是民歌有了它的特点:明亮、高亢、富于激情。民族声乐最初的形态应是接近于原生态唱法,对音乐天赋及声音条件的要求是较高的。

(二)时代背景

在红色时代的背景下,中国刚刚从一片废墟中站立起来,需要的是振奋人心、奋发图强的音乐。在战争年代,艺术是不能得到发展和广泛传播的,“艺术这种社会事物是一种相对于物质关系的社会意识形态;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并从根本上说是为经济基础所决定的上层建筑”[1]。转折点发生在1942年,在延安召开的文艺座谈会上,毛泽东提出“文艺要为工农兵服务的方针”,为文艺工作者的创作指明了方向。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萌生了很多具有时代性的、主旋律性的民族歌曲,如《白毛女》、《南泥湾》等。王昆、郭兰英等一批优秀的歌唱家用甜美而纯朴的声音演绎了这一首首经典歌曲。

二、民族声乐的鼎盛发展时期

从80年代初到90年代末,是民族声乐鼎盛发展的时期,主要代表人物是彭丽媛、宋祖英等。在这个时期,流行音乐充斥着人们的生活。除此之外,“美声唱法”流行起来,一场新的音乐思潮兴起。在借鉴了西方声乐的基础上,民族唱法发生了本质的改变,声音更加圆润、饱满,气息的张力也变得开阔而深邃。民歌几乎成了所有老百姓都喜爱的主流音乐。

这一时期,民族声乐不仅从声音上发生了大变化,主旋律的特质,鲜明的时代性主题也更加的突显。一些耳熟能详的民族歌曲走进了千家万户,如:《在希望的田野上》、《好日子》等。这一批歌曲的显著特点是歌颂祖国、歌颂党、歌颂美好的生活,这不仅是当时时代的需求,也是人民的心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的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到处是一派生气勃勃景象。为了反映农村这一新气象,1982年,作曲家施光南与词作家晓光一起写下了这首赞颂中国改革开放事业之歌——《在希望的田野上》。

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决定了艺术的发展。随着祖国的日益强大,中国民族声乐的发展也达到了巅峰,彭丽媛担纲主角的《木兰诗篇》走上国际舞台,产生很大的影响;宋祖英曾多次在悉尼、维也纳、美国等各地开独唱音乐会,为中国民族声乐打开了国际之门,受到了国际舞台的高度赞誉。

三、新民歌时期

民族声乐改革创新时期,“新民歌”是民族声乐的第二场革命。21世纪的到来,音乐的多元化与全球一体化相碰撞。声乐的主流依然是三种唱法:美声、民族、通俗,但由于人们欣赏的要求不同了,欣赏的界定面不同了,民族唱法也开始寻求一条更为接近大众欣赏的道路,新民歌也就应运而生。

新民歌是一种“民族”与“流行”相结合的唱法。它的曲调流畅、亲切,音调也没有那么高亢,更能符合大众欣赏、模仿。代表歌手:陈思思、张燕、祖海等。一批优秀的新民歌歌曲的诞生也标志着民族声乐的又一次变革的成功。

新民歌的根源是民族艺术,它有着丰厚的民族文化底蕴,无论是表演形式还是演唱风格都与传统民歌一脉相承,它符合中国人的传统审美倾向。中国文化具有古典气质,与传统思想一脉相承,而新民歌都具备这些特质。新民歌仿佛迎面走来的古典美女,浪漫轻盈的曲调,温柔含蓄的音乐语汇,无不向人们展示着传统意义上的美学内涵。

新民歌是传统与现代艺术的结合,赋予其典雅的气息,又有现代艺术的张力。新民歌演唱者的包装、造型以及演唱特点都体现了其艺术的创新。在穿着上,短款礼服造型、类似流行歌手的造型成为新民歌歌手的主要造型,这是在过去的民歌演唱中不会出现的。歌曲也从过去的主旋律性的特质转变成多元化的特点。吐字、发声更接近于流行唱法。陈思思的《情哥哥去南方》、张燕的《月亮女儿》是典型代表。

四、民族声乐多元发展时期

民族声乐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声乐演唱模式,在其发展的历程中无不与时代的发展紧密相连。在信息时代,民族声乐发展的方向究竟在哪里?任何一种艺术流派都必须紧跟时代的发展步伐,否则它就会湮没在这股洪流之中。

(一)民族声乐与信息化时代的鸿沟

民族声乐处在一种尴尬的境地,美声唱法是国际所认知的声乐艺术,是高雅艺术的范畴;通俗唱法是被老百姓大众所接受的,是街头巷尾广为传唱的。现今的年轻人,以90后为主体。而据调查,民族声乐视听人群大部分集中在中老年人以及专业人士。民族声乐为何不能走进年轻人的心里,主要有几方面原因:民族声乐音调高、曲调难、难于模仿、跟不上潮流。民族声乐的演唱要用真假声混声唱法,而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人,是无法运用好假声的,即便有人听,也难于模仿。一首音乐作品之所以流行,是因为旋律动听,易于模仿,才能广为传唱。民族声乐必须寻求一条创新之路,捕捉时代灵感,满足时代需求。

(二)民族声乐的流行趋势

1.“谭晶跨界唱法”。谭晶是中国当代歌坛开创以民族、通俗、美声三种唱法融为一体的跨界演唱风格歌唱家。她的演唱方法被称为“谭晶跨界唱法”。她独创性的在歌声中融入民族音乐、流行音乐以及音乐剧元素,通俗而亲切的演唱方式独树一帜。如谭晶演唱的《在那东山顶上》、电视剧《乔家大院》主题曲《远情》,作品曲调悠长,一首融合了藏族音乐的元素,另一首借鉴了山西民歌的曲风,具有典型的民族音乐特征。固有的民族声乐演唱方式,曲调较高,不易表现细腻的情感,更适合主题性的旋律。而通俗演唱方式,曲调较低,接近于说话,情感细节的处理也就更为得心应手。比如在《远情》的后半段,一个八度的跨越,达到整个乐曲的高潮,“几番起落疯狂,转眼间鬓已成霜……”这时谭晶在演唱中更多的用接近于纯民歌的演唱方式,气息的扩充,共鸣腔的扩大,能将感情与演唱的张力爆发出来,在情感的抒发上达到了淋漓尽致。她主演的《木兰诗篇》、《白毛女》、《文成公主》等作品,为中国民族歌剧和本土音乐剧的发展做出了积极探索。

2.龚琳娜——“中国新艺术音乐”。将民歌与流行元素、世界音乐相结合,最成功的也最具影响力的应是龚琳娜。很多人认为龚琳娜的唱法是一种天马行空的唱法,说不出究竟这种唱法属于哪个范畴,而笔者认为龚琳娜唱法的根源还是民族唱法。龚琳娜给自己这种唱法的定义是“中国新艺术音乐”。龚琳娜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系统学习并充分掌握了民族声乐演唱的精髓。“中国新艺术音乐”是融合民歌、戏曲、西方音乐、流行音乐等为一体的民族声乐的成功转型。她的演唱都有乐器配奏,绝大部分都是民族乐器。以《忐忑》为例,歌曲里用了笛子、扬琴等民族乐器伴奏。唱词中运用到了戏曲锣鼓经,在音色的运用上创新性的运用了戏曲老旦、老生、花脸的音色,将人声的潜质挖掘到了极致。龚琳娜是将民族、戏曲、流行、世界音乐融会贯通,大胆尝试的第一人。声乐教育家潘乃宪说道:“龚琳娜的民歌唱法,揭开了民歌唱法历史上的新篇章,是可喜可贺的,但要真正实现民歌唱法的繁荣,光靠一个人的努力,或者恢复一个原生态唱法是远远不够的,多出几个龚琳娜这样的人才,才是实现繁荣中国民歌唱法的希望!”

3.雷佳——“古典中的创新”。雷佳,中国最优秀的民歌手之一。曾在2004年获得全国青年歌手大赛民族唱法的金奖。在声乐的道路上,雷佳始终坚持科学的发声方法,作为中国新一代民族唱法的领军人物,雷佳的演唱兼具民族、戏曲、美声之美,涵浑大气,灵秀韵致,曾被格莱美奖评委会主席Joshua Cheek誉为“最中国的声音”。雷佳曾参加演出音乐会版《木兰诗篇》,主演国家大剧院首部原创民族歌剧《运河谣》、陕北秧歌剧《米脂婆姨绥德汉》、歌剧《再别康桥》、大型历史歌剧《屈原》等多部歌剧,为民族声乐走向古典艺术之路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无论时代怎样变迁,古典音乐在历史的发展中积淀了丰富的艺术价值。而雷佳在坚守古典音乐的同时,也在做着不同程度的创新。如歌曲《好日子慢慢过》、《好儿女好江山》,在这两首歌曲中,都运用到了流行音乐的元素。在今年元宵晚会的《好儿女好江山》中,前半段“总想起岸边妈妈的纸船和梦想的帆,河水陪伴着成长的航行……”运用了通俗歌曲演唱方式,后半段加入了《我的祖国》的旋律,“一条大河波浪宽……”从“通俗”跳跃到“民族”,瞬间抓住了听众的心。这种对比的演唱方式,更加突显了经典旋律的永恒性。

没有创新精神,固执地坚守一种模式,不敢改变,甚至不认同改变,民族声乐就会走入死胡同。在艺术的洪流中,总会遇到一个又一个的浪涛,勇于做一个踏浪前行、开拓创新的人,才会引领潮流。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王宏建.艺术概论[M].文化艺术出版社,2000.1.

〔2〕俞子正.声乐教学论[M].2000.6.

〔3〕胡郁青.论中国民族声乐发展与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转型[J].中国音乐,2007,(4).

〔4〕金铁霖.中国民族声乐发展的新阶段[J].乐府新声,2011,(4).

(责任编辑 徐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