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文科毕业社会科学正文

“微X”词族流行的语用分析

  • 投稿dhch
  • 更新时间2015-09-24
  • 阅读量603次
  • 评分4
  • 20
  • 0

蔡 静

(华中师范大学,湖北 武汉 430070)

摘 要:以“微博”为原型词形成的新语言现象“微X”,依托社会结构的变化以及网络的发展得以流行。“微X”词族的出现和发展丰富了汉语的表达手段,其流行性也使其成为近几年学者研究的语言热点之一。“微X”词族流行不仅与其自身的语用特征有关,而且也符合现代社会语言交际的经济原则。同时,它的流行还是社会发展和人们时代心理特征的反映。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微X”词族;流行;语用

中图分类号:H00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7-0178-02

语言与社会结构共变,“微X”词族的形成及流行,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社会生活的变化。依托外语词汇“Micro-blog”意译的“微博”,本身就是一个缩略词。因其语言简洁性和即时传播性,衍生出了“微X”词族。新的语言发展规律一般蕴涵在新的语言现象中,社会语言学的意义和现代汉语的语用学价值也在“微X”词族的研究和分析中有一定的体现。

一、“微X”词族的形成

“微X”词族的形成既有“微”字本义作为基础,也有词汇发展的周期性。

(一)“微”的释义

在古代汉语中,“微”的使用频率就比较高。《王力古汉语词典》中,对“微”的释义主要由以下几种:

(1)小、细、少。叶公子高微小短瘠,行若将不胜其衣然。(《荀子·非相》)

(2)卑贱。参始微时,与萧何善。(《史记·曹相国世家》)

(3)幽深,精妙。君子知微知彰,知柔知刚。(《易·系辞下》)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第4版)》对“微”的释义主要由以下几种:

(4)深奥,微妙。其理微。(刘禹锡,《天论中》)

(5)微小,轻微。垤微小。(贾思勰,《韩非子·六反》)

(6)稍微。两行微相近。《齐民要术·种瓜》

(7)地位低下,卑贱。大王起微细。(《史记·高祖本纪》)

后者中还有其他意义的表示,因与“微X”词族关系不大就不再举例阐述。从以上两部辞书来看,古汉语中“微”的出现以单音节为主。但是从后一部辞书来看,已存在“微X”结构的词汇。而在现在的社会流行语中,存在以“微小”、“轻微”等义为依托形成的“微X”词族。例如,微博平台衍生出的微电影、微旅行、微视频、微音乐等次文化形态。

(二)新生义

这一类“微X”词族的形成,有些脱离“微博”中“微”义。由“微博”缩略形成的“微X”词族结构,在网络媒体中广泛出现,如“微简历”由“微博简历”缩略而来,“微民”由“微博网民”缩略而来等。随着社会的发展,“微X”词族中所包含的“微博”意义减弱,如微情书、微热点等。如果前文中“微X”词族是对“微”这一词语模的继承,那么新生义就是通过引进和改造,增加理性义等发展而来。

从模因论角度看“微X”词族的形成,模因论以达尔文进化论为基础,是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一种新理论。“模因”一词首次出现在Richard Dawkins(1976)所著的The Selfish Gene中,它是指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文化领域内人与人之间互相模仿、散播开来的思想及主意。这一理论同样适用语言学。例如,由“酒吧”复制出“X吧”,“X吧”成了某种营业场所的模因变体。显然,“微X”词族新义也属一种模因变体,“微”成为词语模。“词语模是具有新造词语功能的各式各样的框架。这种框架由‘模标’和‘模槽’两部分构成。模标指词语模中不变的词语,模槽指词语模中的空位”。①“微X”是一个后空型词语模,模标在前为“微”,模槽在后,在模槽中填上新的语素或词语就成了一个新的词语(或词组)。②例如,微小说、微信、微商、微评论、微时尚、微绿等。

二、“微X”词族流行的语用因素

“微X”词族的使用领域快速扩大,除了和词汇自身发展演变的规律有关外,还受外部因素(如语用)的影响。“微X”词族的流行可以说是语言的内部和外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语用特征

在语言要素中,词汇是最活跃的因素。同时,词汇本身是一个开放的敏感系统,微时代背景下流行的“微X”词族反映了新的事物的特征。当汉语中原来的词语不能够体现新的事物和概念,“微X”词族就会迅速地传播和使用,以此暂时来表示新的事物和概念。而在模因论的大背景下,“微X”词族的流行既是语用需要,也满足了整个社会求异求新的语用心理。模因学者认为,一些模因的成功是由于它们对人类确实有用,语言信息越是能充分满足人们的需要,就越能得到人们的模仿。③网络的迅速发展带出了一系列的新事物和新现象,例如微博、微信、微商、微视频、微会等新词汇的涌现。为了社会交际的顺利进行,我们不得不对一些新事物和新现象赋予新的语言表示。“微X”词族所具有的前卫和新潮也给了人们一种时髦感,人们就会像追求时尚一样不自觉地模仿这一词族,这也是人们求新求异语用心理的体现。

(二)语用范围广泛

依托微博而出现的“微X”词族,使用范围广范。“微X”词族会应某一个具体的交际需要或交际场景而产生的,它既能用以指称具体事物,也能指称抽象事物。前者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如政治领域的微丽水、微成都,经济领域的微经济、微营销、微商,文化领域的微阅读、微话剧、微漫画,生活领域的微时尚、微春节、微爱情等。从前者到后者,“微X”词族所代表的事物抽象了起来。从以上例子中,我们发现“微X”词族的使用范围从网络领域、生活领域扩大到了抽象领域中去。

(三)语用需要的推动

“微X”词族是语言的内部和外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部因素上,“微X”词族的流行是由于其本身的表意整合性和多样性,即是说,“微X”词族能有效、丰富地传达词汇的语义内涵。如:

(1)“由于工作和学习都很忙,我们没有大量的时间阅读,所以只能‘微阅读’。”(《广州日报》,2013年1月21日)

(2)“有人说,当今时代是‘微时代’。微言、微博、微信等正在进入人们的生活。某部借鉴和运用这种时尚化元素开展“微教育”活动,激活了思想工作一池春水。”(京报网,2012年3月27日)

(1)中的“微阅读”涵盖了以往的电子书、手机报、小本书等内容,它具体是指很灵活地利用零碎时间进行的阅读。(2)中,“微教育”具有多样性、新颖性和互动性等特征,它具体是指借助网络中的微博、微盘、微信等交际软件进行的教育活动。以上新闻中,利用“微X”词族来表达复杂的事物,简洁明了,获得了非常好的语用效果。

外部因素上,“微X”词族的流行还受现代社会新媒体发展的影响,例如,“微博”的使用就符合了人们对信息快速和有效提取的要求。“微博”内容的发布,字数限制在140字以内,这就决定了其内容要有简洁性、即时分享性、迅速传播性等特点。所以,为了指称由“微博”衍生的新事物和新观念,“微X”词族一出现便受到追捧并呈扩大化趋势。如:

(3)“山东省公安边防总队烟台支队龙口大队日前着力发挥‘微课堂’方便、及时、全覆盖的优势,在助推党员官兵素质教育中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人民网,2012年10月24日)

(4)“那些‘微梦想’生生不息。”(《新京报》新闻标题,2012年1月21日)

(3)中,“微课堂”是利用“微博”、“微信”等公众平台进行的简短、及时、有效的课堂教学,它在一定程度上真实反映了人们交际、互动方式和现代生活的新变化。(4)中,“微梦想”是人们社会生活的理想缩写,之所以被称为“微梦想”,是因为各行各业的人们都有小小的梦想。同时,“微梦想”一词也将人们在现代生活的压力下还抱有憧憬的一种心理状态表达了出来。“微X”词族的流行,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了当代民众的社会心理特征。

(四)语言的经济原则

语言的经济原则是指在表意明晰的前提下,为了提高语言的交际效率,尽可能采用经济简洁的语言符号形式。④相应的语言表达方式的出现,必然蕴涵了新出现的新生事物和概念。旧词新义是填补词汇空缺最简便和经济的一种方式。我们用大脑中储存的一些旧词表述新事物,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我们大脑的记忆负担,同时也产生了一定的语用效果。这样,我们就以最小的认知代价换得了最大的交际效果。“微X”词族的出现及流行,符合了人们社会交际的语言经济原则。如“微视频”、“微小说”中的“微”意为“时间或篇幅短小”,这与前面所提到的“微”释义中的基本语义“轻微、细小”有相似之处。所以,人们提取大脑中储存的“微”释义,并且用它作为词根来组成新词,用以表示新的语义。所以在现代生活中,人们便用“微”作为词根组成的新词来表达“时间较短”、“简捷”、“快速”等新义。另外,我们现在所处的是一个飞速发展的快节奏时代,需要我们有一个简练、经济、快捷的生活方式,“微”的“细、小、快”特点适合这样的时代,“微”的理念散播开来也就不言而喻。

注 释:

①李宇明.词语模.汉语法特点面面观[M].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9.

②李艳丹.词语模“微X”的新发展[J].文教资料,2012,(32).

③彭晓.基于原型词的重新分析与类推——以“微X”词族为样本的个案分析[J].成都大学学报,2012,(5).

④刘莹.语言经济原则指导下的网络语言研究.科教导刊,2011,(3):191-192.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李宇明.词语模[A].汉语法特点面面观[C].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9.

〔2〕李艳丹.词语模“微X”的新发展[J].文教资料,2012,(32).

〔3〕彭晓.基于原型词的重新分析与类推——以“微 X”词族为样本的个案分析[J].成都大学学报,2012,(5).

〔4〕刘莹.语言经济原则指导下的网络语言研究[J].科教导刊,2011,(3):191-192.

〔5〕曾丹.流行结构“微X”的语义、语用考察[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

〔6〕孙晓晓.模因理论视角下的“微X”语族探析[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14).

〔7〕吴继峰.当代新词“微X”词族的多维考察[J].海外华文教育,2013,(3).

〔8〕程佳,何伟.“微X”格式新词语浅析[J].语言文学研究,2013,(5).

(责任编辑 王文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