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拥华
2013年3月,我前往美国南部阿拉巴马州的一个小城市奥本(Auburn)做访问学者,为期一年,我的妻子和不到4岁的儿子一起陪同前往。这个围绕Auburn University而形成的城市只有5万人,其中有近2万多的学生。奥本曾被评选为最合适人类居住的50个城市之一,正是这个评价深深地吸引了我,于是我选择其作为我的访学目的地。
带着儿子去美国,是想让他有机会接受英语语言训练。到美国的第二天,我们就去找孩子就读的学校。首先去的是居住地附近的AUMC(Auburn United Methodist Church的简称)教堂。我们在教堂的办公室,见到了学前教育学校的校长,她告诉我们,学前教育学校到8月份才开学,4岁小孩的班级还剩下一个名额。于是,我们便填写了申请表,交了100美元的注册费用(后来又交了9月份的学费190美元,学费是当月交,上了就交,不上就不用交)。这次申请出奇的顺利,没有任何繁文缛节、重重关卡,在申请的过程中,校方甚至连我们的证件都没有检查过。后来又去了其他几所学校,申请也都非常顺利,只要你想读,学校如果还有名额,都会让你入读,不会添加任何额外的条件。
孩子后来就在AUMC读书了,班级有20多个小孩子,就我们一个中国小孩。班级有两个老师,一个年轻的、一个年长的。孩子每天上半天,中午接回家。每逢班级里有小朋友过生日,家长会邀请小朋友们到他们家里或者去一个好玩的地方开party,一般都会安排在周六或者周日下午。被邀请过去的小朋友都会带一份礼物,写上祝福的话,而收到礼物的小朋友,有些还会回礼,在卡片上写上感激的话。在庆祝生日的过程中,最核心的是礼物的流动。美国人喜欢送礼物,有事没事,都会送个小礼物,礼物大多不贵,几美元左右。美国几乎所有超市中都有购买礼物的专区,礼物的种类有很多,有生日的、节日的、平常的等等。我们也经常去购买礼物,送给老师、小朋友、美国朋友等等,每次要花费一些心思选择合适的礼物。我们也收到过很多礼物,有些礼物别出心裁,会写上几个中文字,表示亲切。
我们到美国后不久,就赶上了复活节。复活节是纪念耶稣死后三天复活的节日,这个节日意味着胜利、希望和重生,尤其是重生的意义最为重要,彩蛋是这个节日的主要标志。教会都会举办各种活动吸引孩子们参加,志愿者将装着糖果或者硬币的彩蛋藏在草丛里或者树丛里,让孩子们去寻找。我们去参加活动的时候,儿子拿着妈妈的手提包当作篮子到处寻找彩蛋,和别的孩子一起争一起抢,别提多开心了。另外,志愿者们还提供了各种简单的游戏,会发些小的奖品。这是我们参加的第一个规模比较大的活动,参加的人数比较多。大人通过参与小朋友的活动,也乐在其中。记得有人说起过,有时,我们真的需要孩子来指路,我们的世界永远需要孩子的眼睛,需要孩子毫无遮拦的心,因为只有孩子才会说: “看,皇帝光着屁股!”此话,不无道理。大人在与孩子接触的过程中,也会反过来思考成人世界的游戏规则,思考自己的人生规划,或许会被深深触动,从而真正地来理解人生,理解活着的意义所在。
孩子很快就适应了在那边的学习和生活,语言上也有不小的进步。2014年3月6日是他在美国的最后一天上课,我心里面隐隐有些伤感。那位年长的老师,抱着我的孩子,说了很多话,关照他回国之后要和她联系,要听话等等。这个场面很感人,我的眼睛忍不住就红红的了。临走前,老师还细心地将孩子所有课堂作品都准备好,交给我,让我带回国。我之所以对这个学校依依不舍,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这里的老师对我儿子这个来自中国的小孩没有任何歧视,我们一开始的所有担心后来都被证明是多余的,或许有个别的例外,但至少我接触到的所有中国小孩,在美国的学习都很开心,美国的老师、家长和小朋友对中国孩子也都很热情。中国的孩子也很快就融入了在美国的生活和学习,这是最让中国家长们感到欣慰的地方。
在孩子就读AUMC的将近一年的时间里,AUMC的老师给了我和妻子很多感动。我们感动是因为我们深爱着这个世界上一切美好的事物,我甚至比别人更留意也更钟情于它们。作家何蔚曾说过,每一次小小的感动都会洗净我们灵魂中某个小小的斑点和污浊,每一次深深的感动都有可能斩断我们性情中某一段深深的劣根。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感动使我们的内心变得清洁、明亮,丰富而又宽敞,使我们面对每一轮崭新的日出都能赢得一个全新的自我。很多老师都是基督徒,基督徒身上有着一种悲悯的情节。有作家说,悲悯就像一条善良的河流,澄清着沿路的风尘。它不一定给人带来幸福,也不一定济世,但一定有光,一定伴着感动。圣经中耶和华说,要有光,于是世上便有了光。而悲悯,我们觉得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光,是用温柔的慈悲点亮的烛光,又有什么比贯穿着感动的生命更加令人感动的呢?
这个城市几乎所有幼儿园、教堂的儿童游戏场所都是免费全天开放的,不设任何限制,孩子们可以在那里尽情地游戏玩耍。可能每个幼儿园的儿童设施不是太完备,但对于5岁左右的小孩而言,都能尽兴地玩上个半天。美国人确实开放,同时也很守规矩,一般不会有人将教堂或者学校的玩具带出去。
奥本有一个公共图书馆,是一个面积很大的单层漂亮建筑,其中有好几个大房间放了许多玩具和儿童书籍,供孩子玩耍和阅读,环境布置得温馨而轻松。图书馆还定期请人给孩子表演节目,或者组织活动邀请小朋友们参加。我们看过魔术表演等节目,也参加过画画活动。活动不算太丰富,但如果你经常去,会发现这里也是小孩子们玩耍的天堂。每当我儿子不去上学或者下午放学比较早的时候,我们都会带他去图书馆呆会儿。有些家长,如果自己忙,就会将孩子放在图书馆,当然,这类的孩子都比较大了。也就是说,在这里生活,家长一般不太会担心孩子没地方去玩耍,也不用担心孩子没玩伴。
在美国,你会看到整个社会,包括政府、教会以及各种社会组织对孩子都非常重视和尊重。这种重视和尊重不是那种通过物质投入,追求考试成绩的重视,而是一种通过创造各种免费的、开放的社会交往、学习的机会,让孩子们有机会走出家庭、寻找玩伴、融入社会。这座城市有份刊物叫做《家长》,上面有奥本全部学校的详细介绍,当我看到这本刊物的时候,惊讶于美国人做事的细致和认真,也惊讶于美国人的开放与平等。这本刊物每月出版一期,任何人都可以免费地在奥本的图书馆、学校、规模较大的教堂、医院等地方获得该杂志。每一期《家长》都会详尽地介绍这座城市这一个月举办的、针对孩子的各种活动,比如手工、游戏、烧烤、以冰激淋为主题的活动,以家庭为主题的活动,节日时的庆祝活动等。每个孩子都可以免费参加这些活动。这些活动一般都有小奖品,孩子们不但收获了游戏的欢乐,也收获了不少物质奖励。
这些经历让我反思国内社会孩子的教育情况:第一,国内小朋友们的活动都具有典型的“差序格局”性质,即小朋友们只与他们父母朋友们的孩子,或者自己的同学一起玩,他们的朋友圈子就是他们父母朋友圈子的复制,小朋友缺少与社区中其他小朋友们在一起玩的机会,他们的圈子被严格地限制了;第二,国内的社会组织不够发达,很少有公益性的、针对孩子而组织的活动,家长基本上都要花钱带着孩子去公园或者游乐场玩耍,而孩子成为商家潜在的、巨大的消费目标;第三,国内缺少孩子公共活动的场所,孩子要么呆在家里,要么花钱去找地方玩,公共活动场所很少。
美国前国务卿希拉里曾写有《举全村之力》这本书,该书讲述的道理是:教育孩子不仅仅是家长的责任,也不仅仅是老师的责任,而是要“举全村之力”,这里的“村”不仅仅是指社区,也指整个社会的全力参与。在奥本的经历,让我体验到美国是如何“举全村之力”来养育孩子的。孩子从小就被带入社区,他们的活动丰富多彩,他们在互动中,深刻地体会到人和人之间建立群体互动、确立平等关系、建立共同社区的重要性,他们深刻地意识到对方的存在价值,并将自身的价值建立在与他们的关联之上,这是一种全新的个人主义观念。在这样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小孩子,就不会孤僻和自大,会知道群体的价值和社会的意义,主动地融入到社会中去。
(作者系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