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吕澍
2015年6月23日,英国女王伊丽莎白到达柏林进行国事访问,这已是她第七次到访德国了。德国国家电视一台全程直播女王夫妇在德国的活动,可见此事在德国受重视的程度!为了一睹女王的尊容,民众聚集在女王下榻的宾馆和所经的路途,举着米字旗等候几个小时。场面之温馨热烈,甚至让英国媒体发出感叹:女王的德国粉丝比起英国,有过之而无不及。
女王对德国的第一次访问,是在二战结束20年之时的1965年5月。之前几年,美国总统肯尼迪和法国总统戴高乐都已经到访德国,并获得巨大成功。也就是说,他们都对联邦德国释放了真诚的善意,也受到德国民众的热烈欢迎。彼时的英国尚未完全摆脱战争的创痛,民众对德国还有很大的距离感。在女王的德国丈夫菲利普亲王的斡旋之下,女王得以对德国作了长达11天的国事访问,取得了空前的成功。从德国方面而言,是借此展示其经济成就并表示友好的机会,而英国在另两个西方战胜国已经先行一步的情况下,也借此次访问释放了善意,女王访德在当时取得了很大的政治效果。
眼下正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70周年之际,女王选择这一时机访德自然饱含着浓厚的政治意味。英国计划在2017年底举行全民公决,以决定英国是否脱离欧盟,英国首相既要说服选民留在欧盟,又要让德国谅解英国的特殊要求,女王就成为最好的宣传和沟通使者。89岁的女王与94岁的菲利普亲王为此来到了德国。
德国民众的皇家崇拜情结
显而易见的是,德国人有很浓厚的皇家崇拜情结。就像阿登纳总理的女儿所说,德国人对君主的渴望长盛不衰。1965年她代表其父参与了对女王的接待活动,对于德国民众的热情或者说狂热有很深的体会。自从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败,集普鲁士国王与德意志皇帝于一身的威廉二世逊位,德国的皇帝和国王就不复存在。但德国人的皇家情结并未消失,上世纪五十年代泰国国王以及六十年代伊朗皇帝到访,都受到德国民众忘情而狂热的欢迎。相比这些欧洲之外的皇室而言,英国女王简直就是自己人了。
其实英国王室本来就一直有德国血统。
1714年英国安妮女王去世,英国将詹姆士一世外孙女的儿子——来自信仰新教的汉诺威家族的乔治·路德维希迎入大不列颠。这位英语都不怎么会说的德国人就成了英国国王乔治一世。
后来的维多利亚女王,是英国执政时间最长的君主,维多利亚时代是英国最为辉煌的时期。她也是从小在德国教育环境中长大,夫君是她的表兄弟阿尔伯特亲王,是个德国贵族,他致力于促进英国社会的平等,致力于让工人阶级过上有尊严的生活。可以说,阿尔伯特亲王是维多利亚时代的共同创建者。维多利亚女王被称为欧洲的老祖母,她有9个子女,他们与欧洲各国王室联姻,其中当然很多是德国人。
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丈夫菲利普亲王的父系,是德国贵族Oldenburg的一支,其祖父和叔父为希腊国王。希腊军事政变后,菲利普一家被迫踏上流亡之路。194·7年,菲利普与伊丽莎白公主结婚的时候,顾及民众的反德情绪,宣传上只提他是希腊王子,而隐去了他德国贵族的身份。此外,他与伊丽莎白一样,也是维多利亚女王的后代——他的外祖母是这位维多利亚女王的孙女。菲利普亲王说德语,在德国有不少亲戚家人,与德国有天然的联系,在德国人眼里,他根本就是德国人。
被欢呼包围的访德行程
6月23日晚19点,女王夫妇飞抵柏林机场,随后前往久负盛名的勃兰登堡门旁边的阿德龙宾馆,它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遭盟军空袭,被炸得伤痕累累。次日上午,德国总统高克在Bellevue皇宫、总理默克尔夫人在总理府先后会见女王夫妇。一路上,女王夫妇坐在缓缓行驶的车上,对路边欢迎的人群频频致意。此后,按照德方的精心安排,女王夫妇乘游船行驶在施普雷河上,为的是满足两岸民众近距离一睹女王真容的愿望。下午,在高克总统和默克尔总理陪同下,女王夫妇前往柏林工业大学访问。1965年女王访问柏林工大时赠送给该校一个“女王系列讲座”( Queen’ Lectures),在每年女王访德日的这一天,请一位著名的英国学者在工大发表一场演讲。今年的演讲者是大英博物馆的一位学者,他提及007系列电影中出现了女王从飞机上跳伞的场景,引起哄堂大笑。随后,女王夫妇聆听了大学生乐团的演奏,接受了工大研制的机器人的问候。在晚上的欢迎宴会上,女王仍然精力充沛地与来宾握手言欢。全部活动电视直播,外加专家解说。观众感叹的不只是女王的身体状态,更是为她的精神所感动。
6月25日,女王夫妇到法兰克福访问,被媒体称作走亲戚之旅,这是因为菲利普亲王的亲戚多住在黑森州的缘故。而这一天恰好碰上德国少有的晴天,阳光灿烂,法兰克福民众比柏林的女王粉丝更为热情,不得不令人感叹芸芸众生对君王的仰慕。
伊丽莎白女王仪态庄重,显示着女王的尊贵和优雅。随着年纪的增加,她越来越和蔼亲民,而菲利普亲王时不时与人们用德语交谈,更让德国人感觉亲近。耄耋之年的女王夫妇,在铺得很长的红地毯上缓缓而行,为的是让更多围观民众看到他们。媒体为此调侃说,女王来德国是徒步旅行来了,可惜不能穿旅游鞋。穿着高跟鞋走一天,上下阶梯谢绝别人的搀扶,对89岁的老人来说,决非易事。
访德四天,活动安排得非常满,年轻人都会疲倦,而女王夫妇却一直保持着他们惯有的神态,哪怕身体不再挺拔,却仍然矜持面稳重。他们连坐在汽车上时也不能稍有懈怠,因为沿路站满了欢迎的民众,期待着女王向他们致意。
女王来访的政治使命
女王夫妇来访,当然不会是走亲戚那么简单,他们负有重任,而且那是政府的官员、甚至首相都无力承担的。
6月24日晚于德国总统府所在王宫举行的国事晚宴,英国首相和外长也被邀请出席,自然是政治性很强的安排。女王的致辞——“我们知道,欧洲的分裂是危险的,我们必须对此保持警惕”,她强调,大不列颠对于欧洲事务一直积极参与。德国和大不列颠从二战结束后保持合作,因而取得了很大成就。女王说,“我相信,我们在未来的几年里还会继续合作”。德国总统高克的讲话比女王更为直接地回应英国脱离欧盟的倾向——“欧盟需要大不列颠”。
英国向来不积极参与欧盟事务,既没有加入申根协定,更不加入欧元区。现在还将走得更远:2017年要举行公投,以决定是否离开欧盟。女王的表态当然被解读为反对脱离欧盟,号召她的臣民为留在欧盟投票。有趣的是,女王发言之后3分钟,白金汉宫发言人立即讲话——“女王在欧盟政治上保持中立”,说女王的意思是欧洲不能分裂,但并非指欧盟。众所周知,除了圣诞节之类的讲话,女王的言辞都是经过政府审定的,因为根据宪法,女王在正式场合不能表述自己的政治立场。在德国的公开讲话内容,当然不会是她的一己私意,肯定有政府意见参与其中。不过,如此的安排与呼应,反映出女王的谨慎,但也看出她在施展自己的影响力。德国民众的君王崇拜,不过是围观的狂热。女王的英国臣民就不会是简单看热闹了,他们会受到女王立场的影’响。在是否脱离欧盟的问题上,我们应该会看到这种影响力的结果。
民众,无论哪国,是不是都崇拜君王,并受到其政治影响呢?以二战战败后的日本民众为例,美国出面保护了日本天皇使他免于受到审判,理由就是民众需要他。有天皇在,实施民主才能顺利,日本人民会顺从天皇的旨意。日本民主制度确实建立了,然而对侵略战争的罪责却也没有得到反思与清算,这也是天皇立的榜样吧!
在更多没有君主的国家里,各类明星成为了君王的替代品,被民众封上各种王或王后的头衔。他们的一招一式、一颦一笑,都受到疯狂的关注。只可惜娱乐明星们缺乏欧洲蓝血贵族的稳重与自律,八卦媒体充斥了乌烟瘴气的连续剧。没有君王作为正面的偶像,民众是不是就失去了榜样?我们是不是需要偶像来做榜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