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文科毕业社会科学正文

对加强党员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几点思考

  • 投稿色系
  • 更新时间2015-09-14
  • 阅读量1186次
  • 评分4
  • 66
  • 0

摘要:党员干部思想政治教育在新的历史时期面临着诸多挑战,传统的党员干部思想政治教育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呈现出一些弊端。当前加强党员干部思想政治教育,要适应新的形势要求,做到注重党员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互动性,突出党员干部“德”的考核,还要认清角色,服务于民,最后形成教育与制度、监督并重的保障机制。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党员干部;思想政治教育;时代需要

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乎到党自身一系列重要问题的解决。我国经过了几十年的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已经建立并不断自我完善,在各个方面均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但是,市场经济的负面作用如金钱本位、个人本位已成为社会大众潜在的价值标准,利益引导已经成为人们行为选择的重要依据,传统的仁义道德行为规范被边缘化。一些党员干部深受社会不良风气的渲染,“跑部钱进”,“一切向钱看”,把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抛到脑后。因此,加强党员干部思想政治教育,在新的形势要求下,从各个方面与市场经济这一大环境相适应。

宏观上看,我国党政机关的各级领导干部是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组织者、决策者;微观上看,党员干部是连接党和人民之间的桥梁,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执行者。我党历来重视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旨在统一全党思想,增强党的凝聚力、向心力。但是传统的党员干部思想教育呈现诸多弊端,不能在新的历史时期做到与时俱进,解决新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对传统的党员干部思想教育方式进行反思,并且探讨如何在新时期进一步加强党员干部的思想教育,以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本文通过对传统的党员干部思想教育弊端的简要分析,探讨如何使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在新的历史时期,面对诸多因素的影响,适应新时代的需求,并在此基础上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索和创新。

一、传统的党员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弊端

1.传统的思想教育方式缺乏互动性

在对党员干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往往用宣讲、会议的方式向被教育者灌输某种价值观念,以此做好思想教育工作。事实上,这种教育方式存在很大的弊端,无形地把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对立起来,因为只是一味的把上级的指示精神传达给下级,其中不讲方式和方法,受教育者只能被动的接收,双方缺乏默契配合的一面。媒体经常报道的某些官员在会场上睡着就是典型的反映,这说明教育者宣讲什么、强调什么、灌输什么,受教育者根本不关心。

2.官员考核的侧重性

我国的主要矛盾决定了必须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满足和丰富人们的物质、精神需求。我国对官员的考察侧重于政绩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不良的社会风气对党员干部有所感染,目前我国对党员干部的考核不单单追求政绩,更应侧重其道德。我国对党员干部的选拔和考察要追求“德政勤绩廉”,对“德”的考核置于首位。试想一个党员如果缺乏“德”这一基本要求,那么“政勤绩廉”又有什么意义。因此,对党员干部需要在道德考核的基础上在考察政绩,改变传统对政绩侧重的路线。

3.传统的思想教育内容的单一性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计划经济时代的单一利益格局被完全打破,利益主体多元化取代一元化成为新时期我国社会的重要特征。①在当今现实社会生活中,党员干部具有“自然人”、“公共人”“政治人”等多重社会角色,笔者认为这分别是与个人利益、群体利益和国家集体利益而言的。这就要求党员干部必须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和利益观,正确处理好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使自己不枉为“人民公仆”的称号。然而,在现实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某些党员干部并没有意识到其多重角色,而是简单地把他们当作纯而又纯的单一角色来看待,忽视了其他角色,导致其思想教育的“角色失真”。当前党员干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单一与新时期党员干部的多重社会角色存在矛盾。

4.传统的思想教育缺乏制度、监督等保障机制

传统党员干部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不佳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制度的执行力度不够,可操作性差,缺乏必要的保障机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取决于整个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的好坏,其中选人用人的人事机制发挥着核心作用。做好党员干部思想政治工作要求党的领导干部按照制度机制办事,任用德才兼备的优秀干部。但是在这一机制上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任用干部没有经过相应的程序,没有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在讨论选人用人方面不讲原则,任人唯亲,甚至出现买官卖官,利用手中的人事大权大搞腐败。当前,为了防止这些问题的滋生和蔓延,党员干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着重突出和加强教育与制度、监督并重的保障机制。

二、党员干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探索和创新

党员干部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创新体现了对创痛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扬弃,是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②笔者认为党员干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探讨和创新应做到如下几点:

1.注重党员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互动性

传统的党员干部思想政治教育只是盲目地灌输,呈现出一种单向的教育模式,这种教育模式缺乏与受教育者的良性互动,导致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对于某些观点、思路难以达成一致。笔者认为消除两者之间的障碍,需要创新教育形式,应着重搞好两方面的结合:一是搞好教育方法“灌”与“吸”的结合。通过办培训班对党员干部进行集中地教育,把“灌”与“吸”有机结合起来,使党员干部在听辅导、开展座谈讨论中受到教育,得到启发;二是搞好教育手段“新”与“旧”的结合。对党员干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有必要的教育措施。要充分利用电视、电脑等现代化设备,数字和网络新技术,大力发展远程教育学习政治理论、政策法规、业务技能等方面的知识。③

2.突出党员干部“德”的考核

强调对道德的考核,是党员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趋势。不管党员干部在自己的岗位上作出多大贡献,只要其人品道德出现问题,那么迟早会出现政治漏洞,因此对党员干部“德”的考核势在必行。当然,对道德考核的标准是什么?怎样评价党员干部的“德”?这些都是困扰思想教育的问题。而对政绩的考核是有一定标准的,可以通过好多指标进行评判。党员干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其中的难题之一就是对“德”的考核,。笔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道德的考核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进行:第一,采访群众。通过对群众的调查走访,基本上可以得出准确的答案。一个党员是否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这样做的好处之一是体现了人民群众的意志,体现了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之二可以警醒党员干部使用权力的范畴,体现权为民所用。第二,通过纪律检查机关对党员干部的有理有据的评价。

3.认清自身角色,服务于民

从反面看,传统党员干部角色的单一化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一大疏忽。当前的党员干部思想政治教育应使党员干部意识到自己不仅是一名普通的社会成员,更重要的是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更是一名领导干部。当个人利益、群体利益和国家集体利益发生冲突之时,党员干部必须在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作出正确的权衡和选择。牢记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关键在于强化党员干部的权力道德教育,强化道德用权,服务于民的教育。作为党员,必须以此作为生活工作中的行动标准,不做危害人民利益的事情。作为领导干部,就应当积极利用手中的权力践行党的宗旨,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4.健全教育与制度、监督并重的保障机制

在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同时,还要注重制度、监督等方面的建设,形成思想政治教育与制度、监督并重的保障机制。笔者从以下几点着重说明:第一,健全选人用人机制。严格遵循干部选拔任用的公开透明原则,注重纪律性,体现监督行,健全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监督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度。第二,健全权力监督机制。思想政治教育是在党员干部内心的最深处扎一针强心剂,而权力监督约束党员干部的行为,强化领导干部道德用权。这一监督的过程也是被监督主体自我学习、自我教育的过程,起到教育的效果。第三,健全相应的法律制度。思想政治教育与法律相比,主要侧重党员干部的内在精神力量,属于软行调控手段。在实践中,为了达到调控效果,某些教育内容就要上升到法律层次,借助法律制度予以强制执行。要加强党员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离不开法律制度,只有将两者有机结合,才能使得思想教育工作拥有强大的制度保障,保证思想教育工作“有法可依”。

传统的党员干部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今时代的需要,转变党员干部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内容和方法也是顺应时代的潮流。当前党员干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在制度、监督机制保障的前提下实现科学发展。

引文注释

①龙秀雄,郭真明.新时期党的干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11,12(2).

②蔡俊彬.党员干部思想政治教育新思路[J].法制与社会,2011(8).

③王琳.突出“五新”加强和改进党员干部思想政治教育[J].清江论坛,2008(4).

(作者单位:东北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