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福风 杜志强
摘要:城镇化是当今中国社会的主旋律,作为农业大省河南省,其中小学布局也在城镇化的推进中进行调整。政府在追求教育的集约化办学的同时,也应关注不同地区、不同家庭实力的差异化需求,才能促进中小学布局更加合理。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河南城镇化;中小学;布局调整
一、问题提出
2013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指出,中国已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但发展还很不平衡,尤其是城乡差距量大面广,差距就是潜力,未来几十年最大的发展潜力在城镇化。城市化或城镇化是指第二、三产业在城镇聚集,农村人口不断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从而使城镇数量增加。城镇化带来了广泛的农村人口流动,自发地影响着学校布局向城镇集中。改革开放30 年来,城镇人口比重不断上升1978 年到2012年,我国的城镇人口比例由17. 92%提高到52.6%。
自2001年5月始,在《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的指导下,全国各地大力推进学校布局调整工作,集中办学、规模办学、城镇化办学成为新一轮学校布局调整的主导模式,中小学布局调整呈现鲜明的城镇化趋向。统计显示,2000年至2012年,河南省中小学学校数量从46725 所减少到32003 所,减少了14722所;而教学点更是从2000年的7947个到2001 年的2467,一年时间减少了5480个,到2012年教学点数为6022个,比2000年减少了1925个。
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基础教育学校布局调整顺应了中国社会发展,具有历史的必然性。但在具体的时空环境下,学校布局调整有其特定的需求,当前发展路线是否符合这一特定的历史情景?改革开放以来,广大人民的生活不断得到提升,同时也拉大了不同家庭之间的经济差距。因此,对不同经济实力的家庭对教育的需求也存在巨大的差距,单一的追求教育的城镇化而忽视人民群众的教育需求差异是否可取?
二、河南城镇化进程对中小学布局调整的需求分析
1.城镇化进程促进了中小学布局聚集
巴格内(D.J.Bagne)认为,人口流动的目的是改善生活条件,流入地的那些有利于改善生活条件的因素就成为拉力,而流出地的不利的生活条件就是推力。人口流动就由这两股力量前拉后推所决定。扎波认为,所谓推力不仅是指恶劣的客观环境,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心理因素。这种心理因素是由两种水平之间的差距造成的:一种是人们现有的生活水平,另一种是人们渴望达到的生活水平,两者之间的差距越大,则人口迁徙的可能性就越大。从下表可知,无论是人均可支配收入还是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城镇居民都是农民的2.7倍以上。人口学理论解释人口流动的目的是改善生活条件,城镇居民的生活条件对农村居民来说是具有巨大的吸引力,于是农村就成为了“民工流”的推力,而城镇则为“拉力”。
也正是对于城镇生活的渴望,于是产生了主动追求城镇生活的规模庞大的“民工流”。2005 年河南省城镇化率达到30.7%,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时期,随迁子女的人数也不断在增长。自2009 年至2012年河南省随迁子女在校生,平均每年以5.4万人的速度增加。
2.中小学布局地域分布差异性
⑴布局区域的依赖性。河南全省总面积16.7万平方公里,平原和盆地、山地、丘陵分别占总面积的55.7% 、26.6% 、17.7%。截止到2012 年,全省乡村人口6070万人,占总人口的57.6%。学校的服务半径应该是多少才合适?各省根据其实际情况,做出不同的政策规定。2008年河南省教育厅、省发改委、省建设厅对外公布了新的《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条件基本标准》,根据新标准,人口比较密集的平原地区,原则上每0.5万人左右设一所完全小学,每2万~3万人设一所初中。本着“就近入学”的原则,平原地区小学服务半径一般不超过2公里(不含寄宿制学校)。河南省的山地和丘陵占总面积的44.3%,因此,相当一部分农村中小学生是生活在山地与丘陵地带,中小学教学点存在也具有必然性。事实上,自2002年起河南省教学点个数逐渐在增加,到2012年,十年增加了3555个。
⑵山区农村“撤点并校”的负面作用。对学生及其家庭而言,上学变困难了。2000年到2012年,这12年间,河南省小学减少了13817所,教学点减少了1925个。快速急躁的撤并中小学,不可避免的对农村中小学生上学酿成了困难的局面。学校撤并后,学校服务范围过大,学生家庭和学校之间的距离大大增加,为减少上学途中的时间和节约交通费用,“黑校车”、敞篷车甚至农用拖拉机、三轮车也被用来代替了校车。据统计,2007 年至2012年,近5年全国校车事故死者74%是农村学生。不仅在行上,变得困难,吃、住也难以保证其安全和卫生。
无论是住宿还是走读,都增加了学生的家庭负担。有研究表明:一个学生每周的交通费、生活费不低于30 元,每月120元,每学期超过500元。即使享受国家优惠政策,免交学杂费、书本费和住宿费,一个学生一学期至少也得多花400元,每学年就是800元。
对学校而言,大班额班级的大量产生教学质量难以保证。关于大班额划分,我国教育部规定是班级学生在56人以上即为“大班额”。截止到2012年,河南省普通初中仍有大班额(55 人-65 人)4.01 万个,占普通初中班总数的51.3%,超大班(66人以上)1.91万个,占普通初中班总数的24.43%;小学的大班和超大班分别为:5.60万个和2.51万个。有研究表明:班级规模增大既不利于学生正常的人际交往和情感的交流,也不利于学校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
对老师而言,工作量大幅增加,工作压力陡增。布局调整后,班级人数和住宿人数都大大增加了相关岗位的教师和管理服务人员稀缺,绝大部分学校的采取的方式是班主任或科任老师兼任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的负责人,照顾孩子们的生活起居,加重了老师的工作负担。长此以往,负担过重的教师没时间没精力认真准备好好教学和培训学习,也影响了老师们专业化水平的提高。
⑶不同地区学生对不同学校的需求差异性。据中国教育统计网的数据显示,河南省2001年至2004年,城市小学在校人数不断在增加,而农村小学在校生数则相反。但2004年,河南省城镇、县镇、农村小学在校生数分别占小学总校生总数的9.8%、12.3%、77.9%。不言而喻,河南省农村小学在基础教育中的重要位置。同时,也显示出学生家庭对农村小学的需求是无法剔除的。
表2:河南省城市、县镇、农村小学在校生数
⑷农村小学存在特殊的价值。低年级学生寄宿问题对其身心发展的影响不容忽视。撤点并校后,学生绝大多数只能选择寄宿,而这些儿童年龄小,独自在学校住宿,生活起居存在困难。而我国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水平非常低下,绝大部分的农村小学缺失心理健康辅导。以河南省荥阳市乔楼一小为例,全校近900名学生,只有6名生活老师,专业的心理咨询教师更是缺失的。撤并后,学校基本都采取封闭式办学,周一至周五呆在校内,生活范围局限在百米之内,学校设施设备简陋且不完备,学生操场尘土飞扬。生活极其枯燥单一,定局在教室、食堂、宿舍三点,从小长期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加之与家人的沟通交流少,容易产生不良情绪,长时间无法正常排泄,易患上抑郁症、人格问题等等心理问题。
乡土文化渐失。乡村小学,无论是“完小”,还是教学点,对村民的生活文化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农村,学校是村民社区文化的中心、精神文化的象征,承载着教书育人、教化一方的使命是无法被替代的。农村学校的消失不单单是孩子学习场所的缺失,更会造成农村文化生态的缺损。
3.影响中小学布局的因素分析
⑴城镇人口的大幅增长。根据国际公认的纳瑟姆曲线,城镇化发展的S型曲线,30%-70%为中期高速增长阶段。自2005 年起,河南省城镇化进入快速发展期,城镇人口也大幅增加。截止到2012年,河南省城镇人口为4473万人,占总人口的42.4%。
表3:河南省城镇人口比重不断上升(万人)
⑵城市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河南省的城市个数由1990 年26 个,发展到2000年的38个,十年间增加了12个。在城市个数增加的同时,城市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城区面积不断扩大。
表4:河南城市的发展
⑶人口的大幅减少。中国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大力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人口的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明显下降。据统计,40多年来,中国累计少生了4亿多人。河南省自计划生育推行以来,河南省的出生人口数大幅减少,下表显示出生率自上个世纪70年代后持续下降,截止到2012年,人口出生率为11.9%。
表5:河南省出生人口数及出生率
21世纪教育研究院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教育蓝皮书: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1)》认为,当前我国学龄人口呈现不断减少的趋势,未来10年学龄人口规模将保持每年860 万的平均降幅。河南省小学在校生数由1979 年的1147.88万人减少到2012年的1079.20万人,减少了68.68万人。适龄儿童的大幅下降是中小学布局调整的之间动因。
⑷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经费的欠缺。
当前我国义务教育取得了显著性的发展,中央政府加大了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两免一补”使得农村义务教育转变成完全意义上的义务教育。据数据显示,河南省2012 年县级市支出合计为2799.76 亿元,其教育支出为732.76亿元,占总支出的26%,也是所有支出中占最大份额的。由此可见,义务教育支出仍然是县市级财政的一大重任。另外,教育经费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校际之间投入不均衡等原因导致教育资源的不平衡,引发了农民离开乡土对优质教育资源的追求而推动着农村基础教育学校布局调整。
三、研究结果与反思
纵观世界各国基础教育布局调整的发展史,教育的城镇化进程是大势所趋。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省经济、社会获得了较大的发展,但至今河南省仍为农业大省,农村人口仍然占半数以上。
1.教育城镇化是主流和大方向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成就世界瞩目,已进入快速城镇化发展中。城镇人口的不断增加,农民工随迁子女的大量涌入城镇接受教育,驱动着中小学学校布局的调整,也反映出农村家庭对城镇教育的强烈需求。2000年新一轮的教育改革,固然出现了种种问题,但也不能抹去这次改革是顺应了历史时代的潮流这一事实,具有必然性。
2.学校布局调整要从大规模撤并到局部微调
适龄儿童人数的减少是学校布局调整的直接动力,但河南省城镇、农村适龄儿童比例并没有达到要颠覆城镇、农村学校数的程度。经过11 年的学校布局调整,其空间布局基本定型,基本达到了阶段性效果。同时暴露了较多问题,庞丽娟学者等认为,部分地区不合理的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引发了严重的问题,譬如:城镇中小学学校的班额陡增,学生上学难,上学贵,农村寄宿学校安全、卫生、管理等凸显困难等等。因此,需要通过局部微调来促进布局的更加合理化。
3.关注老百姓对教育的多元化需求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河南省老百姓收入不断增长,大多数农村家庭带着对城市教育的向往和憧憬,选择用实际行动来说话,送孩子到城镇学校就读。数据显示,自2009年到2012年,河南省随迁子女的数量不断增加,到2012年随迁子女小学在校生为39.43 万人、初中在校生为17.15万人在城镇就读。但2007年河南省农村仅14周岁以下的留守儿童就达254万,数量居全国之冠。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绝大多数为无法承受送孩子去城镇学校的学习的“弱势群体”,无法走出去,只能把孩子留在了农村。大量的留守儿童就要求相应量的农村学校和教学点的存在。
4.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建立完善布局调整后的公共财政利益补偿机制
义务教育被视为“生存教育”,是当今社会生存的基本条件。大量的随迁子女就读于城镇学校,其目的是追逐优质的教学资源。加大农村教育投入力度,提升农村教育的质量是解决城镇学校大班额问题的有效途径,也是达到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中小学布局调整后影响最大的主体为学生家庭和学生,学生的上学成本产生了交通、住宿、生活费等额外的成本,这对农村家庭来说是很大的经济负担。建立公共财政利益补偿机制,减轻农村家庭的教育负担,保证所有的适龄儿童“有学上”。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美]许娘光著,王阮、徐隆德译.祖荫下:中国乡村的亲属人格与社会流动[M].台北:南天书局,2001.
[2]李强著,农民工与中国社会分层[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400.
[3]范先佐.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原因、动力及方式选择[J].教育与经济,2006(01):26-29.
[4]叶敬忠.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社会宏观背景分析[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4):5-21.
[5]叶庆娜.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评价:家长视角[J].教育发展研究,2012(24):14-18.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3 年度河南省社科联、河南省经团联调研课题“新型城镇化建设与中小学结构调整研究”(项目编号为:SKL—2013 L—2015)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王福风单位:南昌大学教育学院;杜志强单位:郑州师范学院特殊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