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文科毕业社会科学正文

“迁村并居”后村民的社区适应情况调查报告——以河南省W市为例

  • 投稿云界
  • 更新时间2015-09-14
  • 阅读量346次
  • 评分4
  • 10
  • 0

贾舞阳

摘要:随着统筹城乡发展口号的贯彻落实,我国很多地区的农村开展了“迁村并居”建设。但在实地调查中笔者却发现,虽然新型社区环境和设施均优于原有的自然村,然而迁村居民的生活满意度却较设想状况差,这一建设目前面临阻滞。本研究将通过对迁村后农民社区适应状况的研究,了解迁村并居的具体效果,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推进“迁村并居”工作在W 市的顺利开展。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迁村并居;村民;社区适应

一、基本概念

“迁村并居”指的是随着城镇化过程中村庄人口的减少,促使农村居民由原有的零散的自然村向选定的新建的中心行政村集中的过程。它是我国一些地区,在加快城镇化进程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为了改革落后农村结构和管理体制,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更好的集约土地发展经济,而进行的综合改革和探索。

帕森斯曾指出,适应指社会系统和它们的环境打交道,可以被区分为两个方面,一是“系统必须对于环境所强加的现实要求有一种顺应”;二是有“积极的情境改造过程”。英国社会学家斯宾塞认为,“社会里每一种有机体总是在适应它的生存环境,适应是一个不断被打破又不断趋于完整的过程,适应性总是大致且总处在不断进行的状态中。”

本文中把适应界定为一个继续社会化的过程。在“迁村并居”中,村民脱离了原来熟悉的村庄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以后,生产、生活环境都发生了或多或少的变化。所谓适应状况是指行动者通过继续社会化调整其行为模式和心理状态,使之适合于新环境的过程。这种适应既包括现实的客观状况也包括村民主体的主观感受。

二、调研的基本状况

本次调研共走访了W市的四个社区,分别是八台镇八台村丰台社区,尹集镇张庄村张庄中心社区,枣林镇枣林村枣园社区以及尚店镇姚营村瑞祥社区。

调研内容包括:①基本信息,包括迁村并居村民的性别,年龄,户口类型,婚姻状况和在新村的居住年限等。②经济适应状况,包括村民从事的职业,年收入,对家庭收入的满意度,生活成本变化情况等。③生活适应情况,包括先住房面积,社区搬迁前后经常使用的交通工具,基础设施建设,对新社区环境、治安的满意度等。④人际适应,包括邻里间的互动,社区活动的举办参与情况,搬迁前后人际交往的对比等。⑤心理适应,包括对社区的归属感和认同度,住在新社区的心情,了解社区信息的渠道等。

研究方法为调查研究中的结构访问法为,设计调查问卷,并由调查员对调查对象进行访问,当面作答,及时回收,采取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85份,回收率92.5%。

抽样方案为,以W市四个社区的全部迁村居民为调查对象,从居委会要到这些居民的花名册,以家庭为单位对其进行编号,从全部家庭中,采取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50个家庭,然后由这50个家庭的全部成员构成本次调查的样本。

三、迁村并居后新社区的基本状况

1.居民基本信息

本次抽样调查,男性占56%,女性占44%,四个新社区中,居民的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其中初中及以下学历者占总人口的71%,大专及以上学历者仅占10.1%。户口类型多为农村户口,占68%,在新社区的居住时间不长,其中居住年限在五年及以下者占96%。

2.新社区中村民的经济条件普遍偏低

在搬入新社区前,村民全部拥有土地,94.5%的村民主要靠种地为生,年家庭收入在三万元及以下的占62%;搬进新社区后,21%的村民由于年老,无技术,身体差等原因,在失地后没有找到新的工作,赋闲在家,有37%的村民年收入相较于社区搬迁前减少,80%的村民对在新社区的经济条件不满意,且该村恩格尔系数普遍较高,食品支出占总支出超过一半的家庭占总家庭的60%,不少家庭还在为吃饭发愁。

3.迁村后的邻里互动少,社区认同度不高

本次调查的4个社区中,三个为整村搬迁,一个为个别搬迁,整村搬迁的村民也是随机分配居住位置,并不与原村的老邻居一同居住。在整村搬迁中,村民普遍反映,由于新社区住房面积比原来小,且各自家中整洁干净,所以邻里间不经常串门,互动交往频率比原来要少。在问及是否愿意主动向外人介绍本社区时,31%%的人表示无所谓,没什么好介绍的,27%的人则表示不太愿意,觉得新社区并没有老村舒服,生活压力大,住着不太习惯。

四、村民在社区适应中存在的问题

1.经济成本方面

经济成本增加,在撤并前,全部农民有耕地,粮食蔬菜可以自给自足,撤并后,土地被征用,买粮买菜都要花钱。政府表示在对农民耕地的补贴方面,补贴值往往是高于农民原耕地亩产值的,农民不用种地,便可拿到比原来多的收益,进城务工,但是农民表示虽然钱增多,但是现在物价上涨过快,经济负担变大。另外,虽然政府对新社区住房有补贴和优惠,新房以成本价出售给农民,但对农民来说仍然开销过大负担不起,且新房装修仍要一笔费用,大多村民买房装修不仅花光了积蓄,还需向亲戚借钱。

2.日常生活方面

总体来说,新社区的卫生环境优于旧村庄。但是新社区绿化往往不如老村,每到夏天由于没有大树遮蔽,房子往往暴晒在烈日下,房顶又薄,住在顶层的居民反映房屋不适宜居住。房屋之间距离太近,一家有事经常会影响到邻居。且居民对防盗措施很不满意,在新社区没有安全感。

3.社会关系方面

邻里关系网络遭遇破坏。邻里,在社会学中被称做基本群体,是指经常面对面的直接交往所形成的具有紧密的人际关系的社会群体。邻里是联结社区居民家庭生活与社会生活的重要纽带,特别是在传统的农村社区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笔者所调研的迁村分为“整村搬迁”和“个别搬迁”,对于前者,因为仍与原来的邻居住在一起,大家相处已久,所以在搬迁后仍然能维持良好的交往关系;但是对于后者,单独来到社区或只有少数同村人来到社区,原先建立起来的社会网络关系便遭到了破坏,与周围邻居不熟,难以建立新的联系,在人际交往方面存在着不适应。

4.心理的适应方面

从社会网络理论的角度来看,搬迁对家庭社会支持网络的破坏、对个人参与社会生活的影响以及搬迁后社区归属感的丧失,使得居民产生心理上的落差和压力,原来建立在情感和信任基础上的支柱受到了很大动摇。在谈到社区归属感问题时,大多数被访者有明显的怀旧情绪。在新社区来自经济,就业,养老方面的压力,使居民易产生焦虑紧张和压抑的心理,对未来的生活也是忧心忡忡。年轻人大多忙于工作和学习还好,可是老年人相对比较空闲,在新小区晚年生活单调,易产生孤独等消极情绪。

五、迁村群体的社区适应与融入途径

1.加强社区教育,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增强居民社区归宿感

社区教育具有整合社会资源、引导价值观念、传承文化成果、规范行为方式、教育娱乐群众、满足居民多方面需要等功能和作用。一是加强道德教育,为社区居民的价值观念、宗教信仰、生活方式、行为规范、人格构建乃至世界观、人生观等方面提供导向,帮助他们选择健康、文明向上的生活方式,塑造高尚的人格,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二是加强法律规范、制度教育,培养居民遵纪守法、诚实守信意识。三是加强社区职业技能培训,不断地提高居民的就业技能,促进居民就业和创业。

2.重构居民社会关系网络

村民原来的社会联系由于搬迁或生活环境的变化在不同程度上遭到了破坏,为了生存与发展,他们必须重新去适应新环境,重构自己的社会关系网络,融入新社区。构建融洽和睦的邻里关系,是建设和谐社区的一个重要元素,人际关系搞好了,既能增进邻里之间的凝聚力和亲和性,还能满足人们娱乐、休闲的需求,为人际交往提供机会。构建融洽的邻里关系需要街道、社居委等自治团体的共同努力,如举办丰富多彩的邻里交往活动,吸引邻里街坊的共同参与,引导居民走出小家融入“大家”,有效促进邻里之间的相知相识,形成富有文化整合氛围的现代化邻里环境。

3.建立健全保障和支持网络

增加新社区居民的适应能力还需完善搬迁补偿政策,我国的搬迁补偿一般分搬迁安置房和货币补偿。实际上,这两种补偿只能部分解决迁村群体的物质需要问题,但村民在搬迁后面临的困难是多方面的,如生活、就业、教育、心理等。因此仅有以上两种补偿方式是不够的,需要针对迁村村民的不同困难建立多种补偿和救助方式,如就业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心里救助等,只有实行多元救助,才能满足村民的多种需要,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南京农业大学农村发展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