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文科毕业社会科学正文

高职高专辅导员与学生的有效沟通探析

  • 投稿以太
  • 更新时间2015-09-14
  • 阅读量368次
  • 评分4
  • 73
  • 0

陈宣

摘要:本文分析了高职高专院校辅导员与学生沟通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通过有针对性的相关分析,提出了改进高职高专辅导员与学生沟通的几点途径,以期能给辅导员工作带来一定的实用参考价值,更好地实现育人目标。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高职高专;辅导员;有效沟通

辅导员是高校普遍采取的一种学生管理制度中的主体之一。他们主要从事学生思想教育和行为管理工作,与学生联系最多,相处时间最长,接触机会最频繁。每个辅导员一般管理一个或数个班级。

对高职高专大学生们而言,大学是一个全新的环境,与过去小学、中学有很大不同。校园环境、班级同学、居住地点、生活节奏、学习要求、学习方式、人际交往、社会活动等方面都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大学生们需要有适应能力、自我调节能力,让自己进一步成熟发展起来。大学生们在从青涩到逐渐适应及成熟的过程中,辅导员就象一盏导舫明灯,起到辅助及引导作用。

良好的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途径之一。辅导员在其中起着桥梁的作用。他们能把学生的现在与未来目标构架起来。不可否认,在学生管理过程中,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也常常出现问题。

一、辅导员与学生的沟通容易出现的问题

1.欠缺爱心

为数不少的辅导员仅为工作而工作,认为辅导员的工作范围就是传达学校文件、管理学生生活、抓一抓学生学习。以“不出事”为第一目标,是典型的“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心态。得过且过,对学生态度冷漠,离学生的心理距离非常远,不走到学生中去了解学生的需求、情绪变化、思想波动等,甚至出现有学生反映学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时,一些辅导员怕事,怕麻烦,压制学生不准管,不准反映的情况出现。从新生进校到学成毕业,有些辅导员除了熟悉一些比较突出的学生干部和比较优秀的学生,大部分学生都不认识,更谈不上有一定的了解。长此以往如何谈得上发挥导航灯的作用?有的学生们说一年也见不着辅导员几次面,师生之间的互动几乎没有。

2.职业态度不端正

有的辅导员把辅导员职位当作跳板,抱着“骑驴找马”的心态。一个人从接受任务到熟悉业务,是需要一个过程的。要想在工作中做出成绩,有所建树,需要很长的时间。而丰富的知识和经验,来自于辅导员在实践中的不断摸索、积累和不断改进与提高。一些辅导员不安心本职工作,总想着凭借辅导员这个职位作跳板,另谋发展。这些人不安心本职工作,没有专心致志地服务和引导学生的心思,又怎么可能获得学生们的认可,取得工作成绩。这也是目前辅导员职位得不到学生们认同的主要原因之一。

3.等级意识较强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等级意识是浓厚的,高职高专院校也不例外地受到影响。辅导员虽然不是专业教师,但也是高校教师的组成部分。在学生眼里是老师,是管理者!是上级领导!老师被视为权威,学生对教师必须绝对服从,不能质疑。在等级意识的影响下,一些辅导员遇事不去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不注意体会学生的思想感情,凭主观印象办事,独断专行,滥用职权,结果造成学生心里极为不满,出现抵触行为。

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化,信息化与全球化的发展,大学生获得各类知识和信息的途径越来越多,思想意识上越来越强烈地要求“师生平等”。而在管理过程中,有的辅导员倾向于使用权力来管理和压制学生,压抑了学生的身心发展。

4.不注重沟通的艺术和技巧

辅导员每天要接触不同性格的学生,面对许多不同的事情或突发事件。辅导员与学生沟通过程中,有时出发点是好的,但会出现过于说教,将自己认为行之有效的方法强加给学生。由于采取的沟通方式比较单调,说话语气生硬,甚至有些表情、眼神等肢体语言运用不当,容易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情感,造成师生关系紧张、僵化,使一些学生产生逆反情绪,甚至造成双方冲突,不容易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有效沟通的几点建议

1.有效沟通的基础——必须具备爱心

从事教育的人必须具有的关键点——具备爱心。

要挑选和任用有爱心的辅导员,这是有效沟通的基础。虽然大学生以自我管理为主,但当他们进入一个全新的环境时,首先需要建立起来的是系统的价值观,明确的人生观、职业观。一个具有爱心的辅导员,会主动关注学生,走近学生,对学生的不同表现包容度更大,会以更积极的态度去关爱不同性格的学生。

高职高专院校是高等教育的形式之一,其生源与本科院校不同。高职高专院校的录取批次是最后一个批次,学生基础相对薄弱(本科院校和高职高专的高考录取分数之差可达三四百分),学习习惯和学习主动性与本科院校学生相比,具有比较大差距。学生们在进入高校前的教育阶段不会受到学校和老师们的太多关注和赏识。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的组成大多来自本省各专州,农村户口学生所占比例较大。来到高职高专学校后,生活和心理上需要引导及适应。一个有爱心的辅导员会象一盏航灯一样,去温暖和照耀着学生们。这种温暖和关注能让学生们重新审视自己,改变自己的思维与行为,朝着更积极的方向发展。

2.辅导员不要管理数量过多的学生或班级

从管理学上的管理幅度来讲,一个管理者有一个“适度”的管理范围,也就是一个管理者能直接地、有效地管理的人数要在一定量的范围之内。虽然至今没有一个公认的客观标准,但能直接有效地管理的人数受管理者能力的大小、信息传递的方式、被管理对象等因素的影响会有所不同。不可否认,如果一个管理者能有效管理的人数不是无限的,我们把管理幅度的概念借用到辅导员职位上,一个辅导员管理的学生人数太多,超出辅导员的“适度”管理范围,就容易出现混乱现象。在高职高专学校中,一个班级的学生人数大约五六十人,班干部多达十五六个。有的学校辅导员一个人要管理四五个班,或者负责一个系的新生,学生数量远远超出有效的管理幅度,质量就无从谈起了。

辅导员是高校教师队伍中的一部分,承担着学生在思想、生活、学习上的引导作用。要获得良好的育人效果,需要花时间精耕细作,面对数量众多的学生,辅导员没有时间观察,没有时间沟通,就容易导致学生管理的失效。

3.辅导员要加强沟通艺术和技巧

沟通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式。辅导员的主要工作对象是学生,每天有大量的事务需要处理和解决,传统的等级式、权威式、生硬式的方式,使学生具有压抑感,不信服,容易产生逆反心理、抵触情绪,育人效果非常差。辅导员要走近学生,更好地引导和影响学生,必须要琢磨沟通的方式、技巧和艺术。掌握沟通的艺术需要辅导员用心去工作,去体会、去观察、去摸索,有时还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对一些新事物进行尝试,增加他们的适应能力及技能,增加班级凝聚力。比如,设计某些与专业相关的项目或活动,鼓励学生们积极参与。

辅导员在沟通过程中要善于倾听,提高语言和非语言的运用技巧。比如,要耐心倾听,通过眼神、坐姿等向学生表示出对他所讲话的内容是关注的。

辅导员要熟练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现代化的交流平台。比如,建立班级QQ 群、电子邮件等;允许学生们自由发言,建立民主自由的氛围;观察学生们的情绪思想变化,对学生反映的情况及时反馈,及时做好引导工作。

辅导员的处事风格和沟通方式、技巧、艺术性对学生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学生们也会在这个过程中亲眼目睹、亲身体会到不同的处事方法。这些都能对学生们今后遇到类似情况时,采取积极有效的方式处理和解决问题。

辅导员要在不断的实践中进行探索,寻找和尝试有效的方法,感受沟通的艺术魅力,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更好地实现育人目标。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1]阚雅玲,朱权,游美琴. 管理基础与实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2]董发文,王晓琼,孟祥聚﹒浅议辅导员的沟通艺术[J].新课程研究,2008(5):29-30.

(作者单位: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