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文科毕业社会科学正文

国外高校基于创新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分析及启示

  • 投稿叶洛
  • 更新时间2015-09-14
  • 阅读量849次
  • 评分4
  • 59
  • 0

谢卉 高鹏

摘要:本文对美、德、日三国高校基于创新的研究生培养模式进行了分析,总结了一些值得借鉴的经验,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基于创新能力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进行了探讨。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美国;德国;日本;培养模式;经验;启示

一、国外高校基于创新的研究生培养模式

1.美国高校的研究生培养模式

⑴ 管理机制。美国最早通过设立研究生院对各院系研究生培养工作进行指导、服务、监督、管理和协调,统筹整个研究生教育计划、招生、经费支持与学位审核等工作。研究生院及许多院系设有经选举产生的学术委员会,或教授委员会,负责制定传达相关政策,审批科研经费和新的研究项目,设定培养计划及监督学位授予等。

⑵ 导师集体培养模式。美国高校研究生指导方式采用导师重点指导,相关学科教授团队组成的指导委员会辅助指导相结合的集体培养模式。为贯彻“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研究生被录取后,院系会根据该生的兴趣和学术背景指定一名教授为主要导师,结合学生自身实际确定研究计划,督促学生开展研究工作和撰写论文。研究生想在某一特定领域进行新的探索时,可根据自身需求,重新选择更合适的教授为主要导师。指导委员会的教授团队协助主要导师履行咨询指导、监督考核的职能。

⑶ 科研督促机制。美国高校对研究时限有严苛规定,一般要求研究生入学第一年完成一份全面的文献综述、确定好研究方向,本学年结束前确定好研究选题。研究生要花费大量时间取得必要的科研学分。高校也会充分利用各种优惠政策调动研究生科研积极性。

⑷ 课程设置灵活多样。美国研究生教育的课程设置紧扣教学质量、学生综合素质和社会实际需求,课程设置灵活多样,具有开放性。为提升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和科研能力,许多高校还增设跨学科课程。课程考核更关注对学生综合交流、解决问题、科研创新等能力的考察。因难度较大、范围广、形式多样,淘汰率也很高,部分高校有近40%学生会在课程学习阶段惨遭淘汰。

2.德国高校的研究生培养模式

⑴“导师制”为核心。德国没有类似“研究生院”的专门管理机构。近年来新建的“德式研究院”只是有明确研究方向的跨学科的研究实体,而非管理机构。德国研究生基本培养单位主要是“研究所”,导师在研究生培养中处于核心地位,具有绝对权威。德国没有研究生入学考试,申请者提供相关证明和推荐信,并征得导师同意后,即可入学。申请者须首先拟定一个导师认可的研究课题,得到校学术委员会书面认可后,才能获得候选资格。选题由申请者独立提出,要具有一定前沿性和学术价值。这需要一定的科研基础,所以申请读博的多是在职人员。德国博士研究生的课程教学比重不大,研究生培养主要靠学生的独立科研实践活动实现,导师的指导水平是保障研究生质量的关键,德国的教授晋升程序相对我国更严苛。

⑵考核评价机制。德国严格的考核评价机制是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保障控制机制。德国研究生课程考评非常严格,如果学生三次考试都未通过同一门课程,该生在德国任一所高校都不会再有修习该课程机会。博士答辩程序同样严格,论文完成后会由三位教授评审打分,若有一人认为不合格,该生就失去继续攻博资格。

⑶“产学研一体化”办学模式。德国注重科研与社会需求紧密联系,非常在意社会对研究生质量的评价。德国采用的学科专业设置社会评价机制,要求所有大学设置新专业都必须得到社会中介组织的动态评估认证,评估依据是该专业多大程度地适应和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德国政府制定了保障高校科研成果和知识产权的法律,设立专门机构负责高校与企业之间的技术转让,促进高校的科研成果向社会转化。

3.日本高校的研究生培养模式

⑴“产教研一体化”促进知识创新。迄今为止,有19位日本籍(裔)科学家摘得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这些获奖者全部毕业于国立大学。日本国立大学中的研究生培养机构称“大学院”,既从事高水平的学术研究,又培养高层次科研创新人才。2011年8月,在第四期《科学技术基本计划》中日本提出,“要让科技创新作为一种国家文化”,要求大学、各级研究机构与产业界联手,强化产、教、研运作一体化,继续创造产出新的知识,推进原创性研究开发和最新科研成果的转化与利用,着力培养优秀科技人才。

⑵ 教授为核心的集体培养模式。日本研究生的基本培养机构是大学院下的研究科,实质是一个学科研究和教学团队,拥有多名教授、助教授、助手、若干博士、硕士研究生、部分4年级大学生。教授在研究科里拥有绝对权威,包括助教、讲师聘用,研究生录取,科研经费使用等。研究科的教授对研究生进行集体培养。

⑶ 课程设置综合化。日本研究生教育改革既强调基础理论学习,也重视跨学科学习,学生可选修感兴趣的其他学科,或其他学校课程,学分互认。导师会根据需要聘请校外甚至国外教授授课。为推动研究生教育国际化,日本不断开设一些国际流行课程和专业,专门针对留学生采用英文授课。

二、国外高校基于创新的研究生培养经验

1.培养目标多样化

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多元化,研究生教育规模不断扩大,促使培养目标从传统培养从事学术研究的高层次人才,拓展到培养能在社会中发挥多方面作用、具有开拓和创新精神的专业人才。

2.重视导师队伍素质建设,发挥指导团队集体培养作用

美国个体与集体相结合的指导方式使研究生拓展了知识来源渠道,接受到不同学科背景和学术思维训练,在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德国虽然是以导师为核心的个体指导模式,但教授在指导毕业论文时会随时征求行内专家的意见,符合集体培养的精神;日本以教授为核心的研究室团队培养方式更是典型的集体导师制。

3.考核评价机制严格,自主创新环境宽松

各国高校为确保研究生质量,在研究生选拔、课程学习、科研、论文撰写、答辩等环节严格操控,部分培养机构对学位授予实行强制淘汰制度,任何学术不端行为都会受到严苛的惩罚。

虽然研究生教育标准高、要求严,但各国研究生入学标准却比较宽松。在研究生整个培养过程中,美国和德国都很重视学生在科研创新上的独创性,充分尊重学生的研究兴趣。美国研究生在学习同时,可进行独立科研活动,独立研究时间基本是课时数的两倍以上,高校允许研究生请长假甚至休学外出调研、参加社会实践。

4.课程设置强调学科的交叉和综合

美国研究生教育强调宽广的知识面,鼓励研究生跨学科学习。美国高校课堂教学突出启发、互动,鼓励学生发表个人独立见解。德国的课程教学推崇学生发表个人观点。各国高校都鼓励学生选修大量与本专业相关的其他学科或校外课程,德国的研究生课程学习几乎都是选修,旨在培养综合性创新型人才。

5.注重产学研的结合,强调为社会发展服务

美、德、日高校的办学思路都力图向高校与企业、社会合作方向发展。各国政府也积极探索高校科研成果向社会和产业转化的有效途径,以期形成产学研一体化的社会创新体系。

三、国外高校基于创新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对我国的启示

1.明确研究生培养定位

实现研究生教育的可持续发展,首先要确保研究生规模与师资力量、科研能力、经费的平衡。一味强调发展规模,忽视社会需求,无法保证研究生质量,也会使研究生教育脱离国家协同创新体系,不能发挥其作用。我国高校应为研究生提供多样化培养模式,鼓励其自主探索,发挥创造精神。

2.加强导师队伍建设

师资水平是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关键。我国很多研究生导师缺少学术创新规范训练,科研方法、统计方法、研究工具的应用和外语能力均有不足,难以对研究生进行学术规范指导。要加强对导师责任的监督管理,不少导师漠视自己应承担的指导责任,对研究生放任自流,有的研究生长期见不到导师一面。还要加强导师团队建设,鼓励导师之间的合作。我国目前基本是单一导师制。从美、德、日三国可见,集体培养有助于学生综合创新能力的提升,有效促进导师之间,特别是不同专业、学科导师之间的合作,有助于研究生完善知识结构,利于创新。

3.完善课程体系建设

要改变传统讲授式的课堂教学方式,多采取讨论、启发式提问、互动的形式,将科研精神贯穿于研究生培养全过程。紧跟社会发展趋势和学科前沿,不断更新教学内容,鼓励学科间和学校间的学分互认,提高基础理论和交叉学科课程的比重,加强研究生的理论基础,拓宽其知识面。

4.创造宽松、灵活的创新环境

我国高校在论文发表、学分完成、导师指定等方面管理过严,而对研究生的日常生活又放任不管,缺乏对学生自主创新研究的必要引导和约束。学生在完成应修课程和导师布置的科研任务后,几乎没有更多的自主独立研究时间,研究生的论文题目大部分是由导师指定,漠视了研究生的兴趣方向,抑制了创新独立性。高校应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培养管理环境,在教学质量、学位取得标准上严格要求,学制上却可以灵活宽松,尊重研究生的兴趣,给予学生自主独立研究的时间,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

5.确保科研切实服务于社会

我国一向重视产学研合作,但科学研究和社会需求没有形成良性互动机制。大部分课题申请者为获取更多经费,几乎都将目光集中在政府资助的大型科研项目上,对与企业发展和社会生活紧密相关的中小科研项目不感兴趣。所以,中国的尖端科技可以领先世界,但低端技术却远远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越来越多的国人赴日本大量采购电饭煲、电吹风、保温杯,甚至智能马桶盖等生活电器的现实恰恰反映了这个问题。因此,我国研究生培养应做到适应社会多样化需求,切实服务于社会。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刘尧.构建以研究与创新为主线的研究生培养方式[J].江苏高教,2010(02).

[2]何杰,朱琦. 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国际比较及其发展趋势[J].江苏高教,2003(03).

[3]史兰新,陈永平. 国内外研究生培养方式的比较及探究[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3).

[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专项课题“研究型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构向度:学术型、应用型、复合型——基于中西方比较研究的视角”(课题编号:C-c/2013/01/004)]

(作者单位:三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