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文科毕业社会科学正文

失独老人的养老危机干预探究

  • 投稿半人
  • 更新时间2015-09-14
  • 阅读量452次
  • 评分4
  • 11
  • 0

吴莞生

摘要:随着中国计划生育政策实施以来,一些人贯彻落实国家政策——一对夫妻只生一个孩子。但是,“天有不测风云”,他们后来遭逢老来丧子的厄运,成为“失独老人”,他们的生活陷入了困境,面临着养老危机。笔者从中国失独老人的生活现状出发,分析了失独者所面临的一些养老危机,结合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对养老保障机制进行了探究,并提出了一些建议,让失独老人们能够走出心灵阴影,走出养老困境,能够安享晚年。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失独老人;养老危机;干预;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失独老人,又称为“空巢老人”,是近年来中国社会出现的一代新的特殊群体,他们家中唯一的子女因为天灾人祸而不幸离世,留下他们独守“空巢”。在“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影响下,子女的离世,无疑给他们的心灵造成了重创,产生了难以挥去的心灵阴影。由于他们老来丧子,失去了子女的赡养,失去了精神寄托,心灵空虚;他们年老体迈,行动不便,甚至疾病缠身,无法劳动;他们维权意识不强,法律知识欠缺,以至于自身权益得不到切实保障;并且又由于目前我国的养老保障制度还不是很健全,所以,失独老人们陷入了养老困境,这些困境一方面来自心灵的空虚与伤痛,另一方面来自生活的困窘,面临着养老危机。为了能够切实帮助失独老人走出心灵阴影,走出养老困境,能够安享晚年,结合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对养老保障机制进行探究,并且采取一些措施对养老危机进行干预或许是势在必行的举措。

一、失独老人发展现状分析

随着中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人口增长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改善了人口对自然环境的压力,使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得到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也产生了一些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失独老人问题。社科院的研究显示,2010年,累计独生子女死亡即失独家庭达到100.3万户。在该年,全国死亡17.29万独生子女,其中5岁以上的约9.51万,10岁以上的约7.78万。而未来独生子女死亡总量将增长更快。到2030年,每年死亡独生子女人数将达27.7 万;2040 年则增至38 万。照此趋势发展下去,预计到2050年,失独家庭总计将达1100万。①可见,目前,随着独生子女死亡数量的扩大,失独家庭的数量也越来越多,失独老人群体也越来越庞大,他们大多数都是年老体迈,步入了养老阶段。因此,养老问题日益严峻,也面临着养老危机,这显然不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所以,对失独老人的养老危机进行干预,切实解决失独者的养老问题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二、失独老人面临的养老危机

1.心灵空虚,精神失去寄托,社会交往减少

古往今来,在中国“养儿防老”的传统家庭伦理观念的影响下,子女无疑是父母重要的精神寄托和心灵慰藉,他们甚至是父母生活的希望。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他们却遭逢老来丧子的厄运,成为了“失独老人”,子女的离世,让他们失去了精神的寄托,甚至失去了生活的希望。在本该享受子女承欢膝下的幸福与快乐之时,在本该安心地颐养天年之际,独生子女的离世、唯一血脉的断绝让这些失独老人的心灵受到重创,悲痛不已。渐渐地,他们开始封闭自己,减少了社会交往,把自己封闭在痛苦与悲伤之中,难以走出丧子之痛的阴影,他们生活满意度低,社会支持匮乏,这种与社会人际关系的断裂显然会不可避免地导致失独者出现心灵上的空虚。

2.社会的尊重、关爱不足,让失独老人不禁心寒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现实社会中,许许多多的人都忙着为各自的事业打拼,忙着创造美好前程,此时,社会上的一个特殊群体——失独老人正渐渐地被一些人所遗忘,他们缺乏必要的关爱。失独家庭因为无法享受天伦之乐,当他们看到其他家庭开开心心的时候,总觉得是一种刺激。所以,他们慢慢变得难以接近,家庭氛围也变得悲伤和消极,有的甚至选择离开原来生活的地方,孤孤单单过完一生,不希望得到别人的关注,觉得这种关注仿佛是给他们贴上了不幸的标签。②社会对失独老人的关爱不足在他们企图逃避生活过程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甚至还有一些人对失独老人投以异样的眼光,对他们很不尊重,这无疑都让失独老人不禁感到心寒,从而失去对生活热情。

3.生活环境恶劣,医疗卫生条件差,护理状况不佳

一方面,伴随着独生子女的不幸离世,失独老人不仅失去了子女的经济赡养,而且也失去了重要的精神寄托;另一方面,由于我国现在的护理服务供求不平衡与护理服务体系尚不健全——目前,对于失独家庭的帮扶制度并不完善,针对失独老人这个特殊群体的社会化养老服务和护理仍然相对滞后,护理服务体系不健全,不能满足庞大的失独老人群体的需求。③这无疑使许多失独老人陷入了“老无所养、病无所医”的医疗卫生困境,并且许多失独老人的生活环境恶劣,护理状况不佳,有的家里破破烂烂,连件象样的家具都没有;有的疾病缠身,常年卧床不起,却少有人护理;更有的只能流落街头,以乞讨为生。

4.失去赡养,经济困难,生活贫困

众所周知,中国历来都有“养儿防老”的家庭赡养传统,显然子女是父母老来所依靠的重要对象,子女的赡养与孝心,是父母能安享晚年、生活幸福的重要保障。然而,独生子女的撒手人寰,让父母不仅心灵受到了重创,而且生活也陷入了窘境。他们老无所依,失去赡养,自己又已经垂垂老矣,劳动能力丧失,以致经济困难,生活拮据。虽然,在2007年8月,我国制定了针对失独家庭的《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扶助制度》,并在重庆、吉林、山东等地进行试点。制度规定对独生子女伤亡家庭给予每人每月不低于80—100 元的补贴,但需要女方年龄达到49周岁时方可。④但这对于日益庞大的失独老人群体而言,显然是少之又少。

5.养老保障法律法规不健全,失独老人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不强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而且失独老人也是我国近年来出现的新的特殊社会群体。所以,针对失独老人的养老保障法律法规有待建立健全。在2001年颁布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中,涉及失独群体社会保障的条款为该法的第四章第二十七条:“独生子女发生意外伤残、死亡,其父母不再生育和收养子女的,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给予必要的帮助。”⑤然而,“必要的帮助”显然没有具体的量化标准,执行起来也具有很大的伸缩性和不确定性。而且,大部分失独老人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薄弱,这都不利于切实保障他们自身的合法权益,从而,也加剧了失独老人的养老危机。

6.社会养老保障体制不健全,养老社会保障支出未落实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取得了日新月异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但也随着“失独老人”群体的扩大,我国“老龄化”程度的日益加剧,社会养老问题也逐渐变得严峻起来。然而,目前我国的社会养老保障体制尚不健全,有些地方养老社会保障支出未落实,尤其是针对失独老人的养老保障体制尚未建立,使失独者缺乏养老保障,晚景显得凄凉。2012 年4月,国务院在《国家人口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提出,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在养老保险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养老保障工作,积极为独生子女父母、无子女和失独老人提供必要的养老服务补贴和老年护理补贴。但这也仅仅停留在规划和积极探索之中,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⑥可见养老保障工作的不确定性无疑加剧了失独老人的养老危机。

三、养老危机干预机制的探究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1943 年在《人类激励理论》论文中所提出,他将人类的需求划分为五个层次,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其中,生理需求是人类维持生存的最基本需求,马斯洛认为人类只有满足了生理需求之后才能正常生活;安全需求,马斯洛认为,整个有机体是一个追求安全的机制;社交需求,是人们对感情归属感的需求,希望得到相互的关心和照顾;尊重需求,是人们希望自己有稳定的社会地位,希望个人的能力和成就得到社会的承认。马斯洛认为,当尊重需求得到满足时,人们会充满自信,充满热情,发挥个人价值;自我实现需求,这是最高层次的需要,马斯洛认为,满足自我实现需求的途径因人而异,但这是在努力实现自己的潜力,使自己越来越成为自己所期望的人物。

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出发,分析失独老人的养老需求。生理需求方面:失独老人由于失去子女赡养、自身年老体迈等种种原因,经济困难,生活拮据,此时,他们确实需要来自国家和社会的经济帮扶;安全需求方面:由于生活环境恶劣,护理状况不佳,医疗卫生条件差,失独老人确实需要自身的健康保障;社交需求方面:失独老人遭逢老来丧子之痛,显然心灵有着难以挥去的阴影,他们大都把自己禁锢在丧子的伤痛与黑暗之中,变得萎靡不振,甚至失去了对生活的热情,此时,他们急需开阔的人际交往来帮助他们逐渐走出心灵阴影,重新燃起对生活的热情,回归社会;尊重需求方面:在如今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中,许多失独老人由于老来丧子,而且生活贫困,经济困难,被一些人所不尊重,所以,他们确实需要得到其他人的尊重和关爱,相信这样将有助于帮助失独老人重新恢复对生活的信心与勇气;自我实现需求方面:独生子女的离世让失独老人变得心灵空虚,精神失去寄托,此时,他们迫切需要心灵上的慰藉与精神上的关怀。

所以,失独老人的养老危机干预机制可以从经济帮扶、健康保障、人际交往、必要尊重、心灵慰藉和精神关怀等方面着手,让他们的需求在得到满足的同时向更高的层次发展,以希望帮助他们逐渐从丧子的伤痛中走出来,走出心灵阴影,重新燃起对生活的热情、勇气和信心,安享晚年。

四、养老危机干预的建议

1.经济帮扶

国家应建立健全社会养老保障体制,改善财政支出结构,加大社会养老保障支出,尤其是针对失独老人的养老保障支出,提高失独老人的养老补贴比重,并把该工作落到实处,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功能,加强对养老保障支出的监督。国家还要完善再分配制度,加大对失独老人的转移支付,开征社会保障税,高收入者多缴税,低收入者少缴税,以增加失独老人的收入。另外,正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所以,我们还要动员全社会的慈善力量,加大对失独老人群体的捐助,尽己所能来给予他们一些经济上的帮扶,以帮助他们解决一些经济困难。

2.健康保障

国家应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体系和护理服务体系,实施失独老人的大病医保政策,提高对失独老人大病的报销比例,在政策上给予他们关怀。倡导成立城乡失独者的护理服务机构,有针对性地对不同失独老人给予及时的上门护理服务,并定期免费提供到医院健康检查,一切护理服务工作都以“保障失独老人健康”为中心,从而改善他们的医疗卫生状况,满足他们的护理服务需求。另外,还应成立志愿者服务队和实施关爱失独老人的“暖心”工程,组织志愿者定期上门帮助失独老人打扫卫生,整理房屋,陪他们聊天,并且“暖心”工程也应该及时给失独老人免费提供一些生活必需品、日常用品等,从而改善他们的生活环境,提供健康保障。

3.人际交往

倡导成立失独老人的义工服务队,实行“一帮一”的服务机制,加强对义工的技能培训,提高义工的服务技能,组织义工定期探望失独老人,陪他们聊天,通过与他们的交流沟通,从而帮助他们走出心灵阴影。倡导建立失独老人养老机构,开展失独老人群体互助活动,丰富他们的日常生活,促进失独老人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扩大失独老人的人际交往,从而让他们打开心扉,回归社会,恢复对生活的热情。

4.必要尊重和关爱

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要秉承“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优良传统,建议新闻传媒建立一个以“尊重、关爱失独老人”为主题的新闻栏目,大力报道“尊重、关爱失独老人”的先进事迹,并且国家应对该先进个人及团体加以表彰,通过媒体的报道和国家的表彰,在社会上宣扬“尊重、关爱失独老人”的精神,促进形成“尊重、关爱失独老人”的良好风气与氛围,从而帮助失独老人恢复对生活的勇气和信心,体现个人价值。

5.心灵慰藉和精神关怀

政府可以在基层成立社区或者群体型互助组织,搭建互助平台,把具有相同经历的人聚集起来;帮助失独家庭建立联谊会,再组织一些活动帮助他们,关爱他们。通过相互沟通交流,让失独老人打开心结,接受现实,从悲观情绪中走出来。在失去亲情之后,让他们获得精神上的鼓励和慰藉,感受到社会的尊重与需要。⑦另外,我们还可以鼓励失独老人再婚再娶,正常情况下,老年人对心理需求的最大满足往往是从配偶处获得,男性老年人能从配偶处获得日常生活起居的照料和情感支持的满足,女性老年人则可以从配偶处获得心理慰藉以及可能的经济支持的满足。故失独老人再婚后,能够更好地适应当下的生活,从配偶处获得精神上和生活上的相互支持,重新燃起对生活的希望。⑧

6.完善法律体系

推动建立健全关于失独老人的社会养老保障法律法规,进一步完善我国的法律体系,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和“违法必究”,切实保障失独老人的自身权益。而且,还要大力开展在失独老人中的普法工作,提高他们的法律知识,增强他们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从而让他们“诉权有道”“维权有门”,切实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解决养老危机,安度晚年。

失独老人作为中国社会特有的社会群体,他们当初积极响应祖国“计划生育”号召,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后来他们却遭逢老来丧子的厄运,在失去独生子女的同时,他们也开始面临着一系列的养老危机——经济困难,生活贫困;生活环境恶劣,护理服务状况不佳;失独老人社会养老保障体制不健全;心灵空虚,精神失去寄托等等。此时,国家和社会都应该积极伸出援助之手,对失独老人的养老危机进行有效地干预,以帮助他们切实解决养老问题,帮助他们逐渐走出心灵阴影,走出养老困境,恢复对生活的热情、勇气和信心,能够安享晚年。

引文注释

①网易数读Data Blog.中国失独家庭已达百万,2050 年将超千万.[EB/OL]. http://news.163.com/14/0711/01/A0RB502500014MTN.html,2014-07-11.

②王飞“. 让爱延续”令失独老人不再孤独[N].中国妇女报,2014-11-6(A02).

③李倩,贺连香.加强失独老人护理工作的探讨[J].护理学杂志, 2013,28(4).

④周云,荣如静.我国失独老人养老保障的问题及对策[J].人力资源管理,2014-03-08.

⑤刘晖.对我国失独老人养老问题的再认识[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 ,14(2).

⑥陈协平,丁芳.失独老人社会保障体制探究[J].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13-06-15(6).

⑦周云,荣如静.我国失独老人养老保障的问题及对策[J].人力资源管理,2014-03-08.

⑧魏凌波.浅析城镇地区失独老人的精神困境和精神自养[J].神州,2013-02-25.

(作者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