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文科毕业企业管理正文

创新项目的几个风险特征及其管理对策

  • 投稿LeeJ
  • 更新时间2015-09-18
  • 阅读量1105次
  • 评分4
  • 33
  • 0

王 朋 张丽婷

(佳木斯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7)

摘 要: 项目创新是一种具有创造性、探索性的经济活动。在创新项目实施的过程中,一定会不可避免地碰到各种各样的风险。我国实行市场经济竞争愈发激烈,创新项目的风险已经成为阻碍创新项目的重要因素。本文对创新项目风险的基本特征以及规律进行了基本分析,并就树立正确的风险观、对加强创新项目风险治理进行研究。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投机风险;项目创新;管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F83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5)08-0242-02

收稿日期:2015-02-10

作者简介:王朋(1993-),男,黑龙江阿城人,本科。研究方向:工商管理;张丽婷(1983-),女,黑龙江佳木斯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物流和供应链管理。

一、创新项目风险特征的基本概念

1. 创新项目风险是投机性风险

创新主体希望通过创新项目的成功来得到期望的利益。创新项目的系统在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的作用下可能会有三种可能的结果:一是创新成功,实现了预期的目标;二是创新失败,未能实现预期目标,甚至无法收回为这个项目投入的资金;三是创新项目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只是将投入与收益基本持平。所以在风险类型上,创新项目风险是一种动态风险,具有极高的复杂性。创新项目系统的外部因素或内部因素的变动,比如社会、经济、政策、市场、技术等因素的改变,科学研发、调查、市场营销等方面的治理是否到位,均有可能导致风险发生。

2. 创新项目风险是可控性风险

创新项目风险在某种程度上是可以控制预防的。创新项目风险活动是一种有目的、有组织、有纪律的经济活动。通过对创新项目系统的组织治理,尤其是树立风险意识,完善风险和治理风险,在很大层面能防范和控制风险损失的发生和进一步发展,使受控的创新项目走向预期目标。

创新项目的失败在某些条件下是完全可以改变的。例如,美国公司在研发电子表失败之后,却在日本企业家的手中经过一系列的完善和市场开拓,取得成功。事实上,影响创新项目的风险因素有一些是可以控制的。在改变了某些可控因素之后,将原失败的结果改为成功。

3. 创新项目风险是可治理风险

虽然创新项目风险不可能完全消失,但总体来说,创新主体如果对创新项目治理比较完善,能够有效地防范和控制某些风险因素,相对增加创新项目成功的可能性。因此,想要取得创新项目的成功,在妥善完善创新项目治理的同时,也必须要加强创新项目的风险治理。美国著名治理学家彼德·杜拉克说过:“许许多多成功的创新者和企业家,他们之中没有一个有‘冒险癖’。他们为何会成功,仅仅是因为他们能够知道有什么风险并把风险控制在可以承受的范围内,同时也是因为他们能科学地分析创新机会的始源,然后准确地找出创新的机遇在哪里,最后科学的运用机遇,他们并不是躲避风险,而是抓住机会,不让机会错过。”

二、创新项目风险的特点及问题

1. 创新项目过程中风险的区别

在创新项目这一具有创造性的过程中,必然会受到许多难以估测地可变因素以及可变因素的不确定性的作用和影响,这些因素的影响使创新项目的结果具有不确定性。但创新项目过程是创新主体理性行为主导的过程,并不是人们所想象或认为的那样是一个不确定性很强的随机过程。这需要经过项目人员经过科学研究、市场调研,在此基础上得出的一个创新性过程。因为,在创新项目过程中,所有的工作都是有目的、有组织地进行的,其中每个阶段都包含有设想、评价、决策和实施等符合逻辑的理性行为。创新设想- 调研- 开发-中试- 生产- 市场销售创新项目过程的创新项目风险表明,在创新项目整个过程中的各个阶段,均可能存在技术风险、资金风险、市场风险、治理风险、决策风险、政策风险,或者说不同特征的风险,如技术、市场、治理、决策等风险,在创新过程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分类,这其中创新变化的规律存在显著的区别。

创新项目风险分析矩阵技术,风险市场和风险财务风险都会生产风险治理和风险政策、风险创新、分析、调研、测评以及科学研发,这其中需要对批量生产市场销售创新主体进行试验,对这些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事前、事中分析。一方面可以采取风险治理措施,使风险处于受监测状态,防范风险,降低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失。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完善的创新项目治理,如进行市场调查分析,对创新设想进行评测,以顾客的需求和企业发展战略为核心,专心研发新产品,制定和实施有效的市场营销策略,使创新项目活动实现目标。事实上,创新项目综合能力不同的企业,他们所面临的创新风险也是不同的。

创新综合能力强的企业,相对其他企业创新的成功率要高得多。创新项目调查项目的研究结果证实了这一点。一些调查认为:新产品发展率20 年来保持稳定的原因,是对新产品治理能力的长期改进,要保持这种稳定,就要为此付出巨大的努力。因此,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对创新项目风险进行理性的分析,完善创新项目治理和风险治理,是防范和控制创新风险的基本措施。

2. 创新项目过程中风险的不确定性因素

根据51 家成功创新公司的经验,美国的布兹·阿伦和哈米尔顿归纳出新产品设想衰退曲线。从新产品的设想,到最后产业化的成功,基本每40 项新产品的设想里大约有14 项产品的设想能够经过筛选进行分析经营效益;而经过有利可图的筛选条件,得以进入实体开发设计的只有12 项;经产品试制试验最终成功只剩下2 项;最后能通过试销和走进市场上市的只有1 项。事实上,在衰减的过程中,许多因素的不确定性都被逐步排除,或者说有可能导致风险发生的不确定性因素随着实施过程的进展而逐渐减少。因产品不同,衰减比率以及技术的复杂程度存在差别。而越是保守的公司,它的衰减率就越高。

这一衰减过程本质上就是一个获取经验的学习过程。在创新设想阶段,重点是要明确技术方面的不确定原因;在调研评估的阶段,仔细看看客户是否对次项目存在需求,企业是否能利用这一需求创造利益;在取得进展后,要尽量明确在可靠程度方面的不确定因素。但是,即使项目的研发已接近尾声,或已经将产品投入市场使用,不确定因素依然存在,可能还会碰到一些没有预想的风险。

根据资料表明,有些创新活动,对创新项目风险估计的不足,有时可能不存在技术可行性或市场接受能力;对设备调整费用、研究开发费用和批量生产费用的总和预料失误,致使投资严重超出了预算,甚至超过企业的承受能力,而承受了过大的风险。因此,在考虑创新项目的评价时,不仅要研究事前,还要研究事中,对各个阶段都要进行考虑,即由一次性评估转变为多阶段的评估,由一次性决策转变为多阶段决策。

3. 创新项目风险具有积累性

国外的研究表明,应用研究阶段的成功率一般低于20%,开发研究阶段成功的可能性为25—50%,产业化或商品化阶段的成功率一般为50—70%,三个阶段的投资大体为1 ∶ 10 ∶ 100。上海对7 个高新技术产业的调查,其投资的比例为1∶103∶1055。1980年美国全国工业会议发布的调查结果,显然产品样品开发和商品化阶段是资金投入最大的两个阶段。

三、创新项目中风险的管理对策

1. 正确识别与估量风险

我们在创新项目中不仅要认识风险,还要学会正确识别风险。这就需要投资者详细地分析项目所处的经济环境,仔细剖析创新项目中风险存在的种种不利因素以及影响。同时,应科学地估量风险的大小,掌握风险的程度,包括各种潜在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失、发生频率、损失程度以及对创新项目带来的影响和损害等。通过风险估量,为创新项目中风险决定、预防和影响以及处理等提供有效信息。项目人员应该运用先进的科技更科学地判断出风险投资的严重性,为企业创新项目的发展做出一个更有收益的风险判断。

2. 加强市场研究和信息沟通

风险治理是项目经营治理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风险识别、风险估测、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进行细致的市场研究,对项目需求有更好的理解,瞄准和满足这些需求。这在产品创新中起着重要作用。当今,在激烈地市场竞争中,缺乏有效的市场营销策略,这是许多新产品失败的直接原因。对于新产品的市场开拓,制定有效的市场营销策略,注重营销沟通,完善服务,听取用户的建议,完善新产品,是一些企业面临的紧迫任务。创新项目在执行过程中,要加强信息沟通,使企业内部各部门协调配合,加强与同行的技术协作,与用户建立密切的联系,建立信息反馈渠道,改进新产品。

3. 加强防范创新项目中的风险

重视分析创新项目过程中的各种不确定因素。部分企业希望高新技术成果能够马上实现规模生产、创收见效,未待技术完善,未进行小试和中试,就筹措巨资,投资上马。正是由于这种边完善技术、边建立生产线的侥幸心理,导致创新周期过长,成本过高,甚至项目失败的结局。要从能力、责任、制度、技术和财务等方面对创新合作伙伴进行详尽的风险考核,选择发展稳健的合作者,降低合作创新的风险。在合作者的数量上,以精简为原则,尽量缩短合作时间,从而减少合作创新中的不确定性。

创新项目的开发是一项具有探索性的工作,潜在着许多失败的风险。在制定风险决策时,情报的数量和质量尤为重要。项目人员掌握的信息越多、信息越准确,才能做出更正确、有把握的决定,企业承担的风险也就相对减少;反之,承担的风险就会增大。因此,项目人员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情报信息的准确性,这不仅仅体现在技术开发阶段,在样品研制、商品化和进入市场等阶段,获取准确的信息都是非常重要的。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高建. 中国企业技术创新分析[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25.

[2] 罗慧辉. 技术创新风险评价方法与模型研究[J].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2013,(5).

[3] 毛荐其, 霍保世. 技术创新风险于评估[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3,(2).

[4] 陈青华, 张卓. 企业创新项目风险分析于综合评价[J]. 企业技术开发,2012,(8).

[5]Ansonff,I.Corporate Strategy.Reviesd Edition[J].PenguinBooks,2012,(6).

(责任编辑:王兰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