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文科毕业企业管理正文

构筑“顶层设计”蓝图

  • 投稿抓老
  • 更新时间2015-09-17
  • 阅读量802次
  • 评分4
  • 90
  • 0

战略定位和商业模式的选择;

组织架构和经营体制的优化;

企业管控和运行机制的建立。

建筑业低速慢行渐成新常态,加之城镇化、国际化、绿色化建设要求,对建筑企业在投资运作和资源整合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型建筑企业必须从“顶层设计”入手,做好总体战略布局,提升业务层次、创新商业模式、优化资源配置,保障未来发展规划更加理性、前瞻、整体。

战略定位和商业模式的选择

在工程建设行业(勘察设计、工程承包、地产开发)产能过剩的情况下,仅仅能够在企业集团内部形成多元业务组合,很难形成清晰的商业模式。业主需求应被视为价值链上的关键环节。

向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延伸。整体解决方案的本质,是以业主需求为导向,由工程承包商牵头为其提供基于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以实现最终目标为核心的集项目融投资方案、项目开发方案、项目建设方案、供应链管理方案、项目运营维护方案为体的整体解决方案。

就大型建筑企业集团层面而言,要逐步从“实施型”向“服务型”转型,打造核心竞争优势,以业主需求为中心,重新定义产品与服务,甚至重新定义整个集团公司。大型建筑企业各子企业既可以在各自已有业务领域进行拓展,又能依托集团总部打造的新模式进行业务协同和业务扩张。通过新商业模式构建多层次、多维度利润来源,如通过建筑工业化获取制造环节利润,通过供应链体系获取采购收益。

向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延伸,可供参考的要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成立工程建设产业基金。针对地方政府城镇化建设、基础设施建设需求,通过产业基金进行融资,以产业投资与运营带动勘察设计、工程承包、工业制造以及地产开发,形成全产业链的综合竞争优势。

二是打造咨询服务,建立新壁垒。围绕政府(或业主)需求,为其量身定制实施方案,整合资源、重组交易结构,从而获取诸如保障房建设、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总承包项目。

三是整合优化供应链,优化从战略(集中)采购、甲方供应、施工过程多环节间的流转流程,建立既高效又经济的客户导向型供应链管理流程。

四是锁定工程项目终身价值的一站式服务,通过物业增值服务+维护加固服务+装饰装修服务提供物业项目后期服务模式。

大力推进国际化发展。国际业务的健康发展对大型建筑企业的生存发展至为关键。这既是实现集团战略发展目标和经营业绩目标的重要基础,,也是大型建筑企业调结构、转方式的重要依托。

大型建筑企业应积极向国际工程公司转型,成为专营工程建设的专业化组织,在项目管理、设计、施工、采购等方面都具备完全的功能,为业主提供EPC项目总承包服务或单项承包服务。应在拓展国际业务的同时,注意加强风险管控,避免因政经局势不稳、管理跨度增加及成本债务失控等问题对企业造成损失。

打造产业投资与实业控股集团。改变内生式发展思路,向工程建设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着力打造大型建筑企业资本运营以及以资本工具拓展业务的能力,重点发展城市建设与运营、资源开发与运营、基础设施特许经营、房地产开发、建筑工业化、设备制造与租赁、国际业务七大板块,通过整合、并购、参股等方式,发展实业,适时推动业务板块整体上市以获取更大的发展契机。

组织架构和经营体制的优化

组织结构扁平化。结合战略定位与商业模式发展,未来大型建筑企业的组织结构应逐步向扁平式演进。消减中间管理层级、增大横向管理幅度、简化纵向管理层次是必然选择。

从适应市场竞争的角度看,三级法人模式优于两级法人模式,更有利于扩大市场对接面。但从集约管理的角度看,三级法人模式将导致资源分散、管理链条拉长、利益主体多元化,以及二级企业的弱化和虚化。因此,基于市场和企业内外部两方面的客观需求,大型建筑企业集团公司的三级法人模式逐步调整为两级法人模式将是必然趋势。

针对不同业务,大型建筑企业可灵活采用“集团总部一子企业一项目部”组织结构模式(适用于工程建设整体解决方案业务、房地产开发业务、设备制造与租赁业务),“集团总部一事业部一项目部”组织结构模式(适用于基础设施特许经营业务、国际业务),“总部一指挥部一项目部”组织结构模式(适用于城市建设与运营业务、资源开发与运营业务)以及“总部-项目部”组织结构模式(适用于建筑工业化业务)。

经营体制规范化。大型建筑企业应根据优化的组织架构设计,结合业务、资源、地域和客户等因素,建立合适的组织经营体制。以目前普遍采用的“集团总部一子企业一项目部”模式为例,其经营体制建设的重点是明确集团总部、子企业、项目部的职能定位、职责权限。在大型建筑企业集团总部层面,以制度、流程管控为主线,监控项目关键职能;子企业作为项目管控主体,以项目盈利为导向,重点对工料机、资金、费用控制进行集中管理;项目部作为项目实施主体,以对目标成本、结算效益管理为主,并承担相应责任。

集团总部、子企业总部对项目部均具有管理、指导、监督、服务的权利和责任,在经营管理上要做到集团总部管理控制重点明确、控制到位,子企业运作顺畅、运行效率高,项目部高效执行,各层级在制度框架内行使各自的决策权限。

市场营销属地化。大型建筑企业应将营销中心前移到各项业务的第一线,将优质资源配置到各项业务的前沿阵地,从根本上扭转营销履约能力从集团总部到现场层层衰减的局面。应在集团层面进行区域化业务规划和布局。

针对国内市场,要紧跟全球产业调整和国家产业政策导向,重点开拓大市场、大项目,做好大客户和综合性项目营销,做好重大项目的前期营销和投标签约。其中,市政、铁路、房地产类的大项目一定要以城市属地化为中心,深耕细作,最终形成以各子企业总部所在地为中心的若干城市圈的“1+X”区域化市场营销局面。

针对海外市场,要建立集团海外事业部,并明确海外事业部的职能职责,发挥海外事业部对子企业的战略引领、统筹协调和支持服务作用,提升集团海外经营整体合力与竞争力。在集团海外事业部的基础上,可以增设海外区域总部作为海外事业部的派出机构,职能定位是海外事业部职能的前移。在区域总部建设上,要对集团已涉足或将进入的国别市场进行梳理甄别,选择消费需求较多、市场机会较大的战略性、重要性区域市场建立集团区域总部。

企业管控和运行机制的建立

加强集团总部集权管控。基于战略定位和商业模式设计,大型建筑企业需要在“充分利用资本手段”“建立良好运营机制”等方面实现突破,围绕工程建设核心主业进行战略性投资;高效利用市场化机制、资本运作手段打造核心竞争力。大型建筑企业集团必须构建基于价值创造的“战略管控模式”叠加“运营管控模式”。集团总部管控定位在政策、制度的制定、实施、监督,如战略管理、组织管理、全面风险管理、关键岗位人才的管理等;子企业定位在业务管理、前期策划、资源调配与协调,如项目管理、业务运营管理等;项目部定位在成本控制、二次经营以及对各项管控管理要求的具体执行,如项目成本控制管理、项目进度管理、项目质量管理等。

提高供应链管理竞争能力。大型建筑企业集团可以充分挖掘资信资金方面的资源优势,积极与银行、融资租赁公司及产业投资基金等机构合作,以主业为基础依托,引导上下游企业以集团公司为核心形成供应链联盟。以供应链金融为“振源”,发挥集团作为供应链核心企业的资信、资金优势,驱动上下游企业产生“谐振”,促进企业间“义利共生”,从而获取更低的采购成本、更加安全的供应链运行机制及财务环境。

同时,应强调信息化手段在供应链管理体系中的应用,借助信息系统平台实现“银行-物流-供应链电子商务”流程对接与数据实时交互,并充分利用银行现有供应链金融产品,更好地为业主提供工程建设整体解决方案服务。

推进人才选用与激励机制创新。在大型建筑企业集团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对各类高端人才的需求将大大增加,其中尤其以熟悉总承包管理和国际项目运作的项目经理,以及精通各类业务的高层次专业人才最为明显。应把培养人才作为集团转型发展的“一号工程”,要尽快制定计划,投入资源,力争在两到三年内取得明显成效。短期内可以采用激进的人才引进策略,同时建立市场化人才选聘机制,通过加大外部人才引进力度,并配合内部人才的合理流动,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队伍管理体系。另外,还应建立健全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深化分配体制改革,充分调动各类人才的积极性,以确保集团战略实施的成功。

实现运营管理的全面提升。除上述内容以外,大型建筑企业还应着力推进各类管理提升活动,不断总结经验、固化成果、持续改进,形成长效机制。管理提升的要点如下。

强化一体化业务运作能力,大力实现企业内部的业务协同,合理化资源分配机制:

强化项目管理,提升实现履约创效目标的能力;

强化财务资金资产管理,有效提升集团资金运用的效率;

强化全面风险管理,构建风险评估机制,使集团业务在稳健中不断发展;

强化科技创新和信息化建设,着力构建技术和运营上的核心竞争力,使企业发展立于不败之地。

本栏目主持人:靳明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