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文科毕业企业管理正文

加快宁德中心城市商圈发展的思考

  • 投稿韬光
  • 更新时间2015-09-14
  • 阅读量717次
  • 评分4
  • 13
  • 0

一、宁德中心城市的商圈中心正由“单核”向“双核”转变

中心城市商圈发展保持领先优势。从区域结构看,随着居民购物环境日益改善,中心城市消费市场快速发展,商贸业位居全市的龙头地位越来越稳固。从2008年开始中心城市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连续5年保持全市第一,年平均增长19.3%,高于全市平均水平2.8个百分点。2012年中心城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3.49亿元,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22.9%,比重分别高于福安市和福鼎市4.1和4.8个百分点;增幅也分别高于福安市和福鼎市1.0和3.5个百分点。

新型商贸业态成重要推动力。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规模的扩大,连锁经营、超级市场、百货商店、专卖店等各种业态蓬勃发展,消费环境不断改善,特别是城市综合体--宁德万达广场投入运营,为商贸流通领域带来新生力量,推动商贸业的发展。2012年,中心城市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企业达101家,比去年同期增加45家,占全市的32.0%;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73.49亿元,增长19.0%,对宁德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贡献率达25.1%,拉动宁德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4.3个百分点。

“双核型”商圈正在形成。正是新型商业业态的推动,中心城市商圈由单核中心向双核中心发展,形成了传统商圈和新兴商圈并存的格局:

一是传统商圈,以“南环路--八一五路”为代表,以百货店、专卖店为主,其主要构成是从传统“一条街”式的商贸服务业升级而来,主要定位中低端市场,属于市民“开门七件事”的大众商品集中地,地处宁德老城区,周边四通八达,交通方便,住宅多是老社区,人流量较大,尤其突出本地民俗特点,如锦福城、莱茵城等都是宁德传统商业的典型代表。

二是新兴商圈,以“沃尔玛--万达”为代表的城市综合体的新兴商圈,已成为宁德市商业形态转型的风向标。城市综合体商铺集餐饮、住宿、娱乐、购物、办公于一体的一站式服务,满足了人们吃、购、玩等多种要求,快速吸引客流,甚至包括市内外客源。同时周边交通要道打通,市政基础设施完善,再加上商住一体的特点及周边小区集中的优势,发展后劲十足。

二、中心城市商圈发展的动力探析

尽管中心城市商圈相对以往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与我省发达地区相比,宁德中心城市商圈发展明显滞后,其原因在于影响商圈成长的发展、市场、人口和环境等因素的制约。

一是发展因素。近年来,宁德中心城市发展较快,但2012年GDP总量占宁德市比重仅为17.1%,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也仅占宁德市的8.8%,表明经济总量小、实力弱。产业结构不合理。2012年,中心城市工业化水平仅21.2%,比宁德市平均水平低17.8个百分点;2012年宁德中心城市最终消费率仅有41.9%,低于资本形成率12.1个百分点,也低于全市消费率2.9个百分点。消费率偏低显然不利于拉动服务业增长,从而制约商圈的发展壮大。2012年,中心城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249元,居全省各设区市城区末位,收入水平不高制约消费需求潜能释放,居民消费的抑制效应,拉动中心城市商圈发展能力不强。

二是市场因素。商圈经济发展离不开繁荣的市场,主要考虑指标是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是验证城市商业繁荣的一个标志,是反映商圈发展的一个综合性的指标;而物价水平是用来衡量所在的目标市场所潜在的消费能力的重要指标。数据对比分析显示,2012年中心城市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3.99亿元,虽然居全市首位,但比福州市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最小的马尾区还少0.8亿元;增长19.0%,增幅低于马尾区4.2个百分点。同时,2012年中心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水平上涨2.7%,高于福州市区0.7个百分点。因而,我市物价涨幅总体快于福州,居民消费意愿减弱,甚至到物价相对低的福州市场购买价值高的大件商品。

三是人口因素。商圈的发展需要人口的群聚效益,城镇化是常住人口向城镇集中的体现,考虑指标主要是城镇化水平、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通过比较发现,宁德中心城市城镇化水平不高。由于商业发展具有集聚性的特点,人口数量多、密度大,对服务产品的需求就越高;城镇化水平越高,商贸服务业群聚效益越明显。虽然中心城市城镇化进程较快,但仍处于比较低的水平。2012年中心城市城镇化率为61.4%,为全市最高。但福州鼓楼区、台江区和仓山区城镇化均为100%,福州市区城镇化率最低的马尾区也达到68.5%,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且城镇化质量不高,高收入行业少且吸纳就业人员的能力弱,商贸服务业发展受限。

四是环境因素。目前,中心城市两大商圈面临的主要问题有:商圈外围环境有待提升。“传统商圈”地处老城区,可延伸范围相对较小,消费环境总体较差,且又与交通主干道相连容易造成交通拥堵;“新兴商圈”在消费环境方面优于“传统商圈”,但万达、沃尔玛广场对外围商铺辐射不足,周末客流量大而工作日人流少。同时,两个商圈总体呈现同质化竞争。“传统商圈”和“新兴商圈”在消费定位、商品品牌类型、网点分布等方面都有雷同之处,目标消费群体相似,并没有突出各自的经营特点。同质化经营容易造成两个商圈争夺客流,尤其不利于“传统商圈”的发展,今后如万象城等大型城市综合体进驻,将产生“拉锯战”格局。

三、加快宁德中心城市商圈发展的建议

(一)优化商业布局。城市人口的增加,消费能力随之不断增强。根据经验,大多数城市商圈服务半径为2-3公里,并呈现中心向外迷漫式的放射性扩散。可见,宁德中心城市两个商圈也需要继续深化拓展服务半径,积极探索差别化特色经营,增强综合服务功能,推动共同繁荣发展。通过整合现有优势资源,“传统商圈”周边的住宿业和餐饮业与之不配套,建议根据其客流量大的特点,重点发展具有本地特色的餐饮业、中高端住宿业和传统手工艺行业,引导分散网点集中布局;在旧城改造的基础上规划建设休闲区、时尚购物区、酒店住宿区等不同功能区,着力构建具有宁德历史文化和现代商业特色相结合的传统成熟商圈。“新兴商圈”主要定位在家庭、年轻人、学生购物及餐饮娱乐为主,重点增加文教型消费内容,如分布一些主题书店、文教用品商铺等,并结合自身特点开发高档品牌专卖区和文化旅游消费区。

(二)推进城市化进程。产业是城市发展的动力,产业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城市发展的进程和方向。因而以产业兴城,从而提高人口聚集度,提升城市化水平和质量,才能实现真正的城市化。从城市化与工业化发展水平关系来看,城市化与工业化必须要相互协调,犹如城市发展的两条腿,要相互适应,工业化进展过快或过慢,城市建设跟不上或城市人口过快涌入,都会造成城市发展的畸形化。因而,中心城市要以构建宜业宜居的城镇为目标,按照“经济提速、功能提档、形象提升、人气提高”的要求,要在做大做强工业经济上下功夫。市委、市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在顾全全市大局的前提下,要将主要精力、资源、要素等投入到中心城市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上,把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大项目、好项目重点布局在中心城市。根据城市发展阶段和特点,选择适合的主导产业,形成几个强有力的产业支撑,以产业聚人气,增加市区人口。在此基础上,加快服务业的发展。要高度重视现代商贸服务业的培育,以提升商贸服务业发展层次,加快拓展电子商务、服务外包、现代物流等新型商贸模式,推动商贸服务业转型升级。关注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力避商品房价格过快上涨,使房地产市场发展成吸纳外来人口的一个优势条件。

(三)增加居民收入。就个人而言,如果收入水平低,预期收入增长慢,个人消费需要一般处于较低水平;反之,如果收入水平高,预期收入增长快,个人消费需要层次也将相应提高。就商圈而言,所谓有效需求不足,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有支付能力的消费需求不足。居民收入增幅减缓是居民消费缓慢的主要原因。因此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是扩大消费需求的关键,特别是要确保低收入阶层的收入水平的提高,以增强居民的消费信心。通过落实居民收入增长的保障机制,协同城市第二、三产业发展,实现就业与产业发展的良性循环,有效增加居民收入。

(四)改善商圈外围环境。一是改善交通条件。市区方面,加快城市建设步伐,抓紧启动新一轮路网规划建设,重点打通“断头路”、打造城市道路环网。“传统商圈”受地理位置的限制,交通拥堵,应考虑一些缓解疏导的有效方法,为路边停车位留出一定空间,改善购物环境。要积极创造条件设立大型步行街,车辆疏导到外围路段通行。针对“新兴商圈”则要解决好电动车、摩托车停放比较随意以及照明条件的问题。县域方面,以“五大战役”为抓手,继续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抓好县域内高速公路如沈海复线等动工,促进中心城市商业空间拓展。二是加强流动摊点管理。针对流动摊贩违章占道经营造成的安全、卫生问题,建议有关部门加强管理,把管理建立在疏导的基础上,切实加大对步行街、交叉路口等重要区域流动摊贩的治理,营造整洁美观、文明有序的城市商圈经济发展环境。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柳思维,唐红涛,王娟.城市商圈的时空动态性述评与分析[J].财贸经济,2007.(3).

[2]王娟,柳思维.城市商圈布局的三维动态模型构建与述评[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7.(3).

[3]吴忠才.基于要素构成的城市商圈及竞争力实证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作者简介:沈丽琴(1982-),女,汉,福建宁德人,中级统计师,研究方向为宏观经济、应用统计。

(宁德市统计局)

(责任编辑:王兰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