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70年代初,托尼·巴赞(Tony Buzan)发明了一种创新的教学工具,叫做思维导图。通俗地说,思维导图看上去就像一个人的神经网络图,能提高人的理解能力、记忆能力、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它将思维痕迹用图画和线条勾画出来,形成发散性的结构,把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很好地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应学习和掌握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包括语音、词汇、语法以及用于表达常见话题和功能的语言形式等。语法教学是英语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新版牛津小学英语从五年级上册开始,在每个单元的后面都呈现一个Grammar time。
《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语法的要求如下:
我以新版牛津小学英语五上Unit 8《At Christmas》的语法教学为例,探讨如何应用思维导图开展语法教学,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本课中,我巧借节日话题,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英语的规律,灵活地运用各种阅读教学的策略和技巧,在阅读中融入节日文化,让学生体验文化差异,帮助学生了解英语国家中重要的节日——圣诞节及其主要的庆祝方式,让学生真实、直观地感受外国文化。通过学习,学生能运用First / Next / Then / Finally等一系列表示先后顺序的副词,并能自由地表达在不同的时间段里,人们经常开展的圣诞活动。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在本课的教学中是如何结合思维导图对学生进行语法教学的。
Enjoy a video.
T:Are the pictures beautiful?
Ss:Yes.
T:I think they are lovely and beaautiful.What can you see?
S:……
T:They are all about Christmas.(引导学生说出Christmas)
首先,我在课前播放一段圣诞主题VCR,营造轻松的文化氛围,既契合了本课的主题,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生观看了VCR之后,我引出Christmas,让学生对圣诞节有了一定的了解,为下面的阅读做好铺垫。
其次,进入故事环节。我通过展示课文标题,让学生发散思维,并带着自己的疑问进行学习。此时,我设置两个任务:(1)Listen and try to circle,归类Things of Christmas;(2)match the sentences with the pictures.然后,引导学生观察故事图片,并与相应句子配对,了解人们会在圣诞节做哪些事情。接着,我总结出本节课的语法知识:First / Next / Then / Finally等表示时间顺序的副词。
第三,在精读课文的过程中,我设置了以下内容:(1)Read with your eyes;(2)Read with your ears;(3)Read with your mouth.我引导学生用一看、二听、三读的方式阅读课文,帮助学生理清文章脉络,获取文章信息。
最后,利用思维导图,复述故事。我在这个环节进行情感教育,引导学生感受圣诞精神,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并强化学生对语篇的理解。然后,回归书本,让学生续写故事,使学生在角色变换中提升语言运用能力。(Talk about the ending of the story and write:If you were Mike,how do you spend your Christmas?)学生在写故事的同时,还要用上所学的副词。这样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印象。
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做整体且全面的理解。作为一种思维工具,思维导图有助于教师将隐性的课本内容显性化、图像化,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记忆能力。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探讨了思维导图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学生不再被动地记下教师的每一句话或者课文一串串的长句子,而是积极地对关键词进行加工和整理,系统地、有条理地思考知识点,最后还把相关联的知识综合联系起来,达到了记得牢、记得快、记得准的学习目的。思维导图不仅有利于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提高英语课堂的教学效率。
思维导图在语法教学中的妙用
- 投稿张安
- 更新时间2016-05-16
- 阅读量1097次
- 评分4
- 赞71
- 踩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