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基础教育小学英语正文

“红花小擂主”的魅力

  • 投稿dollar
  • 更新时间2015-09-02
  • 阅读量973次
  • 评分4
  • 83
  • 0

新疆石河子市第四中学 (832000) 陈美陵 牛玉江

2012年9月,我被任命为四年级的英语老师,兼四(2)班主任。两周后,在班会课给上学期的八名校级先进生颁发奖状时发现:台下的鼓掌声稀稀拉拉,部分学生脸上还挂有不满的表情。突然,教室的后排传来了一个埋怨的声音,“校级先进每学期都是他们几个人!哎!” 这时班里绝大多数学生都附和着表示不满。我微微一愣,顿了顿嗓子说道,“同学们,大家有这样的想法,说明大家都有一颗上进的心,老师为你们的上进而感到高兴,然而大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每学期几乎都是他们几个人被评为先进呢?请客观地告诉老师,比起其他同学,他们是不是能更严格地要求自己呢?”一声“嗯!”暂时解了围,但从走出教室的那一刻,我开始思考:如何让班里的每位学生能及时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并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考虑到校级先进每学期只评一次,且名额有限,我创建了班级“红花小擂台”,鼓励学生们争做班里的“红花小擂主”。评比时间为2012年9月至2013年1月 ,评比项目包括品德、纪律、学习、卫生、两操和附加项(学生获得学校、社区等方面的表彰情况)六个方面。其中品德包括尊敬师长、讲话文明、团结同学和爱惜粮食;纪律包括考勤情况、课堂纪律、自习纪律和活动纪律;学习包括课前预习、课堂表现、作业完成和按时背诵;卫生包括班级卫生和个人卫生;两操包括眼保健操和课间体操;附加项则根据学生获得学校、社区、政府等各方面的表彰情况进行量化。

每周五下午第二节班会课时让学生们回顾自己一周在各方面的表现,并进行自评。如评比纪律这一项时,就请在这一周内都没有被任何老师和班长点过名的学生站起来,但这样自评时班里总会吵成一锅粥,原因是总有学生对站起来的学生愤愤不平地喊:“老师,某某某,上周被点过名了。”而被检举的学生无论是被冤枉的还是确实被点过名都会扯着嗓子回击:“没有!我没有!”

为了避免学生之间的争吵,并让“红花小擂主”评比活动更加公平、公正,我特意安排班级记录员每天认真记下学生在某一方面不达标的情况。在班会课评比时,先给学生讲好规则:请每位学生仔细回顾自己本周各方面的表现,每项给1分钟的时间回顾,如果自己确实被点过名,还是站起来表示没被点过名,而又在班级记录本上有他的违规记录,那么他将失去所有六项的评比资格,而检举他人的学生如果检举错误也将受到同样的惩罚。执行这一规则后,在评比时,学生们变得更加谨慎了,一个个都会锁紧眉头仔细思考自己到底有没有违反哪一项,有的学生还忍不住问:“老师,你的违规单上有没有我的名字呀?”而检举他人的学生也会有根有据地说出哪个学生在什么课因为什么原因被点了名。学生只要在某项达标的,都可以在红花小擂台上获得小红花作为鼓励。这样也避免了一些尖子生因为学习成绩好而在学习方面得到很多红花后沾沾自喜,不在其他方面严格要求自己,而一些学困生因为学习比较吃力而自卑,但在其他某方面表现好而被忽视的情况。

班级每月月底汇总每位学生的小红花朵数,并采取各种措施大力宣传和表扬。一是为小红花朵数前三名的学生分别颁发“红花小擂主”一、二、三等奖的奖状,让他们成为班里学生的学习榜样;二是选取班级进步明星,选取标准是能克服各种困难,在本月的评比中比上个月进步最明显,为他颁发“红花小擂主”最佳进步奖的奖状,以表明班级不允许一个学生掉队的决心。三是把获奖者领奖时的合影贴在班级“比一比,谁最棒”展示台上,鼓励全班学生积极进取,争上展示台。此外,还在家校通上发表扬稿表扬获奖者,让学生也得到家长的鼓励和表扬。

经过2012年—2013年第一学期的实施,全班先后有44人次获得“红花小擂主”称号,学生们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我班还在校级活动——“童心向党”大合唱中获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语文、数学和英语的作业完成率分别由评比实施前的85%、88%和83%提高到94%、96%和100%,学期期末考试语文和英语的全年级排名名次由上学期的第三和第四转化为第二和第一,数学仍保持了全年级第二的好成绩;按时打扫卫生的值日生人数由原来的56%上升为78%,注意保持仪容仪表的学生比例增加了4%;能坚持认真做好眼保健操和课间操的学生由原来的83%上升为94%;获得假期社区活动积极分子的学生人数由2人提高为4人。

“红花小擂主”的魅力在于引导每位学生设立可以实现的小目标,让学生及时发现自己的进步和不足之处,在互相评比中快乐成长,真正促进了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方面发展。它避免了传统的终结性评价学生的模式,也有效诠释了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的理念:“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善于激励、唤醒和鼓舞”。“红花小擂主”的设置也迎合了魏书生老师所大力提倡的“科学、民主”的原则,让每位学生都有机会走向成功!

(特约编辑 熊叠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