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理科毕业农学毕业论文正文

发展葡萄产业经济的调研与分析

  • 投稿关注
  • 更新时间2017-06-17
  • 阅读量756次
  • 评分4
  • 75
  • 0
位 英

(鹿邑县农业局,河南鹿邑 477200)

摘要:目前,我们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关键在农村,重点在农业,难点在农民。因此,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这是新时期做好农村工作必须坚持的指导思想。为实现农业增效、解决农民增收,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产业经济势在必行,发展产业经济是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调整的现实选择,是促使传统农业走向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是农业从粗放经营走向集约经营的主要转换方式,是工农业由非平衡发展转向平衡发展的载体,对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结合我县实际,对我县葡萄产业的发展进行了调研,现与大家共勉。

关键词:葡萄;产业;调研

葡萄是一种全球性果树,具有适应强、分布广、结果早、产量高、效益好等优点。其浆果极其加工品味美可口,营养价值很高,有“水果皇后”、“顶级营养保健食品”和“天然氨基酸食品”之美誉。

笔者在许多县、市农村时调研时看到,近年来随着国家惠民政策、农业结构调整、土地流转和农业产业化步伐的加快,和其它种类的果树相比,葡萄生产和种植这一“甜蜜事业”,犹如雨后春笋般在许多地方的农村大地上强劲发展起来,发展趋势呈现出了面积逐年加大、规模化程度高、集约化经营和效益日益看好等喜人局面。但因区域不同、品种不一、成熟期和栽培方式各异,各地种植户的栽培管理技术水平不一样,经济效益也大相径庭。笔者调研后分析认为,发展葡萄产业经济,必须注意十个问题(前六项是在栽培之前,后四项是在栽培之后)。

一是在思想上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就是你花费大量的精力、财力和物力,究竟种植葡萄的真正目的是什么?是想发家致富、示范辐射带动乡邻创业,还是自认为“政府和农业部门有人”,一两年后办个葡萄合作社想套取国家的惠农资金。如果是前个因素,你的动机和精神可嘉。如果是后者,那么请你赶快放手别干,因为动机不纯的人没有事业心,更谈不上什么将来的成功。再者就是因为国家的惠农资金带有“电性”,你大脑中的意识形态迟早会“触电”自焚。

二是要具体分析种植的优劣条件。如有无土地,能否搞到土地;地理位置和地貌状况如何;土地质量是否符合种植要求;当地的气候条件如何;当地市场状况、消费者购买力、爱好和认可程度啥样;当地政府对种植葡萄的政策和支持力度情况;个人资金来源和劳动力来源可否充足等等。

三是选择好种植形式和规模。是温室栽培、大棚栽培、避雨栽培,还是大田露地栽培?面积是多少?需要多少资金和人力?这一切必须提前科学性、胸中有数地拟定计划。

四是要着眼于休闲观光农业和近郊农业选择地域。种植地块一般要求据城市不要太远,临近交通要道,近处无污染企业厂矿,树木稀少等。

五是品种选择要因地制宜。种植葡萄,最终的目的是获得最好经济效益。选择好优良、适宜的品种是今后是否成功的第一关键因素,是达到高效、优质、高产目的的基础。要选择适合本区域、气候特点的新品种和在本地已多年栽培、性状表现好的老品种,做到适地适栽。

六是要选好选对业务合作伙伴。一般葡萄品种的寿命和盛果期是几十年时间,一旦把苗木种下地,可不是“庄稼种不好是一季”的小事。所以要选择名声高、种植经验丰富、实力强、诚信度高的科研单位、合作社或种植户,提前预防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七是生产上要在“九字”上下功夫。即早(成熟早)、大(果粒大)、均(果粒大小均匀、果穗上下均称)、甜(甜度高)、优(果品质量优良)、无(无籽、无公害)、紧(果粒抱的紧,不散粒)、袋(果穗套袋)、棚(实行大棚、温室或避雨等设施性保护地栽培模式)。这是因为根据大众化需求和要求,大棚、早熟、无籽、优质、套袋、无公害的葡萄,将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方向。

八是起初种植面积不要过大。要先种植几亩,等试验和示范成功后,再滚雪球式的扩大发展。再者就是不可盲目只种植某一品种,要多试栽几个品种来对比实验。

九是要对种管技术经常学习、精益求精。要采取购买科技书籍和光盘、虚心请教专家、参加培训班和尊重请教同行的方式,来丰富自己的知识面,把自己逐渐培养成葡萄种植行家里手。

十是要创意经营销售。就是在葡萄成熟时,要采取多联系商贩前来大批量购买、联系朋友前来果园观光休闲采摘、在网络上发表图文推介产品、利用新闻媒体力量前来采访报道、强化营销手段等方式,来扩大影响、效果和提高知名度。

 
[本文转自wWw.dYLW.nEt 第—论文网代写农业技术论文]

参考文献

[1] 刘世松.葡萄酒庄与产业转型升级——关于烟台市发展葡萄酒庄的调查研究[J].酿酒科技,2011,(10):110-113.

[2] 胡旭亮,孟春梅.培育优势产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义井村葡萄高产高效的调查报告[J].现代农村科技,2008,(1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