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典进1,周江霞2, 罗传贵3,杨玲丹3,龙永红1,王军华4,钟贤红5,郑文楼5
(1.荆门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湖北 荆门 448000; 2.湖北省油菜办公室,武汉 430070;3.荆门市东宝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湖北 荆门 448100; 4.荆门市农业局, 湖北 荆门 448000; 5. 荆门市东宝区子陵镇农技服务中心, 湖北 荆门 448100)
摘要:通过以单位面积播种粒数确定播种量的方法,进行了几个不同来源或类型油菜品种(组合)混播以及不同播种量的栽培试验,得出成苗率(P)经验值为47.97%~55.71%和单位面积精确播种量计算公式为W=N(收获株数)×G(千粒重)÷P(成苗率)÷1 000,供实际生产参考使用;不同来源品种(组合)混播栽培对控制油菜菌核病呈一定负面影响,没有表现增产作用;在每公顷收获株数45万株以内,产量随株数的增加而增加,单位面积产量与收获株数呈一定程度正相关关系。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油菜;精量直播;混播栽培;成苗率;播种量
中图分类号:S56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5)04-0784-03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5.04.004
收稿日期:2014-12-15
作者简介:潘典进(1964-),男,湖北天门人,推广研究员,主要从事油菜栽培技术研究与推广工作,(电话)0724-6082307(电子信箱)pdj_rich@126.com。
油菜精量直播[1]是目前实际生产应用最广泛的轻简栽培技术[2],其单位面积播种量普遍采用统一的标准重量法确定[3],一般每公顷播种量3 kg左右,未能考虑种子大小(千粒重)、成苗率高低等因素,不同品种在相同播量下可能会出现苗数过剩或缺苗少株现象,若按油菜目标收获株数、种子千粒重、预计成苗率来确定播种量将更能体现精量的含义。另外,不同来源或类型品种(组合)混播即利用生物多样性栽培,对油菜菌核病的发生和单位面积产量有何影响更是极少看到文献报道。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品种及来源
华油杂62、华油杂9号、中双11、阳光2009、Q01J51、油研50试验用种子,分别由华中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贵州省油菜研究所等育种单位提供。
1.2 小区设计
试验地选择在荆门市东宝区子陵铺镇四坪村,前茬为杂交中稻,每公顷撒施底肥久源BB肥(22-9-9)600 kg和农爱硼3 kg,旋耕灭茬, 机械开沟,厢宽2 m,小区净面积12 m2(6 m×2 m),每厢5行,采取人工条直播,每行精量条直播种子数量按千粒重和每公顷75万粒确定,混播小区每品种各按每公顷37.5万粒计算,于2013年10月11日播种,小区顺序排列。
1.3 田间管理
播种后3 d沟灌补墒,促进出苗,苗期不匀苗定苗,花期不施药防病,其他管理技术和水平与当地大田油菜生产相同,小区间管理一致。
1.4 观察记载
越冬前苗数稳定后调查小区实际成苗数(收获株数),成熟期考察株高、一次分枝数、单株有效角、角粒数、千粒重以及菌核病发生情况,小区单收单打并晒干整净,统一按含水量9%折算单位面积实际产量。
2 结果与分析
2.1 成苗率及其经验值的确定
2.1.1 不同类型品种间成苗率不同 由表1可知, 不同类型品种间成苗率不同,相同播种粒数常规品种成苗率显著高于杂交种子。常规油菜品种阳光2009和杂交油菜华油杂9号种子千粒重分别为3.55 g、4.25 g,各播种5个小区,成苗率平均为50.81%、39.82%,相差约11个百分点(表1),方差分析F值=13.277 34,差异达极显著水平。从直观上看,杂交品种种子大小不一且破损子粒较多,在大田环境下发芽率下降较多,常规品种种子质量好于杂交种是成苗率高的主要原因。
2.1.2 两品种按对等粒数混播有利于提高成苗率
本试验使用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杂交种华油杂62、华油杂9号、双低常规种中双11、阳光2009分别与细胞核不育两系杂交种Q01J51、油研50各按每公顷37.5万粒混播,共设7组处理。混播小区成苗率均高于两品种单独播种成苗率的平均值,成苗率平均提高10.86个百分点(表2),且混播小区间成苗率差异较小,单位面积成苗总数及收获株数更加稳定。
2.1.3 油菜精量条直播播种量的经验公式 调查了24个小区的成苗数,置信度95%的成苗率(P)区间值为47.97%~55.71%,平均值为51.84%,比种子实际发芽率低30个百分点以上。大面积油菜生产人工直播方式,可用此成苗率的经验数值(P)和种子千粒重(G)、生产目标收获株数(N)确定单位面积播种量(W),计算公式为:W=N×G÷P÷1 000。
以华油杂62精量直播栽培为例,其种子千粒重为4.25 g(在播种前测定种子实际千粒重),计划收获株数为每公顷45万株,则每公顷需播种子450 000×4.25÷0.479 7÷1 000≈4(kg),成苗率(P)经验值在油菜品种为杂交种时宜取下限值,品种为常规种时宜取上限值。
2.2 不同播种方式对油菜菌核病的影响
2.2.1 混播栽培对控制油菜菌核病不利 油菜菌核病是影响油菜产量的主要病害之一,目前选育和推广的抗(耐)病品种较少,控制病害以药物防控为主,通过不同类型品种或作物间套作、混播,改变田间微环境,是一项利用生物多样性控制病害的创新方法。本试验表明,两品种种子对等粒数混播,7组处理油菜菌核病发生程度均重于品种或组合单独种植,混播处理平均发病株率和病情指数为15.28%、12.95(表3),而单种小区油菜菌核病平均发病株率和病情指数只有8.08%、5.82,混播有加重菌核病发生的趋势。其中华油杂9号+Q01J51和华油杂62+油研50两组混播处理发病较轻,混播品种类型选择、所占数量比例有待进一步研究。
2.2.2 不同类型品种栽培密度与油菜菌核病发生程度的相关性 相同品种成苗数或收获株数增加,杂交油菜品种菌核病危害有下降趋势(r=-0.893 2,表4),可能的原因是增加密度会缩短群体花期或单株开花数,进而减少感病机率;常规油菜品种随密度增加菌核病危害程度则有所上升(r=0.232 5)。
2.3 单位面积产量
2.3.1 单位面积产量与收获株数呈一定程度正相关关系 华油杂9号产量与株数的相关系数为r=0.504 3,阳光2009产量与株数的相关系数为r=0.710 8,在每公顷收获株数(成苗数)45万株以内,产量随株数的增加而增加,常规油菜品种这种相关性表现更为明显,华油杂9号成苗数超过60万株时,单位面积产量有所下降(图1)。
2.3.2 混播栽培没有表现增产效果 两品种混播产量[4]近似于两品种单播产量平均值,但极显著低于单播高产品种产量(F=5.086 4>F0.01=4.747 2)。说明高产品种单独种植更容易发挥产量优势,混播时高产品种对低产品种的补偿效果不明显。
3 讨论
1)油菜精量直播的适宜栽培密度。荆门是油菜生产优势产区,近20多年来经历了从直播栽培到育苗移栽,再由育苗移栽到直播栽培的栽培方式反复,推广油菜机械化精量直播栽培[5,6]是现代农业发展方向,但适宜的单位面积播种量还需要进一步试验研究,本试验所得直播油菜成苗率[7]经验值和精确播种量计算公式可供参考使用。
2)关于利用生物多样性控制油菜菌核病。油菜菌核病的适宜药剂防治时期在盛花初期,不同类型品种或作物间套作、混播,田间微环境肯定有所变化,但对主要病害的控制趋势或作用暂不能预计,高产高感品种与中产高抗品种混播应该有一定互补效应,可以使用本地不同类型或来源主推品种进行混播栽培多重试验,以探索利用生物多样性(品种间)控制油菜菌核病的创新方法。
3)常规油菜品种与核不育杂交种混播单位面积产量高于单种平均数的现象应予以重视。本次试验7个混播处理单位面积产量没有表现增产效果,但双低常规种中双11号、阳光2009分别与细胞核不育两系杂交种Q01J51、油研50的4个混播处理中,有3个单位面积产量高于单播平均数,表明混播对低产品种或组合可能有一定的增产作用。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张宇文,李秋效,王西红,等.油菜精量播种技术研究[J].西北农业学报,2002,11(2):93-96.
[2] 陈 益,陈灿芳,王桂良,等.套、直播油菜轻简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7(6):95-97.
[3] 许寿增,黎 青,徐立军,等.撒直播油菜不同播期的播种量试验[J]. 浙江农业科学,2004(6):326-328.
[4] 李 锋,张春雷,李光明.栽培措施对直播油菜冬前生物学性状及产量的影响[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05,27(2):40-45.
[5] 周广生,左青松,廖庆喜,等.我国油菜机械化生产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J].湖北农业科学,2013,52(9):2153-2157.
[6] 傅廷栋.油菜遗传改良与机械化[J].农业技术与装备,2008(5):10-11.
[7] 熊海蓉,熊远福,邹应斌,等.自研型丸化种衣剂对直播油菜生长及产量的影响[J].作物研究,2004,18(3):164-166.